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Dukes B、C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给予5-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给药联合中剂量甲酰四氢叶酸(LV,5-FU/LV方案)或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LV(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188例Dukes B、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Dukes B期、C期均分为单纯手术组、术后5-FU/LV化疗组和FOLFOX4化疗组.结果 Dukes B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单纯手术组67%,术后5-FU/LV辅助化疗组90%,术后FOLFOX4辅助化疗组73%;Dukes C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单纯手术组50%,术后5-FU/LV辅助化疗组76%,术后FOLFOX4辅助化疗组86%.两种辅助化疗方案主要的毒性反应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和局部色素沉着,毒性反应多为1~2级,3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9%(5-FU/LV)和13.5%(FOLFOX4),未出现4级反应.结论 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5-FU/LV辅助化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加用奥沙利铂后并不提高5年生存率.而对于Dukes C期患者,行FOLFOX4辅助化疗3年生存率可能优于5-Fu/LV方案.两种辅助方案3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LV与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5-FU/LV化疗方案对可切除胃癌术后预后的影响,以期寻找胃癌切除后的最佳化疗方法,降低胃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其中A组受试者采取L-OHP联合5-Fu/LV化疗方法;B组采取HCPT联合5-Fu/LV化疗方法,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化疗后治疗效果、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受试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约为46.67%,明显高于B组的2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血液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试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受试者无疾病生存时间、18个月无疾病生存率以及18个月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L-OHP联合5-Fu/LV化疗方案优于HCPT联合5-Fu/LV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吉西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地位和价值。方法 通过MEDLINE、EMBASE、ASCO论文集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为吉西他滨联合伊立替康化疗,对照组为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的晚期胰腺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上述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入选,主要对总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其次是客观缓解率和毒副反应。结果 共纳入3个RCT。吉西他滨联合伊立替康化疗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比较,前者半年生存率及一年生存率均无差别(P值分别为0.88,0.97),客观缓解率提高9%(P=0.0009);同时WHO3/4度骨髓毒性(除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外)及非骨髓毒性可能增加:血小板减少症增加2%(P=0.46)、贫血增加1%(P=0.58),恶心/呕吐增加6%(P=0.34)、腹泻增加10%(P=0.10),但均未取得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不推荐吉西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前还不能确定老年转移眭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联合伊立替康一线化疗的获益是否与年轻患者一致。方法通过对比研究599例老年患者(≥70岁)和2092例年轻患者(〈7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Ⅲ期临床试验的原始资料,总结分析氟尿嘧啶(FU)及亚叶酸(FA)和伊立替康的联合疗法及单一疗法在一线化疗方案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中,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反应率较FU/FA高(分别为46.6% vs 29.0%,P〈0.01;50.5%vs30.3%,P〈0.01)。伊立替康/FU/FA方案的无进展生存期在年轻患者[风险率(HR)=0.77,95%CI=0.70~0.85,P〈0.01]和老年(HR=0.75,95%CI=0.61~0.90,P〈0.01)患者中均较好。年轻患者(HR=0.83,95%CI=0.75~0.92,P〈0.01)联合化疗的总生存率较高,老年患者(HR=0.87,95%CI=0.72~1.05,P〈0.15)也具有同样的趋势。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在治疗方案之间不具显著相关性。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对老年和年轻患者肝脏的毒性不同得到证明。以年龄作为可变量的分析,证明年龄(不包括70岁)在治疗中与肝脏毒性和呕吐无显著相关。结论在Ⅲ期试验中,伊立替康化疗对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疗效相当,其对两者的毒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5-Fu /LV的新辅助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方法:2003~2005年收治的57例估计可切除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于术前1周行奥沙利铂联合5-Fu/LV的方案化疗1疗程,奥沙利铂,130 mg/m2(体表面积),2 h静脉滴注,第一天用;亚叶酸钙,200 mg/m2,2 h静脉滴注,连用5 d;5-Fu,300 mg/m2,4~6 h静脉泵入,连用5 d.对照组不作任何放化疗.结果:实验组78.26%(18/23)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变软.实验组手术根治率、保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奥沙利铂联合5-Fu/LV的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率和保肛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生物蛋白胶为载体配合丝裂霉素缓释化疗辅助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 5 3例腹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2 7) ,对照组 (n =2 6) ,术后实验组将生物蛋白胶溶解丝裂霉素喷洒在腹腔及瘤床周围 ,对照组未使用 ,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 5 4.2 % ,61.5 % ,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术后 1年 ,对照组生存率为 5 0 % ,实验组生存率为 77.8% ,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以生物蛋白胶为载体配合丝裂霉素术后腹腔缓释化疗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晚期结肠直肠癌病人治疗的主要措施为化疗,化疗药物有3大类,即5-FU及其衍生物、第三代铂类(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伊立替康,irinote-ca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的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MTT法检测40份大肠癌标本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伊立替康(CPT)单药、两药及三药(全量或半量)应用的敏感性。