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统生 《医学文选》2002,21(4):450-451
目的 比较 2型糖尿病 ( DM)患者动态血压水平、昼夜变化节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 ( UAER)的关系 ,指导 DM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 ,测定 UAER。结果  DM肾病 ( DN)组2 4小时平均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 )明显高于非肾病组 ( NDN) ( P <0 .0 5 ) ,UAER与 2 4小时血压变化呈正相关 ,与变化差值呈负相关。结论 DM伴 DN与动态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 ,UAER关系密切且较不伴 DN组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35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表明:24小时平均压(24hMA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及夜间平均收缩压(dSBP、nSBP)明显增高;糖尿病肾病(DN)组与无肾病组比较,24hMAP、夜间平均压(nMAP)、24hSBP、dSBP、nSBP又显著增高(P<0.05);Ⅱ型DM患者不论有否肾病均表现为收缩期血压增高,昼夜波动范围大,节律消失,因此,Ⅱ型DM患者在控制血糖同时,动态血压增高者需控制血压,以减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M)尿微量白蛋白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DM早期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60例,另选30名健康者(NC)和30例单纯DM患者作对照,测定血糖、UAER、CRP及血肌酐等.结果:DM组较NC组FPG、CRP明显升高;DN组较NC组FPG、CRP、UAER亦明显升高,P<0.05:DN组较DM组CRP、UAER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UAER与CRP呈正相关.结论:CRP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DM中进行CRP、UAER的测定对于早期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N)时的变化及其与DN的关系。方法 58例老年T2DM患者按有无DN分为T2DM组及DN组,测定两组患者的Hcy水平,并与4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DN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T2DM组。DN组高Hcy血症(Hcy>15μmol/L)的发生率为53.0%,较对照组(9.8%)及T2DM组(24.2%)明显升高(P﹤0.05)。②Hcy升高的T2DM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及DN的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的T2DM患者(P﹤0.05)。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Hcy水平与DN有关(Hcy与Cr、BUN、UAER呈正相关)。结论 Hcy与老年DN有关,可能是D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肾脏风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 mg/24 h者62例纳入单纯DM组,UAER在30~300 mg/24 h者59例纳入早期DN组,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ys C和Hcy水平。结果单纯DM组与对照组比较,UAER、血清Cys C、Hcy、Scr及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UAER及血清Cys C、Hcy水平分别为(189.68±35.64) mg/24 h、(1.76±0.55) mg/L、(19.15±4.32)μmol/L,均明显高于单纯DM组的(14.58±4.68) mg/24 h、(0.57±0.32) mg/L、(13.62±3.5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 C及Hcy阳性率分别为47.45%、50.85%,明显高于单纯DM组的19.35%、2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Hcy水平与UAER均呈正相关性(r=0.636、0.56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血清Hcy、Cys C对早期识别及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尿Ⅳ型胶原(IVC)对糖尿病肾病(DN)的特异性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我们建立的一种新的ABC-ELISA直接检测尿IVC,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病人(DM) 及多组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复管测定24小时尿IVC排泄率(UCER);同时应用RIA方法复管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了明确DN的病变程度,有13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DM病人行肾穿刺活检术,并且应用ABC法研究肾脏IVC、TGF-β 1的免疫沉积.结果 DM病人的UCER较各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尤其在UAER 201-300?mg/24 h亚组升高得更加显著(P<0.01);而在蛋白尿阴性的DM病人,UCER则与正常对照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IgA肾炎、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炎)、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无显著性差别.在DM病人中,尿IVC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41, P<0.001).在尿IVC升高的DM病人,其肾脏呈显著的DN病变特征,如细胞外基质的扩张,基底膜的增厚,伴肾小球、Bowman氏囊及间质的IVC、TGF-β 1的大量沉积.结论 尿IVC,可能为其合成增加和/或降解减少的反映,有可能成为预测早期DN的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清脑利尿钠肽(brain natriurectic peptide,BN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UAER 30-300 mg/24 h,16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30-300 me/24 h,16例);非糖尿病肾病组(UAER<30 mg/24 h,1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BNP水平.结果 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BNP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927.06±193,672.86±120.10,231.63±29.80,P<0.01),且与UAER,CREA,BUN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6,0.630,0.415,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明显的负相关(r=-0.797,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血清BNP水平对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生及病程有较好的价值,可能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肾病与脂代谢紊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检测了51例2型DM 并发DN患者的空腹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与无DN的T2DM患者及正常人比较.结果 T2DM无DN组和DN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HbA1c、FP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DN组的TG、TC、PG 、HbA1c显著高于T2DM无肾病组.C肽测定值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UAER)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脂代谢紊乱是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为防止T2DM患者DN的发生,除应重视控制血糖外,还应该注意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陈茹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8):865-867
