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年龄、感染类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治疗宫颈HR-HPV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10例宫颈HR-HP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进行体质判定,采用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HRHPV感染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宫颈HR-HPV感染者以湿热质、阳虚质多见,其次依次为气郁质、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湿热质、阳虚质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湿热质、阳虚质者分别多见于20~39岁、40~49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宫颈HR-HPV感染者中湿热质较其他体质双重、三重及以上感染更多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宫颈HR-HPV感染者体质与其年龄、感染类型具有相关性(P 0. 01)。结论宫颈HR-HPV感染者主要为湿热质和阳虚质,其体质与年龄及感染类型具有相关性,临床治疗应综合考虑感染者的体质、年龄及感染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调查表对19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体质判别,然后根据患者的Child-pugh分级情况分为轻、中、重度3组,比较各组间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阴虚质与湿热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α',α'=0.017),阴虚质与其他体质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α',α'=0.017),湿热质与其他体质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α',α'=0.017)。结论:阴虚质和湿热质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其中阴虚质Child-pugh评分最高,病情最重,预后最差,湿热质次之,其他体质类型Childpugh评分最低,病情最轻,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其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9年2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并患有高血压病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身心康经络传感仪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心血管危险因素、传导系数及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480例高血压病患者体质分布情况为:平和质22例(4.6%)、阴虚质64例(13.3%)、痰湿质127例(26.5%)、湿热质115例(24.0%)、血瘀质61例、(12.7%)、气郁质48例(10.0%),由高至低顺序排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高血压病痰湿质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比例最高,是涉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最多的体质,其中,同时存在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占比均最高,比例分别为79%、60.9%、71.9%和50%;在糖尿病患病情况方面,痰湿质与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情况方面,痰湿质与平和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酒情况方面,湿热质与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异常方面,湿热质与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是高血压病患者最常见的3种体质类型,且同时合并存在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最常见的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按照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对85例中风患者进行体质分析,总结中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本组中风病例中位居前3位的体质为痰湿质、平和质、气虚质,比例为31.24%(27/85)、15.17%(13/85)、13.65%(12/85);中风人群性别与中医体质分析,其中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这四种类型体质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中风患者体质分布具有趋向性,最常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这4种类型体质具有性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少弱精子症致不育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并分析其与精液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宁波市中医院男科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44例,填写《少弱精子症致不育临床症状调查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记录一般信息及精液参数并判定体质类型,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患者中医体质与精液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广泛,各体质所占比例分别为气虚质19.81%、湿热质15.62%、阴虚质15.38%、气郁质12.35%、痰湿质10.72%、血瘀质8.62%、阳虚质6.99%、平和质6.29%、特禀质4.20%。患者精液参数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提示,阴虚质与非阴虚质比较,精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与非气虚质、痰湿质与非痰湿质比较,精子总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与非湿热质比较,正常精子形态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分布为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患者的精子浓度与阴虚质存在关联,精子总活力分别与气虚质、痰湿质存在关联,正常精子形态比例与湿热质存在关联,提示临床可通过中医体质结合精液参数进行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讨不同中医体质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时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王琦的体质分类标准,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体质评定,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并通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法,BI)及日常生活依赖程度(MRS)评分等分析不同体质类型患者在发病时(入院时)及发病3个月后的临床特点。【结果】(1)缺血性中风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25.9%)、气虚质(17.6%)和血瘀质(14.0%)。(2)发病时,不同体质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存在差异,平和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特禀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对较重,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类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存在差异,其中平和质患者的BI评分最高,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患者的BI评分显著降低,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质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依赖程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3)发病3个月后,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的NIHSS、BI及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常见体质;不同体质类型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体质类型患者治疗后的近期预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岭南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体质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建的"中医体质量表",对816例EM患者(病例组)和50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体质研究,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分类及判定。【结果】(1)816例EM患者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5位的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是EM的高发体质;506例健康女性中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5位的体质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其中以平和质最为常见。