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慧  张薇  张运 《中国循环杂志》2002,17(6):474-476
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为探讨房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激活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AS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RAS激活,尤其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脑卒中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15%的脑卒中事件与Af有关~([1]).因此,恢复窦性心律不仅可改善症状,而且可减少血栓栓塞,降低患者死亡率.临床上,Af多发于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及瓣膜病变等基础病变之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Af的发生率不断增高,有关Af的预防,尤其是高危人群Af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房颤动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多,使其在心房颤动的防治中应用有限。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促进心房纤维化,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延长房室传导,诱导细胞内Ca^2+超负荷及炎症反应等,促进心房的电重构及组织重构,从而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房颤动的防治中具有广泛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receptor blockers,ARB)是临床实践中的一类常见药物,对于特定的心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抑制和逆转心房重构的作用。本文就ARB对新发性AF和术后AF的防治效果与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心房颤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它通常与其它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联。新近Framingham的研究表明AF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因素使患者的病死率增加[1],所以它一直是心律失常学关注的焦点。AF是一种渐进性的疾病,大量证据显示疾病的进展源于心房内不断累积的电生理重构和结构重构。在过去几年里,人们对了解AF潜在基础机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种趋势部分与AF的发病率有关,也与AF的治疗不够理想有关,故洞悉其基本机制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目前,对于AF重构的认识虽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对这方面特点的了解并不十分透彻。本文将总结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的作用;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以及在AF状态下的特殊重构。并且还评估此系统在AF病理生理学和治疗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RAS)水平对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的影响。方法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使用口服胺碘酮转复后依转复效果分为转复成功组(n=19)和转复未成功组(n=17),比较两组患者血浆RAS浓度水平。进一步分析其浓度水平与左心房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在转复成功组患者血浆RAS水平显著低于转复未成功组(P<0.01、P<0.05);血浆RAS水平与左心房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对血浆RAS水平升高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胺碘酮转复不易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研究心房纤维化在房颤维持和心房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心外科手术病人53例,其中窦性心律者26例,房颤患者27例(房颤少于10年患者为房颤Ⅰ组,房颤超过10年患者为房颤Ⅱ组).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中取右心房组织,Masson染色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分别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的方法测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血管转化酶(ACE)mRNA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蛋白的表达量,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 同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心房扩大、CVF增高;房颤Ⅰ组心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和2的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E mRNA升高,AngⅡ升高;房颤Ⅱ组心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和2的mRNA有下降的趋势,未达统计学意义,ACE mRNA、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蛋白表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房颤患者的心房纤维化早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很难治愈。目前,大家都把兴趣集中在针对发病机制的新治疗手段。近期研究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系统。因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都成为了预防心房颤动的新型药物。现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房颤动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并回顾了大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高危心房颤动人群(如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心房重构现象被认为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而心房纤维化可能是心房重构中最为关键的过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研究证实有起介导心房纤维化进程的作用,现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房颤动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分子机制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39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换瓣手术患者的心房组织标本.其中房颤患者25例、窦性心律患者14例.应用RT.PCR技术测定左、右心房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T1和AT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患者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房颤组左心房的A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而AT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却无显著差别.右心房AT1和AT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两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别.即房颤患者左心房AT1表达明显上调,而AT2表达并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房颤过程.由AT1激活介导的一系列效应可能是心房重构的相关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 ,但有关AF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 ,对AF的心房组织进行AF分子机制探讨 ,已成为AF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 AF时心房肌细胞Ca2 调控异常1.1  心房肌细胞内Ca2 超负荷及其意义 快速起搏犬的心房 7h后可见心房肌线粒体肿胀和肌浆网破裂 ,这是细胞内Ca2 超负荷的特征性改变[1] 。Leistad等[2 ] 在诱发AF 2 5min后 ,发现细胞内Ca2 含量增加 1倍 ,而乳酸和三磷酸腺苷含量无改变。Ausma等[3] 研究发现在AF的最初 …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可能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维持和发展过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可以在心房颤动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ACEI和ARB类药物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9年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房颤的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阵发性房颤组27例,持续性房颤组19例,永久性房颤组23例,另外选择21例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同时应用心脏超声测量患者左心房直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_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4组血清肾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08,P<0.01),永久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9±1.27)ng/mL、(7.85±1.23)ng/mL、(5.23±1.01)ng/mL vs.(2.92±0.67)ng/mL,P<0.01];4组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66,P<0.01),永久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5±9.57...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570型粘附式细胞仪(ACAS-570)动态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单个平滑肌细胞(SMC)内游离钙的影响,探讨了AngⅡ调节SMC内游离钙的改变的机制。分离兔主动脉中层平滑肌,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第3 ̄5代细胞用于实验,并于实验前两天去除血清使细胞处于静止期。结果发现:AngⅡ可引起细胞内一个快的、短暂的、剂量依赖性的游离钙升高,AngⅡ的拮抗剂沙拉斯可抑制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防治心房颤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房颤动(Af)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息息相关,近年来实验研究认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在心律失常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ARBs防治Af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有关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和心房颤动均是目前心血管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心房颤动作为高血压的共患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众多,由于高血压患病率高,已成为心房颤动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增加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高血压与心房颤动的关系、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危害以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与血管紧张素(AngⅡ)之间的代谢关系在ACE2-Ang(1-7)-Mas轴保护心房颤动(房颤)的心肌细胞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ACE的唯一同系物,ACE2可以水解AngⅡ为七肽Ang(1-7),而Ang(1-7)可以特异性激活Mas受体,发挥抗纤维...  相似文献   

19.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颤动(房颤)预防和治疗方面疗效差且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而很少涉及心律失常领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却在某些高危人群的房颤防治中显示了有益的作用。我们就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防治房颤及其可能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20.
多项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能降低高血压和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异常、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AF)的发生,并且能预防电转复AF的复发。说明ACEI和ARB治疗AF危险因素的病人能获益。ACEI和ARB临床抗心律失常机理可能是通过预防基质重构介导,直接的离子通道的调节特性也可能有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充分的前瞻性双盲试验资料和坚实的临床证据推荐单独使用ACEI或ARB治疗去预防AF。ACEI和ARB抗心律失常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