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16(C0xA16)和肠道病毒71(EV71)等其它肠道病毒经多种途经(空气飞沫、接触、消化道等)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临床特片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儿童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一周内全愈,少数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心肌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双牌县2010年发生了EV71流行,为提高该病的防控水平,降低病死率,对2010年发生的手足口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0~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市儿童医院诊治的手足口病28 479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临床重症患儿粪便或咽拭子送检,主要检测EV71和CA16两种病原。观察各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手足口病住院病例时间分布,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时间分布,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肠道病毒检测结果。结果以2012年最多,为7 587例。每年5月份开始增多,尤其每年6~8月期间发病人数占全年的73.97%~83.73%,2010~2012年高峰为7月份,而2013年为8月份,9月份明显下降。结论 2010年手足口病重症最多与EV71感染相关;2012年手足口病患病病例数量最大,可能与CA16感染相关;2013年不典型手足口病例多,且发病高峰从2010~2012年的7月份后移至8月份,可能与CA6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亦见于A5、A10型病毒感染引起,引起流行及危重病例的多见为EV71。多发生于学龄期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1]。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013年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的病原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2013年8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重症的儿童粪便进行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CA10和CA6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EV71阳性率为23.75%,CA16阳性率为1.15%,CA6阳性率为57.50%,所有患儿未检测到CA10,病原不明确占17.50%;其中有5对为同胞患儿,每对儿童病原相同且临床表现相似。死亡1例,病原为EV71。结论 2013年CA6是重症手足口病最常见病原,发病高峰在8月份,EV71在大连市流行,是手足口病致死的原因,手足口病重症的临床表现与病原和基因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沈阳市铁西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对2011年沈阳市铁西区辖区内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卫生保健工作做的最好的一类以上幼儿园,发病人数最少;缺乏卫生管理的三类幼儿园发病率最高;家长对保健知识的了解与儿童发病情况有关。结论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儿童卫生保健质量的提高、功能的完善,在降低手足口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赤峰市2013年284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轻、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差别,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3-06/12赤峰市手足口病的住院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分析轻型与重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284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182例,女102例,男女比为1.78∶1;普通病例155例(54.6%),重型病例129例(45.4%),其中危重型病例3例(1.06%),死亡1例(0.35%)。2013年赤峰市下半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以6~7月份和10~11月份发病例数较多,占全年的78.5%。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分布以小年龄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全部病例的95.1%。284例手足口病患儿主要分布地区为市区、阿鲁科尔沁旗、宁城县,分别占42.7%、18.98%、13.1%,重症主要分布地区市区、阿鲁科尔沁旗、宁城县,分别占34.11%、28.68%、20.93%。284例病例标本,轻型检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33例,占轻型病例数的21.3%,重型检出EV71阳性83例,占重型病例数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组中年龄3岁者与轻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轻症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心率增快、血糖升高例数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发病时间、高热持续时间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峰市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季节及地区等差异。临床出现肢体抖动、易惊、嗜睡、高热持续不退、白细胞明显升高、血糖高、血压高等临床特征均提示重型手足口病,应引起重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对2010年4月1日~5月31日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HFMD门诊诊治的508例HFMD患儿(男321例,女187例;年龄6个月~14岁)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8例患儿中453例(89.17%)患儿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其中25例(4.92%)仅表现为疱疹性咽炎,皮疹累及臀部302例(59.45%),皮疹累及双膝部126例(24.80%)。发热438例(86.22%),其中低热251例(57.31%),中度发热132例(30.14%),高热55例(12.56%)。血WBC计数正常406例(79.92%),轻度减低WBC(3.7~3.9)×10~9L~(-1) 22例(4.33%),以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相对增加;WBC增高102例(20.08%),其中WBC(12.5~20.1)×10~9L~(-1)65例(12.79%)。发病年龄6个月~14岁,其中1~5岁491例(96.65%),在校学生362例(71.30%)。经抗病毒和及时对症治疗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HFMD可形成大流行,及时有效隔离,综合治疗,可控制本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一例幼儿手足口病合并麻疹的病例,在临床早期诊断中提示需要注意多种病毒混合感染,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可能,防止误诊漏诊发生,防止重症病例出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方法:对2010年6月至7月我院手足口病房收治的临床诊断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2~5岁的学龄前儿童(54.67%),发热者62例(82.67%);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皮疹,以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者为多(42例,56%);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分别为27例(36.00%)和36例(48%);CK-MB和cTnI升高分别为47例(62.67%)和13例(17.3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异常分别为70例(93.33%)、50例(66.67%)、57例(76%)。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对异常者提高警惕,筛查出重症(倾向)患儿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七台河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对经临床及病源学检查确诊的小儿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月份、年龄、性别、发布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在七台河地区农村发病高于城市,3~5岁儿童高发,以7,8,9月份为暴发期。结论根据七台河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确定将防治措施重点放在托幼、街道、农村,并在7,8,9月份作为防控重点期,可最大限度的控制该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手足口患者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月8年100例手足口病患者隔离治疗,做好消毒措施,卫生宣教。同时做好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用药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和好转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没有针对病因的特效治疗,通过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对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治愈。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观察轻症手足口病病人居家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轻症手足口病病人采取居家休息,隔离治疗,每天回院复诊处理,随时电话跟踪随访,指导隔离防护措施,监控病情变化,直到症状消失解除隔离治疗。结果:电话随访56例(100%)失访0例。遵医嘱回院复诊56例(100%),不遵医嘱回院复诊0例(0%),56例病人4例复诊后住院治疗,其余病人均无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无家庭成员交叉感染发生。结论:严格实施隔离防控措施,轻症手足口病病人居家治疗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8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和皮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76.3%)、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81.6%),血糖升高(60.5%),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精神差(78.9%)、惊跳(76.3%)、肢体抖动(68.4%)最为常见,危重病例均有循环和呼吸系统异常表现。治愈3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手足口病重症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回顾分析72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例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皮疹,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惊跳、肢体抖动、精神差最常见。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脑脊液检查阳性率高。小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有明显疗效。结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早发现、早干预、早期应用IVIG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静脉用药,中药炎琥宁;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口服中药泻黄散加减治疗,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治愈率92.1%,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治愈率78.9%,总有效率86.8%,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泻黄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病程,并预防扩散,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集中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且逐渐在全国各地蔓延。鉴于其人群普遍易感性,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3]。此次,COVID-19疫情造成的后果与同为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相比更为深远和广泛[4,5]。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54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比较各年龄段、各临床分期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各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足口病2期及3期较1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手足口病3期较2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