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利用Taq Man探针建立熔解曲线定量分析技术平台,比较Taq Man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及测序技术在检测线粒体DNA 1555A>G异质性突变负荷方面的差异。方法建立Taq Man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分析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家系及正常人群的线粒体DNA 1555A>G异质性突变水平,并与前期实验中DHPLC技术及测序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aq Man探针熔解曲线技术成功分析50例样本的线粒体DNA 1555A>G突变水平,相比于Sanger测序技术多发现1例异质性突变,但比DHPLC技术少发现3例异质性突变。结论本实验建立的Taq Man探针熔解曲线技术成功检出19%至86%范围内的线粒体DNA 1555A>G异质性突变水平,操作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灵敏的DHPLC方法检测并定量线粒体DNA 1555A>G异质性突变。方法采用克隆技术构建已知突变负荷的标准品,以此为实验材料,对影响DHPLC仪器检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索和优化,建立最佳的DHPLC检测条件。收集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患者10例,听力正常的家属成员40例,使用DHPLC方法检测并定量其异质性水平,并与传统的检测方法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获得已知突变负荷的标准品,建立了一套最优的DHPLC方法检测并定量1555A>G异质性突变。在10例患者中,DHPLC共检出6例异质性突变个体,而利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只检出4例;此外,在经传统检测方法确认为野生型的40例对照中,采用DHPLC方法又检出2例低水平的异质性突变个体。结论DHPLC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灵敏的筛选异质性突变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线粒体DNA 1555A>G异质性突变进行检测并定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4个无综合征耳聋家系是存在线粒体DNA1555^A→C的突变。方法:以PCR-RFLP方法进行线粒体DNA1555^A→C突变筛查。结果 仅1个无综合征耳聋家系中的5个成员有4个存在该突变。结论:线粒体DNA1555^A→C点突变与部分无综合征耳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tDNA A1555G突变在库尔勒、滨州,成都和上海四个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携带情况。方法对4个地区332例耳聋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抽取。血样经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的酶切和直接测序检测,比较4个地区的携带率差异。结果332例耳聋者中共发现A1555G突变者11例,携带率为3.31%(11/332)。库尔勒、滨州、成都和上海四个地区mtDNA A1555G携带率分别为9.09%、6.67%、0和0。上海.成都合计与新疆汉族、滨州合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mtDNA A1555G突变在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阳性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国不同地区间mtDNA A1555G突变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 4个无综合征耳聋家系是否存在线粒体 DNA15 5 5 A→ G的突变。方法 :以 PCR- RFL P方法进行线粒体 DNA15 5 5 A→ G突变筛查。结果 :仅 1个无综合征耳聋家系中的 5个成员有 4个存在该突变。结论 :线粒体DNA15 5 5 A→ G点突变与部分无综合征耳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中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群体中线粒体基因12S rRNA A1555G突变,以探讨该群体与线粒体突变的关系。方法对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102名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及线粒体A1555G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02名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全部为感音神经性耳聋,54例有明确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史,7例(6.9%)存在线粒体基因A1555G位点突变。结论mtDNA 12S rRNA A1555G 在该研究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生频率,携带有该突变的个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耳毒作用有高度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母系遗传性聋大家系听力学调查及线粒体DNA突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听力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选择一遗传聋大家系中4代41人为研究对象,详细询问病史和全身体格检查,行系统听力学测试和线粒体DNA(mtDNA)Al555G突变分析。结果 20例母亲亲属均存在A1555G点突变,纯音测听17例呈程度不等的感音神经性聋,双耳对称,发病年龄1~50-岁,5例听力近11年间呈进行性下降,声导抗测试均为A型鼓室曲线,12耳可在低感觉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DNA突变与耳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62年发现世界上首例线粒体疾病患者以来,人类已经发现了很多种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近十年来已经明确了几个与耳聋有关的线粒体突变。由于人类线粒体的唯一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参与人体化学能量的产生.因此线粒体突变干扰能量的产生进而导致全身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就不足为奇了.引起听力损害也只是它的特征之一。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遗传的线粒体突变被发现也是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原因之一.获得性线粒体突变已被提出是老年性聋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对线粒体遗传作一简单回顾之后,将对与耳聋有关的线粒体突变的轮廓作一描述。这些线粒体突变的临床表达依赖于环境暴露程度及多种核编码修饰基因。本文同时阐明预防和治疗线粒体聋的策略将依赖于个体环境暴露因素的明确及回避.以及明确与其相关的核修饰基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进行聋病分子病因学分析。方法 对北京第三聋哑学校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测听检查,应用PCR扩增及限制酶切方法对158名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GJ-B2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 在158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5例(3.16%)存在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点突变,其中2例有明确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史;24例(15.18%)存在GJB2235delC纯合性突变;12例(7.59%)存在GJB2 235delC杂合性突变。