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免疫平衡思想与现代免疫学理论的相关性,提出从免疫平衡角度防治肿瘤的观点,并对单味中药或中药单体调整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靶点作用与中医的宏观辨证思维结合作了归纳,总结分析了中药复方的多靶点作用与免疫双向调节作用。指出中医药在防治肿瘤方面的优势及切入点,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流行区。相关研究表明,HBV感染不直接造成肝细胞坏死,而是通过机体的免疫系统介导造成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发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合并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的现象,研究显示机体处于免疫紊乱状态。目前,中医药广泛运用于肝病防治的各个方面,本文就近年来对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意义、中医体质在CHB中的应用、中医体质与CHB免疫状态的关系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肿瘤与西医治疗肿瘤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在肿瘤诊治上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中药由于成分复杂,通过发挥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而抗肿瘤。中医在治疗肿瘤思路上充分利用中药多靶点作用并结合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出发,以辨证论治的方法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目前中医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主要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作用、改变血液粘度等方面。中药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因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功能失调/紊乱,不能有效的清除病毒,致使HBV在体内不断复制,导致病情进展、恶化,因此,在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同时,免疫调节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治疗有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优势。从中医药免疫调控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理论基础、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分型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防治作用等方面,将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田霞  卢秉久 《中医药学刊》2004,22(2):289-290
HBV感染机体后。机体免疫强度的高低,可能成为决定急性自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的标志。成人、儿童、幼儿感染HBV后分别有5%、30%、95%的患者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是我国独特的治疗方法。最大的优势是中医的辨证结合西医的辨病,以现代科学理论阐明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机理,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精心设计治疗方案。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限于简单的药物联合应用,尚未发挥出潜在的优势。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医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说明在探讨复杂生命现象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中医理论上的认识有一定的趋同性,显示了两者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蛋白质组学在揭示中医证候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药药效评价方面的作用,说明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对于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奶藓”“湿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基因、皮肤屏障等因素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病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西医治疗多使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长期服用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中医药防治AD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随着社会发展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不断深入。该文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系统综述AD的研究进展,揭示AD病因病机,并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方面总结传统中医特色辨证方式。在治疗方面根据AD的病因病机,确定疾病的类型和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依据近年来中医药防治AD取得的进展,总结了经典名方、自拟方、中成药、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从分子层面阐释中药单体治疗AD的机制。依托中医药外治优势对现有中药外治AD疗法进行总结,发现中药湿敷、药浴、凝胶、膏剂等传统外治疗法安全有效。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在AD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研究发现气血津液、三焦辨证方式新颖,中药治疗手段多样,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为祖国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广泛的传染性疾病,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如何更高效地阻止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进一步进展,仍是困扰世界医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目前普遍认为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或紊乱是影响CHB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CHB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CHB患者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现象在临床中也屡见不鲜,本文就这些年来对自身抗体产生的免疫机制及内在影响、中医与现代免疫学联系、中医药治疗机制及疗效等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4)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小儿感染病毒后所导致的一种肺部炎症,西医临床治疗本病效果欠佳,而中医在治疗本病时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能够发挥中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不易产生耐药及在调节机体免疫方面的巨大优势。本文将从中医辩证论治、中药注射剂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的预后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导致病毒的持续感染和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不佳。为了探讨中医药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我们以中医针、灸、药联合治疗CHB和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观察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HBV感染机体后,机体免疫强度的高低,可能成为决定急性自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的标志.成人、儿童、幼儿感染HBV后分别有5%、30%、95%的患者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是我国独特的治疗方法,最大的优势是中医的辨证结合西医的辨病,以现代科学理论阐明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机理,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精心设计治疗方案.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限于简单的药物联合应用,尚未发挥出潜在的优势.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619-1622
文章全面阐述了潘敏求教授辨治恶性肿瘤的主要学术思想观:如"瘀、毒、虚"互结的病机观、病因防治的治未病观、临证辨治的整体观、病证结合、谨察病机而论治观、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观、整合中医治疗手段的"杂合以治"观、临证中把握扶正培本与攻毒抗癌的时机、注重中药外治法的运用等等,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中医药防治肿瘤理论体系,对中医药防治肿瘤传承与创新研究亦有较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湿疹是一种由内、外因素相杂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机体免疫失衡相关。古籍中虽无“湿疹”一词,但其所属“湿疮”“血风疮”“浸淫疮”“湿毒”历史悠久。中医药对本病疗效较佳,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归根结底咎于机体阴阳失和。现代免疫和中医阴阳的理论体系虽有天壤之别,但二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殊途同归的作用。本文从湿疹的中医与西医发病机理的角度出发,基于“阴阳失和”与“免疫失衡”的相关性探讨湿疹的发病原理及其防治,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湿疹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防治胃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认为,胃癌发病机制多为脾胃虚弱,痰气交阻,终成本病.因此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防治胃癌的近况,说明中医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止肿瘤生长与播散等方面对防治胃癌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机体免疫应答不足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肝脏损伤加重及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从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角度,综述中医药对CHB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树突状细胞(DC)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改善辅助性T细胞失衡状态、增强T细胞亚群的免疫应答能力等途径调节CHB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前放射治疗被公认为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中医药防治鼻咽癌放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近5年来比较多,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在中医辨证论治、放疗增敏减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中医外治综合治疗,中药食疗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地中海贫血的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华  宋述财 《江苏中医》2001,22(8):48-49
收集了近15年以来有关地中海贫血中医研究的文献资料,对中医药治疗地贫的研究的近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地贫中医证候,辨证分型的系统研究;加强中医药降低铁负荷,防治血色病的研究;加强中医药调节机体免疫,防治感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属(半金属)元素在机体内具有较多的生理生化作用,多项研究表明,金属元素与中医证候及中药药效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从金属元素在中医证候、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效、中医组方原理、中药炮制理论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以介绍;指出目前从金属元素入手进行中医药研究的不足,介绍系统生物学“组学家族”成员—金属组学的概念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2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了中医药领域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问题之一是中医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是什么?中药复方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形式,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正气”的内涵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巨噬细胞是机体内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并具有高度异质性、多能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当机体处于不同微环境时,其可分化M1型或者M2型,或者两种亚型同时存在。文章旨在总结中药复方基于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代谢性疾病、纤维化等疾病的作用与相关机制,促进中药复方在免疫调控与相关机制上的发展,提高中药复方临床用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玉屏风散防治“非典”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和病情危急等特点,大致相当于中医“瘟病”.中国历史上汉、唐、元、明、清各朝代都有过大的烈性传染病流行。中医在同传染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专著留世。对病毒性疾病,从历史上看中医自有其优势,历代流行的疫病大都是靠中医药防治的。综观北京、上海、广州、四川等地提供的“非典”防治方,一般都包含玉屏风散的黄芪、白术和防风,肯定了玉屏风散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现代免疫学提出的免疫防御功能与中医的“正气”抵御外邪的作用相类似。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前一阶段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的经验看,服中药后随着人体免疫力的提高,在与病魔较量的邪正斗争中,可以占比较主动的地位。“非典”死亡病人中,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慢性病者占多数,正因为这部分人的免疫功能差,尤其需要“扶正”。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玉屏风散有很好的免疫调节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