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VAP提供依据。方法将机械通气≥48h的197例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分析VAP病原菌分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VAP发病率为31.5%(62/197);VAP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54.4%、革兰阳性菌占31.2%、真菌占1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OR=2.746)、侵入性操作(OR=5.720)、机械通气(OR=3.740)、长期使用抗菌药物(OR=3.927)、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4.646)、使用抑酸制剂(OR=2.57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OR=1.809)均为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具有很高的VAP发病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基础疾病多、有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抑酸制剂、低蛋白血症、APACHEⅡ评分高均为V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183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AP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昏迷、使用抑酸剂、气管切开和48 h前使用抗菌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昏迷、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使用抑酸剂,OR值分别为9.76、3.53、2.26、2.17.结论 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昏迷、机械通气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使用抑酸剂是其危险因素,通过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王龙梅  俞兴群 《安徽医药》2017,38(3):301-30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防治老年患者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 10月至2015年 12 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80例患者,36例患者发生VAP(VAP组),44例患者未发生VAP(非VAP组),分析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V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6.0%)、肺炎克雷伯菌(16.0%)、金黄色葡萄球菌(16.0%)、铜绿假单胞菌(10.0%)、溶血葡萄球菌(8.0%)等。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5 d、APACHE Ⅱ评分≥15 分、意识障碍、误吸、留置胃管、营养状况、抑酸剂、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机械通气时间≥5 d、误吸、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是发生VAP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AP主要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VAP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5 d、误吸、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李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27-3028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89例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机械通气时间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VAP发生率的关系;对病原学分析采用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有51例患儿发生VAP,发生率为57.3%。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7.1%,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为多见。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率。结论: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VAP应重视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研究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其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原有疾病、机械通气时间等的关系;并研究其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结果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超过65岁、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d,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机会增加;切开气管并未使VAP发生的危险增加。结论高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时间机械通气等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心功能、防治感染、有效排痰、充分的口腔及胃肠道护理是预防VAP的重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HT5"H方法 选取我院VAP患者80例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祛痰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护理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降低VAP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我院ICU 215例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VAP与年龄、入院时卡氏(Karnofsky,KPS)评分、持续使用呼吸机时间、是否有创通气、口腔护理次数、制酸剂的使用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预防VAP的发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连丽  孙科伟  张歌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13-1614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等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VAP 269例临床资料.结果:VAP 232例,占86.24%.VAP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等.从插管到发生VAP的时间为2~53 d,平均(8.4±6.3)d.早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64例(占27.59%),迟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 d)168例(占72.4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5.01%,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为29.97%,18.65%,15.29%,7.03%.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将患儿分为VAP及非VAP组,比较两组间胎龄、原发病、贫血、机械通气的时间、再插管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发生率有无差异。所有病原学分析采用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早产儿VAP的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危险因素在发生VAP中的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内吸引、胎龄、原发病、贫血、使用中枢抑制剂;预防性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为预防发生VAP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对进行机械通气的3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P组死亡率高于非VA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口腔护理次数、呼吸机依赖、白蛋白〈30g/L是影响VAP死亡率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医护人员专业培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