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应用varclus聚类分析中医膏方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328份中医膏方医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通过SAS软件对用药次数≥20的38种中药进行varclus聚类分析。结果:这些中药共分为12类:(1)半夏、陈皮、川芎、丹参、砂仁;(2)玫瑰花、香附、郁金、珍珠母;(3)瓜蒌、桔梗、杏仁、枳壳;(4)独活、羌活、桑枝、桂枝;(5)钩藤、黄芪、麦冬、元胡;(6)杜仲、牛膝、石斛;(7)白蔻仁、藿香、佩兰;(8)黄连、黄芩;(9)焦三仙、连翘、乌贼骨;(10)木香、肉桂、五味子;(11)甘草、泽泻;(12)生地。结论:该次分析结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varclus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胡珍渊教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门诊及住院病房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验方,将收集到的110张中医处方输入到Excel中整理,通过SAS软件,对用药次数≥30次的40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这些中药共分为5类:(1)黄芪、炒山药、炒白术、薏苡仁、甘草、黄精、党参、太子参、补骨脂、炒白芍;(2)山萸肉、金樱子、芡实、女贞子、旱莲草、熟地、菟丝子、益智仁、五味子、莲子、枸杞子、肉豆蔻;(3)姜黄、生地榆、虎杖、丹参、蝉蜕、丹皮;(4)牛膝、炒杜仲、桑寄生、狗脊、骨碎补、续断;(5)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黄药子、山慈菇。结论聚类分析能够客观地反映胡珍渊教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了解丁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收集丁书文教授冠心病医案521份,其他疾病医案579份,并通过SAS统计软件编制了用药频率表,以冠心病为因变量,以用药频率≥10%的36种中药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521份医案中,共用中药167种;其中次数最多者为当归,共415次,频率为79.65%;次数最少者为百合等19种,仅用1次,频率为0.19%;黄芪、元胡、川芎、丹参、麦冬、野葛根、冰片、炒枣仁、木香、仙灵脾、瓜蒌、生地、青蒿、柴胡与人参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书文教授常用当归、甘草、黄芪、元胡、川芎、丹参等药,而在冠心病治疗中用药特异性较强的药物为Logistic分析中所涉及15种中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陈安民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陈安民教授治疗AA的验方145首,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方法创建药物特征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技术分析验方的药物归类、用药频次和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验方122首,涉及中药191味,其中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补虚药41味,清热药37味,活血化瘀药18味,止血药14味,解表药14味; 191味中药的用药频次达3 682次,黄芪、生地黄、丹参、仙鹤草和葛根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和解表药中用药频数最高的药物;含12味和10味中药的验方数量最多;包含8~15味中药的验方中,黄芪和当归的出现频率为62%,以此确定了补气养血、补肾壮阳、补肾滋阴、补肾填精、补气养血4个最基本药物组合。药物配伍最常见的2味和3味药组合分别是黄芪-当归和黄芪-当归-熟地黄。结论:陈安民教授治疗AA最主要的药物是黄芪和当归,最常见的配伍是这二者相互配伍,其用药经验的4个基本药物和6个组方原则与现代中医学对AA病机的认识相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田德禄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用药规律和治疗思想.方法 选择田德禄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66份门诊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初诊处方进行统计,建立用药信息的Excel数据库并进行单味药使用频率分析,选择其中药物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药味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66张处方中共使用药味106种,1 131频次;使用频率大于10%的药味34种;系统聚类分析结果,34种常用药味结合临床意义聚为2类.Ⅰ类是田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基础方药;Ⅱ类是随证加减之方药.结论 田德禄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药注重调肝泄热、和胃降逆、肝胃并治,有明确的用药规律和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治疗痹证方剂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痹证提供参考。方法: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的治疗痹证的方剂,利用SPSS Clementine软件,采用软件内置的Apriori算法对筛选方剂进行处方分析。结果:共筛选1311首痹证方剂,涉及中药672味。对其中使用频率大于100次的42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对配伍组合为没药、乳香,赤芍、当归和杜仲、牛膝等;常用三味药物组合为牛膝、川芎、当归,肉桂、川芎、当归和羌活、川芎、当归等。结论:通过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痹证方剂进行挖掘,可以得到痹证治疗的一些常用药物组合以及发现一些新的药物组合,对于开拓痹证临床组方用药思路,提高痹证临床治疗水平和效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总结王小云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王小云教授运用中药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有效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患者一般资料、月经周期、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中医临证表现及临床用药进行分析,采用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挖掘王小云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用药规律。【结果】106首处方中共涉及75味中药,中药的运用总频次为1 040;通过关联分析挖掘出王小云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基本方,其组成为:熟地黄、当归、白芍、菟丝子、肉苁蓉、紫河车、枸杞子、黄芪、香附、牛膝。【结论】关联分析结果体现了王小云教授辨证论治和临证用药的特色: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发病以肾虚为主,治疗亦相应地以补肾为主,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8.
