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冠心病脉象及其脉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礼勇 《陕西中医》1991,12(4):185-187
<正> 近十余年来,国内开展了冠心病脉象及其脉图的研究,探讨了冠心病脉象的变化规律及其脉图特征,研究了其脉象(或脉图)形成的机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1、冠心病脉象的分布综合多家的报道,冠心病多见弦、弦细、细弦、细、滑、沉、涩、结代、微等脉象,且多是兼见。林氏等描记45例冠心病患者的脉图,多显示弦或弦细脉图形。肖珙分析51例冠心病人两手脉搏图102幅后,发现弦脉图最多占48.04%,其次是滑脉图占21.57%,弦滑脉图占18.63%,弦细及促、涩、革代脉图各占5.88%。张氏报道,100例冠心病以沉涩(43例)、弦细(39例)脉为主,次为结代、滑数脉。张氏等研究表明:67例冠心病人细弦脉最多(67.16%),次为弦脉(17.91%),细弦滑脉(10.45%),其他脉占4.48%。梁氏测录97例冠心病人左右手寸口脉图,结果弦脉(包括兼脉)最多,左右手均在50%以上,其次是细脉,而滑脉较  相似文献   

2.
陈涛  陈茂华  梁嵘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36-1238
运用中医医案OLAP系统,对4400例名医医案的脉象进行概率统计及与病因病机、病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脉象中复脉的出现频率要远大于单脉.两者之比为4.27:1.在单脉病案中以细脉、弦脉、数脉、沉脉、滑脉、弱脉、浮脉、濡脉出现的频率最高;在复脉病案中则以沉细脉、弦滑脉、弦数脉出现的次数较多;迟脉不是寒证主脉;数脉在外感病中也主风证;虚证多细脉;弦脉为肝胆病的主脉,且湿热为患亦多见.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心气虚证脉图计量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炎 《江西中医药》1994,25(4):21-21
检测冠心病心气虚证,非心气虚证及正常人各30例的脉搏图,探讨脉图参数改变与血液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并在检测脉图参数的基础上,运用Be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分别建立了脉图的冠心病心气虚证,非心气虚证和正常人的判别函数。  相似文献   

4.
心气虚证患者临床脉象与心输出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心气虚组75例、心阴虚组33例、心脉痹阻组58例和正常人组70例的临床脉象及心输出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心气虚组弱脉的发生数分别与心阴虚组、心脉痹阻组和正常人组的弱脉发生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气虚组心输出量与心阴虚组、心脉痹阻组、正常人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提示心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脉象以弱脉为主,弱脉作为心气虚证的客观诊断依据具有一定意义,心输出量的减少是心气虚证产生的原因之一。同时,经观测48例心气虚弱脉组病人和27例心气虚非弱脉组成病人的心输出量,发现弱脉组的心输出量明显低于非弱脉组(P〈0.01)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心输出量的减少是弱脉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113例学龄儿童脉图与心血管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脉图和心阻抗血流图无创检测法,观察113例学龄儿童的心脏与血管的功能,并与79例健康青年比较。发现学龄儿童主波(h_1)显著低于对照组,潮波相对高度h_3/h_1和降中峡相对高度h~4/h_1较高,最佳取法压力(P)较低,相似于文献所载之成人细脉、浮脉兼弦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平均顺应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学龄儿童心血管功能明显弱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6.
脉象宽度论     
1 宽细类脉象的分类与特征 细类脉主要有细脉、微脉、弱脉、濡脉,其中细脉以脉体细小、来去分明为特征;微脉以极细极软、似有似无为特征;弱脉以沉细而软、重按始得为特征;濡脉以浮细而软、轻取即得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快速富立叶变换计算病理弦、滑、细脉图的功率谱。将脉图能量分为 A 段(<2 H_2)、B 段(2—4 H_2)、C 段(>4 H_3)三个频率段,求出各段能量与总能量的比值。结果发现弦脉图 A 段能量增加、滑脉图 B 段能量增大,细脉图与平脉图能量分布相似。本分析方法为中医脉象的客观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弱脉     
弱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 弱脉由沉、细、无力、软的特征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9.
李绍英 《山西中医》1989,5(5):32-33,50
本文采用脉象仪和超声心动图观测了冠心病弱脉者的脉图参数和左心室舒缩功能,并与冠心病弦脉者和正常人平脉者进行了比较,发现冠心病弱脉者的脉图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主要特征为:①脉图波幅降低;②脉图面积减小;③主波上1/3处宽度增大;④每搏工作量减小。左心室舒缩功能的测定揭示,冠心病弱脉者存在着明显的左心室舒缩功能的障碍,提示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减退,导致心输出量的降低是产生弱脉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细脉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心血管及血液动力学着手分析细脉产生的病生基础。通过超声多谱勒检测发现细脉与不细脉比,左心舒张期内径、心脏每搏量、平均动脉压较低(P<0.05),动脉壁张力较小(P<0.005),寸口桡动脉舒缩期内径明显减少(P<0.001),桡动脉血流量亦偏低。这说明中医指下细直而软的感觉是有其病生基础的。通过MX—5型脉象仪,观察比较桡动脉直径内从中间到两边七个等分点上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波型,检测后发现细脉者从中间到两边的峰高下降快而且平均值较小。反映了细脉细小而软血少气虚的定义。设想用脉道图面积积分和七个波平均峰值的乘积作为鉴别脉道粗细的指标,与中医切脉符合率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1.
