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椎间固定融合术改变了腰椎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固定节段上下椎间盘存在应力集中,通过观察经后路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明确是否存在退行性变的发生。方法:1998—08/2002-01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骨科收治行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患40例,所有病例均询问主诉是否有腰痛,进行腰部和神经系统检查、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调查、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行肌电图椎旁定位明确神经受损情况,X射线检查及MRI检查,观察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术后随访5年,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为27.5%(11/40),但仅15%患出现主观不适和阳性体征。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比例较高,应力异常集中是退行性变加速原因,大多数患在术后5年内并不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可能与腰椎管容积较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情况,有助于脊柱内固定术方法的改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关于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文章,检索词:“Adjacent-segmentdegeneration,spinefusionwithinstrument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关于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文章,检索词:“邻近节段退行性变,脊柱融合内固定术”,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文献,然后筛除非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以是随机对照实验作为纳入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97篇关于脊柱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随机和非随机实验,38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59篇。36个实验包括运用不同方法及在脊柱不同节段进行内固定融合术,并且对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情况进行了分析。资料综合: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不同活动方式及不同融合部位对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生物力学产生不同影响,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因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邻近节段,不同邻近节段而发生相应变化。影响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因素包括融合节段数量,融合方法、脊柱内固定方式、年龄及性别因素。结论: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几乎都要发生或多或少的退行性变,而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退行性变更加明显,并且与患者融合节段数量、融合方法、脊柱内固定方式、年龄、性别均有密切关系。目前其治疗效果不佳,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未来治疗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并分析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病理改变、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探讨治疗中应用内固定植入体可能带来的变化。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7-03关于脊柱融合固定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文章。检索词"spinal fusion,instrumentation,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脊柱融合,固定,邻近节段退行性变"。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脊柱融合固定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病理改变、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预防治疗。②对具体事件的回顾调查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3篇,排除11篇重复性研究。42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脊柱融合术后脊柱的运动学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可以造成患者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发生或加剧患者术前已存在的某些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退行性变、节段性失稳、关节突肥大性骨关节炎、髓核突出、椎间隙变窄和椎管狭窄等多种退行性变。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融合节段的数目、方式、部位、内固定的使用及患者的自身因素等。柔韧内固定、人工椎间盘等方法是治疗及预防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的方法。结论:脊柱融合固定会导致脊柱的生物力学功能发生相应地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加速,并出现邻近节段病。在决定脊柱固定融合术前,充分了解邻近节段的椎间盘状况、慎重考虑融合方式及内固定器械可能带来的影响、决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或降低邻近节段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背景:颈椎前路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现象已引起临床重视,半弹性内固定系统可能较目前通用的坚强内固定对邻近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小.目的:通过融合节段邻近颈椎间盘压力监测,在除外撑开强度影响的前提下,比较生物椎间融合器与钢板内固定系统置入对犬施术节段邻近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2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其中预实验组5只,测量犬颈椎间盘压力正常参考值;生物可降解椎间融合器组9只;钢板置入内固定组9只.生物可降解椎间融合器组及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均经前路行C3~4椎间盘摘除,相应置入物置入内固定.术中测量邻近颈椎间盘C4~5压力,并计算置入前后C4~5椎间盘压力差作为撑开压力.置入后6个月处死动物,行Pearce分级及组织学观察,评价置入节段上位颈椎间盘(C2~3)退变程度.结果与结论:生物可降解椎问融合器组与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压力差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组组内邻近颈椎问盘压力差与置入后6个月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组织学分级均呈正相关(r=3.13,2.78,P<0.05).生物可降解椎间融合器组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组织学分级均低于钢板置入内固定组(P<0.05).提示过高的撑开压力易导致犬置入节段邻近颈椎间盘退变,与钢板内固定系统相比,应用生物椎间融合器置入内固定可以有效防止邻近节段的退变.  相似文献   

5.
