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研究表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及胃癌密切相关~([1])。本研究拟探讨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及胃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和中医科就诊的慢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及胃粘膜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296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5个证型,观察各中医证候分布与Hp感染、胃镜象的关系。结果:1.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2. Hp感染率最高的是脾胃湿热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的Hp感染率与其它三型的Hp感染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粘膜病变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中检出率最高的均为粘膜红斑。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胃粘膜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观察慢性胃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对其根除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分成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各6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三联组和四联组两个亚组,每个亚组30例。按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标准方案给予抗Hp治疗10 d,对其根除率进行比较。【结果】(1)Hp总根除率为78.3%,无论采用三联疗法还是四联疗法,均提示脾胃虚弱组Hp根除率最低,总根除率仅为61.7%,低于脾胃湿热组的88.3%和肝郁气滞组的85.0%(P0.05或P0.01);而脾胃湿热组与肝郁气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共有10例患者发生如恶心呕吐、胃痛胃胀等不良反应,其中脾胃虚弱组8例,脾胃湿热组及肝郁气滞组各1例,脾胃虚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脾胃湿热组和肝郁气滞组(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不同,无论是三联疗法还是四联疗法,脾胃虚弱型的Hp根除率均低于脾胃湿热型和肝郁气滞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内镜分类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9月~2008年9月就诊于消化内科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例,进行中医证型与内镜分类。结果 222例慢性胃炎患者内镜分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平坦糜烂性胃炎和红斑渗出性胃炎为多,各种中医证型中除胃络淤阻型以外,其余5种证型与内镜分类的关系,采用非参数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慢性胃黏膜的病理变化随着胃黏膜炎症的加重而加重,病情由轻转重,病性由实转虚,是一个逐渐演变加重的病理过程。提出慢性胃炎的不同中医证型的胃镜诊断标准,为防治胃黏膜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将217 例肝硬化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气郁结、水湿内阻、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瘀血阻络6个证型.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并分别测定血氨水平及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比较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Hp感染情况下血氨水平的差异.[结果] (1)217例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率为 40.1%;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肝功能分级Hp感染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2) 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蕴结型>水湿内阻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型;(3) Hp 阳性组与Hp阴性组比较血氨浓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Hp 阳性组不同中医证型中,瘀血阻络型血氨水平显著性高于其他各型 (P<0.05),其他5型之间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4)肝功能A级与B级、A级与C级之间血氨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B 级与C级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Hp 感染是引起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肝硬化患者感染Hp后血氨水平会明显升高,各证型中瘀血阻络型血氨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不同肝功能分级血氨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肝功能越差,血氨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经中医辨证分型确诊为脾胃湿热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应用三联疗法(索拉+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镜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6、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Hp感染相关胃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Hp相关性慢性胃炎模型的制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较理想的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模型。方法 二级雄性Wister大鼠 4 3只 ,随机分为制模组 [H .pylori及 1 甲基 3 硝基 1亚硝基胍 (N methyl N’ nitro N nitrosoguanidine ,MNNG)组 ]1 3只、对照Ⅰ组 (正常对照组 ) 1 0只 ,对照Ⅱ组 (H .pylori感染组 ) 1 0只 ,对照Ⅲ组 (MNNG组 ) 1 0只。对模型组动物 ,采用H .pylori及MNNG的综合方法制模 ,共 1 2周。采用胃黏膜涂片革兰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 .pylori定植情况。并对胃窦黏膜组织学各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1 )H .pylori感染情况 :正常对照组和MNNG组 :其胃窦黏膜无H .pylori感染 ;H .pylori感染组和制模组分别处死 9只、1 0只大鼠 ,其中 8/9、7/1 0胃窦黏膜有H .pylori定植。 (2 )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 :制模组胃窦黏膜变薄 ,固有层腺体中度减少 ,未见腺体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伴有中度慢性活动性炎症。MNNG组胃窦黏膜变薄 ,固有层腺体中度减少 ,亦无腺体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伴轻度慢性炎症 ,但无明显急性活动性炎症。H .pylori感染组仅有中度慢性活动性炎症 ,胃窦黏膜厚度正常。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基本正常。制模组慢性活动性炎症与H .pylori感染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萎缩性病变 [病理积分 (2 2±0 4 2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临床上运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法针对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抗Hp治疗取得的疗效.方法 对96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分为浅表型胃炎,中度萎缩者,伴不典型增生者,通过Hp阳性检出率,对Hp阳性患者用PPi三联法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结果 浅表型胃炎53例,HP检出阳性47例,Hp根除率91.5%;中度萎缩者28例,Hp检出阳性24例,Hp根除率87.5%;伴不典型增生者15例,HP检出阳性12例,Hp根除率83.3%.结论 临床上运用PPi三联法针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不同病理类型进行治疗均能起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百京  蔡钢  赵瑾 《农垦医学》2010,32(1):25-27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病理演变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慢性胃炎与胃癌前病变123例,做对照研究。结果:与慢性胃炎组比较,癌前病变组肝胃气滞、脾胃湿热两组中医证型发生率降低,脾胃虚寒、胃络瘀血两组中医证型发生率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Hp感染以脾胃气虚、脾胃虚寒两组中医证型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发展到癌前病变的病理演变过程中,由脾胃湿热转为脾胃虚寒,寒凝血脉,导致胃络瘀血可能是关键因素。虚、滞、寒、瘀是胃癌前病变病理演变的基本规律,也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正气不足,不仅是癌前病变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且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不同证候分型与体质分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156例,采用中医体质标准进行分类,并以中医体质分类标准为基础进行辩证论治,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的改善情况。结果:慢性胃炎患者以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瘀血质五种体质为主;辩证论治主要分为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痰阻气逆型、湿热郁胆型、肝胃不和型、瘀血阻络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在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基础上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治疗,能够收到满意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由于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胃黏膜的实验室检查分析、探索,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感染率,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200例胃镜检查者中,有150例Hp检查为阳性,Hp感染检出率为75.0%。中医辩证分型发现:Hp感染中主要以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为主型,其中以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的Hp感染率较高,胃阴亏虚型以及脾胃虚寒型的Hp感染率较低;部分Hp感染患者兼具食滞证、胃寒症、血瘀证。结论胃癌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Hp感染率较高;胃溃疡以及萎缩型胃炎次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胃脘痛证型与胃镜下黏膜表现的相关性。方法:使用χ2检验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273例以胃脘痛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证型、镜下黏膜表现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肝胃不和证与黏膜红肿或红斑(OR=2.201E-009,P=0.000)、胆汁反流或黏液湖色黄(OR=59.035,P=0.041)相关;脾胃虚弱(寒)证与黏膜苍白或红白相间(OR=18.862,P=0.040)、黏膜粗糙(OR=32.091,P=0.039)、黏膜出血点(OR=5.024E-009,P=0.000)相关;胃阴不足证与黏液湖量少(OR=38.541,P=0.049)相关;胃络瘀阻证与黏膜出血点(因变量参考组)相关;脾胃湿热证未得到有意义结果。结论:胃镜黏膜视诊引入到胃脘痛中医诊断望诊是一条有效途径,但仍需扩大样本数量,纳入复杂交互因素,完善Logit模型,所以现阶段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胃炎胃镜下黏膜表现可作为胃脘痛辨证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作为望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血清中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 (SS)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 ,分别测定并比较 34例Hp阳性和 38例Hp阴性及Hp阳性患儿根除前后慢性胃炎患儿空腹血清中GAS、SS的水平变化。结果 :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血清GAS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慢性胃炎患儿(P <0 0 1) ,而血清SS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慢性胃炎患儿 (P <0 0 1) ,且Hp根除后 ,血清GAS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血清SS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慢性胃炎患儿血清中GAS、SS水平变化可能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青海不同海拔地区胃癌中医证型与抗Hp抗体、VEGF、mtP53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青海不同海拔地区(西宁、格尔木、果洛)胃癌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同时对各型患者进行血清抗Hp抗体、血清VEGF水平及胃粘膜mtP53蛋白表达水平测定,并行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海拔地区胃癌患者抗Hp抗体阳性表达率:西宁地区36.67%,格尔木地区40.00%,果洛地区66.67%,西宁地区、格尔木地区两地抗Hp抗体阳性表达率低于果洛地区(P<0.01);mtP53阳性表达率:西宁地区40.00%,格尔木地区50.00%,果洛地区53.33%,三地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血清VEGF水平:果洛地区患者高于西宁地区和格尔木地区患者(P<0.05).