结果:单药最有效的药物依次为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敏感率分别为35.0%、27.5%和20.0%;三药联合应用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两药联合(P<0.05),三药全量及半量联合应用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3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r=0.969)。结论:MTT可用于为大肠癌患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由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的联合应用具有高效协同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术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Ⅱ、Ⅲ期患者应行术后辅助化疗,化疗可有效提高大部分患者的生存率,但对术后何时开始化疗仍有争论.我们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FU/亚叶酸钙(LV)方案对术后早期辅助化疗与对照组进行了观察,现就其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有研究认为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较为敏感,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探讨KRAS突变型患者一线以奥沙利铂为基础化疗方案是否优于伊立替康为基础化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5个中心、经病理和基因检测确诊的112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化疗方案72例,伊立替康为基础方案40例,主要观察终点指标OS,次要终点指标为DCR、PFS。结果〓奥沙利铂组与伊立替康组的中位OS分别为24.9个月和26.5个月(P=0.978)、DCR分别为69.4%和62.5%(χ2=0.561,P=0.454)、中位PFS分别为8.5个月和8.5个月(P=0.412),两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应用奥沙利铂与伊立替康为基础化疗方案相比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水平,评估TS作为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判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4例乳腺癌组织和4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T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TS低表达率为55.3%(52/94),高表达率44.7%(42/94),与良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TS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为26.5%,TS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为58.7%。TS低表达组的生存期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TS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S的表达与病人对5-FU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5-FU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е�λֱ������ǰ�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外科手术一直都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的手术疗法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术前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新辅助疗法的引入,在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1术前放化疗方案术前化疗还没有统一方案,目前多数临床研究是以5-氟脲嘧啶(5-FU)为基础联合化疗方案。有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联合应用较多的有甲酰四氢叶酸(LV)。近年,不少新药应用于直肠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卡培他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和伊立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含紫杉醇脂质体(力朴素)的联合化疗方案行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 84例临床诊断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为:5-氟尿嘧啶(5-FU)1.1 g/m2,顺铂60 mg/m2,力朴素135 mg/m2;10~14 d后接受手术(研究组).同期收治的78例Ⅱ期以上胃癌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毒副反应,以及两组问的疗效差异.结果 对照手术组48例(61.5%)获得根治性切除,1年总生存率为74.3%.新辅助化疗组全部完成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毒性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属可控范围内(1~2级);其中66例(78.5%)获得根治性切除,较对照手术组提高17.0%(P=0.018);1年总生存率为80.9%,较对照手术组无显著提高(P=0.283).结论 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以力朴素联合5-FU、顺铂的方案行动脉介入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它能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但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可能与病例数较少和随访时间有关,尚须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仍然有争议。Mayer B等就辅助治疗对年轻(70岁)和老年(≥70岁)患者的益处进行探讨。年轻患者653例,老年患者202例。辅助化疗方案为单用5-FU、5-FU联合亚叶酸钙及5-FU联合α-干扰素。用患者生存时间与预期剩余寿命比(QSL)以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进行分析。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的8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3%和57.4%。在老年患者中,单用5-FU、5-FU联合亚叶酸钙及5-FU联合α-干扰素辅助化疗相应的8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体内人结直肠癌对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建立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应用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及伊立替康(CPT-11)对移植瘤进行干预治疗,观察该5种药物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明显大于其余5个化疗药物组;6组裸鼠肝肺均无转移。