在基因水平明确诊断或强烈提示遗传性聋者占25.93%。结论 对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的基因筛查可以明确或提示部分非综合征型聋的病因,对防聋、指导聋儿家庭婚育及评估人工耳蜗手术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总结国内线粒体DNA12SrRNA A1555G突变流行病学调研的文献,了解其在国人耳聋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通过Cbmdisc和PUBMED数据库检索1996~2008年国内报道的各地区对A1555G突变流行病学调研文献,应用CHISS统计软件对每篇文献中样本量、样本特征、地域分布、突变频率及A1555G突变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应用的相互关系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25篇,纳入研究21篇,研究区域涉及国内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调查人群均为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样本总量3473人,A1555G突变者230人(6.62%,230/3473);各地区样本量78~802人,突变频率0.67%~14.6%,各地区突变频率存在较大差异(P=0.0000)。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药史的患者739人中A1555G突变者100人,突变频率为2.70%~33.33%,平均13.53%,高于非综合征型耳聋人群(P=0.0000)。结论国内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频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存在省市覆盖不全、种族均衡性偏差、地区数据差异较大、样本选择量不足、随机化不充分、缺少种族和年龄划分等诸多问题,需进一步进行系统的线粒体A1555G突变流行趋势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DNA,mtDNA)A1555G突变致非综合征性聋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听力学特点。方法对经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酶解法证实携带线粒体基因组A1555G突变的96例母系成员,进行病史调查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性别、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史、发病年龄等与耳聋程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6例研究对象中耳聋患者与正常个体的性别分布均衡,34例有明确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史,67例耳聋患者中33例由氨基糖甙类药物耳毒性引起,26例用药后一周内发生耳聋,7例迟发。10个家系的平均耳聋外显率为68.8%。耳聋患者的临床表型多样,耳聋程度与应用氨基糖甙类药物时的年龄以及发病年龄相关,年龄越小,发生耳聋的程度越重;研究对象中年龄大于60岁的9例均为耳聋患者,但耳聋程度相对较轻。结论mtDNA A1555G突变本身不足以引起临床症状,氨基糖甙类药物和核基因在mtDNA A1555G突变的发病机制上起重要作用。携带mtDNA A1555G突变的成员年龄越小,越易出现听力下降,而且耳聋的程度越重。本组资料对耳毒性药物的风险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氨基糖甙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最终降低耳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检测GJB2 235delC杂合突变和mtDNA A1555G突变。方法:对120例样本进行诊断试验,其中测序GJB2 235delC杂合突变样本16例,mtDNA A1555G突变17例。用PCR方法对目标片段进行扩增,PCR产物在3100DNA sequencer(ABI)上聚丙烯酰胺胶毛细管电泳,GeneScan、GeneMarker软件数据分析。结果:120例样本均得到检测结果,检出GJB2 235delC杂合突变样本17例,mtDNA A1555G突变17例,1例正常样本误诊为235delC杂合突变而出现假阳性。结论:PCR-GeneScan技术可以同时检测2种不同基因的突变,单管多重PCR和GeneScan荧光标记法结合是同时检测多种突变一种新的思路,而且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的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情况,为预防氨基苷类抗生素致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地区51例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53例维吾尔族听力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从白细胞中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目的片断,Alw26I限制性内切酶检测A1555G点突变,而后对阳性患者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在所有样本中,2例存在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均为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且均有明确氨基苷类抗生素用药史。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耳聋患者及维吾尔族正常人线粒体DNA A1555G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携带有该突变的个体对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耳毒作用有高度易感性。新疆地区聋哑患者的A1555G突变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云南省10个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家系的mt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筛查、流行状况、遗传规律及对于特定药物干预预防的意义。方法:对10个家系以现场问卷方式调查母系家族耳聋的发病情况并绘制出详细的母系家系图,然后对自愿参与检测的母系成员采外周静脉血提取DNA,PCR扩增目的片段、限制性酶切检测A1555G突变阳性个体。结果:10个家系中参与采血者共96例,其中听力正常36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60例;经过筛查,4例无A1555G位点突变,92例(95.8%)有A1555G位点突变,其中7例为异质性表现,85例为均质性突变;73例有明确氨基苷类抗生素用药史,其余抗生素用药史不明确。结论:云南省药物性聋患者的比例较大,并且mt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率高,对该地区进行mt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筛查及药物干预预防宣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Mutations in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especially the A1555G transition in the 12S rRNA gene, are one of the causes of both aminoglycoside-induced and 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the A1555G mitochondrial mutation in Moroccan patients.

