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174-177
目的:评价血尿安胶囊对急慢性肾炎型血尿的防治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肾功能损伤模型、牛血清白蛋白(BSA)加LPS以及四氯化碳(CCl4)等联合诱导血尿大鼠模型考察药物对肾脏相关功能的影响。结果:小鼠注射LPS后,其肾指数、血清BUN及CREA水平显著升高;血尿安胶囊3.0g/kg可显著降低LPS小鼠血清BUN水平。大鼠在联合给予BSA、CCl4及LPS 8周后,其尿蛋白及隐血显著升高,血清CREA水平显著升高,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肾指数显著增加,其肾脏IL-1α、IL-1β、IL-10以及MCP表达均显著降低;血尿安胶囊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尿隐血,血尿安胶囊2.5g/kg及5.0g/kg还可显著减少其尿蛋白浓度;血尿安胶囊2.5g/kg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血清CREA水平,升高其尿CREA水平;血尿安胶囊5.0g/kg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的尿量及其血清BUN、CREA水平,升高其尿CREA水平;血尿安胶囊10.0g/kg能显著降低造模大鼠肾脏IL-1α、MIP-1α、IL-1β、IL-6、IL-10、IFN-γ、MCP-1、IP-10含量,而血尿安胶囊2.5g/kg能显著升高大鼠肾脏IL-1β、IL-10含量。结论:血尿安胶囊对LPS所致的小鼠急性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LPS+BSA+CCl4等联合诱导的大鼠免疫异常性血尿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对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八正散对大鼠膀胱肾盂肾炎病理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正散对大鼠逆行性大肠杆菌膀胱肾盂肾炎模型具有增加大鼠尿排量和有效清除尿路感染菌作用。体外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感染小鼠也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177-180
目的:建立急性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并探讨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采用经尿道膀胱灌注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FT073的方法建立尿路感染模型:大鼠感染后以尿液中白细胞及潜血为指标优化感染条件;使用优化后的条件造模并给予三金片治疗,检测模型组白细胞及潜血分级,尿液及肾脏中的细菌数,并称取膀胱组织重量,检测膀胱组织病理变化并观察三金片对模型组的治疗作用。结果:以大鼠尿液中白细胞及潜血的阳性率为指标优化感染条件为CFT073细菌1×10~7 CFU/只的浓度感染3天;以优化后的条件造模,模型组尿液中白细胞及潜血水平明显升高,尿液及肾脏中有大量细菌,膀胱指数增加,炎性损伤明显;三金片250 mg/kg给药三天后可明显降低尿路感染大鼠尿液中的白细胞水平,降低尿液及肾脏细菌,减轻膀胱组织损伤。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与临床症状相似的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可用于评价药物对急性尿路感染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可宁胶囊在体外对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肺炎链球菌5种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评价炎可宁胶囊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确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炎可宁胶囊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度敏感,对福氏志贺菌高度敏感,对肺炎链球菌中度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8.75、18.75、9.38、37.5、75mg/mL。结论:炎可宁胶囊在体外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抗前列腺增生、抗炎、镇痛以及体外抑菌等四个方面进行前列宝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的药效学研究,旨在为其临床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丙酸睾丸酮致小鼠前列增生、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和小鼠醋酸扭体等模型以及体外抑菌作用观察前歹宝胶囊的抗前列腺增生、抗炎、镇痛以及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前列宝0.68g/kg组能明显抑制丙酸睾丸酮致小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以及棉球肉芽肿组织增生作用:0.34g/kg及0.68g/kg组能均能明减少小鼠醋酸扭体次数;在7.81mg/ml及其以上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62.5mg/ml及其以上浓度时对铜绿假单胞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125mg/ml及其以上浓度时对大肠埃希氏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前列宝胶囊对丙酸睾丸酸致小鼠前列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以及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外用洗剂妇洗液的抗菌、抗肿胀和治疗阴道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化学刺激导致的大鼠宫颈炎模型,观察中药外用洗剂妇洗液的体外抗菌作用,以及对模型动物的肿胀、炎症的影响程度。结果 中药外用洗剂妇洗液在25 mg/mL浓度下能完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化脓性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50 mg/mL浓度下能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的改善化学因素刺激所引起的大鼠阴道炎。结论 中药外用洗剂妇洗液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和治疗阴道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耳草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运用琼脂平板结合试管二倍稀释法观察耳草提取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乙醇、水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的抑制作用;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灌胃法,测定耳草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最大给药量。[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耳草水、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系统溶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提取物具有抑制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的作用,而氯仿、石油醚提取物抑菌作用不明显。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耳草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最大给药量为252.4 g/kg、336.6 g/kg。[结论]耳草提取物具有抑菌作用,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8.
