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力  朱振刚 《天津中医药》2018,35(4):267-270
[目的]观察银翘散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性哮喘(RVA)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8例R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治疗。2组均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哮喘控制评分(ACT),肺功能[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中医证候疗效及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 Ig A)、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FN-γ/IL-4]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71.87%(23/32)。治疗后,治疗组s Ig 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FN-γ及IFN-γ/IL-4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两组之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银翘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RVA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可能与银翘散可调节患者Th1/Th2细胞因子,逆转因子间的失衡,进而减少气道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益肾活血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机制。方法:将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方,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LN的临床症状及体征,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肝肾功能(Cr、BUN、ALT),检测外周血液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γ-干扰素(INF-γ)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Cr、BUN、ALT较本组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IL-10、INF-γ较治疗前降低,IL-2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配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益肾活血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阴虚证患者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LE的主要作用环节。方法选择42例2009年8月—201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SL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另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工和学生体检健康者1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健康组)。两组均采用口服泼尼松片治疗,剂量根据SLE活动性指数评分及病情调整:重度活动期用40~60mg/d;中度活动期用20~40mg/d,轻度活动期用15~20mg/d;稳定期用小剂量(<15mg/d)治疗;病情稳定1~2周后严格按激素减量法渐次减量。病情复发或合并狼疮肾炎、狼疮脑炎用口服激素难以控制病情时,加用标准环磷酰胺注射液冲击疗法(0.5~1.0g/m2体表面积,每4周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清养透解合剂治疗,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健康组不予任何治疗措施。治疗前后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12)、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升高,Th1/Th2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L-12/IL-1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降低、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降低(P<0.05),Th1/Th2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L-12/IL-10)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4降低,IFN-γ/IL-4升高(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能改善Th1/Th2细胞群失衡,能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大鼠辅助性T细胞(Th)Th1/Th2信号漂移的变化规律及抵当汤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小剂量组和抵当汤大剂量组,每组30只,每组又根据术后第1、3、7日处死时间的不同随机平均分笼饲养。Reyers法制备DVT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抵当汤大、小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1.8、0.9g/100g体重抵当汤药液灌胃。于术后第1、3、7日灌胃2h后,取相应10只大鼠,腹腔麻醉,开腹,腹主动脉取血,检测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血栓形成后同一时相,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显著升高(P0.01)。随着干预天数的增加,模型组IL-10/TNF-α比值在第3天变小,第7天增大,而IFN-γ/IL-4比值在第3天增大,第7天回落。抵当汤治疗后TNF-α、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IL-4、IL-10水平及IL-10/TNF-α比值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抵当汤大剂量组作用强于抵当汤小剂量组。结论:Th1/Th2信号漂移与DVT的发生密切相关,抵当汤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Th2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h1细胞因子表达,进而调节Th1/Th2信号平衡,达到治疗DVT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银花、连翘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金银花组和连翘组,每组再分为正常组、中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4个亚组进行处理,观察小鼠的临床状态,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金银花(0.01 kg/L)、连翘(0.01 kg/L)水煎液对小鼠大肠杆菌的感染有保护作用。与正常组及中药组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清IFN-γ、IL-4表达及IFN-γ/IL-4、IFN-γ/IL-10比值均显著升高(P均<0.01);金银花治疗组较模型组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5),IFN-γ表达与IFN-γ/IL-4比值有升高趋势,IL-4表达和IFN-γ/IL-10比值有下降趋势;连翘治疗组较模型组IFN-γ和IL-4表达以及IFN-γ/IL-10比值有下降趋势,IL-10表达和IFN-γ/IL-4比值有升高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感染模型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2型(Th1/Th2)细胞因子分泌亢进,Th1/Th2平衡有向Th1型漂移的特点。金银花、连翘水煎液均能有效保护感染模型小鼠,其调节小鼠的免疫功能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燃烧生成物对SAMP8小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SAMP8小鼠70只,采用2×3析因设计,随机分为模型组和6个艾烟干预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同月龄SAMR1作为正常组。6个艾烟干预组分别用相应浓度和时间的艾烟进行熏灸。以血清γ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含量作为检测指标。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而IL-4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艾烟干预各组小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或与模型组相当,或优于模型组;析因分析显示,时间和浓度两因素对血清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时间因素对血清IFN-γ和IL-4的含量无影响,但浓度因素对两者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艾烟可以通过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调节而起到显著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方治疗,两组均治疗6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肌谱酶水平及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血常规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CK、LDH及CK-MB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细胞-6(IL-6)、白介素细胞-10(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IFN-γ、TNF-α、IL-6、IL-10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有效调节患儿免疫功能紊乱状态,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心肌谱酶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文杰  王济 《山西中医》2004,20(1):49-50
