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14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羟考酮术后镇痛,研究组予以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结合盐酸羟考酮+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记录手术指标,比较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差异,统计术后48小时内自控泵镇痛按压次数,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术后48小时内自控泵镇痛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静息及咳嗽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6小时水平(P0.05),且研究组术后各时点静息及咳嗽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12.86%)低于对照组水平(28.57%)(χ2=5.263,P=0.022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可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给药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平衡镇痛的临床效果,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组术后给予平衡镇痛,B组手术结束时采用局部注射复方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术后镇痛,C组手术结束时单纯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结果显示,A、B、C3组患者术后2--48h内疼痛VAS评分均值分别为(O.92±0.35)分、(3.91±0.51)分和(3.73±0.75)分(P〈0.01);术后首次排便时VAS评分均值分别为(1.59±0.34)分、(3.98±0.75)分和(3.86±0.59)分(P〈0.01)。结果表明,平衡镇痛用于混合痔术后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上提固定结合整形微创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按就诊单双日次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上提固定结合整形微创治疗混合痔,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第1、3、7天疼痛评分、肛周水肿评分以及便血评分,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疼痛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肛门功能评价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3、7 d的VAS疼痛评分、肛周水肿评分及便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疼痛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4、8个月时,两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8个月电话随访中,两组患者未诉复发情况。结论:上提固定结合整形微创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疗效确切,在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周水肿、便血等症状及降低手术对肛门功能影响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改善痔术后刺激性创口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我院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予耳穴压丸,并于换药、排便后或其他刺激性疼痛发生需镇痛治疗时追加按压镇痛,对照组于刺激性疼痛发生需镇痛治疗时予洛芬待因片口服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3、5天总体镇痛治疗效果、一般状态下创口疼痛程度,换药或排便等刺激初始疼痛程度和镇痛处理后疼痛程度,镇痛起效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疼痛程度均应用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结果:术后第1、3、5天,2组换药或排便等刺激初始疼痛评分、镇痛处理后疼痛评分及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5天观察组患者一般状态下创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压丸可改善混合痔术后刺激性疼痛,而且镇痛起效快,疼痛持续时间短,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敷复方多粘菌素B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水肿的效果。方法:将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涂抹肛周,观察组患者采用外敷复方多粘菌素B涂抹肛周,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d及术后7d时水肿情况,静息时、排便时疼痛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静息时VAS评分、排便时VAS评分、水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外敷复方多粘菌素B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轻肛门水肿,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路阻滞(QLB-LSAL)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5~64岁,BMI 21~29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QLB-LSAL组(Q组)和TAPB组(T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Q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QLB-LSAL,T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两组每侧均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术毕两组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阻滞后5 min、6、24、48 h的阻滞平面节段,阻滞后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和阻滞后48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大于4分的发生情况,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阻滞后5 min、6、24、48 h Q组阻滞平面节段明显多于T组(P<0.05)。阻滞后6、24、48 h两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后48 h时,两组静息时VAS疼痛评分>4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内Q组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T组(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T组(P<0.05)。Q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两组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路阻滞能有效缓解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膝关节镜手术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为多模式超前镇痛组,在术前30分钟肌注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肌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后A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阻滞(0.2%罗哌卡因25 m1)。B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硬膜外注射吗啡2 mg。两组均带自控镇痛泵,2 mL/h,每次追加0.5 ml,锁时15分钟。术后12小时A组患者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肌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6小时、12小时、1天和2天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股四头肌肌力、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6小时、12小时和1天的VAS评分和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2天的VAS评分和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硬膜外给予吗啡的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亚甲蓝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复方角菜酸酯软膏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亚甲蓝组、NSAIDs加复方角菜酸酯软膏组、多模式镇痛组),每组20例。观察多模式镇痛对术后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口愈合时间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影响。结果多模式镇痛组可显著降低术后平均静息痛及肛门排便痛的VAS评分.提高镇痛满意度的评分.而且可降低术后局部软组织水肿的评分.缩短创口愈合时间(P〈0.01)。术后局部渗血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程度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60例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首次TKA的患者,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于手术前施行CFNB,对照组于手术后施行CFNB.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监测术中循环功能变化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记录术中麻醉用药、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和麻醉时间等.应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双盲法测定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5、7d的认知功能,以术后评分和术前1d评分比较下降大于1个标准差即判断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于上述各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程度. 结果 超前镇痛组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为(1.7±0.4)mg,低于对照组的(1.9±0.3) mg(P<0.05);超前镇痛组术后1d和3d运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前镇痛组术后3 d POC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7%比26.7%)(P<0.05). 结论 CFNB超前镇痛可促进老年患者TKA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这可能与超前镇痛降低了TKA术后功能锻炼时的疼痛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模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术后疼痛和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实施PSF的10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控镇痛为主的多模式镇痛,B组给予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每日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吗啡毫克当量,MME)、视觉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相关副作用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当天,B组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儿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天,B组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可改善AIS患儿PSF术后疼痛控制,降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6):1449-1453