雷虹  张叶  肖伟利  苏宏泉  杨宏昕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438-1442
[目的] 研究甘露消渴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7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1 mg/mL,5 mL/kg),继续饲养4周,选取造模成功的4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10只、甘露消渴胶囊低剂量组(0.93 g/kg生药)11只、甘露消渴胶囊高剂量组(1.86 g/kg生药)11只、二甲双胍合并缬沙坦组(180 mg/kg,14.4 mg/kg)10只。各给药组灌胃体积为10 mL/kg,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治疗给药8周后测24 h尿蛋白,尾静脉采血测随机血糖,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 mL/kg)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最后取肾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JAK2、STAT3在肾脏组织的表达。[结果] 甘露消渴胶囊可显著降低JAK2及STAT3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表达,减轻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增大及基底膜增生,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Scr及BUN的含量,且以上药理作用均与甘露消渴胶囊降低血糖的作用呈正相关。[结论] 甘露消渴胶囊可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随机血糖以及调控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抗体(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单克隆抗体(STAT3)在肾脏组织的表达,减轻高血糖对肾脏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善肾功能,起到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福昌  张晓双  程玥 《陕西中医》2010,31(9):1262-1263
目的:观察黄鹤通络胶囊治疗给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Pulsinelli法(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鹤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曲克芦丁组和假手术组。连续给药7d,观察药物对脑指数(g/100g体重)、脑组织SOD、MDA、病理学检查和梗塞面积(TTC染色)的影响。结果:黄鹤通络胶囊4g生药/kg和8g生药/kg能明显升高SOD活性,8g生药/kg能降低MDA含量P<0.05,0.01),提示黄鹤通络胶囊具有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黄鹤通络胶囊2g生药/kg、4g生药/kg和8g生药/kg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指数影响较小,但均能减小脑梗塞面积,降低脑梗塞面积与脑总面积比值(P<0.01)。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假手术组神经元结构正常,模型组血管明显扩张,水肿现象明显,神经元结构紊乱,尼氏体减少,其中1例脑膜血管扩张,有大量炎细胞浸润。黄鹤通络胶囊大、中剂量组动物脑血管扩张较轻,水肿改善,神经元损伤减轻。结论:黄鹤通络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列泌尿栓对急性前列腺炎的抗菌和抗炎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野菊花栓组,前列泌尿栓高、中、低剂量组,前列泌尿栓组按照0.25,0.19,0.13 g·kg-1剂量直肠给药,3 d后ip临床分离变形杆菌菌液或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菌液造成体内细菌感染模型,感染24 h后,再连续给药5 d,观察2周,观察前列泌尿栓对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取前列泌尿栓溶液与血清肉汤培养基混合,制成不同药物质量浓度(250.8,188.1,125.4,62.7,31.4g·L-1)的平皿,每个浓度做4个平皿,加入稀释好的菌液,37℃培养48 h,观察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前列泌尿栓对急性前列腺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通过大鼠感染大肠埃希菌或变形杆菌造成急性前列腺炎模型的作用,观察前列泌尿栓的消炎作用。结果:感染变形杆菌或大肠埃希菌的小鼠在给予前列泌尿栓后3个剂量组的死亡率均低于模型组(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的MBC分别为62.7,125.4,250.8,188.1,250.8,188.1 g·L-1,MIC分别为31.4,62.7,188.1,125.4,188.1,125.4 g·L-1;对变形杆菌或大肠埃希菌造成的急性前列腺炎模型在给予前列泌尿栓后前列腺脏器系数均明显小于模型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显示3个剂量组组织恢复均好于模型组,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P<0.05)。结论:前列泌尿栓对急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抗菌和消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