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正化瘀方对3T3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以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作为肝脏成纤维细胞的替代模型,用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以10%的浓度被添加到培养液中,通过[3~H]-TdR掺入法和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药物血清对3T3细胞[3~H]-TdR掺入量和胶原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血清组[3~H]-TdR掺入量明显少于正常大鼠血清组。药物血清组Ⅰ、Ⅲ、Ⅳ型胶原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血清组,其中Ⅰ、Ⅲ胶原更为显著。由此证明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3T3细胞增殖和胶原的生成。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鼠灌胃给扶正化瘀方后分离的药物血清,能显著促进正常及损伤肝细胞的增殖,有效地抑制CCl4所致损伤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活性,抑制正常及损伤肝细胞的胶原生成率。 相似文献
3.
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脏与肾脏并存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研究用DMN腹腔注射合喂饲重金属,同时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病变,造成多器官纤维化的动物模型,观察扶正化瘀方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从而为多器官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扶正化瘀方对原代培养肝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率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渐进过程,目前对肝纤维化的防治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既往的研究表明,扶正化瘀方(由桃仁、丹参、虫草等组成)能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恢复肝脏结构及功能,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本研究采用正常大鼠灌胃给药,分离血清作用于培养细胞的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该方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率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扶正化瘀方抗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贮脂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扶正化瘀可有效地改善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同时具有降低其显著增高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作用,并对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文进一步以二甲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为模型,观察该方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贮脂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Wistar大鼠48只,体重150~180g,购 相似文献
8.
扶正化瘀方促进二甲基亚硝胺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扶正化瘀319方(下称319方)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4周12次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与319方治疗组,用药4周;获取血清与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肝功能观测。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外周胞浆很薄,有许多小窗孔,内皮下未见基底膜。模型组大鼠肝窦扭曲、狭窄,内皮细胞胞浆窗孔减少或消失,有明显的基底膜出现;肝组织可见出血性坏死,门脉区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向小叶内伸展,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高;肝窦壁第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较正常大鼠均显著增强,且范围较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19方治疗组肝窦扭曲、狭窄程度及内皮窗孔减少和消失程度轻,基底膜较薄或不连续,部分肝窦结构接近正常;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轻,肝组织内纤维间隔明显减少,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窦壁第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均显著减弱,分布面积图像分析结果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319方可显著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 相似文献
9.
扶正化瘀319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扶正化瘀319方可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对已形成的肝纤维化,319方能有效地促使其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回复,与秋水仙碱、大黄虫丸比较,319方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方(FZHY)对肝纤维化小鼠骨髓细胞肝脏归巢的作用。 方法: BABL/C雌性受鼠性别交叉法骨髓移植模型基础上,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成模后,治疗组以FZHY方4.6 g ·kg-1 ·d-1 ig 4周。 PCR,病理及肝功能检测成模情况;通过FISH法标记Y染色体,观察雌性受鼠肝脏内骨髓源性细胞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雌性受鼠肝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蛋白相对表达量。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FZHY组小鼠,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FISH法标记Y染色体观察显示,FZHY组小鼠较模型组肝内骨髓源性细胞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FZHY组小鼠较模型组肝脏SDF-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 结论: 在肝脏损伤时,FZHY可能通过抑制肝内SDF-1蛋白的表达来阻止骨髓源性细胞迁移入肝,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髓源性细胞入肝后促进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扶正化瘀方对纤维化肝脏MMP-2活性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4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模后治疗组以扶正化瘀方灌胃4周。检测血清肝功能、肝脏病理学、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Ⅳ型胶原表达;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Ⅳ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2,MMP-2/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表达水平;明胶酶图法检测肝组织MMP-2/9活性。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异常、肝组织炎症明显、肝组织Ⅳ型胶原表达与沉积增加,TIMP-2蛋白表达增加,MMP-2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而MMP-2活性水平明显上升。扶正化瘀方显著减轻肝脏炎症和胶原沉积;减少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和沉积;降低TIMP-2蛋白表达;抑制MMP-2活性。结论:扶正化瘀方可通过抑制肝脏Ⅳ型胶原病理增生沉积、下调MMP-2活性水平、减轻肝组织的破坏与重构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姜春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17(10):24-24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肝炎的血清中ALT PCⅢCIV HA的影响。方法:应用扶正化瘀胶囊10g,一日二次,连续服用3个月,于用药前、后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分别检测血清中ALT PCⅢCIV HA的含量。结果:用药后第4周,第8周ALT PCⅢCIV HA下降不明显,第12周有明显的下降,治疗组观察项目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与ALT下降呈正相关。结论:扶正化瘀胶囊有明显的降低血清ALT PCⅢCIV HA的作用,是治疗慢性肝炎,防止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且使用方便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319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伟代培养。用扶正化阏9方给 正常大鼠灌胃,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胶原酶消化法测定细胞内外胶原生成率,ELISA 培养上清的I型胶原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半定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RT-PCR法分析I型前胶原、TGFβ1mRNA的表达量。结果:扶正化瘀319方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 相似文献
14.
15.
16.
扶正化瘀方影响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增殖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抚正化瘀方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DMN诱导大鼠肝硬化、肝癌的动物模型,检测用药后血清及肝组织指标的变化。结果:DMN可诱导大鼠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表现为ALT、AKP、γ-GT、AFP的增加,Alb含量下降,肝细胞异常增生,肝癌结节形成,肝癌组织TGFβ1、TGF-βⅡR的表达减少;抚正化瘀方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抑制肝细胞异常增生的作用,并能使癌组织周围表达低下的TGFβ1、TGF-βⅡR含量显著增加,古典名方-人参鳖甲丸也具有上述作用,其总体疗效略低于扶正化瘀方。结论:抚正化瘀方的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抑制肝细胞异常增生及提高TGFβ1、TGF-βⅡR表达可能是该方治疗慢性肝病、预防肝癌发生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7.
使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扶正化瘀方(FZHY)对正常和肝纤维化大鼠细胞色素P450(CYP450)5种同工酶的影响。正常和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以FZHY浸膏粉连续灌胃2周后,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由CYP450 5种同工酶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1A2)、甲苯磺丁脲(CYP2C9)、奥美拉唑(CYP2C19)、氢溴酸右美沙芬(CYP2D6)和咪达唑仑(CYP3A4)配置的Cocktail探针溶液后,通过建立的LC-MS/MS法同时检测血浆中5种探针药物的浓度,采用PK solution 2TM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正常大鼠灌胃FZHY后,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和氢溴酸右美沙芬的AUC0-t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CL也均出现降低趋势,提示FZHY能明显抑制正常大鼠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的活性,但对CYP3A4的活性影响不明显;肝纤维化大鼠灌胃FZHY后,甲苯磺丁脲的AUC0-t显著增加,Vd显著降低,其他4种探针药物的药动学参数未见显著改变,提示在肝纤维化大鼠体内FZHY仅对CYP2C9有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C19,CYP2D6,CYP3A4活性影响不明显。CYP450酶在肝纤维化条件下活性的改变可能是FZHY对正常和肝纤维化大鼠CYP450酶影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中药桃仁,虫草菌丝,丹参及松黄等组成的扶正化瘀方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0例,以条件大体一致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地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降低γ-球蛋白;能有效地调整患者异常的血浆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的异常;显著地降低患者增高的血清板层素和透明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48例(治疗组),并设对照组43例,疗程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检测。结果: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扶正化瘀复方药物血清对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采用正常大鼠灌胃给药、分离血清而体外作用培养细胞的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培养大鼠贮脂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方血清无明显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而且该作用与复方的体内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取血时间、药物血清作用浓度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