[目的]观察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组(SA-PC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IV-PCA)。SA-PCA组为0.2%的罗哌卡因持续泵注背景剂量为5 ml/h,负荷量为8 ml,单次剂量为5 ml,按压锁定时间20 min;IA-PCA组为2μg/ml的舒芬太尼持续泵注背景剂量为2 ml/h,负荷量为2 ml,单次剂量为2 ml,按压锁定时间20 min。观察术后2、6、12、24、48 h的静态、动态VA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患者对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SA-PCA组在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与IV-PCA无明显差别,SA-PCA组在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IV-PCA组(P<0.05),SA-PC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IV-PCA组(P<0.05),SA-PC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IV-PC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P<0.05)。[结论]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术后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1):2004-2006
[目的]观察超前消炎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欲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镇痛泵组采用术后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72 h的静息时VAS评分,术后1、2、3、7、14d膝关节活动度以及不良反应的例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镇痛泵组(P0.05),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镇痛泵组(P0.05),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镇痛泵组(P0.05)。[结论]超前消炎镇痛能够明显消除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1):1968-1971
[目的]评价不同镇痛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种股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术后镇痛,即连续股神经阻滞(连续组)(20例)和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单次组)(20例)。连续组术前0.5%罗哌卡因30 ml行股神经阻滞并置管,术后0.2%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自控镇痛;单次组术前行0.5%罗哌卡因30 ml单次股神经阻滞,术后0.2μg/kg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术后4、8、12、24、36及48 h术后静息、主动功能锻炼(AFE)及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状态下疼痛VAS评分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追加哌替啶次数。[结果]术后4、8、12、24h静息VAS评分连续组和单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48 h静息VAS评分连续组显著低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的AFE和CPM状态下VA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48 h,连续组显著低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 h按压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而术后24、48、36 h连续组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追加哌替啶例数连续组明显高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优于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且前者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曲马多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OPCABG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均吸入1%七氟醚和静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关闭胸骨前分别采用曲马多(T组)和舒芬太尼(S组)自控镇痛.记录患者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T组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马多用于OPCABG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促进胰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在使用镇痛泵的同时,每天静脉注射帕瑞西布钠2次,按时给药。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首次离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及患者对镇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首次离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切内扎联合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2—2019-03间收治的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观察组采用外切内扎联合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首次排便时间、水肿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切内扎联合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降低术后VAS评分、推迟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降低水肿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和改善肛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超前镇痛组(A组),于手术切皮前15 min缓慢静脉推注喷他佐辛30 mg;术后镇痛组(B组),于手术结束关腹时静脉缓慢推注喷他佐辛30 mg;对照组(C组),于手术切皮前15 min缓慢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 ml.三组患者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A),镇痛液为0.2%左旋布比卡因和0.01%吗啡,PCA采用设置为负荷剂量5 ml、背景剂量1 ml/h、追加剂馈每次1 ml的LCP模式,锁定时间10 min,镇痛24 h.分别记录伤口静息疼痛和动态疼痛的VAS评分、开启PCA泵后各时段PCA泵的按压次数(D1)和实际有效按压次数(D2)、Ramsay镇静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PCA期间24 h左旋布比卡因和吗啡用量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A组术后1、2、4、6、8、12及16 h静念和动态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术后4 h静态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在2~4 h、4~6 h、6~8 h时段中A组患者D1及D2明显少于B、C组(P<0.05).结论 在手术切皮前15 min静注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可有效增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硬膜外PCA的术后镇痛效应,减少PCA镇痛药量,镇痛时间延长,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选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连续硬膜外阻滞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将54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前12 h硬膜外置管输入罗哌卡因,对照组输入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中采用全麻,术后48h内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静息和活动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屈膝90°的天数、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6个月术膝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内膝关节静息和48h活动VAS疼痛评分、住院期间深部静脉血栓发生率、屈膝达到90°的天数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关节活动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个月术膝慢性疼痛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超前镇痛方式能减轻术后早期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关节活动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乐葆超前镇痛在腰椎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5例拟行腰椎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在手术前24 h口服西乐葆400 mg,术前8 h口服西乐葆200 mg,对照组32例术前不给药;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第1~5天口服西乐葆200 mg/次,2次/d;且不限制使用静脉止痛泵及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记录患者睡眠情况,术后需辅助镇痛泵及阿片类药物镇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入院时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前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前3 d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4-5天两组的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术后辅助镇痛泵及阿片类药物镇痛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睡眠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嗜睡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腰椎髓核摘除术后疼痛,疗效好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CB)对动态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2例拟行全身麻醉动态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患者随机分为IS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斜角肌间阻滞麻醉,46例)和SC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SCB麻醉,46例)。两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活动和静息状态下疼痛VAS评分、阻滞效果、术后枸橼酸舒芬太尼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阻滞成功率、感觉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效果、活动状态下各时间点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枸橼酸舒芬太尼用量、静息状态下各时间点VAS评分SCB组明显少(低)于I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B用于动态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的镇痛,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可作为一种外周神经阻滞镇痛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