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中胆囊管气囊扩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1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胆囊管气囊扩张 ,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切开胆总管行胆囊管气囊扩张 ,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取石。结果  13例患者均于术中取石成功 ,无胆瘘并发症 ,术后无胆总管结石残留。结论 本术式具有与胆总管切开取石相同疗效 ,且创伤小 ,住院时间短 ,恢复快 ,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经扩张胆囊管用纤维胆道处理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实验组13例行小切口切除胆囊,扩张胆囊管残端后插入纤维胆道镜,分别采用取石网篮套取、取石钳取石或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对照组8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两组术后均无胆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1年内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残留。[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经扩张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处理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手术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胆总管损伤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道镜技术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46例有胆总管切开指征的胆道疾病患者,术中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发现结石者,用取石钳或取石网篮取出或经胆总管开口推入十二指肠腔内,探查胆总管(取石)后I期缝扎胆囊管。结果 46例中探查阴性22例(47.8%).胆总管结石18例(39.1%).胆管炎6例(13.O%),经胆囊管取石成功16例,因胆囊管口撕裂或者结石过大中转胆总管切开探查、T型管引流7例。39例I期缝扎胆囊管,未做T型管引流.术后恢复良好。平均术后住院8.7d。随访1-7年无残余结石。结论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和治疗,安全、方便、有效.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减少胆道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病例中胆囊管直径大于0.4cm的43例患者实施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的手术,术中经扩张或切开胆囊管配合使用胆道镜进行取石和探查。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合并胆总管结石的28例结石取净,全组病例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d,无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认为有选择地实施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的有效方法和适应证。方法选择疑有胆总管结石及有探查指征的61例患者,在胆囊切除时将胆囊管残端稍为留长,以便于提取牵拉。选用OLYMPUS—P20型胆道镜沿胆囊管轻柔插入,如胆囊管尚不够粗,可先予扩张。胆道镜发现结石后,以取石网篮套取拉出。如结石较大难以通过胆囊管者则常规切开胆总管取石。镜检及取石结束后经胆囊管注入庆大霉素8-16万单位后予胆囊管结扎。结果29例在胆总管下端发现结石,其中24例在胆道镜下予取石网套取除,5例因结石较大常规切开胆总管取除,32例未发现结石。6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无胆漏、胆道出血发生。B超随访或术后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结论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是一项较为有效的微创技术,可使部分患者减少创伤,缩短治疗周期,但其主要适用于胆总管继发性小结石同时伴胆囊管增粗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OlympusP20型纤维胆道镜对40例患者于术中实施经胆囊胆总管探查和治疗。结果 19例探查阴性,21例胆总管结石(其中13例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单纯胆囊结石。全组术后无胆漏和黄疸发生,全部病例恢复顺利。随访半年无残余结石。结论 有胆总管探查指征者均可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探查。降低胆道残石的发生率和胆总管切开探查率。手术操作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释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采用电视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基础上,经胆道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3例,经胆总管切开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9例。术毕夹闭胆囊管,对切开胆总管者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阳性探查9例。阴性探查3例。6例术后3周经T管造影通畅后拔管,3例术后3周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则通过纤雏胆道镜取石拔管。术后无死亡、无大出血、胆瘘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为胆道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扩张性胆总管继发结石的临床特点和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5~2009年20例非扩张性胆总管继发结石的病例资料.结果 2例患者于术前诊断,其中1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出现胆道狭窄而行胆肠吻合术,1例患者行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取石术.18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腹痛、黄疸而明确诊断,其中6例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治愈,其余患者行利胆排石、解痉等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非扩张性胆总管继发结石漏诊原因是多方面的;非扩张性胆总管继发结石治疗应首先行利胆排石、解痉等保守治疗,再遵循EST取石、再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取石,尽量避免胆总管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9.
薛富平  邓起  张继忠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23-2224
目的:探讨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的应用价值和常见问题。方法:回顾分析48例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结石者42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平均7d。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避免了胆总管的切开,提高了胆道结石诊断准确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8例病人于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均有胆总管探查指征,其中50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经胆总管切口检查50例,经胆囊管检查8例。结果:经胆总管探查口取石后再检查50例中,有18例发现残石,达36%,术中取净结石16例,经胆囊管检查8例,3例有结石,1例经胆囊管取净,2例切开胆总管取石,均取净结石。结论: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可减少胆总管结石残留及不必要的阴性探查,是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的应用价值和常见问题。方法:回顾分析48例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结石者42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平均7d。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避免了胆总管的切开,提高了胆道结石诊断准确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检查取代胆总管探查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取代胆总管切开探查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例胆囊多发结石或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采用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结果:阴性12例,8例经胆道镜取出胆总管或肝胆管结石,1例经乳头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11例因胆囊管过细,作经胆囊管-胆总管联合处切开取石,全部患不作T管引流,疗效满意,结论: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术具有安全可靠,对胆总管损伤小,不必留置T管,避免因T管引流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T管滑脱,梗阻等一系列并发症,减小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34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12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加T管引流术13例。结果 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一期缝合术后2例发生短暂胆漏,经3~5d引流后胆漏自行愈合。手术时间65~165min;术中出血40~180ml;住院6~10d,随访1~2年无复发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替代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1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于术中行胆囊切除,同时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做胆道探查取石。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1例出现胆漏,随访3个月至1年未发现有残余结石者。结论: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只要选择适应证,精细操作,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邹波  徐成新 《四川医学》2009,30(6):858-860
目的探讨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2002年1月-2008年4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34例,LC术后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13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4例。结果3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2例经2次操作取净结石。13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6-11d后,胆漏均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结论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的有效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 7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选择性胆道造影266例,均获成功。结果:胆总管结石39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或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21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胆囊管一期闭合1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4例。2例胆管下端狭窄,自剑突下戳孔经胆囊管胆道扩张器扩张。结论: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减少阴性胆道探查手术,了解胆道解剖结构减少术中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并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2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 50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出现术后胆漏2例,经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术后8~10 d胆漏停止;术后胆管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肝右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的并发症。T管引流术后12~14 d经造影检查,46例无残留结石,4例有肝内胆道残余结石(8.0%);术后3~6个月再经T管造影并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术后随访6~24个月,B超或CT检查均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术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镜联合经胆囊管汇入部切开胆总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方法完成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多镜联合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124.38±21.65)min,术中出血量(25.94±9.18)mL。术后第1天淀粉酶(69.75±29.15)U/L,未出现术后胆漏、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一般第2天拔除鼻胆管,引流管酌情于术后3~4 d拔除。总住院时间(6.44±1.63)d。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返院行肝功能、B超检查,未出现肝功能异常、胆总管结石残留等情况。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进行胆道探查取石术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1~3 h,术后发生胆漏32例,漏液均<100 ml/d,30例在3~7 d内停止胆漏,2例16 d后好转。本组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复查,示胆道通畅,无结石及狭窄。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不带T管、创伤小、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造影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 995~ 2 0 0 0年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33例 ,术后常规经T管胆道造影 ,以评估手术效果及了解术后胆系情况。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33例 ,男 7例 ,女 2 6例。术后 2~ 3周 ,患者体温正常 ,黄疸消退 ,胆汁逐渐清亮 ,夹管 1 2h患者无腹部胀痛 ,此时经T管造影 ,结果显示 ,2 6例胆系无异常 ,胆道与十二指肠通畅 ,拨管出院 ;7例存在残留结石 ,残石患者维持T管引流 ,拟行经纤维胆道镜取石。该组均为择期手术患者 ,术前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肝内管结石 ,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道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