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骨钉和脱钙骨在骨创伤和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冻干骨钉固定关节内骨折和脱钙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骨钉治疗关节内骨折7例,其中股骨头骨折4例,距骨骨折1例,内踝骨折2例;应用脱钙骨皮质骨条、松质骨粒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6例、骨良性病变切除术后骨缺损6例。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骨钉固定者8个月后骨钉与宿主骨融合,脱钙骨皮质骨条和松质骨粒植骨者2~6个月愈合,无一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近期效果满意。结论:认为骨钉为临床治疗关节内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材料,避免再次手术取内固定物,脱钙骨皮质骨条或骨粒适宜于骨不连和骨缺损的填充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网状植骨结合钢板或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并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为基层医院治疗类似病例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我院自2008年8月-2011年3月共收治31例股中下段骨折并骨缺损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4例,年龄16-43岁,平均21.7岁。术中采用残存自体骨或取髂骨,在残存大骨片及取髂骨周边钻孔,以可吸收缝线编织成网状,分别固定在近远端,网状腔中间填塞松质骨。固定方式采用普通钢板、锁定钢板、LISS钢板以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31例骨折患者取得较好效果,其中22例均顺利愈合,6例出现钢板断裂,另3例发生感染及骨不连并发症,9例均在术后5-18月二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网状植骨结合钢板或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下段骨缺损效果良好,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骨折并骨缺损的方法之一。内固定的材料、股骨髁间骨折、内侧植骨的可靠程度与远期钢板断裂及下肢内翻等并发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对跟骨骨折固定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钢板各部分及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并运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8具新鲜跟骨骨折模型进行内固定分析。结果:该钢板固定的跟骨骨折其强度与刚度均高于正常足(P<0.05),足以能承载足部所受的力学载荷。结论: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在接能力高,柔性大,固定可靠、贴合、稳定性发,是固定跟骨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4.
轴向应力在延长段骨痂生长愈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轴向应力调节在延长段骨痂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平面微型半环式外固定延长支架,对30只兔胫腓骨进行延长。对照组延长2 cm,实验组在达到2 cm后继续延长3 mm作为储备,此后10 d每日行牵拉、压缩调节各1次,调节幅度0.5 mm。10 d后每周短缩加压1次,每次1 mm,共3次。所有操作结束后,即第58 d将动物处死,并对骨延长段行X线片、骨密度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两组动物在延长结束时X线摄片检查无明显差异,延长段已有骨痂生长。处死后,两组延长段骨痂X线表现不同:对照组延长段中央部可见骨痂连续、皮质未形成。实验组除可见骨痂连续外,还有连续的皮质及髓腔贯通。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两组延长段行骨密度测定显示:对照组骨密度(0.17±0.04) g/cm3,实验组骨密度(0.21±0.04) g/cm3,实验组骨密度较对照组高约20%(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对照组中可见大量团聚软骨细胞、骨小梁紊乱,无明显骨皮质、髓腔形成。实验组中可见有皮质形成,部分髓腔已形成,无明显团聚的软骨细胞。结论:骨延长结束后采用轴向应力调节及短缩加压可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5.
背景: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补锌能够提高种植体的骨愈合率以及固位强度。 目的:观察锌对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形态的影响。 方法:纳入成年雄性家兔40只,双侧胫骨近心端各置入1枚钛种植体,建立钛种植体动物模型,分为补锌组和对照组。补锌组动物肌注10 g/L硫酸锌,4 mg/kg,1次/d;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2,4,8,12周处死动物,利用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形态。 结果与结论:补锌能够在钛种植体置入后1~4周内加速种植体-骨界面的新骨形成,促进种植体骨愈合。提示种植体置入后适量地补锌能够促进新骨形成,提高骨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Ⅱ型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均有一定的成骨诱导作用,存在修复腱骨界面损伤的可能。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Ⅱ型的成骨诱导作用及修复腱骨界面损伤生物力学情况。 方法:35只成年健康的新西兰白兔,随机选取5只,处死后取双侧肩关节腱骨界面标本作为正常对照。剩余30只构建腱骨界面损伤模型后,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不填塞任何药物,实验组填塞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Ⅱ型进行修复。 结果与结论:填塞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Ⅱ型后,兔损伤腱骨界面明显恢复,且随时间的延长,修复效果更佳,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水平也随之增加,损伤腱骨界面最大抗拉强度以及最大刚度明显增加。表明利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Ⅱ型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对腱骨界面损伤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作用,可以促进损伤的修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的打压紧密度对打压植骨转归的影响,以寻求一个定量的指标来指导打压植骨的紧密度。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其中3只处死后取松质骨制备植骨材料,另外27只随机分成A、B、C3组(n=9),左股骨远端髁部建立腔隙性骨缺损并植骨。