治疗痛经方药的关联规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方法探讨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有关治疗痛经的217首方剂,以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关联规则方法中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中药对的应用规律。结果在治疗痛经的217首方剂中共使用427种药物2 450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依次为当归、川芎、延胡索、赤芍、香附等56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1 622次;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出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对当归-川芎、当归-白芍、当归-香附等389对。结论运用用药频率统计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静  郭新荣 《中医学报》2021,36(4):779-78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医大师郭诚杰治疗乳腺增生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郭诚杰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处方资料193首,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93首中药处方共出现153味药物,用药总频数是2477次。核心单味药依次是香附、延胡索、当归、白芍、白术、柴胡等;药性以温为主、寒平为辅;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胃、肺、心、肾为主。香附、延胡索、当归关联系数最高;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为4类。结论:数据挖据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地揭示郭诚杰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提供思路和组方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曹毅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并筛选浙江省中医院曹毅教授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处方,由双人审核后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及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 共纳入处方142例,药物174味,总计频次2 078次。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依次为白鲜皮(80.99%)、牡丹皮(79.58%)、当归(71.83%)、甘草(67.61%)、桂枝(61.97%),药物以清热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药性多为寒性和温性,药味以甘、苦并用,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在支持度为50%的情况下,药物组合频次最高的是牡丹皮和白鲜皮,其置信度为0.88。基于季节的用药分析中,春夏季节与秋冬季节部分药物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 [结论] 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注重寒热并用,共奏清热祛风、益气养血之效。  相似文献   

11.
谢巍  杨妮 《广州医药》2023,(3):72-80+86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辩证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主题词联合自由词相,全面检索CNKI、VIP、Wangfang、CBM、PubMed和EMbase、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收集中、西药对比治疗盆腔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挑选随机对照试验中涵盖的中药药方,采用Excel表格统计分析药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和用药频率,随后利用系统聚类软件对使用频率高的中药开展关联、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本文共纳入235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320首中药处方,平均用药味数13.29味,使用频率前五位的药分别为延胡索、赤芍、当归、蒲公英、丹参;关联规则共得出41对高关联药对,其中包括赤芍-延胡索、莪术-三棱-败酱草等。高频率使用的前30味中药可分为五大类,获取的9个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系统聚类中的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剖析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5):1032-1038
收集"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弟子林定坤教授近年来的门诊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处方,利用Java编程方式提取信息,并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6 957首处方中,共涉及439味中药;当归、牛膝、丹参、川芎、独活等为出现频次较多的常用药物;常用中药及药对以调气血药物为主;药物关联分析中,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较高的各药物间隐含了石氏牛蒡子汤、逐痰通络汤、痰瘀阻络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的药物组成。数据挖掘结果提示林定坤教授临床用药注重调和气血,调补肝肾,重视痰湿,体现了石氏伤科"气血兼顾,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的中医骨伤科疾病的辨治思想,其处方用药是对石氏伤科经验方、骨伤科经典方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临床病例研究挖掘黄文政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思路与用药规律。[方法] 收录黄文政教授门诊符合DN诊断标准的114首中药复方,建立黄文政教授治疗DN的中药数据库,运用SPSS24.0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对其临床治疗DN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中药功效归类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用药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指导临床运用。[结果] 获得114首方剂,中药147味,总用药频次达到1 822次,其中频数≥ 12次的药物共有43味,总的用药频次为1 475次,占总用药频次的80.9%。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5味中药为生黄芪、丹参、鬼箭羽、萆薢、当归、山茱萸、熟地黄、土茯苓、汉防己、山药、肉桂、桃仁、白术、茯苓、炙甘草。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黄文政教授治疗DN的常用药对。聚类统计分析共得出7组药物序列。