2组间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气虚质、阴虚质、特禀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与EM发病呈正相关(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与EM发病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地区EM患者与健康女性的体质分布上存在有明显不同,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与EM发病呈正相关,是EM发病的危险体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中医体质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新入院的4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中医体质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平均得分为(109.98±12.88);不同症状分布间的PA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093,P0.001)。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约占50%),其他体质类型占比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中医体质的不同精神分裂症类型间PANS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中医体质与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然而仍需较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州市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骨折史等)及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 529例40岁以上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腰椎正位骨密度(BMD),并收集受试者的血钙(Ca~(2+))、碱性磷酸酶(ALP)、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等,按年龄配比,将检测出的47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与470例骨量正常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年龄分层方面,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主要以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为主,后期以阳虚质、阴虚质为主,而气虚质贯穿骨质疏松的整个过程。阴虚质、瘀血质、湿热质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影响因素。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的OC、PINP及β-CTX水平较其他体质类型高,经多重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建议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等5种体质的骨质疏松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福建省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中医证型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HBV-GN组收集120例福建省HBV-GN患者,同时设对照组正常健康人群120例,分析两组的体质构成差异。 HBV-GN组进行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HBV-GN组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为主,对照组则以平和质、气虚质为主。两组体质构成存在差异(P<0.001)。(2)120例HBV-GN患者脾肾阳虚43例占35.83%;气虚血瘀33例占27.50%;肝肾阴虚21例占17.50%;肝胆湿热18例占15.0%;肝郁脾虚5例占4.17%。(3)HBV-GN组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间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福建省 HBV-GN 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多见, HBV-GN组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型和气虚血瘀型多见,气虚质和阳虚质与脾肾阳虚证和气虚血瘀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以及中医体质与病情严重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MI)、日间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OSAHS患者106例进行基本信息表、中医体质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ESS)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合并病等)信息、记录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报告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计算中医体质类型和ESS分值.对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OSAHS病情分度、BMI分级及与ESS分值差异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106例患者中超重及肥胖者88例,身体质量指数与病情分度呈正相关(r=0.220,P=0.024).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22例占20.8%,偏颇体质84例占79.3%,偏颇体质中单一偏颇体质18例,兼夹偏颇体质66例.每种体质在84例兼夹偏颇体质患者中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痰湿质(42例),气虚质(42例),阴虚质(32例),湿热质(31例).兼夹体质按两种偏颇体质共现计算频次,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痰湿质+气虚质(28次),痰湿+湿热(20次),痰湿+阴虚(17次),气虚+湿热(17次).仅痰湿质在不同病情分度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病情分度相关(r=0.282,P=0.003).痰湿质、血瘀质BMI等级分布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等级越高,痰湿质人数越多(r=0.314,P=0.04).各体质类型E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肥胖,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位居前4位的是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兼夹体质中痰湿质兼气虚质最多,重度OSAHS患者以痰湿质为主,痰湿质与超重程度和OSAHS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开展中医综合疗法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方法: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2015年9月—2017年3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550例PMOP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该类患者各种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病程、年龄、体质指数(BMI)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本调查发放问卷共600份,回收563份(93.8%),有效问卷550份(91.7%),PMOP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阴虚质158例(28.8%)阳虚质124例(22.54%)血瘀质86例(15.6%)气虚质72例(13.1%)湿热质44例(8.0%)痰湿质40例(7.3%)平和质17例(3.01%)气郁质5例(1.1%)特禀质4例(0.7%);不同年龄段、病程、体质指数(BMI)的PMOP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不同。各体质类型间,与不同病程分布、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不同体质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前3种体质类型为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且不同病程间、不同年龄段分布存在差异,早期以阴虚质为主,后期以阳虚质、血瘀质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各项预后因素在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分析中医体质与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肺癌患者254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其进行肺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主要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这4种体质约占3/4(72.9%),其次是气郁质,占10.2%。病理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为主,所占比例32.3%。对各体质与临床肺癌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及血瘀质这5种体质类型表达与中医治疗呈负相关(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阳虚质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阴虚质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分型、手术治疗以及放疗或化疗与阴虚质表达无相关。