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73例肺叶切除患者,有105树木后发生心肺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术后有、无并发症的两组患者中,其中24个因素有显著性意义。而用logio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则提示有6个主要危险因素,即:年龄、慢性支气管(慢支)史、FEV1/FEV1预计值、FVC/FVC预计值、切除的肺段数和麻醉时间。探讨了多因素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52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心肺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心肺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院行根治术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常见心肺并发症。结果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2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易发生心肺并发症,需完善术前心肺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3.
潘凡  江艺  张小进  潘晨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8):587-588,60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间在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与胰瘘有关的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逐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6%( 31/87),其中胰痿10例,发生率为11.5%,占总并发症的3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总胆红素水平( TBil≥171 μmol/L)、胰腺质地软为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TBil水平(TBil≥171 μmol/L)和胰腺质地软预示着较高的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心肺运动试验对肺切除危险因素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肺系统并发症是肺切除的主要危险因素 ,是术中及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减少这类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就心肺运动试验 (CPET)对肺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预测作用 ,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和探讨 ,旨在探寻安全耐受肺切除术的心肺功能的准确评估方法。对象与方法  2 2 3例拟行肺切除手术患者术前均接受测试 ,男 14 8例 ,女 75例 ,年龄 19~ 70岁 ,平均年龄 ( 53± 11)岁。术前 2周内未使用过影响心肺功能的药物 ,术后 4周内进行随访。 2 2 3例患者中左全肺切除 19例 ,肺叶切除 186例(包括右肺中、下叶切除 8例 ) ,楔形 (局部 )切除 18例…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成功率已有极大提高,患者的围手术期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但由于PD操作复杂,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其中胰瘘是PD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5%~25%。1993年2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共完成PD108例,其中15例发生胰瘘。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胰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上腹部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7例上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心肺并发症组和无心肺并发症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手术时间、肺功能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麻醉方式8个相关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关系。结果:397例患者中59例发生心肺并发症;心肺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平均(63.5±6.9)岁,手术时间(3.2±0.9)h,无心肺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平均(39.5±9.5)岁,手术时间(2.3±0.6)h,2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心功能异常、全麻患者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心肺功能异常及麻醉方式可能是上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对其危险度进行评估,为合理安排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98例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的有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结果 49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63例(32.7%),其中严重并发症61例(12.2%),术后死亡17例(3.4%)。患者有冠心病史、脑卒中史、吸烟史和全肺切除术是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二次肺癌手术和手术时间≥3h是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常伴有并存症,并受其年龄因素的限制,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但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处理,采取患者能承受的手术方式和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绝大多数老年肺癌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老年肺癌术后心律失常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老年病人心肺功能降低,代偿能力差,术前多并存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动脉硬化性疾病,肺切除术后常有并发心脑并发症的风险,而心律失常又是术后早期的表现。本文旨在探讨肺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2年11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用单变量分析法和多变量分析法分析所研究因素与术后主要并发症的相关性,确定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31%,病死率为3.45%;发生率较高的是胰瘘、胃排空障碍和感染。BMI、术前血总胆红素(TBIL)水平、术前胆道感染和术者经验等因素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P均〈0.05)。经多变量分析,BMI、术前血TBIL水平和术者经验是术后近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BMI、术前血TBIL水平和术者经验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术前心率恢复(HRR)异常与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相关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10例年龄>60岁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HRR是否正常分为HRR正常组与HRR异常组,分析HRR与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间关系;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肺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分析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分析110例老年肺癌患者临床数据,HRR异常组38例,HRR正常组72例;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39例,HRR异常组19例,HRR正常组20例。HRR正常组并发症发生率27.78%,显著低于HRR异常组50.00%(P<0.05);单因素分析吸烟史、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分钟步行试验指标中血压、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心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吸烟史、单肺叶切除术及扩大或全肺切除、手术时间、HRR异常,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RR异常可增加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吸烟史、单肺叶切除、扩大或全肺叶切除、手术时间过长、HRR异常是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观察肺切除术后房颤对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北京胸科医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行肺切除手术患者262例.术后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心电图确诊房颤者诊为肺切除术后房颤。将肺切除术后患者分为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分析导致肺切除术后房颤的原因,单因素分析行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比较房颤组与非房颤组的术后30天死亡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262例肺切除患者中,术后30例发生房颤。占11.5%.常发生于术后2~3天。单因素分析中.