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对放疗后心脏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患者2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各103例。研究组行放疗治疗;对照组放化疗联合治疗。1个月均使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结果研究组患者舒张期运动速度峰值、三尖瓣运动速度峰值、心房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较对照组患者的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Am较对照组患者的Am明显要低,(t=2.35,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对心脏具有高速度分辨力,可及时、准确的评价放疗对心脏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普勒心肌组织成像(DTI)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柔红霉素(DNR)化疗后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TI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分别计算并比较38例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患者DNR化疗前及化疗后左室功能参数(包括LVEF、E/A、S’、E’/A’比值)。30例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脏各参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组相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在累积量超过480mg/m2时出现显著差别(P<0.01),舒张功能指标E/A在累积量达到360~480mg/m2时出现显著差别(P<0.01);而组织多普勒收缩功能指标S’在累积量达到240~360mg/m2时出现显著差别(P<0.01),舒张功能指标E’/A’在累积量达到120~240mg/m2时出现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结论:多普勒心肌超声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早检测心肌功能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放疗后心脏功能损害.方法 分为放疗组40例,放疗联合蒽环类化疗组34例,观察两组组织多普勒超声结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运动速度峰值、三尖瓣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心房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心房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及右心室游离壁三期相应数值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具有高时间及和高速度分辨力,能够对放疗导致的心脏功能损害,更加及时、准确、客观、敏感地对心脏功能损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将46例尿毒症患者及30例正常人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2D)各参数及EF、FS、二尖瓣脉冲及组织多普勒检测,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尿毒症组较对照组比较LA、LVDd、LVDs明显増大,IVSd、IVSs、LVPWs、LVPWd显著增厚,LVM显著增重(P<0.01)。两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EF、FS、E无统计学差异,A、VA较对照组增大,E/A、VE、VE/VA均较对照组减小(P<0.01),TDI-Tei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2D表现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Tei指数能够简便、有效地评价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功能,特别是在收缩功能正常情况下早期提示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谢冬庚 《中国当代医药》2012,(5):64+69-64,69
目的对临床采用背阔肌皮瓣技术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应用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2006年3月~2011年3月38例患有晚期乳腺癌并出现胸壁大面积损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19例。首先分别采用游离植皮技术和游离植皮与背阔肌皮瓣联合的方法对两组进行修复治疗。其次要给予所有的患者以放疗,一般在植皮术后8周后进行放疗,根据患者胸部受累情况选择胸部趋区域对其进行照射。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在放疗后,采用背阔肌皮瓣与游离植皮技术联合的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D-SCLC)分别采用胸部序贯放疗与巩固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2例ED-SCLC患者,病例收治时间2008年8月~2016年8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18例,胸部序贯放疗)与B组(24例,巩固放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访,了解患者治疗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1)A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B组近期治疗58.33%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A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总生存时间较B组上述指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A组随访(24.0±1.0)个月结束后患者生存率与B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D-SCLC采用胸部序贯放疗较巩固放疗,近期效果更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在满足医疗条件的机构可作为ED-SCLC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良性脑膜瘤患者使用γ刀与射波刀治疗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科经射波刀及γ-刀治疗的50例脑膜瘤患者,配对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接受头部γ刀治疗,B组接受射波刀治疗,分别于患者脑膜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放疗后2年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同时,通过t检验评价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结果 A、B两组患者肿瘤缩小程度相似(P>0.05);B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γ刀与射波刀对于脑膜瘤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射波刀治疗费用较高,而γ刀为有创治疗,因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对左室(LV)舒张功能及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70例分为LV构型异常(A组,28例)和正常(B组,42例)两组。7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A、B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室内径、LV壁厚度和相对室壁厚度、LV质量指数、LV射血分数;记录二尖瓣口的血流频谱(E、A)和二尖瓣环的组织运动速度(e’、a’),计算E/e’;测左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最大及最小径,计算颈动脉顺应性(AC)、血管僵硬参数(β)及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结果 A组的左房、室较B组及C组扩大(P<0.05)。A、B组E/e’高于C组(P<0.05),e’/a’低于C组(P<0.05),A组E/A低于B组和C组(P<0.05)。A、B组IMT、β、Ep高于C组,AC低于C组(P<0.05);A组的β、Ep高于B组(P<0.05)。结论 EH可致LV舒张功能及动脉顺应性降低;组织多普勒评价LV舒张功能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  相似文献   

9.
