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本院内分泌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或单独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研究指标。结果:治疗后不论是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上,研究组(5.1±2.3)d明显优于对照组(8.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控制血糖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 <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空腹血糖为(6.94±0.62)mmol /L,餐后2h 血糖为(8.13±0.72)mmol /L,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7.92±1.02)mmol /L,餐后2 h 血糖(9.531.32)mmol /L,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不仅治疗总有效率高,而且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r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7-I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PBG和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4.
谭坤能  徐晨 《重庆医学》2002,31(4):329-330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1h 、2h、3h胰岛素、血脂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文共观察40例2型糖尿病人,开放性研究,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予以瑞格列奈0.5-2mg,每日3次,加餐时加服0.5mg,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1h、2h、3h血浆胰岛素水平、血脂的影响。结果:瑞格列奈可以使空腹及餐后血糖下降(P<0.05),以后者更为显著(P<0.01),糖化血红蛋白亦显著下降(P<0.01),餐后1h及2h胰岛素显著提高(P<0.01),餐后3h胰岛素无显著差异(P>0.05),甘油三酯亦下降(P<0.05)。结论:瑞格列奈能有效地纠正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快速胰岛素分泌峰的延迟,降低其空腹及餐后血糖,最终使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均下降,降低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它快进快出的特点,使病人有良好的顺应性,并且未发现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敏  陈平 《医学科技》2001,(1):36-37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清胰岛素水平,并与自身治疗前对照结果:60例DM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HbA1C也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瑞易宁有显著的降低空腹和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对血清胰岛纱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用于糖尿病治疗中对低血糖发生率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65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或者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血糖管理中以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指导的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以TIR评估作为指导的32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管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运用门冬胰岛素30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采用TIR进行血糖管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分析治疗3个月后的血压、血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 FBG)、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均低于对照组( P <0.01);显示观察组控制血糖、血压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门冬胰岛素30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诺和锐30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予诺和锐30控制血糖,治疗组予诺和锐30联合糖脉康颗粒。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所需的血糖达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也明显少(P〈0.05)。结论:诺和锐30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他DM患者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9.
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门冬胰岛素30组与诺和灵30R组,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安全性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控制餐后2 h血糖效果优于诺和灵30R组,安全性高。结论: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诺和锐30特充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诺和锐30特充),对照组60例(诺和灵)。应用12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FPC、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纽FPG、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不明显(P〉0.05),而2hPG的下降值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诺和锐30特充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好地改善餐后血糖,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且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日的对比观察BIAsp30与BHI30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能力.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观测分别用BIAsp30与BHI30胰岛素药治疗前后早餐前后、午餐前后和晚餐前后的血糖动态变化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O.05).血糖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早餐后峰值和晚餐后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O.05).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患者(12.5%).结论BIAsp30皮下注射给药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较BHI30具有更强的血糖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秀芳  冉秀荣 《中外医疗》2009,28(34):17-18
目的研究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对不规律进食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控制,观察门冬胰岛素餐后注射对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方法选择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8例,随机采用门冬胰岛素三餐后加睡前甘精胰岛素(长秀霖)皮下注射20例作为治疗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三餐前加睡前甘精胰岛素(长秀霖)皮下注射18例作为对照组。试验过程为期3个月,评估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次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相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餐后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比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餐后注射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不能规律进食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减少餐后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更好的灵活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格华止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商品名:格华止)对2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格华止治疗,每次0.5g,一日2次;安慰剂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安慰剂,疗程为24周,结果:(1)第4周时,格华止对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疗效;(2)24周后,格华止使患者体重,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红细胞胰岛素受体,膜流动性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结论:格华止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早期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84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13 mmol/ L)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装泵持续皮下泵入1 w,继之门冬胰岛素30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7 w。结果:84例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早期治疗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的2型糖尿病(TgDM)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用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34例,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分次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33例,均连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P〈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短(P〈0.01),减少胰岛素用量(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更有效地控制SF的T2DM患者的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荣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71-4672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诺和灵30R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平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平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血脂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方法,观察45例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罗格列酮可以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P〈0.05),也可使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P〈0.05)。结论 罗格列酮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降血糖药物,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BIAsp30与BHI30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能力.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观测分别用BIAsp30与BHI30胰岛素药治疗前后早餐前后、午餐前后和晚餐前后的血糖动态变化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糖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早餐后峰值和晚餐后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患者(12.5%).结论 BIAsp30皮下注射给药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较BHI30具有更强的血糖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4例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诺和灵30R组)35例;治疗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35例。结果:治疗组的空腹及2小时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并且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更少。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