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脈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創于《內經》,迨至《难經》又作了进一步的推演。脈学的广泛运用于临床,則以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論》及《金匱要略》为最早。其中尤以后者对脈学的論述,更为詳博、周到而細致,于后世脈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价值。本文仅就《金匱要略》的脈学,作初步的探討,就正于先进同道。一、《金匱要略》的脈法仲景脈法,在《金匱要赂》中采用了以下二种診脈方法:  相似文献   

2.
恽铁樵先生(1878~1935年),名树钰,江苏武进人,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中年以后,始操医业。著有《群經見智录》、《伤寒論研究》、《脉学发微》、《溫病明理》等书共22种。先生对《內經》、《伤寒論》等古典医学著作,钻研頗深。生平重視实践,不尚空谈,主张理論联系实际。在对待祖国医学遗产态度上,主张在繼承的基础上,有批判的接受,并不断吸收新  相似文献   

3.
一、《金匱》的源流及其与《伤寒論》的关系《金匱要略》和《伤寒論》齐名,都是汉代张仲景的杰出著作,其实仲景在《伤寒論自序》(原名《伤寒卒病論集》)里仅說:“为伤寒杂病論合十六卷”,并沒有提到著《金匮》的話。但現行《伤寒論》不仅无杂病,卷数亦只有十卷,这是什  相似文献   

4.
我們瀏覽祖國医学文献所記錄的古方,毫無疑义,要首推张仲景氏伤寒金匱的制方,最为嚴密精当,啓示了后学医療工作的津梁,也只有他所制的方、足称古方,所以徐洄溪氏說:“伤寒論金匱要略,集千聖之大成,以承先而啓后,万世不能出范圍,此之謂古方。”王肯堂氏說:“医書不經秦火,而上古禁方,流傳於世者無一焉,今独張仲景方最古。”我們可以看到伤寒金匱古方的流傳,自漢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不但引起歷代学者的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医学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向无专书論述,仅散見于內經、难經、伤寒、金匱等书中,文辞古奥,不易理解。伤寒論虽把病情分为六經,作为辨症論治纲领,但对于阴阳表里寒热虛实亦无明确概括指出,后經历代名賢积累之經驗,始将祖国医学訂出法則,以阴阳表里寒热虛实八字作  相似文献   

6.
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 (1 867~ 1 937)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人。精仲景之学 ,著有《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以及《经方实验录》 (门人姜佐景辑录 )、《曹颖甫医案》、《丁甘仁先生作古纪念录》等书。 1 91 7年后在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等中医院校任教 ,桃李遍天下 ,近代名医秦伯未、章次公、王一仁、沈古顽等 ,为其入门弟子之佼佼者。业师孙砚孚先生 ,1 91 3年生 ,今已 89岁高龄 ,海内知名医家 ,好经方。学验俱富 ,有《诊余杂集》和《诊余杂集拾遗》问世。 1 932年7月毕业于上海国医学院 ,亲炙于陆渊雷、章次公先生。时曹颖甫…  相似文献   

7.
中医的經典著作,能够闡明“黃帝內經”学說的思想体系,集两汉以前医学的大成,总結了祖国医疗經驗的当推伤寒論和金匱要略。它由汉朝末年到今日二千年来一直占着統治中医学术的特殊地位。这篇文章是专門研究伤寒論及其作者張仲景的,以下便圍繞这一个主题加以分晰考据。甲、关于伤寒论方面一、卷数問题張仲景伤寒論自序云:“乃勤求古訓,博采众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証,为伤寒杂病論合十六卷。”然而現在所流行的版本  相似文献   

8.
芍药作为经方中的高频用药,历代对其性味功效却说法不一。曹颖甫精研医理、学贯中西,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其门生整理其医案医话著成《经方实验录》。曹颖甫认为芍药味苦性平,善于疏通营分之瘀,以达到活血通瘀止痛、解肌发汗、缓急之目的,并明确提出营血虚者、无营血瘀滞之象者以及全身虚损性疾病患者不宜用芍药。曹颖甫将现代药理、生理、解剖学等知识巧妙融合于中医理论中,认为桂枝、白芍的作用部位为全身各级动静脉,对后世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颖甫治伤寒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颖甫,名家达,号拙巢,江苏江阴人,近代著名中医。其治医专宗仲景,深研《伤寒》、《金匮》二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有“经方大师”之尊称。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等书。《伤寒发微》注重临床实践,力倡中西汇通,主张重订错简。且注释经文,前后互参比较,  相似文献   

10.
前言“热入血室”最早見于医籍记載的,要推伤寒論和金匱耍略。伤寒論说:“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得之七八日,經水适来,热除而脉迟身凉,(金匱作“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脇下滿,(金匱无“下”字)如結胸状;譫語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門,随其实而写之。”(“經水适来”原在“发热恶寒”下,文义不順,依山田氏意改。“写”赵本作“取”。)又说:“妇人伤寒发热,經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金匱有“治  相似文献   