5种化疗药物对9例患者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最低和最高抑瘤率5-FU为23.6%和54.9%;LOHP为23.7%和69.5%;CPT-11为23.6%和82.6%;MMC为24.1%和48.1%;ADM为5.8%和20.7%。LOHP、CPT-11、5-FU和MMC组分别有7例、6例、4例和1例患者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抑瘤率在40.0%以上。9例患者的移植瘤中,3种药物抑瘤率均在40.0%以上者3例,2种药物抑瘤率均在40.0%以上者4例,1例除CPT-11的抑瘤率为82.6%外,其余4种药物的抑瘤率均在30.0%以下,1例5种化疗药物的抑瘤率均在31.0%以下。5个化疗药物组抑瘤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4.061 2,P=0.000 1),其中,与ADM组相比,5-FU组、MMC组、LOHP组及CPT-11组的抑瘤率较高(P<0.05),后4组之间抑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结直肠癌患者的裸鼠皮下移植瘤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种化疗药物对不同结直肠癌患者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瘤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在5种化疗药物中,LOHP和CPT-11对裸鼠皮下结直肠癌移植瘤的抑瘤率最高,其次为5-FU和MM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术后化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对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 对术后并辅助化疗后异时性肝转移的90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加肝动脉灌注介入(A组);全身化疗加伽马刀局部治疗(B组)和单纯全身化疗(C组).结果 A、B、C各组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80%、80%,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0%、50%、30%,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3.3%、16.7%、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18、14月.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对无法手术的患者,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加肝动脉介入或者加伽马刀治疗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单纯全身化疗不宜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调整5-FU用量的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拟于我院接受化疗的7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以基于药物代动力学参数AUC的5-FU给药方案)和对照组(予以基于传统体表面积的5-FU给药方案),各39例。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5-FU血药浓度、毒副反应、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第1个疗程5-FU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6个疗程,观察组5-FU血药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腹泻、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药代动力学参数AUC调整5-FU用量的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将5-FU血药浓度较稳定地控制在最佳治疗窗,提高治疗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搜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比较阿帕替尼联合TACE(试验组)与单独TACE(对照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3月。提取文献资料并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随机对照研究,共486例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43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2.88,95%CI=1.80~4.62,P0.000 1;疾病控制率:OR=3.29,95%CI=1.96~5.53,P0.000 01)与远期疗效(6个月生存率:OR=2.89,95%CI=1.74~4.80,P0.000 1;12个月生存率:OR=2.37,95%CI=1.46~3.83,P=0.000 5;24个月生存率:OR=2.67,95%CI=1.41~5.04,P=0.002)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高血压等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独TACE治疗,但相关的副反应可能影响适用范围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植入5-FU缓释剂间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行D2根治术,治疗组在手术结束时局部植入5-FU缓释剂进行间质化疗,术后4周进行6个周期常规化疗;对照组术中不进行腹腔内干预性治疗,术后化疗方案同治疗组。结果 2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白细胞水平、白蛋白水平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治疗组肿瘤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6.3%比39.1%,P<0.05),治疗组术后3年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5.8%比67.3%,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行D2根治术时植入5-FU缓释剂进行间质化疗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减少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治疗胃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基因mRNA联合检测对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8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FU)方案,研究组进行ER-CC1、TUBB3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地选择DCF方案、FOLFOX4(奥沙利铂+5-FU)方案、FOLFIRI(伊立替康+5-FU)方案、TF(紫杉醇+5-FU)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化疗有效率(RR)和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1_rP)、中位生存时间(mOS)。结果:研究组的RR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mTTP分别为9.5个月和6.4个月,mOS分别为13.7个月和10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9鼐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2组生活质量改善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TUBB3联合检测及基于其基础上的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具有针对性强、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点,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