《江苏医药》2012,38(13)
目的 应用超声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对左室(LV)舒张功能及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70例分为LV构型异常(A组,28例)和正常(B组,42例)两组.7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A、B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室内径、LV壁厚度和相对室壁厚度、LV质量指数、LV射血分数;记录二尖瓣口的血流频谱(E、A)和二尖瓣环的组织运动速度(e'、a'),计算E/e’;测左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最大及最小径,计算颈动脉顺应性(AC)、血管僵硬参数(β)及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结果 A组的左房、室较B组及C组扩大(P<0.05).A、B组E/e'高于C组(P<0.05),e’/a’低于C组(P<0.05),A组E/A低于B组和C组(P<0.05).A、B组IMT、β、Ep高于C组,AC低于C组(P<0.05);A组的βEp高于B组(P<0.05).结论 EH可致LV舒张功能及动脉顺应性降低;组织多普勒评价LV舒张功能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对33例尿毒症患者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法测量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A比值;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测量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室间隔的二尖瓣环水平DTI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Em/Am比值.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 病例组E/A正常例数与异常例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 Am正常例数与异常例数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DTI技术可以实时定量地反映心肌运动的方向与速度,准确、客观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效避免频谱多普勒检查中存在的假性正常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行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行再程放疗,B组行手术切除,就术后并发症、再放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后随访3年复发率、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施以对比。结果 A组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B组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3年A组的复发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两组随访1、2、3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无病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复发率较低,且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胸部适形放疗与胸部常规放疗对心肌酶和心电图的改变对比探讨胸部放疗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胸部放疗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在治疗前中后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电图(ECG)或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比.结果 心肌酶、心电图在放疗前中后及在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中均表现出差异,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相对敏感,心电图表现中ST-T改变最为明显,占所有病例的28.83%.结论 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对心脏有较好的保护,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电图(ECG)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肿瘤患者胸部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使用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4例患者在观察期间使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和激素(地塞米松)外,再加盐酸氨溴索60 mg,bid;对照组64例,使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和激素(地塞米松),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对肿瘤患者胸部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刘阳  高世乐  胡宗涛 《安徽医药》2016,20(10):1813-1816
放疗是胸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纵隔淋巴瘤、胸腺瘤等胸部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时,肿瘤组织在受到放射线照射的同时,纵隔处的心脏亦不可避免受到不同体积、不同剂量的照射,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放射性损伤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重者死亡,抵消放疗带来的生存受益。若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降低放射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研究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生条件、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对COPD患者右室功能进行评价,探讨Tei指数与不同程度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1例确诊COPD患者按肺功能分为A组(轻度)、B组(中度)、C组(重度)、D组(极重度)四组,同时选健康对照组28例,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组织多普勒法测定各组右室Tei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COPD患者Tei指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的Tei指数与FEV1%和FEVl/FVC肺功能指标有明显相关性;C组、D组右心形态发生变化,D组更显著,A组、B组右心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COPD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受损,右心室Tei指数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较高,因此Tei指数在COPD患者的右心室功能评价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SH)患者左室功能。方法采集29例SH及25例正常对照组每个人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图像及二尖瓣环的组织多普勒图像,记录下参数包括: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及A峰,E/A、TDI收缩期峰值速度(S),射血时间(ET)、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V)、等容收缩期加速度(IVA)、等容加速时间(AT)、舒张早期峰值(E’)与舒张晚期峰值(A’)及E’/A’、E/E’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计算出心肌做功指数[MPIMPI=(IVCT+IVRT)/ET]。结果SI-I组A值较正常组高,E/A较正常组低,E’值较正常组低,E/E’值较正常组高,且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IVV及IVA值较对照组减低,等容收缩期时间(IVCT)较对照组高,MPI较对照组低,且两组数值均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对直肠癌保肛患者局部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64例直肠癌保肛患者分为术后单纯化疗组(A组)和术后放疗后辅以化疗组(B组)各32例。A组于术后15 d行全盆腔常规分割照射治疗,照射总剂量为5000 cGY,后以CF+5-FU+L-OHP方案化疗6个周期。A组化疗方案及周期与术后放化疗组基本一致。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结果:随访3年,B组和A组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5.6%和43.75%(P<0.05)。结论:对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放疗有助于降低局部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保守及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将99例放疗后CRS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A组)、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组(B组)、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组(C组),对比治疗前后3组的VAS、Lund-Mackay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鼻塞VAS评分B、C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C组低于B组;脓涕VAS评分3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B、C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Lund-Mackay与Lund-Kennedy评分B、C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B、C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均P<0.05)。结论:保守治疗对脓涕为主要表现的放疗后CRS患者疗效较好,手术治疗对以鼻塞、脓涕为主要表现者疗效较好,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式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常规放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作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A组各45例,C组采用单纯的放疗治疗,C+A组采用放疗+奥希替尼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实体瘤干预客观效果,比较肿瘤体积与癌胚抗原(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TDI-Tei)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将76例尿毒症患者(U组)及24例正常人(C组)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2D)各参数及二尖瓣E峰、A峰、E/A比值、EF、FS、SI、LVmass、TDI-Tei指数检测,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尿毒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房明显扩大,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明显增厚、左室内径(LV)明显扩大,左室心肌质量明显增大(P均<0.05)。反映心室综合缩舒功能的TDI-Tei亦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2D表现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二维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其心肌损害的无创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TDI-Tei是检测尿毒症性患者整体缩舒功能异常的一个敏感、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