植骨紧密度在A组相当于松质骨密度,B组为0.85ρ皮质骨,C组为0.75ρ皮质骨。分别于第4、8、12周每组处死3只试验兔进行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X线检测,术后12周A组植骨区域密度低于周围正常松质骨组织,和周围松质骨界线较明显,B、C组8周、12周时植骨区域和周围正常松质骨间无明显界线;经过3个月改建,B、C组植骨区和对侧正常松质骨区骨密度差异小。病理观察术后12周C组和A组植骨周围区仍可见骨母细胞(C组多于A组),B组植骨区和周围正常区骨小梁连续,未见骨母细胞。结论:紧密打压植骨有利于移植骨早期改建塑形。当植骨区紧密度为0.85ρ皮质骨时,可以实现紧密打压植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撬拨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撬拨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2例,术后随访。结果 22例获得随访,均达临床愈合,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90.9%。结论熟练掌握跟骨解剖结构,不断提高手术技巧,采用撬拨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多种钢板治疗跟骨骨折,但究竟哪种效果更好,目前尚无定论。 目的:在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加载3种类型的钢板,观察比较应力、应变及移位等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在踝关节中立位和背伸20°位建立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使用跟骨Ⅰ型、Ⅱ型、Ⅲ型3种形状钢板对骨折进行固定,加载后计算内固定物自身的应力分布、骨骼的应力分布及骨折块间的移位程度。 结果与结论:①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的钢板应力分布都不均匀,钢板前部应力水平均高于后部,Ⅰ型钢板的应力分布相对比较均匀。②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跟骨的应力最大值均在跟骨前部,而正常跟骨最大应力值在跟结节处,Ⅰ型钢板固定跟骨骨折后骨骼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Ⅱ型、Ⅲ型钢板。③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均发生了骨折块间的位移,其位移趋势是一致的。结果显示,与Ⅱ型、Ⅲ型钢板固定相比较,跟骨Ⅰ型钢板固定后所承受应力更小,且应力分布更均匀,较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10.
多在磷灰石陶瓷诱导成骨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羟基磷灰石陶瓷种体埋值于狗背部肌肉内,分别于植入后1、2、4和8月处死动物,取出种植体,将其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一月的种植体孔隙内充满了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二、四和八月的种植体孔隙内有较多量的新骨组织形成,种植体周有完整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膜。本研究从组织形态学说明了多羟基磷灰石陶瓷具有诱导骨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应力松驰接骨板固定对固定段骨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将应力松驰接骨板(实验组)和坚硬接骨板(对照组)固定于兔胫骨干中段,采用CT扫描及CT值测定和力学测试,观察固定段骨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固定后8~12周,两组板下皮质骨厚度均逐渐变薄,伴CT值和固定骨段力学强度下降,以对照组为明显。24~26周,实验组板上皮质骨厚度、CT值和固定骨段力学强度逐渐恢复,接近正常;而对照  相似文献   

12.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52根犬股骨作中段截骨,分别以新设计的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接骨板和髓内钉进行固定。然后对三种固定方法对固定骨段的应力遮挡率、不同加载方向的弯曲强度和扭转强度进行测试。试验证实环抱器有良好的抱持力,固定后其抗弯强度与接骨板无明显差异,而其应力遮挡率却明显低于接骨板(p<0.01),同时抗扭作用又明显高于髓内钉(p<0.01)。上述结果提示,环抱器可在对骨折提供可靠固定的同时,避免接骨板所致的应力遮挡性骨质疏松,具备髓内钉所没有的良好抗扭能力,并在安放时不损伤髓内血供和骨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internal fixation pla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thematical analysis by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methods wa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laboratory bench experiments in selecting appropriate stiffness parameters for internal fixation plate designs. Bench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cluded tests of an idealized plated magnesium tube and of a plated canine femur.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plate-tube and plate-bone structures was also performed, and the compu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Three types of internal fixation plates--one "rigid" control plate and two less rigid experimental plates--were examined using both the finite element and experimental models. These plates were further examined by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a plated human femur during single stance loading. In all cases, the "rigid" control plate was found to shield the underlying bone from stress, while both experimental plates were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ly less bone stress shielding.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n improved plate design should have a low axial stiffness but moderate bending and torsional stiffnesses to facilitate fracture healing and bone remodeling without causing osteopenia.  相似文献   

14.