细脉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绍芝 《辽宁中医杂志》1990,14(5):40-41,28
<正> 为了探讨细脉产生的机理,笔者在观测细脉者脉图参数的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对细脉者的左心室舒缩功能进行了观察,并以滑脉和平脉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研究,观测结果发现,细脉者的左心室舒缩功能与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讨虚证脉图参数变化的规律,我们对临床中常出现虚证的两种病,白细胞减少和低血压患者的脉图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诊断标准白细胞减少症:经三次以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000个/cm,确定为白细胞减少观察对象。低血压病:素有低血压史,检查时舒张压低于8.offe,收缩压低于12.offe。虚证诊断标准参考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研究与老年病防治学术会议撰写的(中医诊断参考标准)。经二位以上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诊断后,再采用(中医气、血、阴、阳四虚证计量诊断)的方法进行诊断,取计量诊断与临床…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数、疾、迟、损、败、弦、紧、涩、细、弱、微、洪、大、散、芤、促、结、代等18种脉的脉象和脉图变化特征,及其在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肺心病,心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为临床“诊脉识病”“凭脉辨证”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脉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36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前冠心病可见脉象有12种,分别为:弦脉、滑脉、沉脉、迟脉、缓脉、细脉、弱脉、涩脉、数脉、结脉、代脉、促脉,治疗后以弦脉、滑脉为主,并进一步讨论了其对于判断冠心病的病性病位、指导辨证施治及推断预后转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脉图参数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分期及辨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 1 76例脉图参数变化观察 ,结果显示 :1高血压病患者以脉弦及脉弦的相兼脉为主占 92 .6% ,与正常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 P<0 .0 1 ) ;2高血压病组脉图参数有 BB′/AA′、DD′/AA′、W3 /t、AT(男 )、E(女 )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 P<0 .0 1 ) ;3高血压组脉图参数的改变随高血压 期→ 期→ 期病情的加重弦度增高 ,柔和度下降 ;4高血压辨证分型各组脉图参数改变 ,阳虚组 >阴阳两虚组 >肝阳偏盛组 >肝肾阴虚组。说明随证型变化及高血压分期不同 ,脉图参数亦发生相应改变 ,为脉图与高血压分期“同病异证、异脉”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脉象与脉图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数、疾、迟、损、败、弦、紧、涩、细、弱、微、洪、大、散、芤、促、结、代等18种脉象及脉图变化特征,及其在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肺心病、心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诊脉识病”、“凭脉辨证”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的数字化脉诊属性特征,建立BD-SZ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亚健康辨识系统。方法:采用BD-SZ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对295例在校大学生在最适取脉压下同步采集压力脉图、Ⅱ导心电图及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对其中168例亚健康状态者进行脉诊分析。结果:其中脉弦76例,脉弱14例,脉数28例,脉实5例,脉迟脉弱9例,脉迟11例,脉滑25例;对亚健康组和健康组脉图参数的统计学分析表明,亚健康组压力脉图特征弦变、数变和滑变的几率显著增大。结论:亚健康状态人群脉图多呈弦紧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心气虚证证候,为中医心气虚证诊断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搜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VIP)数据库中有关心气虚证论文,形成心气虚证文献库,提取其中心气虚证诊断标准。采用Excel 2016软件提取其中的症状与体征形成初步诊断条目池,制定《心气虚证诊断条目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向全国21名专家发送问卷,回收资料后采用Excel 2016及SPSS 21.0软件进行均数、变异系数及满分比的统计分析,最终得出心气虚证中重要的诊断条目。结果:在文献检索中提取出230篇有效论文,得到心气虚证诊断标准22种,提取其中的症状和体征共得到诊断条目34条。回收有效问卷21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筛选出心气虚证诊断条目12条,初步确定了心气虚证的重要诊断条目。心气虚证中重要的诊断条目为:胸闷、心悸或怔忡、心悸活动后加重、气短、动则少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淡、脉细、脉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少。较为重要的诊断条目为:面色少华、脉结或代、心脏射血前期(PEP)延长、PEP/LVEF增高。结论:确定心气虚证诊断条目12项,较为重要的条目4项,可供第二轮专家调查,为心气虚证诊断标准修订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64例虚证患者脉图参数进行了观测,并以125例非虚证、10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显示:1.虚证患者脉图参数变化的共同点是AT、AA′、BB′、E减小,OA′延长,Q-O/O-D增大,与正常组和非虚证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意义(P<0.01或P<0.05);2.气、血、阴、阳各虚证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结果与1.同,四虚证各组间比较,阴虚组R′减小,阳虚组BB′/AA′增大,与正常组及其它三虚证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气虚组和血虚组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3.心虚、脾虚、肾虚组均有AA′、AT、BB′减小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病理改变心虚组>脾虚组>肾虚组。为虚证及虚证不同层次的辨证提供了客观指标。对证的客观化、中医诊断客观化、现代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弦脉和非高血压病弦脉脉图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运用时域分析方法分析比较高血压病弦脉和非高血压病弦脉的脉象参数信息,初步推断两类弦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形成机理。方法:应用ZBOX-1型中医脉象仪采集22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压力脉图和300例非高血压病弦脉压力脉图,比较高血压病弦脉与非高血压病弦脉脉图对应的时域参数(h3/h1、h4/h1、w/t)的特点。结果:高血压病弦脉组、非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h3/h1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高血压病弦脉组h3/h1值又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病弦脉组(P<0.01);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h4/h1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及非高血压病弦脉组(P<0.01);高血压病弦脉组和非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w/t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弦脉组外周阻力高、血管弹性差、大动脉的张力增高;而非高血压病弦脉组外周阻力无明显变化,但动脉顺应性减退、大动脉处于高压力、高张力的状态,两者具有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