Methods

We performe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by PCR-RFLP and direct sequencing of one hundred and sixty four patients (84 unrelated familial and 80 sporadic cases) with a congenital sensorineural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and one hundred normal hearing controls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A1555G mutation.

Results

M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mtDNA showed the presence of the homoplasmic A1555G mutation in three families, leading to a frequency of 3.6% similar to that reported for European-populations. No A1555G mutation was detected in sporadic and controls cases. However, we detected in twenty normal hearing controls a novel polymorphism A1557C, which was not found in patient samples. We further evidenced the presence of the A1438G mitochondrial polymorphism in four patients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d in five controls.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currence of the A1555G mutation in hearing impaired patient's accounts for 3.6% in a Moroccan patients and those novel mtDNA polymorphisms might contribute to a novel sub-haplogroup specific of the Magrheb.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16个由线粒体DNA(mtDNA)A1555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母系家庭成员耳聋的发病状况,分析在敏感人群中进行mtDNAA1555G突变基因筛查在预防药物性耳聋以及指导耳聋康复和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性。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线粒体DNAA1555G突变检测试剂盒筛查出16个mtDNAA1555G突变阳性个体,并对这些个体进行详细的家系分析,了解阳性病例所有母系家庭成员的听力状况,绘制详细家庭系谱图,对母系成员中未发病者进行耳聋预防和康复宣教。结果16例耳聋病例中均存在mtDNAA1555G突变,在家系调查中发现,存活母系家庭成员239人,耳聋发病19人(含先证者),未发病220人。结论在耳聋人群中进行mtDNAA1555G突变基因筛查发现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An)致聋敏感个体,进而对其未发病母系家庭成员进行防聋宣教是预防药物性耳聋发生、降低药物性耳聋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同时对于已经耳聋的敏感个体,明确其发病的原因也是指导其康复、避免听力恶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耳聋基因突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耳聋患者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为该地区耳聋患者的临床基因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新疆地区乌鲁木齐和库尔勒特教学校的125例耳聋患者,其中汉族64例,维吾尔族61例,听力检查全部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所有受检者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GJB2全序列、包含SLC26A4IVS7-2A>G、线粒体DNA12SrRNA1494和1555位点的突变分析。结果:新疆地区汉族耳聋患者GJB235delG和SLC26A4IVS7-2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和10.1%,维吾尔族耳聋人群未发现GJB235delG和SLC26A4IVS7-2突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GJB2235delC、299-300delAT及线粒体DNAA1555G、C1494T维吾尔族和汉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GJB235delG和SLC26A4IVS7-2A>G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联合DNA测序法对134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进行静纤毛表达的Taperin基因的突变检测,分析该基因在中国人遗传性聋患者中的突变率及类型特点。方法:采集134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和100例听力正常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排除常见的4个致聋基因突变患者,对未携带或仅带有单个杂合GJB2或SLC26A4突变的患者应用PCR—DNA测序法对Taperin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分析有无突变。结果:在134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组中,基因芯片方法排除出19个患者携带常见致聋基因突变;剩下115例患者应用DNA测序法对Taperin基因进一步检测,结果在2例患者中发现A187S杂合突变。经同源性分析,A187S发生在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在家族成员中也检出携带了上述突变的杂合子。此外,在患者和对照组中发现2种多态157C〉T和318C〉T。结论:在中国人非综合征聋患者中发现Taperin基因1种新突变A187S,可能与耳聋有关。还在中国人中发现Tapetin基因的2种多态157C〉T和318C〉T。在中国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Taperin基因的突变携带率约为1.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