限制接触型滑槽螺栓加压双钢板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设计一种用于固定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新型双钢板,并测试其力学性能。方法 自行设计制造限制接触型滑槽螺栓加压双钢板。并利用电测方法测试其强度及应力遮挡效应,与相同材料和工艺制造的单钢板和普通螺栓双钢板比较,检验其设计的合理性。结果 限制接触型滑槽昆栓加压双钢板的轴向强度介于单钢板和传统双钢板之间,与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1),抗弯强度接近传统双钢板,与单钢板有显著差异(P<0.01),应力遮挡率显著低于普通螺栓双钢板(P<0.01),与单钢板的应力遮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限制接触型滑槽螺栓加压双钢板的强度高且应力遮挡效应较低,力学设计合理,使早期功能锻炼和加快骨折愈合成为可能。走出了应力遮挡效应随内固定物截面积增大而增大的误区,为坚强内固定的前提下降低应力遮挡效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抗氧化及骨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去卵巢大鼠抗氧化及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70只雌性SD大鼠按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7组:高脂、雌激素,低、中、高剂量SI干预、假手术及正常对照组.对前5组摘除双侧卵巢后恢复1周开始干预,实验周期为12周,灌胃给药,每周称重1次,分别在去卵巢及处死时(12周)抽取尾静脉血,实验结束后取内脏及骨骼标本,分别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及骨密度等指标,共63只大鼠完成实验.结果 SI干预组股骨重量高于高脂与正常对照组,干预可提高AKP、GSH-Px酶活性.高剂量干预对维持大鼠股骨密度的作用与雌激素相似.SI干预可缓解因去卵巢造成的骨丢失.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抗氧化、骨代谢酶活性及骨转化存在一定影响,适量干预能逆转因去势造成的骨密度下降.考虑到植物雌激素与哺乳动物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能力低下,采用SI在临床开展干预的剂量与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骨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股骨颈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同期骨密度 (BMD)的改变 ,探讨该药药效及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 :SD雌性大鼠去卵巢造模 ,随机分成健骨颗粒预防组和治疗组 ,并设生理盐水和骨松宝对照组。术后 2 4周处死 ,分别行骨密度检测及股骨颈骨粒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去势 1 2周 ,骨细胞以吸收相和退变相为主 ,BMD明显降低。生理盐水组骨细胞多表现为退变相 ,骨细胞性溶骨更加明显 ,且出现破骨细胞性溶骨现象。健骨颗粒治疗组和骨松宝组多见成骨相骨细胞 ,成骨细胞活性加强 ,BMD明显升高。健骨颗粒预防组活跃的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可见成骨细胞成骨过程 ,BMD接近假手术组。结论 :健骨颗粒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本文还就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长骨功能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研究未成龄和成龄豚鼠的肱骨、挠骨和尺骨的功能适应性,试验组豚鼠左前肢掌骨被手术切除作为试验肢,右前肢作为对照肢。用四环素迹线法标记骨的生长情况,采用组织形态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试验肢由于去除掌骨受力明显变小,各骨发生显著的骨损失。损失量达20~50%。远端骨比近端骨损失大。未成龄鼠大量骨损失主要发生在骨外膜处,成龄鼠主要发生于内膜处,肱骨最为明显,前者外膜贡献占总损失量的95%左右,后者占88%左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单次四环素荧光标记观察了两种不同刚度接骨板内固定后板下皮质骨的骨吸收与骨形成状况。结果显示:1.接骨板内固定后,板下骨的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明显增加,但以骨吸收为主要代谢活动。2.增加的骨改建活动或起源于骨内膜面,或起源与骨外膜面,二者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走向。骨内膜面的骨改建活动可沿横向血管表面进入皮质骨,最后出现于皮质骨中央哈氏管表面。而骨外膜面的骨改建活动则由接骨板两侧沿皮质骨表层向接骨板中央延伸。3.高刚度接骨板固定后,骨改建活动增加以骨内膜面来源为主,为此皮质骨内骨吸收腔形成也较多。相反,低刚度接骨板内固定后,骨外膜面的骨改建活动较活跃,吸收腔多位于皮质骨外表层,皮质骨中央骨改建活动增加和骨质疏松形成均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单次四环素荧光标记观察了两种不同刚度接骨板内固定后板下皮质骨的骨吸收与骨形成状况,结果显示:1.接骨内固定后,板下骨的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明显增加,但以骨吸收为代谢活动。2.增加的骨改建活动或起源于骨内膜面,或起源与骨外膜面,二得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走向。骨内膜面的骨改建活动可沿横向血管表面进入皮质骨,最后出现于皮质骨中央哈氏管表面。而骨外膜面的骨改建活动则由接骨板两侧沿皮质骨表层向接骨板中央  相似文献   

20.
应力松弛接骨板对骨应力遮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螺孔部衬有不同数量、不同厚度聚乙烯垫圈的316L不锈钢接骨板置于20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拟骨中段。分别在固定后不同时期测定不同载荷下接骨板内二螺孔间的外表面及接骨板对侧模拟骨中段的应变值,从而计算出应力遮挡率。结果发现,有垫与无垫接骨板组在术后10周内的应力遮挡率无统计学差异,10周以后两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无垫组保持不变,有垫组的应力遮挡率逐渐下降。在垫圈厚度相同时,衬垫数量越多(本实验最多采用4孔4垫),后期应力遮挡率下降越明显。表明应力遮挡率的变化与垫圈数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