目的 :研究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 Th1/ 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以卡介苗 (BCG)加脂多糖 (L 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模型小鼠给小柴胡汤水煎剂灌胃 ,以联苯双酯片 (BDD)作阳性对照药 ,并设空白对照。 10天后处死小鼠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 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 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 - 4 (IL - 4 )的血清浓度。结果 :模型组 Th1型细胞因子 IFN-γ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Th2型细胞因子 IL - 4的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Th1/ Th2平衡向 Th2方向飘移 ;小柴胡汤治疗组 IFN-γ浓度显著高于肝损伤模型组 (P <0 .0 1) ,IL - 4浓度显著低于肝损伤模型组 (P <0 .0 5 ) ,Th1/ Th2平衡飘移得到纠正。结论 :小柴胡汤可使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 IFN-γ含量升高 ,IL- 4含量下降 ,从而使 Th1/ Th2免疫平衡失调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火针四花穴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血清Th1/Th2免疫平衡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火针点刺四花穴(膈俞穴、胆俞穴),连续治疗7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结束后的第14天取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h1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及Th2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浓度;同时于治疗前1天、治疗结束后的第14天以卡劳夫斯基功能状态(KPS)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功能状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IL-2、IFN-γ浓度明显升高,IL-4、IL-10浓度及功能状态KP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IL-2、IFN-γ的浓度较对照组升高,IL-4、IL-10的浓度较对照组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KPS评分降低的幅度减小(P0.01)。结论:火针四花穴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Th1细胞亚群功能,降低Th2细胞亚群功能,从而调整Th1/Th2的平衡,同时能减轻化疗后患者机体功能状态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Th细胞亚群(Th1/Th2)在不同证型中的变化规律,为微观辨证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选取DVT患者66例,分为湿热下注型组、血瘀湿重型组,并设30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血清中Th1/Th2相关因子TNF-α、IFN-γ、IL-4、IL-10水平。结果:DVT不同证型的Thl/Th2细胞因子水平有不同的变化特点。湿热下注型组、血瘀湿重型组的TNF-α、IFN-γ、IL-4、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湿热下注型组的Thl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血瘀湿重型,说明该型患者Thl细胞因子占优势,Th细胞向Th1分化;血瘀湿重型的Th2细胞因子IL-10、IL-4水平明显高于湿热下注型,说明此型患者Th2细胞因子占优势,Th细胞向Th2分化。结论:Th1/Th2细胞因子在DVT不同证型中存在不同变化规律,为DVT证型客观化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对242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42倒手足口病均治愈。结论:手足口病若早期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抗病毒治疗,可缓解疾病进展,减少重症病例发生,加速疾病好转。  相似文献   

12.
以脾功能为辨证出发点,以三大典型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为入手点,从病因、病机、辨证三大方面讨论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预防,强调注重暑夏养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8年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及诊治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2008年5~12月临床诊断的879例手足口病患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婴幼儿易感,占85.5%,1~5岁间无明显集中年龄段;全年都有散发,好发于5~7月,以6月最多;大多为轻症患者,仅1例进展为重症,全部患儿均治愈。结论尽快研制出EV71和CoxA16型疫苗是有效防止手足口病流行和暴发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患儿,做好宣教及患儿家中物品消毒;设立定点医疗机构,并专辟诊疗区域,就诊前预检,防止交叉感染:托幼机构、小学内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坚持学生晨检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53-215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80例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手足口病方(糖浆剂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后免疫球蛋白Ig G、Ig M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g 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 G、Ig M低于对照组,Ig 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可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杨祥正 《河南中医》2010,30(11):1079-1080
目的:观察中药外治法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用青霉素或先锋类抗生素+阿昔洛韦+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纽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治法治疗。结果:治疗组42例中,痊愈39例,好转3例,无效0例,痊愈率为92.8%,对照组40例中,痊愈31例,好转9例,无效0例,痊愈率为77.5%,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外治法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目前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情况,并观察黄芪在手足口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辨证治疗核心处方中加入3~9g黄芪,记录30例手足口病患儿每天体温情况,观察住院天数。结果:经过治疗,多数患儿体温迅速下降,至第3日已无体温超过39℃的患儿,住院6日之后,所有患儿痊愈出院,未见后遗症、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适当应用黄芪益气托毒,通过调节免疫力,可以起到增强机体抵抗病毒能力、预防次生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临床表现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手足口病分期辨证的模式。方法收集符合手足口病诊断的病例2024份,按照疹前期、岀疹期、恢复期整理分析其症状、体征,进行频数统计,分析手足口病各期的主要证候和兼杂证候,再进行证素聚类分析,总结出手足口病三期的主要病机、次要病机。结果疹前期以发热(70.30%)、口舌生疮(84.49%)、精神差(43.89%)、咳嗽(32.01%)、纳差(30.69%)为高发症状。岀疹期主要症状为发热(90.01%)、精神差或疲乏(51.08%)、口咽疼痛(72.77%)、纳差(80.78%)、皮疹(98.52%)和疱疹(88.48%),其次可出现肢体抖动(20.36%)、易惊(24.51%)、咳嗽(31.66%)、呕吐(9.54%)、大便干结(8.55%)。恢复期多数病例因为出院而统计不全,少数病例无明显不适。证素分析发现疹前期和岀疹期都以湿热(47.33%,43.84%)为主要证素,贯穿整个病程。其次风热(29.01%,25.70%)、正气亏虚(13.68%,7.51%)、气机逆乱(9.98%,14.93%)、内风(7.32%)在出疹期所占比例也较高。疹前期主要病机为温邪犯表,次要病机为正气亏虚;岀疹期主要病机为热毒内盛,肝脾失调,次要病机为正气亏耗。恢复期未做症状体征频数统计,证素分析病机特点为邪少正亏,气阴两虚。结论分期辨证更能体现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的时空特点,可能更符合诊疗规范的制订。  相似文献   

18.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宜  冯金环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25-25,27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结果:治疗组退热及退疹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较利巴韦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临床认为手足口病为感染手足口病特有的温热夹湿时邪而发病,起病即为重症的手足口病病邪为热毒挟湿,病位在肺脾,涉及肝。临床少见病情缠绵不愈及热入营血的传变,手足口病所见疱疹病机为湿热郁蒸而非热入营血。如见风动,可适当选用风引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分证论治手足口病,治疗组给予银翘散加减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及对症治疗.两组病例均治疗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从两组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8070,P〈0.005).结论:应用银翘散、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手足口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