年龄〉65岁、男性、既往吸烟史、术前FEVI预计值、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痰普通菌或真菌培养阳性、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病史、术中出血量增多、术后氧分压下降与术后房颤的发生相关,而既往慢支病史、糖尿病史、术式、麻醉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术后低血钾及24小时补液量与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中.年龄〉65岁、术前痰普通菌或真菌培养阳性及术后低氧血症是肺切除术后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且均为危险因素。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明显增加,P〈0.01,两组比较,术后30。天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切除术后房颤与年龄〉65岁。术前痰培养阳性,术后低氧血症相关,且肺切除术后房颤可使患者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但对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夏永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277-2278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104例患者无院内死亡发生.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40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癌症患者并发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等因素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年龄、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86例男性肺癌患者进行围术期肺功能监测,研究术后近期心肺并发症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术前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异常组术后近期心肺并发症明显增加,术后3月内的换气功能降低,心肺并发症显著增多。认为肺癌术后近期心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术前弥散功能的储备情况及术后换气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为了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作者对600例LC的并发症加以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共发生并发症29例(术中14例,术后15例),占4.83%,包括胆管损伤2例,出血9例,皮下气肿2例及胃窦穿孔1例。中转剖腹14例,其中因术中出现并发症中转4例,因术后并发症再手术2例,全组均治愈出院。因此,及时中转剖腹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为了积极稳妥地开展LC手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作者对600例LC的并发症加以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共发生并发症29例(术中14例,术后15例),占4.83%,包括胆管损伤2例,出血9例,皮下气肿2例及胃窦穿孔1例。中转剖腹14例,其中因术中出现并发症中转4例,因术后并发症再手术2例,全组均治愈出院。因此,及时中转剖腹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为了积极稳妥地开展LC手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心肺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行根治术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常见心肺并发症。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2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3例,ARDS1例。结论NSCLC后易发生心肺并发症,所以需完善术前心肺功能评估,提高医疗工作人员手术技术,以及做好术后严密监护,是减少NSCLC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镜联合三切口食管切除术(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双镜联合Mckeown术治疗的8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15例)和未发生组(68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糖尿病、手术时长、心功能分级、肿瘤位置、原发肿瘤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分期(N分期)、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通气方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FEV1%pred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价值,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组中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ASA分级3~5级、单肺通气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 发生组FEV1%pred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2组在性别构成、BMI、手术时长、心功能分级、肿瘤位置、T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影响术后≤30d卒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于2001—2011年连续采用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94例(其中15例分期行双侧手术,每例按2例单独病例进行计算,共计509例)。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患者术后≤30d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i驺09例中,439例单纯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全部通畅;70例颈动脉完全闭塞或狭窄率为95%~99%的患者中,7例未能再通。手术成功率为98.6%。②术后≤30d,发生主要不良终点事件有20例(3.9%),其中死亡6例(1.2%),卒中14例(2.8%);次要不良事件120例(23.6%)。⑧503例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全部获随访,对其中494例(98.2%)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在随访期间,5例发生新发卒中,其中1例为致死性卒中;28例(5.6%)发生再狭窄,闭塞6例(1.2%)。④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改良Rankin评分(mRS)≥3分者,术后≤30d卒中和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3分者(17.4%比2.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667,95%CI:1.048~6.791,P=0.040)和mRS评分≥3分(OR=8.690,95%C1:3.279~23.031.P=0.000)是术后≤30d主要不良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术者学习曲线对术后≤30d主要终点事件有影响。结论CEA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对于吸烟和术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患者,手术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的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20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60例接受经右上腹腹直肌切口开腹切除胆囊,另60例接受LC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对LC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C组术中出血量为(100.6±24.9) ml,显著少于开腹组的(139.6±38.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手术时间为(53.9±18.6) min,显著短于开腹组的(76.2±23.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为(28.4±8.6) h,显著短于开腹组的(50.6±13.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为(5.8±2.9)d,显著短于开腹组的(10.0±4.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开腹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厚度、Calot三角粘连、周围脏器粘连、胆囊颈部结石等4个单因素为LC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结论 LC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疗效显著,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与Calot三角粘连、周围脏器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有关,可通过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附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道105例65岁以上老年人胆结石手术治疗的结果。其中急性胆褒炎胆囊结石35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0例。69例(65.7%)有并存症,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常见;并存两种疾病以上者32例(30.4%)。105例手术中,胆囊切除术6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39例,胆囊造瘘术4例。术后并发症:急诊组与择期组均以肺部感染及伤口感染为主。术后死亡5例,总病死率为4.7%;急诊组4例,为13.3%,择期组1例,为1.3%。我们认为对有症状的老年胆结石患者应尽早地施行择期手术,以降低急诊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