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剂,造成微生态失调,免疫力极其低下,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占尸检肾移植引起死亡的首位,肺脏是最常见靶器官,不常见寄生虫感染多有发生,其中以卡式孢囊虫(Pc)最多见。由于免疫力低下,病情恶化迅速,早期即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不当,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肺纤维化,短期内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患者免疫状态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相似,而其临床表现,发病过程,预后转归又与严重呼吸综合征有相同之处。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移植术后卡式孢囊虫肺炎(PCP)7例,经过17~36天的住院治疗,6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胸片、血常规恢复正常,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肺纤维化过重,治疗无效死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剂,造成微生态失调,免疫力极其低下,感染是其最常见和最致命的并发症,占尸检肾移植引起死亡的首位原因.感染可发生于局部,也可播散全身.肺脏是免疫损害宿主感染的最常见靶器官[1],病情往往恶化迅速,早期即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若治疗不当,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肺纤维化,短期内导致死亡.近3年来,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移植后肺感染合并ARDS1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后患者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剂,造成微生态失调,免疫力极度低下,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占肾移植患者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肺部是感染最常见靶器官。肾移植后肺感染早期以间断性发热为主要症状,病原学上常见巨细胞病毒感染,由于免疫力低下,微生态失调,病情恶化迅速,早期即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不当,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肺纤维化,短期内导致死亡。从某中意义上来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9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59例患者中55例病情有所好转,有效率93%;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其中2例死于心、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总结开胸术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监护经验。对18例开胸术后并发ARDS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早期诊断,早期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实施相应的呼吸道监护。给予小潮气量,低呼气末正压通气,随时调整通气模式和呼吸参数,加强呼吸道的护理。15例顺利脱机康复出院,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发病原因将2012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肺外源性组和肺内源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和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1周内死亡率和住ICU期间总死亡率。结果: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在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1周内死亡率上,低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患者(P0.05);但是总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死亡率较高,根据发病原因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系各种病因(左心衰竭除外)引起的肺脏内血管与组织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致肺含水量增加,肺顺应性减低,肺泡萎缩,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以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极度困难窘迫为典型症状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该病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高,近年应用机械通气及呼气末正压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我院收住的8例ARDS患者救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用于治疗常见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为常见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45例经常规治疗后无效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经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后,有41例患者病情好转,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为91.1%。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经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心率(HR)、呼吸(RR)显著改善(P0.05)。结论:呼气末正压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常见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通气及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使用高频振荡通气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与吸氧浓度变化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在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后,40例患儿的相关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通气及氧合作用,安全性高,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缓解患儿肺部损伤,而且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作用与通气,降低患儿眼部与肺部的并发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8例早产儿,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加以评价。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12 h后,观察组pH和OI值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76.47%,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47.06%,两组患儿在治疗成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炎 《亚太传统医药》2009,5(2):100-101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5月收治的42例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该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重症胸外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率降到20.0%。结论:该疗法的早期应用,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有效防止ARDS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正确掌握机械通气指征,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及时治疗原发病和处理并发症,是治疗ARDS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宣肺渗湿汤联合穴位敷贴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方法:选择108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4例,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患者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宣肺渗湿汤及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87.0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OFA评分、APACHEI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IL-6、CRP、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SOFA评分、APACHEI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IL-6、CRP、TNF-α水平改善,观察组各项评分及IL-6、CRP、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5%低于对照组12.96%,观察组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7.41%(P<0.05)。结论:宣肺渗湿汤联合穴位敷贴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窘迫征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的70例老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阶段治疗后有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pH、PaCO2、PaO2、呼吸频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过程中使用俯卧位通气相应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纳入对照组,针对另40例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相应护理措施并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BP、PaO_2、PaCO_2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俯卧位通气并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患者的临床情况能够得到积极改善,值得在临床干预中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以及加强液体管理等综合措施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选择传统正压通气加传统体液调节;观察组选择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加强液体管理等综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及并发症、死亡情况。结果治疗24h后,2组患者P(O2)/FiO2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后乳酸含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加强液体管理等综合措施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方式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俯卧位通气方法治疗,给予对照组仰卧位肺保护通气方法治疗,比较相关指标数据。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和p H均更高、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能够起到保护肺的作用,达到预期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征、治疗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平均3~21d。其中17例(占85%)经积极抢救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根据血气分析、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患者临床表现等随时调整呼吸机,逐步纠正低氧血症,直至撤离呼吸机。治疗期间3例(占15%)重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过正确、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凉膈散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凉膈散灌肠。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腹内压、气道峰压、平台压、呼气末正压、氧合指数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7 d后研究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腹内压、气道峰压、平台压、呼气末正压均明显下降(P均0.05),研究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凉膈散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腹内压,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创高频通气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选择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干预,观察组行无创高频通气,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通气前两组患儿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通气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在用氧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脱机成功率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通气方式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脱机过程中应用,能在减少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脱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凉膈散加减,1剂/d,疗程10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8,72 h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后24,36,48,72 h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时间[(7.31 ±3.12)d vs(10.22 ±4.42)d]、平均住院天数[(12.32±2.35)dvs (16.43 ±3.43)d]及死亡率(22.5% vs 42.5%)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