目的探讨血清hs-CRP、Hcy和Mau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5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65例不伴糖尿病肾病(DM组)和79例伴糖尿病肾病(DN组)。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hs-CRP水平及24hMau,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y,比较3组间差异。结果Mau(mg/24h)正常对照组12.73±5.89;DM组41.65±16.31;DN组226.92±45.22。血清hs-CRP(mg/L)正常对照组2.90±1.86;DM组5.79±3.27;DN组11.01±5.06。血清Hcy(μmol/L)正常对照组7.41±1.32;DM组8.43±1.36;DN组12.31±1.95。2型糖尿病患者hs-CRP、Hcy、Ma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值又明显高于无肾损伤患者。结论DN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随着Mau的增加而升高,提示两者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随着肾脏损害的加重而逐步升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肾损伤及肾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丁彦  常红云 《四川医学》2019,40(11):1150-115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 I4)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99例(T2DM组)、早期DN患者66例[早期DN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30mg~300mg/24h]、临床期DN患者35例(临床DN组,UAER范围>300mg/24h),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hs-CRP、IL-6、MCP-1及Angpt I4水平,并分析hs-CRP、IL-6、MCP-1及Angpt I4与DN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hs-CRP、IL-6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2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2DM组、早期DN组的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hs-CRP、MCP-1水平显著的高于T2DM组,临床期DN组的IL-6高于T2DM组和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低于T2DM组和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临床期DN组的hs-CRP、IL-6、MCP-1均高于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低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N患者的血清hsCRP、IL-6、MCP-1水平与Scr、BU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与Angpt I4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 DN患者的血清hs-CRP、IL-6、MCP-1水平升高、Angpt I4水平降低,并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 (DN)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肾功能正常的DN患者 11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为早期DN 5 0例和临床DN 6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动态检测血浆内皮素、空腹血糖及 2 4h尿白蛋白浓度 ,并计算UAER。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后UAER明显下降 (P <0 .0 5 ) ,内皮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2 )治疗组早期DN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临床DN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阿魏酸钠有降低DN血浆ET的作用 ,同时可降低UA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尿酸(S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 UAER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UAER <30 mg·24 h-1,n=28)、早期DN组(30 mg·24 h-1≤UAER<300 mg·24 h-1,n=31)、DN组(UAER≥300 mg·24 h-1,n=36);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Hcy、SUA水平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并计算UAER;对4组受试者血清Hcy、SUA水平及UAER进行比较,DN患者血清Hcy、SUA水平与UAER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cy、SUA水平及UAER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DN组和DN组患者UAER及血清Hcy、SU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5);早期DN组患者UAER及血清Hcy、SUA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 <0. 05); DN组患者UAER及血清Hcy、SU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N组(P <0. 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患者血清Hcy、SUA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 728、0. 685,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SUA水平及UAER升高是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UAER及血清Hcy、SUA水平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3、0. 803、0. 842,3项联合检测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为0. 924。3项指标单独检测对DN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DN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血清Hcy、SUA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是DN的危险因素;血清Hcy、SUA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N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与血清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尿病 (DM)患者 5 6例 ,分为DN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 (NDN) ,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 ET及 NO水平 ,并将 ET及 NO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DM组血 ET及NO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ET/ NO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DN组与 NDN组比较 ,DN组 ET及 ET/ NO明显高于 NDN组 (P <0 .0 1) ,NO明显低于 NDN组 (P <0 .0 1) ,ET与 NO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DN组与 NDN组相比 ,血 ET明显升高 ,NO明显降低 ,ET、NO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肾病及血脂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曙晖 《广东医学》2001,22(1):54-55
