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这些患者的收治时间在是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根据随机抽样法把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内固定手术后,不采取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内固定手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等。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抗骨质疏松药物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并发症少,骨折的愈合时间明显也快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好,对比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手术后采取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能够提高老年患者骨折愈合的速度,帮助患者减少在术后产生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煜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393-394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为最长见的骨质疏松骨折之一,其病死率为15%~20%,我院从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对并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运用治疗本骨折5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记录等,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144例患者在术前充分准备后,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2例患者死亡,其他142例患者获得6~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其中80例愈合,58例髋关节功能良好,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因素有骨骼质量、内固定方式、骨折端几何形态、小粗隆复位和骨壁的完整性,在进行手术时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手术内固定治疗1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病例,分析其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87例获得随诊,有2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单纯髋内翻12例,患肢缩短8例,股骨颈干角变小1例.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选择合适内固定方法及术后避免过早患肢负重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祖广军 《北方药学》2014,(6):125-125
目的:探究分析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A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愈合时间,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6,(2):107-109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7例,接受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61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内固定术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患者的疼痛缓解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P<0.05)。结论: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患者的疼痛缓解及髋关节活动度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采用PFNA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优9例,占60%,良好3例,占20%,中等1例,占6.7%,差2例,占13.3%.对照组优6例,占40%,良好2例,占13.3%,中等3例,占20%,差4例,占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吕兴元 《北方药学》2016,13(6):73-73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FNA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对照组优良率80.0%不及观察组92.5%,但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诊治的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4例患者运用内固定术,观察组的24例患者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置物松动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科并发症发生率、髋部畸形率以及内置物松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均有优劣,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法时应全面分析患者的情况后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nterTan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34例,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DHS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InterTan髓内固定手术,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髋关节恢复率高,术后半年生活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内固定术更为简便,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对术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PFNA内固定术的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术后治疗1个月,再根据Harris评分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 将69例Harris评分≥75分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将17例Harris评分75分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AO分型、骨折稳定性、手术时机、术后患肢负重时间、是否用药物干预骨质疏松、骨折粉碎程度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较大(P 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机、术后患肢负重时间、是否用药物干预骨质疏松、骨折粉碎程度均是影响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影响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平均年龄75±10.2岁)。其中29例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20例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手术治疗,30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5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10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在术后均采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给予补充钙离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出院均随访8到24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29例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患者中出现髋内翻5例,15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的患者出现髋内翻1例,10例保守治疗患者中有3例因并发症死亡(其中1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1例为肺炎,1例为褥疮),髋内翻2例。人工关节置换组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无术后早期脱位、人工关节下沉、断裂、松动等不良并发症,且均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无肺部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预后良好。结论保守治疗骨质疏松并股骨粗隆间骨折,产生诸多并发症且提高患者病死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办法,且并发症少,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时间卧床等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PFN内固定并发症较少,也是一种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8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平均年龄54.8岁。按Evans分类1型20例,Ⅱ型26例,Ⅲ型27例,.Ⅳ型13例,Ⅴ型3例手术采用130°角状钢板48例,坟滑动头钉11例,加压螺纹钉12例,3枚斯氏钉18便。随访68例,平均随访时间17.2个月。发生髋内翻8例,占11.7%,内固定物折断1例,松脱6例。作者认为采用坚固内固定、不骨折内侧皮南植骨以及不稳定骨折推迟负重时间等方法进防止髋内翻及其它并  相似文献   

15.
刘生 《河北医药》2003,25(7):550-550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逐渐增多。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卧床牵引 ,引起合并症较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采用动力髋关节螺钉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5年至今采用本手术治疗 6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46例 ,男 16例 ,女 3 0例。对骨折采用Evans分型 ,Ⅰ、Ⅱ型属于稳定性骨折 ,Ⅲ及Ⅳ型属于非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 40例 ,非稳定性骨折 6例。随访 3~ 3 0个月 ,无髋内翻 ,髋、膝关节活动及步态满意。1 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或全麻 ,患者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DHS)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DHS治疗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手术顺利并获得随访,经过4~12月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均有明显骨痂生长,8个月后所有患者都达到骨折完全愈合,优良率达87.5%。结论用DHS治疗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靠、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小切口结合改良方法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中采用骨科牵引架外展、内旋牵引患肢,经C-臂机透视骨折端位置满意后骨外侧采用小切口及改良手术方法完成手术操作。结果本组随访6~15个月,切口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按黄公怡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优4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65%。结论小切口结合改良DHS内固定手术方法的切口小、切口暴露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老年人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DHS内固定术后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指导。结果骨折愈合时间9~12周,平均9.5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DHS内固定术后进行正确的康复指导,可减少卧床时间,能早期关节活动,缩短住院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20.
刘树民  聂喜增  许英  黎宁  王海涛 《河北医药》2009,31(23):3221-3222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共治疗骨质疏松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平均年龄72岁),其中保守治疗8例,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26例,动力髁钢板(DCS)手术治疗15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手术治疗32例,人工关节置换15例,所有患者同步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结果所有患者都获得10~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其中保守治疗组死亡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肺炎2例,褥疮3例,髋内翻2例。DHS内固定组出现螺纹钉穿出股骨头2例,髋内翻2例。DCH内固定组髋内翻3例。人工关节组无术后早期脱位、人工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余患者均无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 Hip Score)手术组优良率为86.4%。结论对于骨质疏松并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PFN内固定并发症较少,关节置换可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最少,应该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