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HLA半相合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MSC)共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例24岁男性SAA患者。应用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进行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MSC共移植。移植rhG-CSF动员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9.22×108/kg,CD34 细胞8.56×106/kg,及体外扩增培养的供者骨髓MSC2.12×105/kg。结果:移植后 12d中性粒细胞数>0.5×109/L, 21d WBC4.5×109/L,Hb99g/L,PLT108×109/L。经HLA配型,红细胞亚型和VNTR检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随访14个月,无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结论:HLA半相合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与MSC共移植治疗SA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及长期生存的情况。方法: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12例,其中同胞HLA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7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5例。结果:11/12例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同胞PBSCT或BMT慢,1例UCBT移植后46d造血功能未重建,回输自体骨髓后恢复自体造血。11例Allo—HSCT受者免疫功能重建开始于移植后30d,死亡2例,均为移植后复发病例。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较高细胞数量、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失败后立即行半相合型造血干细胞二次移植作为解救方法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MDS-RCMD)3年余患者,进行非血缘HLA不全相合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30dSTRPCR检测移植物未植入,立即予患者进行半相合造血干细胞干细胞移植以挽救患者生命。供者为患者母亲,采用“骨髓加外周血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福达拉滨”。结果:二次移植物成功植入,形成完全供者来源的造血与免疫功能,二次移植后12dANC〉0.5×10^5/L,+15dPLT〉20×10^9/L,无急慢性GVHD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19月余,患者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结论:非血缘脐血移植失败后,50d内行半相合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挽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及存活情况。方法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2003年3月至2006年7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20例,其中同胞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12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4例,无关供者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HLA-CW位点亚型不合)3例,无关供者骨髓移植1例(经过去除红细胞处理)。结果19/20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HLA相合的同胞allo-PBSCT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7例,其中4例Ⅰ~Ⅱ度,3例Ⅲ~Ⅳ度。3例患者死于复发,3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另15例至今仍无病存活,中位存活时间30(1~41)个月。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较高细胞数量,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LA不完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方法:将8例白血病患者接受FBC预处理方案后行异基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观察造血重建和移植相关的并发症情况.结果:1例2位点不合患者植入失败,其余7例完全植入,白细胞恢复时间13.5 d,血小板恢复15.1 d,7例患者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57.1%(4/7),局限性慢性GVHD发生率83.3%,未出现严重的心、肝和肺脏并发症.移植后6个月生存率62.5%.结论:用FBC预处理方案和GCSF动员后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的方法对于HLA不相合的移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合或单倍体亲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重症血液病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方法。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健康同胞为首选供者外,非血缘、脐带血和亲属HLA不合或单倍体造血干细胞都作为重要的干细胞来源进入了临床。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只有不超过40%的患者可以找到HLA相合的同胞供者。白人中找到非血缘HLA相合供者的机会约为75%,但在少数人种中这一几率低于50%。尽管如此,非血缘供者的查询过程耗时长,使得许多急性患者无法在最适宜的时机接受移植。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虽然可以立即得到,对供者不构成任何负担而且运输过程污染机会小,但…  相似文献   

7.
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HCT)技术已广泛应用,其中存在一个关键性待解决的问题: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正常情况异体HCT患者应该接受ABO血型相同供体的干细胞。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ABO血型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寻找HLA与ABO血型均相合的供体比较困难。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采用ABO血型不合的供体干细胞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一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主要疗法。目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因难以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者而不能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治疗手段。该文综述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低危、中高危AML及难治性或复发性AML患者中的治疗进展,追踪了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ML复发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白血病复发率低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少、应用范围广的优点我们首先开展了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混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能部分发挥异体骨髓移植产生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减少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并且为复发患者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提供了契机。本文首次报告混合移植后DLI加IL-2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LA匹配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由于供者来源的限制 ,约 2 /3的患者找不到匹配的同胞供者而不能进行HSCT ;而采用其他来源如HLA匹配相关供者及无关供者进行HSCT的成功率较低 ,而且配型时间长 ,无关供者HSCT易并发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导致早期死亡、移植后生活质量下降和并发严重感染等。脐血干细胞由于来源广泛 ,寻找相合脐血花费时间短 ,故近年来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UCBSCT)逐渐成为外周血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种有效替代手段〔1〕。研究认为UCBSCT用于儿童和…  相似文献   