各证型之间比较:抗Hp抗体的阳性表达率,脾胃虚寒型、痰湿阻胃型患者明显高于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和胃阴亏虚型(P<0.01);mtP53的阳性表达率,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痰湿阻胃型患者明显高于肝胃不和型和胃阴亏虚型(P<0.05);患者的VEGF水平脾胃虚寒型明显高于其他四型(P<0.01,P<0.05);痰湿阻胃型VEGF水平明显高于气滞血瘀、肝胃不和、胃阴亏虚型(P<0.01,P<0.05).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及痰湿阻胃证患者抗Hp抗体、mtP53呈正相关性.结论 青海地区胃癌生成和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血清VEGF的表达及P53基因的突变与中医证型有关,提示高海拔、缺氧环境可影响胃癌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共收治颈椎病患者 6 0例 ,其中 37例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对其中 2 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并发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分析 ,探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慢性胃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7例病例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符合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其中男 2 1例 ,女 16例 ,年龄 30~ 6 0岁 ,平均 4 5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及慢性胃炎相关病史的询问和体检 ,并行颈椎X线、CT检查。对并发消化道症状者行胃镜检查或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颈椎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不给予胃药治疗。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不同中医证型的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脂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在东直门医院收集120例AS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将AS患者分为肝肾阴虚、痰瘀互阻、气虚血瘀3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血清Hp IgG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为肝肾阴虚组>气虚血瘀组>痰瘀互阻组>健康对照组(P<0.01).AS组各中医证型患者血清Hp IgG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肾阴虚组患者血清Hp IgG表达水平与痰瘀互阻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S组患者胆固醇(TC)、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S患者血清Hp IgG水平与TC、IL-6、TNF-α表达水平均成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AS患者血清Hp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S患者血清Hp IgG表达水平肝肾阴虚组高于痰瘀互阻组.Hp感染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因子的激活,干扰脂质代谢,从而促使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医(TCM)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型与干扰素-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分布在全国14家分中心的1500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基本信息、中医证型信息等采集,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检测指标数据库,对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占前3位的证型分别为肺阴虚证(40.3%)、阴虚火旺证(20.4%)、气阴两虚证(19.5%);证型分布占比最小的为瘀阻肺络证(0.1%)。肝火犯肺证、肺气虚证、痰热壅肺证、肺脾气虚证与干扰素-γ密切相关(P0.05)。结论:干扰素-γ在细胞免疫调节中具重要作用,而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各证型与干扰素相关性不同,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具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急性感染期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为不同证型的复感儿提供微观辨证指标,以促进中医辨证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方法检测150例肺脾气虚证和150例脾虚肝旺证复感儿非急性感染期血清IgA、IgG、IgM及CD3+、CD4+、CD8+、CD4+/CD8+等水平,另选2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1与健康儿童对照组相比较,肺脾气虚证和脾虚肝旺证复感儿IgA和IgG水平均降低(P〈0.05),CD4+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CD8+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CD4+/CD8+比值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中医证型组组间相比较,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微观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非急性感染期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与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间存在一定关联,但不具备正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基因蛋白质在不同证型慢性胃炎胃粘膜中表达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蛋白质在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Fas、P16、P53、P185、CD44、bcl-2及mm23H1等,探讨慢性胃炎不同证候的基因蛋白质表达特征,为揭示中医证候的基因蛋白质特征、表达调控的变化及其规律,证候的基因蛋白质分子诊断学基础,建立微观辨证指标体系,以及证候的动物基因模型复制研究提供思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