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溶血与否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80例凝血功能正常患者的血液检测样本进行研究,分别记录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是否溶血试验中的凝血检测结果 ,分析并比较其凝血[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结果。结果 放置4 h血液样本的TT水平(12.31±1.11)s低于放置2 h血液样本的(14.95±1.20)s与放置1 h血液样本的(16.79±1.28)s,放置2 h血液样本的TT水平低于放置1 h血液样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 h血液样本的APTT水平(31.56±3.62)s高于放置2 h血液样本的(26.03±3.45)s与放置1 h血液样本的(25.23±3.36)s,放置2 h血液样本的APTT水平高于放置1 h血液样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2、4 h血液样本的PT、Fib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5 min血液样本的PT、APTT水平均低于离心10 min血液样本和离心15 min血液样本,离心15 min血液样本的PT、APTT水平均低于离心10 min血液样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5、10、15 min血液样本的Fib、TT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检测后,溶血血液标本的PT、Fib、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未溶血血液标本,且TT水平明显高于未溶血血液标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标本不同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和是否溶血都会影响凝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把握时间,在标本采集后短时间内进行凝血项目检测。  相似文献   

2.
陈铁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57-2158
目的 探讨标本不同存放条件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无法即刻测定情况下尽可能保证凝血指标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60例,同一标本取适量血液立即分离血浆,分别于即刻、室温(18 ~ 25℃)1h、2h、4h及-4℃4h、12 h、24h条件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剩余血液标本置室温2h后再分离血浆测凝血指标.比较不同存放条件下各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 与留取即刻检测相比,室温下血浆放置1h、2h及-4℃放置24h凝血功能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室温下放置4h后凝血指标准确性明显下降[APTT和TT分别为(35.30±6.86)s与(32.03±4.98)s、(18.21±2.32)s与(16.35±1.94)s,均P<0.05];室温2h后再分离血浆测凝血指标则已明显改变[PT、APTT、TT、FIB分别为(13.78±2.48)s与(12.25±1.81)s、(35.70±6.32)s与(32.03±4.98)s、(19.01±2.86)s与(16.35±1.94)s、(2.72±2.08) g/L与(3.19±1.02)g/L,均P<0.05].结论 测定凝血功能指标,应及时送检和尽快分离血浆,分离血浆后应于室 温下2h内、-4℃下24h内完成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首诊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包括PT、TT、FIB、APTT,与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PT为(13.19±2.00)s、TT为(13.34±3.16)s、FIB为(2.96±0.25)g/L,APTT为(13.56±2.37)s;肝硬化组PT为(23.55±5.12)s、TT为(22.35±3.06)s、FIB为(1.97±0.59)g/L,APTT为(50.28±4.1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凝血四项对肝硬化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优良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于本院健康体检40例的血液标本,按照不同的抗凝比例和不同的放置时间测定PT、APTT、TT、FIB,分析比较各组测定的差异。结果抽血量在1.4mL(7∶1)、1.6mL(8∶1)和2.0mL(10∶1)时,与标准1.8mL(9∶1)测定的PT、APTT、FIB、T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放置4、8h和24hPT、APTT、FIB、TT值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遵守标本采集和检测规范对测定数据的准确度有很大的意义,医务人员应认真掌握规范操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指导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女性在妊娠晚期及分娩后8周内凝血功能的变化,减少产后凝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晚期妊娠患者114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选择,年龄在25~35岁的女性,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比较两组受试者测定结果,并于产后4周和8周重新测定试验组凝血四项水平。结果妊娠晚期检测结果分别是PT(7.75±0.58)、APTT(24.08±2.94)、TT(18.38±0.34)显著低于非妊娠对照组PT(11.21±0.68)、APTT(32.62±3.64)、TT(22.19±0.75)、FIB(4.1±0.72)高于对照组FIB(2.5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产后4周凝血四项水平为PT(7.64±0.68)、APTT(26.44±2.18)、TT(17.93±0.52)、FIB(4.35±0.69),与妊娠32周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8周凝血四项水平为PT(10.96±0.54)、APTT(31.44±3.25)、TT(21.96±0.68)、FIB(2.67±0.69),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产后8周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普利森CA-2000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85例临产孕妇(临产孕妇组)与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凝血四项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T、APTT、TT、FIB分别为(12.77±2.37)s、(31.07±10.26)s、(11.67±3.48)s、(3.74±1.05)g/L;对照组PT、APTT、TT、FIB分别为(12.95±1.48)s、(30.85±6.52)s、(12.73±1.32)s、(2.80±0.51)g/L;临产孕妇组与对照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对预防产妇异常出血、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速离心后对于重度高血脂标本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高脂血症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使用16000 r/min的高速离心机对标本进行离心10、20、30 min,比较两组患者离心10、20、30 min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标本经高速离心机离心10、20、30 min的APTT、PT、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标本经高速离心机离心10、20、30 min的APTT、PT、TT、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20、30 min的APTT、PT、TT、FIB水平低于离心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标本经离心10、20 min后APTT、PT、TT、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离心30 min后APTT、...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及影响因素。方法从1800份血液样本检测资料中中随机抽取抽血后放置1、2、4 h的样本各80份,在3000转/分下离心处理5、10、15 min的样本各80份,以及已出现溶血的样本及未出现溶血的样本各80份,比较三种采集处理条件下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结果放置4 h的血液样本其TT检测结果显著小于放置2 h的样本,而APTT则显著大于放置2h的样本,且该两组样本的以上两方面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时间5 min标本其PT、APTT检测值显著小于离心10 min及15 min的样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均会对凝血四项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相关检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确保凝血检验项目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150例凝血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例患者抽取3份血液检测样本,然后对不同放置时间、不同离心时间以及不同溶血情况的血液样本进行凝血项目的检验,其中包括TT、PT、FIB和APTT的检验,通过分析不同状态下的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探讨问题的解决对策。结果不同存放时间下的血液样本PT检验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时间超过1 h,TT与FIB的检测值有明显差异,呈下降趋势,而ATPP检测值有显著上升态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离心时间下的样本TT与FIB检测值没有明显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与APTT检测值存在明显差异,离心时间越长检测值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后的血液样本的凝血各项目的检验结果都有显著变化,即PT、APTT与FIB检测值增加,TT检测值减小,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溶血情况都会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因此,为了使凝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所保证,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血液的检测工作,使其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沈阳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集的血液样本2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放置时间、不同离心时间以及溶血条件下,比较其凝血四项(PT、TT、APTT、Fib)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条件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所有患者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可见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PT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TT和Fib均不断降低,而APTT则不断升高;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PT、TT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Fib不断降低,APTT不断升高,同时,溶血前的PT、Fib低于溶血后,而TT、APTT高于溶血后的情况,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后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是否发生溶血等都会对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检验,把握最佳检验条件,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