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介绍一种检查肝脏占位病变新的检查方法———经皮穿刺脾脏门静脉造影CT(CTPSP)。方法:用CT定位确定穿刺点,用20G套管针穿刺脾脏,注射30%Angiografin,每秒1ml,注药20秒后开始CT扫描,用连续动态法,造影剂总量60~80ml;结果:23例行CTPSP检查,21例显影良好,14例均清楚地显示肝内占位病变,病灶最小5mm。2例因造影剂注入胸膜腔,肝内没有造影剂充填。注药局部有胀痛感;结论:CTPSP是显示肝内占位病变的一种敏感方法。CTPSP与CTAP相比,CTPSP不用经股动脉插管;无需使用X光机和导管;可减少造影剂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介绍了种检查肝脏占位病变新的检查方法-经皮穿刺脾脏门静脉造影CT(CTPSP)。方法:用CT定位确定穿刺点,用20G套管针穿刺脾脏,注射30%Angiogrfin,每秒1ml,注药20秒后开始CT扫描,用连续动态法,造影剂总量60~80ml;结果;23例行CTPSP检查,21例显影良好,14例均清楚地显示肝内占位病变,病灶最小5mm,2例因造影剂注入胸膜腔,肝内没有造影剂充填,注药局部有  相似文献   

3.
动脉造影CT在腹部疾病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腹部疾病影像诊断水平,探索动脉造影CT在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22例腹部疾病患者与行动脉造影CT检查,检查后均经手术或活检明确诊断。常规血管造影操作将导管抽入的病变供血动脉后,注入造影剂同时行CT扫描。观察影像学改变,做出诊断;同时观察离子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差别。结果:诊断符合率95.5%,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之间的检查中未见差别。结论:动脉造影CT对于腹部  相似文献   

4.
胃窗造影剂在消化性溃疡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胃、十二指肠等空腔脏器内大量气体及内容物的干扰,超声对消化性溃疡的检查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临床常以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应用胃窗超声造影剂可以有效排除胃、十二指肠腔气体干扰,增加胃、十二指肠壁对比度,并可清晰显示胃壁厚度、胃壁层次、黏膜面及胃邻近脏器情况。本研究采用胃窗造影剂超声检查与胃镜及X线钡餐造影检查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胃肠超声造影专家郭心璋、施红、张武教授主编的《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临床应用及进展》DVD光盘已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片全面介绍了新型口服超声造影剂的主要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胃十二指肠诸多疾病的临床应用与进展,系统总结了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技术基本方法及规范操作技巧。片中附大量胃、十二指肠典型病例动静态超声图像,图片清晰、内容新颖,适于临床消化、影像专业医师及超声诊断医师、研究生及进修医师学习参考。光盘定价:每张光盘60元。邮购地址:100710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发行部;收款人:郝秀萍;联系电话:0086-10-85158550;65130075。  相似文献   