11.
HLA半相合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LA完全相合的异基因骨髓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BMT/ 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完全相合的骨髓外周血干细胞供源的 ,限制了其应用。据统计 ,在美国30 %需接受该治疗的患者可以找到 HL A完全相合的亲缘供者 ,30 %的患者可以在 30 0  相似文献   

1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经成为治疗各种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为1例儿童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同胞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男,9岁。因间歇性发热、咳嗽、咳痰、乏力3个月余来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惟一能治愈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重型地中海贫血和鐮状细胞贫血)的治疗方法。HLA相合同胞供者移植治疗儿童患者的总生存(OS)率超过90%,无事件生存(EFS)率超过80%。无关供者移植使更多无HLA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获得移植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非去T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HLA单倍型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资料。结果 49例移植受者中位年龄22(3~59)岁。供受者HLA配型5/10相合15例,6/10相合11例,7/10相合7例,8/10相合5例,9/10相合11例。输注的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10.01(7.05~25.34)×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51 (2.01~11.47)×106/kg。1例复发难治型白血病患者植入失败。髓系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4(10~25)d,血小板重建中位时间为22(10~135)d。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347(7~1765)d。移植后100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累计发生率为(61.6±7.3)%,Ⅱ~Ⅳ度aGVHD 累计发生率为(28.6±6.7)%。2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累计发生率为(42.6±8.5)%,广泛性cGVHD累计发生率为(22.7±7.6)%。100 d移植相关死亡累计发生率为(14.7±5.1)%,2年移植相关死亡累计发生率为(30.9±8.8)%;移植后2年累计复发率为(25.4±7.0)%。2年累计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8.1±8.8)%和 (53.9±8.4)%。结论 非去T细胞亲缘HLA单倍型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马利兰+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移植预处理方案,对1例8岁CAEBV患儿行HLA3/6母供女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移植后第13天粒细胞植入,第16天血小板植入,第25天DNA指纹鉴定结果提示供者型完全植入。移植后第42天患者出现皮肤Ⅰ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后皮疹完全消退。移植后CAEBV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随访至移植后1年,多次复查EBV-DNA持续阴性。结论: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治疗CAEBV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全身照射(TBI)预处理方案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不相合亲缘供者非去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7年1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8例采用TBI预处理方案行HLA不合非去T亲缘供者allo-HSCT的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预处理方案采用TBI加环磷酰胺(CY)方案4例,TBI加氟达拉滨(FLU)方案4例;干细胞来源包括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2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的环孢素A(CsA) 霉酚酸酯(MMF) 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结果8例供者采集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7.39(6.27~12.46)×108/kg,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1(11~1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3(11~21)d。5例发生Ⅰ~Ⅱ度急性GVHD,2例出现慢性广泛性GVHD,无严重急性GVHD或因GVHD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9(3~53)个月,除1例复发存活外,其余病例无病存活。结论对于HLA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TBI方案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非去T预处理方案,对于高危和二次移植患者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是某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惟一有望治愈的手段,也是某些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HLA相合同胞供者是Allo HSCT首选的供者来源,但是只有部分患者可以找到相合的同胞供者。因此,寻找合适的非血缘供者就变得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方案的成熟和支持治疗的进步,移植现状已获得明显的改善,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已达到了与同胞供者移植接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4年8月我们应用HLA—A、B、DR位点相合亲属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再Ⅱ型)1例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造血干细胞来源、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移植方式、预处理方案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为临床治疗选择最佳方案,降低a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 对15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亲缘与非亲缘之间、HLA配型之间、骨髓移植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之间的aGVHD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无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之间的aGVH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非血缘关系、HLA配型不全相合的骨髓移植是aGVH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望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唯一治疗手段,但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供体的缺乏而受到严重制约[1-2]。对于HLA相合的非亲缘无关供体,不到30%的患者能够寻找到合适的供者,尤其是稀有人种因受种族背景等影响,找到合适供体的概率更低[3]。因此,寻找新的造血干细胞来源显得尤为重要。非血缘脐血(unrelated umbilical cord blood,UCB)就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