11.
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归(1868-1937),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人。精仲景之学,著有《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以及《经方实验录》(门人姜佐景辑录)、(曹颖甫医案》、《丁甘仁先生作古纪念录》等书。1917年后在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等中医院校任教,桃李遍天下,近代名医秦伯未、章次公、王一仁、沈石顽等,为其入门弟子之佼佼者。先生少时就读南菁书院,31岁中举。精旧学.擅书画,尤擅画梅,咏梅寄志。初以诗文名于时,医界有“诗、书、画三绝“之誉。 1937年9·18 事变后,先生即返故里。是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代名医曹颖甫的《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及其医案,总结曹颖甫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特色。曹颖甫诊治肺系疾病以脏腑辨证为依据,以肺脏为主线,治感冒、咳嗽等以调气机为主,恢复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肺痈、肺痨、肺痿等病变,以复其形质、调节脏腑功能为主,参考五行生克、脏腑传变规律,以补土生金、健脾益肾等为法。且法于张仲景,善抓主症,方证对应,活用经方,为肺系疾病的辨证论治和经方运用提供了宝贵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曹颖甫,讳家达,一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拙巢,江苏省江阴人。民国时期之名医,他自幼攻读文学,后酷嗜岐黄之书,善用经方治病,每获奇效,故名噪一时。著有《古文》、《骈文》、《气听斋诗集》、《梅花集》、《伤寒发微》(以下简称《发微》)、《金匮发微》,后三种已付梓,及门人撰验案编为《经方实验录》。《发微》是曹氏伤寒的代表作。该书校勘精当可取,注释探颐索隐,对六经认识颇具新义,故为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伤寒注本之一。本文就《发微》的学术思想作一研讨,意在抛砖引玉。校勘独具慧眼《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成书之际几遭兵灾,多次散失;又因私授秘传,转抄失误,未能把原版完整地保存下来。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虽涉及校勘,但注重于编次。为此,曹氏认为对《伤寒论》必须进行详细校勘,故创著了《发微》一书。  相似文献   

14.
概念·特点·价值辨証論治是中医診治疾病的根本法則。几千年来,我国医家就是根据这个法則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公元前二世纪时代,我国医学巨著——《黄帝內經》就开始建立了辨証論治理论核心。到东汉时,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又总結了前人学术經驗,通过临床实践,編写了两部理論与实践相結合的辨証論治的經典著作——《伤寒論》和《金匱要略》。其后,历代医家經过临床驗証,不断发展充实,使辨証論治法則更加完备,从而形成了我国医学独特的診疗体系。  相似文献   

15.
白虎湯及白虎加人参湯为治疗阳明經証方剂,其使用方法在《伤寒論》和《金匱要略》中記述頗詳。如用之得当,确可得心应手,奏效卓然。白虎湯之使用机会为“表邪已解,內热已熾,而里实未結者”。临床上一般以煩热、汗出、口渴、脉洪大滑数有力作为用方根据;至于白虎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整理分析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著作《经方实验录》《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中有关咳喘的论述和医案,将其对咳喘的病机认识、治法特点和常用经方进行归纳,探析其运用经方治疗咳喘的经验。认为曹颖甫临证重视寒邪闭表、寒闭生饮、寒闭生热、痰湿阻滞、水热互结等病机,重视病机的演变和相互联系。在治法上重视宣肺解表、温化寒饮和肺胃同治,重点着眼于肺气的畅达以解除肺气郁闭使肺气恢复正常的宣降为治疗目的。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是其临证常用经方,其治疗咳喘经验丰富,辨证精细,善用经方,对经方的应用与咳喘的病机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舌診肇始于《內經》,张仲景通过临床应用,丰富了舌診的內容。然历来研究仲景学术者,除金代成无己外,对此均甚忽略。因此,笔者特对仲景舌診試作一肤浅的探討,供同志們参考并請指正。一、仲景舌診的内容在現存的仲景著作《伤寒論》和《金匱要略》二书中有关舌診的記述共有三十条。除重复者以外,实得二十四条。其中《伤寒》有十七条,  相似文献   

18.
黄志华  王明惠 《中医杂志》1996,37(5):267-268
曹家达(1866~1937),字颖甫,号拙巢,江苏江阴人,近代著名经方大家。治学专宗长沙,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其中,《经方实验录》为其门人辑录其生平医案,由曹氏逐案审阅、评语,师生相互切磋、琢磨,从理论到实践,说解、阐发,心得、要领溢于字里行间。现将对曹氏治学思想之肤浅认识略述如次,  相似文献   

19.
考查痰饮病的名称,始于汉代张仲景,詳见于《金匱要略》,而《內經》只有积飲之說,并无痰飲之名。仲景依据內經水饮留积的部位不同,病情各异,揭出痰飲、悬飲、溢  相似文献   

20.
8.辞典尤字条下載:“尤怡,字在涇……著有金匱心典、金匱翼、医学讀書記、尤氏医案、評选靜香樓医案,其学说以喻嘉言为宗”。按尤在涇著有靜香楼医案,仅传有抄本,尚未付刊,江阴柳宝貽觅得之,就其中选精粹者十之五,加以評語,訂为二卷,称为评选靜香楼医案,列入柳氏医学丛書之五,于清光绪甲辰刊行,柳氏序内,言之綦详,辞典所載評选,显为錯誤。文按尤氏生平(?)仲景之書,最为热烈,其所著伤寒论貫珠集(本条漏载)及金匱两注,柳宝貽称其“独抒已见,于仲景不(?)升堂入室”,唐立三謂“註释伤寒数十家,独有喻氏之书,膾灸入口……然以尤在涇先生“貫珠集”较之,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