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动脉造影和栓塞在肾癌术前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自1991年10月-1995年5月58例肾癌先后行肾动脉造影栓塞和手术除的结果,分析显示:肾癌常见和特异性高的造影征象为肿瘤血管和肾内血管移位侵蚀中断以及肿瘤染色;造影对肾癌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0%。其中Ⅰ期75%,Ⅱ期92%,Ⅲ期73%;用改进的明绞海绵和自制的白芨粉粒行肾动脉丛塞,可使肾癌手术出血少,易分离,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肾癌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肝动脉造影表现及其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肝动脉造影图像,根据其造影表现分为多血供和少血供两组。分别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总体和各组的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多血供者35例(43.8%),肝动脉血管造影表现为肝动脉增粗,肿瘤血管和染色丰富。少血供者45例(56.2%),表现为肝动脉纤细,少量或无肿瘤血管,肿瘤染色不明显。80例患者总体CR+PR为52.5%(42/80),多血供组CR+PR为85.7%(30/35),少血供组PR+CR为26.7%(1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例患者总体6、12和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6.4%、53.6%、28.8%。多血供组分别为94.3%、71.4%、45.7%,少血供组分别为80%,37.85%、15.6%。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转移肿瘤血供丰富程度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肾动脉造影和栓塞在肾癌术前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自1991年10月~1995年5月58例肾癌先后行肾动脉造影、栓塞和手术切除的结果,分析显示:肾癌常见和特异性高的造影征象为肿瘤血管(95%)和肾内血管移位侵蚀中断(90%)以及肿瘤染色(83%);造影对肾癌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0%,其中Ⅰ期75%、Ⅱ期92%、Ⅲ期73%;用改进的明胶海绵和自制的白芨粉粒行肾动脉栓塞,可使肾癌手术出血少、易分离,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肾癌切除率。讨论了肾动脉造影和栓塞在肾癌术前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肾动脉栓塞剂的选用。认为肾癌术前宜常规行肾动脉造影和栓塞。 相似文献
4.
肾癌根治术前肾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探讨肾癌根治术前肾动脉栓塞的选择标准.方法 42例肾细胞癌患者,采用不同栓塞剂行患侧肾动脉栓塞,2~5天后行根治术,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随机抽取30例单纯根治术肾癌患者进行对照.比较不同栓塞剂及不同病理类型肾细胞癌栓塞的效果.结果 栓塞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采用无水乙醇+超液化碘油栓塞后术中出血量减少更加明显;栓塞治疗对未分化细胞癌效果最好.结论 肾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对肾癌根治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制定合适的选择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6.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经病理或头颅MRI诊断 .的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术前全部行全脑血管DSA造影,并应用电解弹簧圈或Glubran胶进行术前栓塞治疗.15例于栓塞后3 d内行手术切除,1例进行观察.结果:16例病变均位于后颅窝.脑血管造影提示单纯由小脑后下动脉供血的3例,由双侧小脑上动脉供血的4例,由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等多条供血的9例.单纯应用电解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3例,单纯应用Glubran胶进行栓塞治疗5例,二者联合应用栓塞者8例.15例病灶显微镜下全切,术中平均出血(350±60)mL.1例因肿瘤体积缩小及瘤体坏死,进行观察随访.结论:血管母细胞瘤主要由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单独或联合供血.应用电解弹簧圈或Glubran胶进行栓塞治疗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提高手术安全性.单纯栓塞治疗有可能成为血管母细胞瘤治疗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行脑膜瘤术前栓塞的护理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张洁脑膜瘤是颅内一种良性肿瘤,多在脑外生长易突向脑内。受颅内、颅外动脉的双重供血,而颅外供血尤为重要。肿瘤因血运丰富,术中易出血而使手术困难,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 相似文献
8.
脊柱肿瘤术前动脉造影和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选择性动脉造影了触脊柱肿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和血供情况。通过选择性动塞结果的评估探讨影响脊柱肿瘤术前动塞和疗效的因素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材料与方法:45例脊柱肿瘤行49例次DSA检查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3岁(18-78岁);恶性肿瘤35例,良性肿瘤10例。肿瘤位于骶尾部27例、胸椎9例、腰椎7例、颈椎2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后用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于栓塞后1-5天内进行手术。结果:①脊柱肿瘤主要DSA表现为供血动脉不同程度增粗、不同程度的肿瘤染色。②49次SAE术栓塞肿瘤血管115根,除2例因供血动脉发出脊髓根大动脉和1例存在多支血供而仅作部分栓塞者外余肿瘤血管均完全栓塞。③例肿瘤完成全切,21列大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切除。④手术平均出血量为1009ml(400-2500ml),无1例发生术中死亡或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①脊柱肿瘤详细的DSA检查有助于治疗方案暄和所有靶血管的显示。②仔细分析DSA表现,改进栓塞技术是保证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疗效和减少产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下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患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按部位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及插管栓塞治疗 (superclectiveangiographandtranscatheterembolization)已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而屈氏韧带以远下消化道出血往往比较困难 ,在下消化道出血中进行SATE ,因易引起肠坏死 ,其应用受到制约 ,近年来 ,2F同轴导管的应用及栓塞材料的改进 ,使SATE在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又受重视[1 ,2 ] 。本文就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动脉栓塞的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动脉栓塞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在能切除和不能切除的肾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肾癌作肾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随访总结,观察病人的按期疗效和远期预后。结果:9例术前栓塞的肾癌均得到了肾根治性切除,随访术手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67%(4/6例)、50%(3/6例)、33.33%(2/6例)。姑息性化疗的晚期癌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结论:肾动脉栓塞有助于晚期肾癌的手术切除,不能手术切除者可提高生存质量。其近期疗效虽肯定,但能否增加远期生存率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对12例腹腔或胆道大出血(其中6例为外科手术后)患者作了腹腔动脉造影,明确了出血来自肝动脉,原因有:肝癌、外伤、肝动脉瘤。所有病例均作了经导管肝动脉明胶海绵或弹簧簧钢圈栓塞。栓寒后均有效止血,但2例术后休克仍无法纠正,12小时内死亡。讨论了动脉造影在腹腔、胆道出血时的意义。对肝动脉出血尤其外科手术后仍出血时,肝动脉栓塞术甚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了介入方法对30例进行期胃癌手术前进行了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化疗栓塞术中及术后症状的改变,对手术切除的27例进行了病理组织检查。总有效率达70.3%,是一种理想的围手术期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股动脉经路,对32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并采取超选择插管对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供血血管进行栓塞。结果32例经造影诊断明确,且供血血管显示清楚的患者进行了超选择性动脉血管栓塞。栓塞疗法止血效果肯定,术后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术中出血少。结论血管造影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32例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进行经肝动脉碘油药物乳剂栓塞治疗,生存率一年75%、二年51%、三年31%。作者认为经肝动脉碘油药物乳剂栓塞术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文中并对复发肝癌的血管造影及栓塞技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肝癌栓塞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对照观察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肝癌栓塞疗效及诊断肿瘤复发的价值。方法 对36例肝癌患者栓塞前后CDFI、血管造影和CT做对照分析。结果 36例中34例(94.4%)栓塞前CDFI显示有血流,分为4组图形(1)肿瘤周边搏动性血流;(2)肿瘤中心搏动性血流;(3)肿瘤周边连续性血流;(4)肿瘤中央的连续性血流。血管造影与CDFI对照,前两组发现相应血管,其余两组未见相应血管。栓塞二周后,36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分析了4例肾外伤出血的栓塞治疗,认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止血迅速的治疗方法。术后可有短暂的腰部疼痛、恶心、发热,但都不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