6.
胆管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的临床、病因、分型及CT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材料与方法:对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胆总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扩张,1例肝内胆管呈多发性局限性囊状扩张,2例同时累及肝内、外胆管,2例胆系造影CT扫描,造影剂进入囊肿内。结论: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在静脉输入胆道造影剂Biliscopin后,42个病人进行了上腹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胆道系统正常、正常变异及部分病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结果与两天之内进行的ERCP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准确地诊断胆道系统所有的正常、正常变异及所有的胆道梗阻、胆道结石,但在胆道结石的定量诊断方面有2(2/6)个病人的结石数量被低估;一个病人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仅诊断出胆总管结石而未能诊断出胆囊癌,但轴位图象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胆囊癌。模拟内窥镜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病变。结论: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可以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性的胆道系统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缺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共12例患者,均进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6例进行CT检查。结果:分别对12例球部充盈缺损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球部异物2例;淋巴瘤2例;腺瘤4例;低分化腺癌、类癌、胃窦癌脱入球部、胃息肉脱入球部各1例。钡餐造影显示了12个病变;CT检查的6例中,显示5个病变,其中1个漏诊因病变小于10mm。结论: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缺损少见,钡餐造影对发现球部病变的大小、形态及腔内结构有重要作用,CT在病灶的性质病灶周围情况,腔内外侵犯的程度及远处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经手术证实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扫描与脊髓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脊髓造影检查正确率为95.5%,CT正确率为80%。造成CT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为投照技术,扫描范围及CT检查的限度等问题。作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检查以脊髓造影最可靠。CT适用于下列情况:腰腿痛患者怀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的常规检查或首选检查;脊髓造影阳性或模棱两可而症状较重;脊髓造影发现多节段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十二指肠壅积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总结其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证实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资料及消化道造影检查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4例患者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均显示造影剂在通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受阻,可见笔杆样压迹,蠕动和逆蠕动频繁发生,造影剂来回徘徊呈钟摆样,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使造影剂通过而减轻壅积。结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十二指肠壅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并具有很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结肠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附7例B超,双重造影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结肠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7例并有B超、双重造影和CT扫描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回顾分析B超、双重造影CT等表现。结果:B超检查的7例中,3例表现烟均匀性回声增强实质性肿块,2例不规则形混合回声块影;结肠双重造影有4例显示腔内充盈缺损并管腔狭窄,2例粘膜破坏,2例显示多病灶跳跃性病变;CT扫描中5例显示出病变,2例增强扫描后,见轻度强化。上述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造影剂的使用量对3D螺旋CT胆道造影中胆道树显影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为了评价造影剂的使用量对胆道树显影的影响,42个病人进行了螺旋CT胆道造影检查(男20人,女22人,40~84岁,平均年龄65岁)。只有血清肌酐低于1-3mg/dl,并且对碘造影剂无过敏反应的病人才被包括入本研究中。这些病人被随机分为二组,使用50ml造影剂的病人被列为第一组(n=22),使用100ml造影剂的病人被列为第二组(n=20)。螺旋CT胆道造影:使用的CT机器为Lemaga螺旋CT扫描机,扫描时…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症: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隔膜症的X线表现,提高其X线正确诊断率。材料与方法:共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天~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间歇性呕吐。11例均经上稍化道造影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1例中,隔膜位于降部4例,水平部1例,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6例。无孔型4例,有孔型7例。X钱表现为“双泡征”或“三泡征”;十二指肠梗阻,梗阻近端胃、十二指肠不同程度扩张;梗阻端呈交向远端的半圆弧形。无孔型是完全性梗阻;有孔型梗阻较轻,造影剂是细线状、间歇性通过。结论:X线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本组9 例,男4 例,女5 例,年龄33 ~72 岁,平均52-11 岁。9 例经超声学(US)和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其中4 例经CT,2 例经血管造影检查,9 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结果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主要影像学有:①肠腔狭窄;②十二指肠腔外肿块;③肠腔内充盈缺损;④肿瘤坏死和溃疡;⑤CT显示周围高密度带,伴中心部低密度区;⑥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动脉供血,呈富血管性肿瘤表现。结论 X线钡餐检查和CT 扫描对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血管造影是一种补充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对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该院462例上消化道疾病的患儿口服超声造影剂,观察其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等各部位形态及层次结构,分析异常回声区。超声造影诊断消化性溃疡的93例患儿,比较其胃镜检查结果。结果以胃镜检查结果作对照,胃肠超声造影对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诊断的符合率为93.54%,2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对胃镜检查的良好补充,可作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种筛查方法而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由胃肠超声造影专家郭心璋、施红、张武教授主编的《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临床应用及进展》DVD光盘已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片全面介绍了新型口服超声造影剂的主要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胃十二指肠诸多疾病的临床应用与进展,系统总结了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技术基本方法及规范操作技巧。片中附大量胃、十二指肠典型病例动静态超声图像,图片清晰、内容新颖,适于临床消化、影像专业医师及超声诊断医师、研究生及进修医师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7.
HR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HR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统计支气管扩张症54例,其中全部病例做了常规CT扫描,40例如了HRCT,36例有磺油支气管造影资料。结果 柱状扩张29例,曲张型魂敢管扩张9例,囊状扩张5例,混合型扩张11例。HRCT发现率为100%,支气管碘油造影剂84.4%,常规CT为75%,结论 HRCT是支气管扩张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钙化的CT扫描与造影对比研究(附71例分析)刘振春,陈新,关长群,胡为民本文通过71例冠状动脉CT与造影的对比分析,为CT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寻找更可靠、准确的指标。1材料与方法本组71例均行冠状动脉CT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两种检查时间在3周...  相似文献   

19.
CT造影剂致严重迟缓过敏反应(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CT造影剂致严重迟缓过敏反应(附6例报告)张凤霞①王道萍于向红闫欣CT检查中常需要含碘造影剂做增强扫描,我们在工作中遇到6例严重迟缓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经抢救治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为15~60岁。所用造影剂分别为上...  相似文献   

20.
非离子型造影剂脊髓腔造影CT扫描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易正湘,贺李毅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来源复杂,种类繁多,早期发现和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其重要的意义。在CT、MRMr问世前,应用碘油椎管造影检查对于椎管内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