结论:肺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为主,中医治疗是与体质类型相关最多的因素,肺癌患者由于中医治疗的介入可能影响其体质的改变,而气虚质和阴虚质与中医治疗最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设计调查问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中医体质类型。结果 :(1)RA单一体质易患体质为虚性体质,其中阳虚质最多。(2)RA患者不同中医体质在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的RA患者在中医体质的分布上具有差异(P0.05),在阴虚体质和血瘀体质中,60~70岁和大于70岁年龄段的患者较多;在气虚体质中,大于70岁的患者较少;在痰湿体质中,以小于50岁的患者为最多;而其他体质中,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体质分布相差不明显。不同体质在病程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7),血瘀体质患者病程最长,为(10.4±8.43)年,其次为湿热质和阴虚质。(3)骨密度在RA患者不同体质类型中存在差异。阳虚体质患者骨密度数值最低,其次为血瘀体质、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患者。结论 :中医体质与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相关性,在未来的防病治病中应更多的应用中医体质分型,以期更好地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证型关联性,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10家医院收集生长于新疆或在新疆居住20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辩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其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证型分类,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均以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痰湿质、湿热质与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60例冠心病患者秽浊痰阻证387例占58.63%,非秽浊痰阻证273例占41.37%;③秽浊痰阻证以兼夹、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两组体质比较其中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秽浊痰阻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性明显(P均<0.05).结论 饮食习惯是影响体质形成、证候类型的重要因素;秽浊痰阻证以偏颇体质、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且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病理体质类型的调查,探讨糖调节受损常见体质类型和人群易感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医体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临床调查的方法,依据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对54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体质特征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处理调查结果.结果:糖调节受损的常见体质类型有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5种类型,以阴虚质、痰湿质占比例最多.结论:在糖调节受损患者体质类型中,阴虚质、痰湿质与其他各类型体质发病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质、痰湿质约占发病人数的80%;在糖调节受损体质类型中,阴虚质与痰湿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发病人数明显高于痰湿质发病人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证型关联性,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10家医院收集生长于新疆或在新疆居住20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其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证型分类,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均以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痰湿质、湿热质与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60例冠心病患者秽浊痰阻证387例占58.63%,非秽浊痰阻证273例占41.37%;③秽浊痰阻证以兼夹、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两组体质比较其中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秽浊痰阻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性明显(P均<0.05)。结论饮食习惯是影响体质形成、证候类型的重要因素;秽浊痰阻证以偏颇体质、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且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南阳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并分析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同时选择3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普通人群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及8种偏颇体质,8种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有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等5种体质类型。与普通人群比较,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三种偏颇体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133例(44.33%),阴阳两虚证92例(30.67%),阴虚热盛证75例(25%)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与气阴两虚型关系密切;阴虚质、湿热痰、痰湿质与阴虚热盛型关系密切;瘀血质、痰湿质、阳虚质与阴阳两虚型关系密切;各中医证候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特点及易患体质。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736人,采用便秘问卷调查表与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女生组功能性便秘体质分布比例较高的为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男生组体质分布比例较高的为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男、女生气郁质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男、女生便秘的体质多以兼夹为主,单纯体质比例较小。3)观察组与对照组男、女生构成比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0.05)。4)女生组阴虚质的偏回归系数是0.454,Exp(B)为1.575;湿热质的偏回归系数是0.699,Exp(B)为2.011。男生组湿热质的偏回归系数是0.672,Exp(B)为1.959。结论 1)女生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以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为多见,男生以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为多见;女生气郁质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2)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偏颇体质多呈兼夹存在;3)具有湿热质、阴虚质的女生容易发生功能性便秘,具有湿热质的男生容易发生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探讨中医体质与各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分裂症血脂异常诊断的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电子量表,确定体质类型,观察体质分布情况。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比较不同体质患者的血脂水平、BMI及WHR,观察BMI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体质分布方面,以偏颇体质为主(占91.0%),平和质较少(占9.0%)。而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占26.0%),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占23.0%)、阳虚质(占12.0%)、气郁质(占10.0%)、血瘀质和湿热质(各占7.0%),最少为阴虚质(占6.0%)。(2)BMI和WHR方面,痰湿质患者的BMI、WHR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血脂水平方面,痰湿质和气虚质患者的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各体质类型患者的TG、HDL-C、ApoA1、Apo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BMI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面,超重组和肥胖组的HDL-C、ApoA1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TC、TG、LDL-C、Apo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血脂异常患者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且气虚质和痰湿质患者的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