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小学生的零食消费现状及零食消费不良习惯与家长相关知识、态度的关系,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市静安区一至五年级1 446名小学生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90.9%的小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零食主要由家长、家里人或其他成年人购买(91.9%);仅有32.1%的小学生能坚持每次吃零食前洗手;每天都吃的零食主要是纯牛奶/酸奶(68.2%)和新鲜水果蔬菜(61.3%),也有少数人每天吃糖果(2.4%)或膨化食品(0.8%)。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的好坏与家长相关知识态度有关,具有零食消费不良习惯的小学生,其家长的知识态度得分较低(趋于不健康)。结论小学生的零食消费行为有待改善,须同时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指导他们合理选择和消费零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现状,为风险评估、干预并制定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6所小学共1 171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小学生消费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 171名学生中,有922人自报食用零食,占78.7%。小学生常吃零食种类前3位为新鲜果蔬、谷类和坚果。小学生零食知识知晓率为45.4%。在睡前30 min和正餐前后吃零食的学生比例为16.1%和21.3%,小学生选购零食或饮料的前3位原因是味道好、解渴/解饿和方便。86.3%的家长参与决定小学生的零食和饮料。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零食消费结构优化,但仍较注重口味,存在不良零食消费习惯;家长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零食行为。加强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知识的宣传对改善小学生健康零食消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现况、影响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中小学生共385名,对零食消费频率、影响因素和学生相关健康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1.00%的中小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年龄段(x2 =14.031,P=0.003)、对零食消费的态度(x2=62.114,P<0.001)会影响学生的零食消费频率.零食消费主要原因是感觉饿了/渴了(66.00%)和好吃(60.00%),零食主要来源于学生家长(65.40%),消费地点主要为学生家里(84.90%),消费时间主要是下午(55.10%).吃零食的学生中龋齿或牙周病、就医、胃肠不适等现象的报告率高于不吃零食的学生(P<0.05).结论 合肥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现象普遍,不合理的零食消费与多种健康问题相伴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还需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部分小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欣  娄晓民  陈姜  刘畅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19-2120
[目的]了解郑州市小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学校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43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郑州市小学生健康知识、态度得分较高,但行为得分相对较低,尤其在吃零食、保持书眼距离等方面正确行为形成率只有30.3%和44.5%。[结论]郑州市小学生健康教育要常抓不懈,尤其要注重正确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和湖北省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和湖北省部分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现况。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860名3~17岁、身体健康的儿童青少年。采用零食消费调查表来获取信息。结果 89.9%的儿童青少年有吃零食的习惯。吃零食与否有性别差异(P〈0.01),不同类型调查对象零食消费率不同(P〈0.01)。零食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好吃、饿了/渴了、周围朋友/同学有人吃、电视/报刊等广告宣传、赠送玩具/小礼物。在休息日或休假日吃零食的机会最多,消费地点最常在家中;零食来源主要由家长、家里人或其他成年人或者孩子自己购买。吃零食的儿童青少年最常消费的前10位零食为:新鲜水果类、膨化小食品、纯奶及制品、面包类、糖果及巧克力、水果干或蔬菜干、坚果类、新鲜蔬菜类、饼干类、蛋糕类。结论 必须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及家长的饮食营养教育,尤其是如何合理选择和消费零食。  相似文献   

6.
我国7城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为学生营养干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等7个城市选取7260名三年级及以上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零食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市中小学生在家里、学校和其他地方的零食消费率分别为98.0%、78.1%和84.3%,中小学生在家常吃的零食以新鲜果蔬、奶制品、冷饮和饮料为主,而在学校和其他地方则以冷饮、饮料和糖果为主。女生消费新鲜果蔬、奶及奶制品、糖果等零食的比例较高,而男生消费饮料和肉蛋类等零食的比例较高。16.3%的城市中小学生看电视、使用电脑/上网时总是或经常吃零食。结论城市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吃零食的现象,零食种类不合理,需要通过营养干预帮助中小学生科学、合理地消费零食,促进其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11~40岁女性零食消费行为变化及其与肥胖关系,为制定营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 d全家食物称重记账法和24 h个人膳食回顾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相关体格检查。结果年轻女性夜间吃零食频率明显增加,由1997年的38.8%增加到2009年的52.1%;零食消费地点主要在家,平均频率为68.2%;历年零食占每日膳食总能量比例及体质指数均呈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消费零食、消费零食的年龄、时间、零食占每日膳食总能量的比例与肥胖呈正相关,OR分别为1.354、1.742、1.413、1.327。结论年轻女性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且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不断增长,成为影响年轻女性肥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市区某小学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寻找存在问题,为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1—2月,采用问卷方式对广州市市区某小学1404名1—6年级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6.43%的学生基本上不吃早餐,31.93%的高年级学生不喝或偶尔喝牛奶;18.51%的学生经常食用西式快餐;80.09%的学生经常吃零食.43.94%的学生经常喝饮料;家长对学生的饮食行为有较大影响。[结论]小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较多问题。教育、卫生部门应重视目前城市小学生的饮食习惯问题,提高早餐质量,教育小学生多喝牛奶,指导家长、小学生合理选择零食、饮料。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吃零食是普遍的现象。家长给零花钱,孩子花零钱吃零食本来就是生活中的常事,但有些消费特点若商家和厂家能更多地做些了解,可能会有益于营销活动的开展。 北京二十一世纪市场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107所学校的755名中小学生的零食消费情况进行了目标整群抽样调查,有效问卷755份。本文仅就三城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趣味、消费行为特点、消费额等方面做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家长对儿童零食消费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现状,分析其对儿童零食偏好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抽取江西省石城县农村地区212名家长,应用《营养与食品安全调查(家长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农村家长对"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国青少年儿童零食消费指南》"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分别为3.30%、7.08%和21.70%;家长给孩子购买零食主要为奖励儿童;购买零食时主要查看保质期,占78.30%,查看营养标签和配料表分别占24.06%、15.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入、外出务工、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对孩子的教育、给孩子零花钱的频率影响儿童的零食偏好。结论农村家长关于儿童零食消费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不足,缺乏指导儿童零食消费的能力,应为家长及儿童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怀柔区2007年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贵英  刘东来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11-2312
