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亚单位ND1、ND2及其调控因子-mtTFA在大鼠心肌和肠上皮细胞内基因转录物水平改变规律.方法通过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提取心肌和肠上皮细胞总RNA,行RT-PCR扩增呼吸链复合体Ⅰ亚单位ND1、ND2基因及mtTFA基因并对其基因转录物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后1~2 h,心肌细胞ND1基因的转录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而肠上皮细胞ND1基因的转录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但两种细胞ND2基因的转录水平在失血性休克后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种细胞mtTFA基因的转录水平在失血性休克1~2 h后的转录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在缺血缺氧性损害中,心肌和肠上皮细胞内线粒体ND1亚单位基因转录物水平的改变可能具有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 ATPase 6,8亚基基因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6,8亚基基因的改变。方法 将6只Wistar大鼠分成单纯手术组、休克组。分别提取mtDNA,采用PCR技术扩增后测序,检测突变点。结果 Wistar大鼠mtDNA ATPase6,8亚基基因存在多态性,休克组存在A 7797缺失和一定数量点突变:A7863G,G7950T,C8294G,T8505G。结论 失血性休克5h,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 6,8亚基基因会发生突变,由此可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的改变,有可能是酶活性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氢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mRNA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处理对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株SW-480线粒体编码基因mRNA的影响。方法:以400μmol/L和4mmol/L的过氧化氢处理人肠上皮细胞细胞株(SW-480)3h后,分离RNA,应用RT-PCR检测ATPase6、ATPase8、COI、COII及COIII mRNA的变化。结果:过氧化氢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mRNA的表达具有明显影响,但是这种改变不与过氧化氢的剂量呈现出一种一致的变化。结论:过氧化氢引起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mRNA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失血性休克致鼠心肌线粒体内膜的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HAD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高渗醋酸酐(HA/D)对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休克末组、生理盐水(NS,4ml.kg^-1体重)治疗后30、60、120min组及HAD(4ml.kg^-1体重)治疗后30、60、120min组,每组8只,股骨骨折加股动脉放血制作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各 运行至实验时限后活杀,取肝组织测定测定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腺苷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参芨阻克方 (简称参芨 )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Wigger’s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分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 ,检测细胞色素aa3、b、c、c1 和能荷的水平。结果 失血性休克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aa3、b、c、c1 和能荷均显著降低 ;而参芨治疗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aa3、b、c、c1 和能荷均显著提高 (P <0 .0 5vs休克组 )。结论 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受到损伤 ,能量合成障碍 ,而参芨能显著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平原休克组和海水休克组,每组8只。分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检测细胞色素腿aa3、b、c、c1和能荷的水平。结果海水休克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腿aa3、c、c1和能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平原休克组。结论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受到全面损伤,能量合成障碍,伤情显著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PGC-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从基因调控水平探讨Rg1对失血性休克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PGC-1基因mRNA量的改变,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肠上皮细胞PGC-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失血性休克5 hPGC-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复苏后3 h组其表达量仍低于休克前水平,但较失血性休克组表达有所增强。复苏加Rg1治疗3 h后PGC-1 mRNA明显呈较高水平表达。复苏加SB202190及复苏加茴香霉素对PGC-1mRNA几乎无调节作用;Rg1在SB202190存在时,仍微弱上调PGC-1 mRNA表达,Rg1能增强茴香霉素上调PGC-1mRNA的作用。失血性休克5 h大鼠肠上皮细胞PGC-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复苏加Rg1能上调PGC-1蛋白表达,复苏加SB202190或茴香霉素对PGC-1蛋白表达调节作用较弱。Rg1在SB202190存在时,微弱上调PGC-1蛋白表达,但Rg1和茴香霉素同时作用时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复苏加Rg1可明显上调PGC-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提示PGC-1 mRNA上调可以促进PGC-1蛋白表达,PGC-1蛋白合成在转录后水平的调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陈锐  刘友生  王水明 《重庆医学》2004,33(6):860-862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亚单位ND1、ND2编码基因改变.方法通过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提取心肌细胞线粒体DNA,经PCR扩增呼吸链复合体Ⅰ亚单位ND1、ND2基因后测序检测其序列组成改变.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的ND1和ND2基因碱基序列无缺失、突变等改变;本实验中使用的Wistar大鼠ND1、ND2基因可能与NCBI提供的基因序列存在多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现象.结论心肌细胞ND1、ND2基因在失血性休克引起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中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缺氧条件下失血性休春大鼠肝线粒体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玲  彭鹰 《中华医学杂志》1991,71(3):164-16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能够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肠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无特定病原体级 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白藜芦醇治疗组(SR组,n=8)和溶剂组(SS组,n=8),记录平均动脉 压。失血性休克2 h后分别给予15 mg/kg的白藜芦醇或0.3 mL等体积的溶剂(70%乙醇)并回输自体血。治疗2 h后采集小 肠标本行HE染色后,再行肠黏膜的病理学观察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SOD2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蛋白含量。取部分肠组织匀浆检查ATP、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X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总SOD活性。结果:自体血回输 2 h后,SR组平均动脉血压高于SS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组较SS组病理损伤减轻,且病理学评分 明显下降(P<0.05);SR组小肠组织匀浆GXH-px,CAT和SOD活性以及ATP水平均高于SS组(均P<0.01);SR组SOD2蛋白 水平高于SS组,胞质Cyt C水平明显低于SS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白藜芦醇减轻了失血性 休克大鼠的肠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化应激和保护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与休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ATPase8亚基及其表达的变化,为休克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用基因重组、测序,通过gene Bank与mtDNA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大鼠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基因的改变。用RT-PCR观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 mRNA的表达。结果休克组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数密度和面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正常组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亚基9个DNA测序有2处突变(A7868G,空7767-7768G)。休克组有3处突变,即A7797空,T7772C、T7863C。失血性休克组大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 mRNA表达比正常组显著性下降(P〈0.05),为对照组的27.3%。结论休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基因突变以及表达水平下降是导致ATPase8亚基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和输血后心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观察。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及输血组。结果表明,失血性体克对心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房特殊颗粒显著增多,而输血后则可使心房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较明显的改变,除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减少、灶性空化,基质内出现髓鞘样结构、肌浆网扩张,Gagli复合体、核周隙扩张以及心肌闰盘分离外,其特殊的变化是心房特殊颗粒显著减少。本文研究提示,心房心肌细胞参与了失血性休克和输血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生脉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心电图、心率等的作用。方法大鼠用20%乌拉坦(5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分离双侧颈动脉,一侧颈动脉迅速放血使血压降至40.8mmHg左右,并维持血压稳定10min,完成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另一侧做颈动脉插管,连接压力换能器,用来观察血压的变化,同时记录心电图。之后,静脉注射给药。结果生脉注射液能够明显提升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血压,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结论生脉注射液具有抗失血性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