[结论] 黄文政教授治疗DN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病机、疾病分期、病程长短、疾病进展、患者体质等进行整体审察、辨证论治、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方朝晖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方朝晖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门诊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频次统计分析用药情况及所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方朝晖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312个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出现频次排在前10位的中药分别是白芍、当归、合欢花、红花、柴胡、茯神、茯苓、菟丝子、白芷、生地。药物归经前5位依次是肝、心、脾、肾、肺。药物四气以温性药、平性药使用较多,五味以甘味、辛味药物使用较多。结论:方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兼顾调理心脾肺肾,虚实同治,标本兼顾,处方轻灵多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东晋医家刘涓子所撰《刘涓子鬼遗方》中治疗外科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刘涓子鬼遗方》中治疗外科疾病的所有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通过整理得到158首方剂,涉及中药125味;使用频数≥10的有39味,频数居前8位的中药分别是当归、甘草、白芍、川芎、黄芩、生地黄、白芷、大黄;将支持度设为30,置信度设为0.7,得到出现频数≥30次的药物组合共20个,关联规则8个;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Ⅰ和Ⅱ各9个,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类得到9个新处方。结论《刘涓子鬼遗方》治疗外科疾病主要用经典方四物汤和当归+白芍、川芎+当归、甘草+当归3组药对临证加减,同时利用核心组合提取得到9个新处方,为临床治疗外科疾病的处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余德钊教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小儿支原体肺炎慢性咳嗽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72例244份电子病历及处方,采取药味频数、频率统计和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分析办法进行分析评价用药规律。结果:12味药出现的频率>50.00%,10味药出现频率为25.00%~50.00%,7味药出现频率<25.00%。除甘草外,28味中药可以聚成6类。结论:余德钊教授用药规律主要从肝经论治,以小儿体质为基础,重视药物性味归经,选药“知变”,引药得当,因地制宜,颇具岭南特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勋治疗痢疾用药规律。方法:统计王勋《慈航集三元普济方》中治疗痢疾的处方中所使用的中药,将药物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查处其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 24.0、SPSS Modeler 18.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用药频数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整理王勋治痢处方44首,使用中药64味,其中高频药物(使用频率≥5%的药物)22味,排名前十的药物为车前子、当归、甘草、木香、白芍、枳壳、槟榔、茯苓、莱菔子、大黄;关联分析共产生"莱菔子→车前子、枳实→甘草、陈皮→枳壳、枳壳→车前子、槟榔→车前子、枳实→木香"等15条2味药物关联,聚类分析得出当归、车前子、莱菔子、枳壳、白芍、甘草、槟榔、赤芍、陈皮;大黄、枳实、厚朴、黄连等4个聚类方。结论:数据挖掘的手段研究王氏治疗痢疾处方用药的规律,以此总结王氏治疗痢疾的用药特点,对临床治疗痢疾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析吕光荣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系统收集吕光荣教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名医门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处方,对处方中所涉及中药的频次、类别、性味及归经等进行规范化数据库管理并根据用药规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吕光荣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经验。结果 共筛选纳入相关方剂27首,涉及不同中药70味,其中频次≥14的有11味,白术、甘草、当归、黄芪、柴胡频次位列前5;用药以补虚药为主,性味多温,归经多为脾经;根据用药规律设定“支持度个数”为20、“置信度”为0.95,得出高频药物组合14个,其中支持度较高的常用药对是:白术-当归、白术-甘草、黄芪-白术、白术-柴胡、甘草-当归。基于以上设定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为1的组合为:当归->白术;柴胡->白术;柴胡->当归;甘草,当归->白术;白术,柴胡->当归。同时根据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治疗男性不育症的10首候选新处方。结论吕光荣教授基于“辨病而后再辨证论治”的中医诊疗体系治疗对男性不育症有独到见解,其主要基于“气血”论治,以调补脾胃、益气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回顾性分析高敏教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慢性失眠症的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门诊123例233份电子病历,采取频数分析、频率分析和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分析办法进行分析评价用药规律。结果有11味药出现频率超过50. 00%,有13味药出现频率介于20. 00%至50. 00%之间,10味药出现频率低于20. 00%。34味中药分为7大类。结论高敏教授在治疗慢性失眠症患者上,主要从肝经论治,以疏肝解郁为治法,根据病机的演化趋势,兼以养血柔肝、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标本兼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周光辨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药处方的用药特点及证治规律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借鉴及新思路。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1年周光主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利用SQL系统对其证型规律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中药处方320张,出现频数最多的中医病名是胁痛134例,其次是邪毒88例,共占52.5%;证型中气滞络阻出现频数最多,占26.9%,其次是肝胆湿热,占24.1%;处方用药方面,处方中药味最多的有16味,最少的有8味,以11~14味居多,占77.8%;处方中出现频数50次以上的中药共20味,出现最多的药类是疏肝理气药,其次是清热化湿解毒类;出现频数最多的中药是郁金,为199次,使用频率66.2%,其次是白芍和柴胡,频率均超50%。结论:周光主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时注重"调气和络化湿解毒",主张疏肝、柔肝、祛邪等法并用;重视健脾、活血药的应用,具体处方用药"简"而"精",注重中药的传统作用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结合。研究结果能够基本反映周光主任辨证组方的思路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