目的 研究胰岛互助抵抗(IR)与2型糖尿病肾病(DN)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测定3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38例2型糖尿病不伴肾损害患者(DM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Apo)的变化相互关系。结果 DN组与DM组相比,ISI明显降低,与甘油三酯(TG)及UAER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UAER与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引起血脂的异常,与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及贝那普利对Ⅲ期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健康者(对照组)、糖尿病者(DM组)、贝那普利治疗组(A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B组)、及联合治疗组(C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检测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EAR),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及贝那普利对氧化应激指标及UEAR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DM组、DN组血清MDA、AOPP及UAER均明显升高,SOD均明显降低(P均<0.05),以DN组变化明显;治疗后DN组血清MDA、AOPP及UAER均明显降低,SOD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及贝那普利均可显著降低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MDA、AOPP及UAER,提高SOD,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不同时期尿Ⅳ型胶原(Ⅳ-C)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DM)145例,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DN组,设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尿Ⅳ-C水平,探讨其与UAER、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DN组Cr、α1-MG、β2-MG、BUN和UAE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对照组(P<0.05);DN组Ⅳ-C水平达到(288.31±92.45)μg/24h,显著高于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对照组(P<0.05);Ⅳ-C与α1-MG、β2-MG、BUN和UAER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r=0.55、r=0.48、r=0.51和r=0.61,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尿Ⅳ型胶原含量变化可能与2型DN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可能为判断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2DM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150例T2DM(DM)患者,单纯DM组50例,早期DM肾病(EDN组)、临床DM肾病组(DN组)各50例,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 和尿mALB.结果 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DN组又DM组、DN组进一步升高;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 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 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2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情况,是诊断T2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尿蛋白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共90例,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 60例,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但无蛋白尿(DM)组30例,健康者(NC组)30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等,采用于式化学法测定24 h尿蛋白,放免法测定尿自蛋白排泄率(UAE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索(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8.结果 ①DM组、DN组的TNF-α、IL-6、IL-18、TGF-β1、CRP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值分别<0.05、0.01),而DN组与DM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0.01).②将DM、DN组的所有患者合并计算,UAER与血清TGF-β1(r=0.285)、CRP(r=0.317),TNF-α(r=0.658)、IL-6(r=0.556)、IL-18(r=0.392)、24 h尿蛋白(r=0.514)、尿白蛋白/肌酐(ALB/Cr)(r=0.691)、病程(r=0.806)均呈正相关(P值分别<0.05、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ER与病程、TNF-α、24 h尿蛋白呈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UAER=(-12.132)+(0.449)病程+(0.692)TNF-α+(78.971)24 h尿蛋白.结论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炎症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刚  张扬  陈东生 《四川医学》2003,24(6):593-594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 (a) [Lp(a) ]在糖尿病肾病 (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 2 4h尿蛋白质排泄率 (UAER)的测定结果 ,将 9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 3组 ,糖尿病组 (DM组 ) 30例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32例 (EDN组 )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CDN组 ) 34例 ,40名健康查体者作对照组 ,分别测定各组Lp(a)水平。结果 DM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 5) ,EDN组及CDN组 ,Lp(a)水平明显高于DM组 ,Lp(a)与UAER呈直线相关r=0 .40 2 ,P <0 0 5。结论 Lp(a)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老年糖尿病肾病(DN)早期防治目的.本文收集按WHO标准诊断的Ⅱ型糖尿病(NIDDM)住院老年患者63例,其中无肾病组(DM)27例;合并肾病组(DN)36例.结果在病程、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及眼底动静脉变化上DN组明显高于DM组(P<0.01).提示:老年DN发病率高糖代谢异常在D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微量蛋白尿测定.眼底动静脉变化是诊断DN较敏感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