目的掌握北京市怀柔区水痘流行情况,为控制该区水痘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根据怀柔区2007年疫情报告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水痘病例报告确诊率98.28%,5月份水痘发病达高峰,68%的水痘病例发生在中、小学生和托幼儿童,该市户口是发病的主要人群,26.22%的水痘病例有明确接触史;26.57%的水痘病例有免疫史。结论做好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重点人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栖霞市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状况,为今后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抽取5所小学,查验入校新生预防接种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及教师预防接种证查验知晓率调查。[结果]调查5所小学新生2 024人,有预防接种证1 658人,占81.92%。流动人口有预防接种证者占74.24%。城市、农村小学新生疫苗接种率均高于流动人口新生。调查小学老师82名,预防接种证查验知识知晓率为70.73%,且城镇老师知晓率高于农村。[结论]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协作,提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查漏补种率。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济宁市两县农村学龄儿童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宁市农村学龄儿童地方性氟中毒患病现状,为制定防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饮水含氟量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氟限值的嘉祥县、金乡县各抽取1所乡镇中心小学,对五、六年级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86名,氟斑牙阳性率为52.06%,氟斑牙指数为1.02。氟斑牙阳性率嘉祥县、金乡县分别为62.74%、43.80%(P0.01)。男性、女性分别为54.58%、49.36%(P0.05)。检测97名儿童,尿氟值(几何均值±标准差)为(0.93±0.77)mg/L,超过8~12岁儿童尿氟均值的占46.39%。尿氟值嘉祥县37人为(0.97±0.48)mg/L,金乡县60人为(0.91±0.90)mg/L(P0.05)。[结论]济宁市两县农村学龄儿童氟斑牙阳性率较高,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尚未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一起误食桐油果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了解2004年12月20日清远市某县山区镇一所小学学前班29名儿童先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病原因。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的29名儿童每人误食了2~8个桐油果,食用多的发病快症状严重,经及时治疗,中毒儿童全部康复。结论这是一起由于儿童误吃桐油果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应加强对儿童行为的监护、管理和饮食卫生及饮食安全的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工作压力采用中文版的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抑郁评价采用中文版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 Scale,CES-D)。采用问卷形式对287名杭州市小学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付出、获得、内在投入,抑郁症状和一些基本特征。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小学教师中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为42.38%(95%CI:36.47%~48.29%),与付出-获得不平衡有关(OR=5.901,95%CI:2.948~11.812)。[结论]小学教师工作付出-获得不平衡对其健康状况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福春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27-1628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2008—2009年中小学校乙型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以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型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核实,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09年靖西县7个乡镇9所中小学校发生流感暴发流行,发病491例,发病主要以学校学生为主,占81.47%(400/491),学生中又以小学生发病居多,占60.90%(299/491),初中生、学龄前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也较多,成年人发病较少。52份咽拭子标本中有40份检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该区流感暴发流行为乙型流感病毒所致,加强学校学生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为主的防控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在沅陵县城区抽取1所中学和一所小学,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2所学校的所有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共调查5356名中小学生,检出贫血学生776人,贫血检出率14.5%。其中男生贫血检出率为11.91%,女生为16.96%(P<0.05);小学生贫血检出率一~六年级分别为7.80%、19.50%、10.70%、4.48%、18.67%、2.36%;中学生贫血检出率,高中一~三年级分别为12.41%、7.68%、33.32%,不同年级的学生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沅陵县城区学生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治贫血,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麻疹暴发的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对2010年3-4月威海市钦村小学1起麻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3月25日至4月18日该校共发生麻疹病例4例,患者均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罹患率为0.55%(4/728)。[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本次麻疹暴发的原因,应提高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钟忆文  李霞  杨静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387-1389
目的为全面加强对简易学校的管理,了解和分析外来民工子女中6~18岁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以便发现问题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促进民工子女学生健康成长。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宝山区1所简易学校,对1295名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对每个学生营养状况做出评价。结果营养不良率为19.69%,其中小学16.46%,中学26.43%;男生15.91%,女生25.45%;营养过剩率为13.28%,其中小学13.26%,中学13.33%;男生16.18%,女生10·00%。结论外来民工子女营养不良率过高的问题亟待解决,特别要关注、关爱女生,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重点预防和控制女生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0.
防城港市2007年中小学生HBsAg携带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防城港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为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全市10162名中、小学生进行HBsAg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6.98%;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阳性率分别为2.78%、8.17%、12.07%。小学与初中、小学与高中、初中与高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6.60、252.58、23.83,P〈0.0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8.54%、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9,P〈0.01);城区学生检出率为5.16%,农村学生检出率为9.92%,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7,P〈0.01)。结论防城港市中小学生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仍有待加强,要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做好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提高学生免疫水平,降低乙型肝炎感染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