背景:坚强内固定和良好融合存在严重缺陷和不足。目前还未见临床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对邻近节段退变影响的相关报道。目的:回顾分析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后对固定融合邻近上下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6-03/2009-12对收治的部分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失稳及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22例,进行了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中不显露对侧。在固定融合后3,6,12,20个月及取出内固定钉棒后3,6个月,随访X射线片及MRI。针对X射线片运用角平分线法测量固定融合邻近上位椎间隙高度变化,MRI测量椎间盘髓核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患者椎管狭窄症状及神经根性症状消失,并且在随访期间内没有新的临床症状出现。固定融合前、固定融合后3,6,12,20个月邻近节段上位椎间隙高度分别为(7.420±0.0354),(7.4266±0.0369),(7.4533±0.0369),(7.5166±0.0369),(7.4308±0.0369)mm,结果表明,腰椎单侧固定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MRI测量结果显示,固定融合邻近上位椎间盘髓核信号在T2加权像无明显退变。提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能有效预防固定融合邻近上下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椎间盘高度的变化及其与螺钉角度的关系.方法 对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的腰椎滑脱患者3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术后固定融合区邻近椎间盘的变化;对是否"悬浮固定"对邻近椎间盘高度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邻近节段椎间盘高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邻近椎间盘高度变化与螺钉角度的关系.结果 随访10~16个月,平均13.5个月.①L5-S1固定组其上方的L4\L5椎间隙术后1年高度与术后即时相比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4~L5固定组其上方的L3\L4椎间隙及下方的L5\S1椎间隙术后1年高度与术后即时相比虽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5-S1固定组其上方的L4\L5椎间隙高度变化与L4-L5固定组其上方的L3\L4椎间隙高度变化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4-L5固定后,固定融合区上方邻近椎间隙(L3\L4)高度变化与下方邻近椎间隙(L5\S1)高度变化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把手术组按螺钉角度大小分为2组(C组<6°,D组>6°),将2组固定融合区上方邻近椎间隙高度变化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将手术组固定融合区上方椎间隙高度变化与螺钉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r=0.373,P=0.039).结论 ①是否"悬浮固定"对固定融合区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没有差异;②固定融合区上、下方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风险无差异;③螺钉角度的大小对固定融合区上方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有影响,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螺钉角度越大,椎间盘退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冉波  刘浩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99-102
目的:回顾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情况,有助于脊柱内固定术方法的改进。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关于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文章,检索词:“Adjacent-segment degeneration.spine fusion with instrument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关于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文章,检索词:“邻近节段退行性变,脊柱融合内固定术”,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文献,然后筛除非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以是随机对照实验作为纳入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文献。 资料提炼:共收集97篇关于脊柱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随机和非随机实验,38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59篇。36个实验包括运用不同方法及在脊柱不同节段进行内固定融合术,并且对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情况进行了分析。 资料综合: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不同活动方式及不同融合部位对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生物力学产生不同影响,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因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邻近节段,不同邻近节段而发生相应变化。影响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因素包括融合节段数量,融合方法、脊柱内固定方式、年龄及性别因素。 结论: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几乎都要发生或多或少的退行性变,而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退行性变更加明显,并且与患者融合节段数量、融合方法、脊柱内固定方式、年龄、性别均有密切关系。目前其治疗效果不佳,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未来治疗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取回顾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椎间盘造影术在腰痛融合邻近正常椎间盘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行椎间盘切除和后路椎间融合术的患者,手术前行椎间盘造影时,不包括邻近融合节段的正常椎间盘。所有的患者随访35.6个月(24—80个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49例临床效果优良,随访2年以上,38例患者无任何症状。15例患者在渡过21个月的无症状期后出现疼痛复发,采用腰椎MRI和椎间盘造影复查。结果MRI发现15例患者中的8例出现了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而此8例中仅有1例(2%)经过MRI和椎间盘造影同时证实该节段为疼痛的原因,从而再次进行融合手术。结论术前MRI上表现为正常的相邻椎间盘在椎间融合术后不容易变成病变节段,因此没有必要常规在术前为了排除病变节段而行相邻于拟融合节段的正常椎间盘的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9.
背景:坚强内固定和良好融合存在严重缺陷和不足。目前还未见临床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对邻近节段退变影响的相关报道。目的:回顾分析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后对固定融合邻近上下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6-03/2009-12对收治的部分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失稳及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22例,进行了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中不显露对侧。在固定融合后3,6,12,20个月及取出内固定钉棒后3,6个月,随访X射线片及MRI。针对X射线片运用角平分线法测量固定融合邻近上位椎间隙高度变化,MRI测量椎间盘髓核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患者椎管狭窄症状及神经根性症状消失,并且在随访期间内没有新的临床症状出现。固定融合前、固定融合后3,6,12,20个月邻近节段上位椎间隙高度分别为(7.420±0.0354),(7.4266±0.0369),(7.4533±0.0369),(7.5166±0.0369),(7.4308±0.0369)mm,结果表明,腰椎单侧固定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MRI测量结果显示,固定融合邻近上位椎间盘髓核信号在T2加权像无明显退变。提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能有效预防崮定融合邻近上下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实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脂肪组织的沉积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裂肌横截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应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术后多裂肌脂肪化程度以及多裂肌横截面积降低程度,术后疼痛感较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