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成分检测在对评定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潜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多发性脑腔隙性梗死的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ERP的P300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检查。结果:急性脑梗死组MMSE评分降低,P300电位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的P300成分可用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癫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ERP)与认知功能状况。方法 :对 35 0例癫患者和15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 30题 (CCSE)、简易智力状态试验 (MMSE)和ERPP30 0 的测定。结果 :癫部分性发作者的P30 0 潜伏期比全身性发作者明显延长 ,波幅降低显著 ,认知功能测试得分也较低 ;未能分类发作患者的P30 0 潜伏期延长不明显 ,认知功能测试得分近于正常。病程 >5年者的P30 0 潜伏期较病程 1~ 5年的延长明显 ,波幅降低显著 ,认知功能测试得分也较低 ;病程 <1年者P30 0 潜伏期延长不明显 ,认知功能测试得分在正常范围。同时用三种药者的P30 0 潜伏期较同时用两种药者的延长明显 ,波幅降低显著 ,认知功能测试得分也较低 ;同时用两种药者的P30 0 潜伏期也比用一种药者明显延长 ,认知功能测试得分也较低 ;用一种药者的P30 0 潜伏期延长不明显 ,认知功能测试得分在正常范围。结论 :部分性发作患者的P30 0 潜伏期延长较全身性发作者明显 ;病程越长 ,P30 0 潜伏期延长越显著 ;多种用药患者的P30 0 潜伏期延长较用一种药者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电图(EEG)对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选取86例VD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组(多奈哌齐组)和单用银杏叶制剂治疗组(对照组),利用ERP 、 EEG、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社会功能活动检查量表(FAQ)观察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多奈哌齐组EEG、MMSE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P<0.05),治疗6个月后,多奈哌齐组ERP、 FAQ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VD疗效显著;ERP、EEG结合MMSE是观察VD患者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认知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84)和观察组(n = 84),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神经和运动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Fugl-Meyer评分量表(FMA)]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各维度及评分明显较高(t = 6.268,6.688,3.586,8.750,3.695,11.64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较低(t = 4.650,4.19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较低(t = 6.575,PP<0.05),FMA评分明显较高(t = 5.81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 = 3.872,3.683,4.533,4.853;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相比,强化认知干预可改善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神经和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2例,根据认知功能水平将所入选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认知功能正常(A组,100例)与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B组,102例)。选择同期于医院体检的正常血压人群为对照组(100例)。收集各组基线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的血清Hcy、HIF-1α、CCL2,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各组的认知功能,比较各组间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IF-1α、CCL2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的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IF-1α、CCL2水平升高,且B组较A组升高显著(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的高血压患者MMSE评分降低,且B组较A组降低显著(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HIF-1α、CCL2水平和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6,P<0.01;r=-0.34,P<0.01;r=-0.44,P<0.01)。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Hcy、HIF-1α、CCL2水平相关(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血清Hcy、HIF-1α、CCL2水平的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ERP)在阿尔茨海默病 (AD)、血管性痴呆 (VD)、帕金森病痴呆 (PDD)中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应用ERP检测方法对 2 4例AD患者、2 2例VD患者、16例PDD患者及 30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①ERP的内源成分 :P30 0电位 (即P3波 )三组间异常程度不同 ,呈梯度变化。VD组P3潜伏期最长 ,AD组次之 ,PDD组再次之 (均P <0 .0 5 ) ;②ERP的外源成分 :三组N1波改变各异 ,VD组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AD组仅波幅降低 ;PDD组正常 ;③峰间期 :AD、VD两组P2—N2、N2—P3、N1—P3峰间期延长 ,PDD组各波峰间期正常。结论 :AD、VD及PDD三种疾病听觉ERP异常程度及异常成分存在差异 ,上述电生理特征对区分痴呆类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探讨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P30 0成分作为放射治疗中早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对 32例首发并且只接受60 CO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听觉ERP的P30 0成分和认知能力量表测定 ,并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32例病人放射治疗后听觉ERP中N2 (即N2 0 0、P3波 (即P30 0 )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延长 ,P3波幅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治疗后认知能力量表测定得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认知功能明显下降 ,听觉ERP的P30 0成分可作为鼻咽癌放射治疗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一个观察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利他林对事件相关电位 (ERP)P30 0和关联性负变 (CNV)的影响。方法 :记录18例正常受试者服 10mg利他林前后的ERP和CNV ,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正常受试者服药后的ERP变化主要为P1—N1成份潜伏期缩短 (P <0 0 5 ) ,波幅增高 (P <0 0 1) ;CNV主成份无明显变化性(P >0 0 5 )。结论 :ERP中的P1—N1成份与受试者的注意有关 ,利他林能增强受试者的短暂注意功能。利他林对CNV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后生活质量对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干预后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社区 10 4例干预组家庭进行综合式干预 2年后与 10 9例对照组家庭之照料者采用社区用修订版生活质量(QOL)问卷 ( 4 1项 )评定 ,同时进行患者社会功能 (DAS)、症状学 (PANSS) ,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结果 :干预组的家属QOL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信心与家庭关系两项因子分优于对照组 (P <0 0 1)。干预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u =2 0 6P <0 0 5 )。QOL总分、主客观因子分的高低与PANSS ,DAS ,SAS等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综合式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属的生活质量 ,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表现特征,为了解HE诊断、治疗中的脑功能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6例HE患者进行ERP的P300测定,并与30例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HE患者P300潜伏期(PL)为(410.34±47.07)ms,波幅(Amp)为(3.72±O.1μV),与止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3D0异常率为83%,其中PL延长者占40%(15例),PL及Amp均异常者占33%(10例),仅Amp降低者占16%(5例);P300异常(PL延长及Amp降低)与代谢异常密切相关,P300之异常随代谢异常改善而改善.结论:ERP的P300对HE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及治疗效果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听觉P300的变化特点以及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0例VD患者和30名健康老年人(NC)应用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简易认知功能量表(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结果VD组MMSE[(17.52±3.57)分]分值低于NC组[(26.57±1.43)分,(P<0.01)];与NC组相比,VD相P300中的P2、N2、P3潜伏期长,P2、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0.05~0.01);而VD组P300在三个脑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P300中的P3波潜伏期与MMSE分值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P300的变化可作评估VD患者认知功能缺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非脑梗死患者65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采用NEUROPACK型肌电图及诱发电位仪完成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采用HAMD、MMSE检查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并分析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事件电位P300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P3L、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384.57±24.71)vs(350.51±24.59)、(23.23±2.31)分vs(14.51±1.95)分],Amp、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11.67±2.15)vs(16.89±3.49)、(20.12±0.34)分vs(24.69±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事件电位P300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3L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性(r=0.693,P=0.017),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r=-0.392,P=0.033);事件电位Amp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性(r=-0.592,P=0.039),MMSE评分呈正相关性(r=0.593,P=0.044)。结论 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常伴有相关电位P300变化,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能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舒血宁联合奥氮平组)及对照组(单用奥氮平组)各43例,观察时间为12周。治疗前后进行PANSS、MMSE、WMS、WAIS-RC及脑诱发电位P300测定,将两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进行t检验(t=0.16~1.32,P>0.05),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经过12周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再次进行t检验(t=2.39~13.11,P<0.05或P<0.01),PANSS评分下降,在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记忆量表分上有明显的改善,且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缩短和P3波幅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7.44~7.90,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血宁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在癫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癫癎患者和30名正常人进行ERP检测比较,并将癫癎患者ERP的结果与其发作类型、用药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例癫癎患者的ERP 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其P300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28例癫癎患者,P300潜伏期延长尤著。多药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P300潜伏期延长。结论:癫癎患者存在认识功能障碍,ERP可作为癫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参考指标,对指导临床,及早给予干预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人气功辅助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方法:对33例药物治疗中期的帕金森病人作气功辅助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听觉ERP的P300,并与正常对照组24例比较。结果:帕金森病人ERP与对照组存在多指标差异,以P3潜伏期延长为甚,气功锻炼后其N2、P3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临床症状也获得改善。结论:帕金森病人有认知功能受损,气功辅助治疗可使其获得改善或恢复。  相似文献   

