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最后确定的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CSS、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PSD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疗效更加显著,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并分析我院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并观察氟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及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方法选取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的2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对全部脑梗死患者进行测评。HAMD〉8分的患者被诊断为卒中后抑郁,并收入本次对照研究。将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64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口服氟西汀20mg/d,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2个月采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确定氟西汀抗抑郁治疗的作用和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289例首发脑梗死的患者中,172例HAMD〉8分的患者被诊断为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59.5%,其中7例患者的HAMD评分〉35分,重度抑郁的发生率为2.42%。与不加干预的对照组相比,氟西汀干预治疗组在治疗后2周和2个月的HAMD和NIHS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国内报道相近;氟西汀应用后,可以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及8周HAMD、MMSE及NIH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于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1天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C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3周后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CSS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且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SD)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普宁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PS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氟西汀组,尼莫地平+氟西汀组,乌灵胶囊+尼莫地平+氟西汀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每组各35例,三组患者均继续按常规的神经营养剂、脑血管病药物及康复治疗,氟西汀组采用口服氟西汀治疗,尼莫地平+氟西汀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口服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尼莫地平+氟西汀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高于氟西汀组,治疗后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HAMD、NIHSS评分均低于氟西汀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HAM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尼莫地平+氟西汀组,HAM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治疗PSD效果更为理想,可更好的降低PSD患者的抑郁状况,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1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同时应用脑血管病治疗药物,治疗组加用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疗效和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量表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值降低与Barthel评分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的显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和P<0.05)。氟西汀的主要副反应为失眠、焦虑和恶心。结论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且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性障碍患者的早期抗郁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59例脑卒后抑郁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氟西汀(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分别记录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按脑卒中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治疗,于4周、8周末复查上述评分。结果观察组HAMD及NIHSS评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时脑卒中后抑郁性障碍患者早期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及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及抑郁状态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组前停服其他抗抑郁剂,并进行1周清洗期后服用路优泰,未服用抗抑郁剂者直接服用路优泰;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周、3周、4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优泰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波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2例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被随机分为瑞波西汀组(30例)和氟西汀组(32例)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抗抑郁疗效和不良反应,以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HAMD、MESSS评分均较疗前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均<0.01)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HAMD评分于治疗第2周末时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瑞波西汀较氟西汀起效早.治疗各周两组TE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瑞波西汀在治疗PSD和促进PSD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方面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效果以及对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及神经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抑郁程度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卒后舒郁煎对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中风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卒后舒郁煎口服,日1剂。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每日1次,连用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AMD评分、NIHSS积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上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卒后舒郁煎对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桂温胆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柴桂温胆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氟西汀。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桂温胆汤治疗中风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症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云华  汪代杰  周梅  郑文武 《四川医学》2009,30(9):1401-1402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进行临床分析,探索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脑卒中后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者确定为抑郁症,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常规的脑卒中治疗加氟西汀和心理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常规的脑卒中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后分别进行HAMD评分及NIH-NINDS卒中评分判定疗效,观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服用氟西汀加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分析抑郁症的产生与脑卒中后脑血管损害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辅以氟西汀加心理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西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加减联合西药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氟西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组间及组内HAMD评分及ME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加减联合西药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氟西汀,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6例)和氟西汀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西汀胶囊口服用药。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总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而在第2、4、8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尼麦角林联合曲舍林及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计78 例,纳入病患起始时间是2018 年07 月,截止时间是2019 年05 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39 例(予其开展曲舍林联合心理治疗)和研究组39 例(予其开展尼麦角林联合曲舍林及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在总体治疗效果的比较上,研究组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在HAMD 评分及NIHSS 评分的对比上,两组治疗后皆有所降低,但研究组的降低幅度较之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联合应用尼麦角林、曲舍林及心理疗法,可获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明显,且更有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性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老年性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阿戈美拉汀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第l、2、4、6周,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NIHSS、BI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且与舍曲林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洪莉 《安徽医学》2009,30(6):681-68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患者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成2组: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汉密尔顿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量化,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抑郁状态汉密尔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SL(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患者抑郁的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经HAMD评分为28分以上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氟西汀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测定结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测定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