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比灵对实验性脑血肿继发脑水肿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以大鼠自体血制作脑出血模型,用干湿法测脑组织水份,同时病理镜检观察脑出血组和西比灵组脑组织变化.结果脑血肿形成后,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而西比灵组小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西比灵能减轻实验性脑血肿继发的脑水肿.  相似文献   

2.
背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动物脑血肿继发脑水肿的研究少见报道。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新生鼠实验性脑血肿继发脑水肿的可行性。 方法: 健康新生7 d SD大鼠分为未进行干预的空白对照组、仅制作脑出血模型的脑血肿对照组和制作脑出血模型后给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移植组。3组大鼠均于移植后1周处死,提取脑组织进行指标检测。 结果与结论:脑血肿形成后,脑系数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增加,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明显小于脑血肿对照组(P <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1周后,各组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均未见植入反应和其他任何负作用。提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能有效减轻实验性脑血肿继发的脑水肿,对其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在病灶脑组织周围迁移、扩散、整合,从而在病灶脑组织存在并分泌大量保护性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3.
西比灵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西比灵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C地25例脑基底节出血的患者应用西比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头颅CT血肿大小及其周围水肿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西比灵治疗组神经恢复,血肿吸收及周围水肿减少较对照组显著(P<0.05,P<0.05,P<0.01。结论:西比灵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西比灵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西比灵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的疗效 ,进一步探讨西比灵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西比灵治疗脑出血 36例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86 % ,高于对照组 6 0 % (P <0 .0 5 ) ,西比灵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 ,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 (P <0 .0 1) ,且治疗组在治疗后血肿量及水肿面积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小 (P <0 .0 1)。结论 提示西比灵早期使用对减轻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害 ,减轻脑水肿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盐源山蛭注射液治疗实验性脑内血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纯化盐源山蛭注射液脑内血肿吸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定量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观察山蛭注射液对大鼠脑血肿容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肿周围脑组织水含量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脑水含量采用称重法,用微血管灌注法观察脑局部微血管。结果 盐源山蛭注射液能使治疗后6天、10天的大鼠脑内血肿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加快脑出血后的病理组织修复。结论 盐源山蛭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内肿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局部激素缓释片应用对脑内血肿清除后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地塞米松缓释片对兔脑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32只兔子随机分为A(对照组)和B(治疗组)两组并应用自体血注射法建立脑内血肿模型。A组行常规血肿清除术;B组于血肿清除术后,在血肿残腔内置入地塞米松缓释片。检测两组兔脑组织含水量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并比较。结果A、B两组患侧大脑半球含水量分别为(83.61±0.62)%和(81.53±0.59)%,B组显著低于A组(P〈0.05)。A、B两组血清MBP分别为(6.18±2.13)μg/L和(3.35±1.29)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值(1.78±0.76)μg/L,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脑内血肿清除术后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MBP增高,局部应用地塞米松缓释片后显著降低,提示该方法是预防和治疗脑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在脑内血肿后脑水肿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内血肿可由脑外伤和自发性脑内出血两种原因引起,血肿周围均有明显的水肿,引起该水肿的确切机制尚未明了。近来研究表明血液成分与该水肿关系密切,其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迟发性水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脑内出血使血红素氧合酶活性增强,蛋白过度表达,以分解血红素产生铁、胆红素和一氧化碳,这些分解产物通过不同途径引起细胞损伤和脑水肿;此外,补体通过膜攻击复合物引起红细胞裂解,加重脑水肿;炎症细胞因子与脑内血肿后脑水肿的含水量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缺血性脑水肿AQP4表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动态观察了大鼠脑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强度与脑水肿程度的关系,探讨AQP4在缺血性脑水肿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脑血肿穿刺抽吸治疗古志辉詹国华1一般资料:8例小脑出血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52~74岁,平均61岁。全部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血压24~32/13~16KPa。左侧半球5例,右侧半球3例,其中血肿波及到蚓部者4例。血肿(17~33ml),2...  相似文献   