16.
包娜娜  刘超 《医学信息》2019,(2):115-117
目的 探讨太极拳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a-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太极拳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患者认知功能评价。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MoCA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MoCA评分分别为(25.12±4.17)分、  相似文献   

17.
背景: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目的:观察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 方法:从潍坊市部分社区及老人院按照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筛选36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壳聚糖磷脂酰胆碱治疗)与空白对照组(不服药),并选择年龄、学历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5);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 0.05)。说明壳聚糖磷脂酰胆碱能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病情进展。 关键词:壳聚糖磷脂酰胆碱;轻度认知障碍;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8.040  相似文献   

18.
Yao WJ  Pan HA  Yang YK  Chou YH  Wang ST  Yu CY  Lin HD 《Maturitas》2008,59(1):83-90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frontal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in depressed postmenopausal women and its relation to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severit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METHODS: Regional CBF of 20 unmedicated depressed postmenopausal women was measured using Tc-99m HMPAO SPECT, both at rest and during frontal activation using the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 Frontal CBF was semi-quantified by comparing the radioactivity in the prefrontal region to the cerebellum (F/C ratio). We measured the severity of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using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using the 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 RESULTS: At res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frontal CBF betwee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HADS> or =11) and patients with mild depressive symptoms (HADS<11). During the WCST, however, the HADS> or =11 group did not score as well as the HADS<11 group (P=0.03). The changes in F/C ratios we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HADS scores (r=-0.43, P=0.05)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MSE scores (r=0.58, P=0.004).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F/C ratio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MSE (P=0.002), but not with HADS scores. CONCLUSIONS: Frontal CBF did not increa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moderate/sever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during the WCST activation task, and reduced frontal CBF was related to the impair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unctional activation test and SPECT imaging powerfully revealed this functional disease, which remains undetectable using more common baselin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