10.
脑水肿与颅内压的监测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水肿、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和ICP监测三者结合.传统的CT和核磁共振虽然可以作为颅内血肿、脑水肿和ICP增高的检测方法,但它们不能对颅内血肿和脑水肿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也不能反映脑水肿、颅内血肿的演变过程,给临床及时治疗带来难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内血肿中神经肽Y(NPY)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脑出血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脑出血患者脑血肿和外周血浆中NPY与CGRP的含量。结果 血肿与患者血浆NPY和CG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浆水平。有继续出血者血肿NPY和CGRP含量高于非继续出血者的水平。血肿抽吸后,外周血中含量下降。结论 NPY和CGRP两种物质增多是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血肿扩大和脑水肿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血肿术后顽固性脑水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阐明硬膜外血肿术后顽固性脑水肿的主要机制。方法 :监测硬膜外血肿新西兰大白兔的局部脑皮质血流量、游离 [Ca2 +]i、 [p H]i与脑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硬膜外血肿急性减压后 ,脑皮质先后经历了局部脑血流双期变化—急性超灌注和持续的低灌流。 [Ca2 +]i于压迫后明显升高 ;减压后短暂降低 ,继之缓渐增加 ,2 4h达到高峰。减压后 [Ca2 +]i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v=38,r=0 .46 9,P<0 .0 1)。结论 :硬膜外血肿急性减压后脑组织存在再灌注损伤 ,这是术后发生顽固性脑水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比灵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的疗效.方法采用加用自身对照法,对25例难治性癫在原用抗癫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每晚5~10mg)辅助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其对原用抗癫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25例经加用西比灵治疗后,发作频度较加用前减少≥50%者12例,总有效率48%,其中5例发作频度较加用前减少≥75%;不良反应较少,仅2例表现为头昏、乏力,1例表现为恶心,且症状均较轻,减量后消失;加用西比灵前后原基础抗癫药物血浓度监测无明显变化;EEG好转14例(63.6%).结论西比灵可作为治疗癫的辅药,且不影响其他抗癫药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4.
西比灵治疗偏头痛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偏头痛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的疾病 ,但其发病机制中关于血小板异常的理论 ,目前仍有争论。为此 ,我们采用西比灵治疗 30例偏头痛患者 ,并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 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将我院神经科偏头痛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17~ 49岁 ,平均 33岁 ;病程 3个月~ 2 0年 ,平均 4.5年 ;发作频率 :每月 1次以下 2例 ,每月 1~ 2次 10例 ,3~ 4次 11例 ,4次以上 7例。对照组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18~ …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占脑卒中的8%~14%,30d死亡率为45%,存活的大部分患者都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残疾.脑出血最初的病理损害是由于溢出的血肿对脑组织造成的压迫和损伤所引起,对脑组织造成二次伤害的原因则主要是血肿中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和脑水肿形成,如果能有效地控制二次伤害的原因,则对脑出血后灶周神经元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脑出血后灶周组织内炎症反应对脑水肿的影响,然而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具体是怎样发生的,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拟应用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观察脑水肿的形成过程及灶周脑组织中IL-6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应用七叶皂甙钠进行干预,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及继发对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目前此类报道较少。我院自1990年至2002年共收治1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0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例,摔伤2例,坠落伤7例,发现迟发性血肿时间,最短于术中,最长术后6d,其中24h以内6例。1.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入院时GCS≤8分者8例,轻偏瘫5例,刺激时四肢无反应2例,曲屈和伸直各1例。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2例,血肿侧瞳孔散大13例,其中10例在血肿清除术后散大瞳孔缩小,但在迟发性血肿术…  相似文献   

17.
小脑血肿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血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小脑血肿的治疗,根据第四脑室形态分为三类:正常Ⅰ级、受压Ⅱ级和完全阻塞Ⅲ级。Ⅲ级病人以及Ⅱ级中GCS评分下降者行手术清除血肿;Ⅰ级或Ⅱ级病人若有脑积水和临床症状恶化时首先作脑室引流;对血肿直径不超过3cm,第四脑室在血肿水平未完全阻塞的病人密切观察。结果3个月内病死率为38.2%,手术清除血肿的病死率为42.1%,脑室引流病死率28.6%。结论根据第四脑室的形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西比灵治疗小儿偏头痛随机双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 ,西比灵已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药物。但绝大多数都是用于成人 ,对治疗小儿偏头痛的随机双盲方法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对小儿偏头痛 98例 ,进行随机双盲研究 ,已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诊断标准对入组病例依据 Prensky[1 ] 所提出的标准诊断 ,具备以下几条 :(1)反复发作性头痛 ,间歇期完全正常 ;(2 )具备以下6条中的 3条 :a、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 ;b、偏侧头痛 ;c、博动性或跳动性疼痛 ;d、短期休息或睡眠后缓解 ;e、视觉性、感觉性或运动性先兆 ;f、有肯定的家族史。2 资料方法2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病人女性.51岁.因左口角、左手抽搐行CT检查发现右顶部凸面脑膜瘤,大小4cm×5cm×3cm。因不愿手术,于1995—09—28行伽玛刀(γ-刀)照射治疗,于照射后2个月开始出现顶部闷痛,伴恶心、呕吐,查CT片示肿瘤周围脑水肿,经甘露醇、地塞米松输注后缓解。停药后头痛复发,精神萎糜。于照射后4个月再次入院。查体:满月脸,反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科常见疾病,研究表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一个组织损伤和水肿形成进行性加重的区域,该区域内病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如果能在此时间窗内给予适当的治疗,可使受损组织恢复功能。现将各种干预性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