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骨髓纤维化(MF)的诊断,往往经多次骨髓干抽后,进行骨髓活检后才能确诊。急性型起病急,进展快,全血细胞减少。慢性型起病缓慢,发展隐袭,髓外造血。其共同点均有广泛的骨髓纤维组织增生。近来对部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伴不同程度的MF,引起人们的重视,认为MF与CML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一般资料 1982年~1987年,我院共收治MF患者7例,均经外院骨髓干抽3~8次,骨髓活检2次失败而转入我院。其中急性型1例,慢性型6例。男4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既往认为少见,近年来由于对本病认识之提高和简易骨髓活检方法之普及,发现逐渐增多。我院近四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7例,报道如下。一、病例简介例1 住院号87835,女,63岁,1974年4月3日入院。头晕、面色苍白10年余,二年来加重,并发现左上腹部有一肿块。查体:右颌下及右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心尖区轻度收缩期杂音。肝肋缘下1厘米,脾肋缘下8厘米。肝功能(包括胆红素、范登伯试验,转氨酶)正常,清蛋白3.9克%,球蛋白2.0%。先后4次骨髓穿刺均干抽,活检(病理号74—808)证实诊断。四肢及骨盆X线片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作者近几年来共作骨髓穿刺187例,其中男性132例,女64例。成人149例,小儿38例。部位的选择以髂后上棘最多(154例次),其次为髂前上棘(19例次)、胫骨(18例次)、胸骨(13例次)、脊突(3例次)。除一例慢粒并骨髓纤维化、3例骨髓瘤呈干抽及2例全血细胞减少多次取材均被血液稀释而改作骨髓活检,其余取材均较满意。以下谈谈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髂结节骨髓穿刺 70例次 ,成功率达 97% (6 8/70 ) ,其中 2 1例次为经髂前或髂后上棘穿刺失败后改用经髂结节穿刺 ,均获成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经髂结节骨穿 70例次 ,其中 3~ 6岁 2 2例次 ,7~ 14岁 4 8例次 ;男 4 1例次 ,女 2 9例次。经髂前或髂后上棘穿刺失败者分别为 13、8例次。 70例次患儿所患疾病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贫血或发热原因待查、淋巴肉瘤、朗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等。1 2 方法 令患儿侧卧。在距髂前上棘后上方约三同身寸 (中医穴位定位测量法 ,三周…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止骨髓穿刺出现操作技术上的“干抽”现象,求得骨穿一次成功.抽取高质量的骨髓液,我们研制成弹簧式探髓骨穿针。2年来已试用于127例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素芳  吴纫  林慧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61-1362
目的探讨附件良性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附件良性囊肿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腹囊肿穿刺、抽液并注入无水乙醇。结果27例穿刺抽液注药成功。穿刺3个月后复查,有5例囊肿完全消失,22例缩小50%以上;有4例患者术后1年行第2次穿刺;有5例患者在穿刺囊肿缩小或消失后怀孕。3例患者穿刺失败。结论该方法对部分附件良性囊肿的患者效果良好,简单易行,创伤小,可重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排脓和穿刺抽脓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切开排脓组(20例)和穿刺抽脓组(20例)。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外,分别给予切开排脓和穿刺抽脓。结果切开排脓组20例患者19例经一次切开排脓后治愈,一次治愈率95%,随访2年以上,有1例复发,复发率5%;穿刺抽脓组20例患者10例经一次穿刺抽脓治愈,一次治愈率50%,随访2年以上,有5例复发,复发率25%。两组患者一次治愈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笔者认为切开排脓比穿刺抽脓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效果好,应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8.
1960年以来我科对146例脑脓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17例采用一次穿刺抽脓的方法,其中16例治愈,1例死亡。鉴于这一方法在目前有被废弃的倾向,所以有必要对穿刺抽脓方法治疗脑脓肿的价值重新加以评价。临床资料:17例均系耳源性脑脓肿,脓肿部位均位于与耳部病变同侧的颞叶(左侧10例、右侧7  相似文献   

9.
赵琴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416-417
目的探讨在B超指引下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讨论使用B超指引穿刺注入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3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有效率94.7%,无效率53%,不良反应率7.9%,1年复发率15.8%。结论B超指引下经皮穿刺抽液注药治疗肾囊肿,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可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修复法(U G C R)和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U G C P H R)治疗12例心导管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7例瘤体小于3 0cm×3 0cm者采用单纯压迫修复法,在超声引导下直接按压20~30min;5例瘤体大于3 0cm×3 0cm者采用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在超声监视下先将带注射器的18号套管针沿原穿刺口刺入瘤腔,再按住瘤颈阻断血流继续进入瘤腔,用注射器抽尽瘤腔内积血,继续按压20~30min后缓慢减压,仍有血流信号者可重复上述过程.结果 12例均成功,局部无大块硬结形成.其中11例1次修复成功,1例先用UGCR法失败后改用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法成功.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根据瘤体大小选择单纯压迫修复法或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能有效治疗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局部无大块硬结形成.  相似文献   

11.
耳廓软骨膜炎为耳廓前上部无痛性假性囊肿。我科自1992年以来,对62例耳廓软骨膜炎,采用95%的无菌酒精做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无感染的浆液性软骨膜炎62例,其中男58例,女4例,年龄28~46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1~2月。主要临床表现:耳廓外侧面局限性肿物,呈半球形隆起,界限清楚,肿物较小者触之较硬,较大者有皮下积液的波动感。穿刺可得淡黄色清液,其中39例为首次就诊,23例曾做过穿液抽液(穿刺抽液一次13例,二次以上10例)  相似文献   

12.
董文辉  李德强 《江西医药》2012,47(4):327-328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改进方法,以寻求最佳穿刺点.方法 入选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共152例需接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ICU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操作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改进组共80例,一次穿刺成功74例,再次穿刺成功5例,失败1例,总穿刺成功率为98.8%;传统组72例,一次穿刺成功53例,再穿刺10例,失败9例,总穿刺成功率87.5%.两组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例数:传统组4例,改进组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1).结论 与传统穿刺组相比,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简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易定位,且不影响患者的颈部及四肢活动,成功率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骨髓检查是临床上重要诊断方法之一。早在1927年,Seygath氏首先应用环锯术从胸骨中检查原虫,这种常用的穿刺抽吸所作的涂片,一般能满足临床上需要,但有时取材不满意,如干抽或涂片不能诊断时,则须进一步穿刺活检取到完整组织,方能明确诊断。1960年Pearson用Silverman型针为婴儿作骨髓穿刺活检。国内1963年霍笑足等以Silverman型针代替环锯术作骨髓活检,但须作二次穿刺涂片后活检。1976年吕氏等用骨髓穿刺活检两用针,但因针太粗大,病人产生恐惧甚至拒绝检查。本组用16号骨髓活检针,既要抽吸骨髓液作涂片,又可活检骨髓组织,针管粗细适中,简单易行,病人乐于接受,可代替环锯术及二用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展旭  李捷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49-2350
目的 探讨B超定位颈内静脉置管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21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建立透析通路,其中98例行超声定位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20例行盲目穿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结果 超声定位穿刺组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 00.0%,其中1次穿刺成功92例(93.9%),2次穿刺成功6例(6.1%);盲目穿刺组中穿刺成功105例,成功率为87.5%,其中1次穿刺成功94例(78.3%),2次穿刺成功11例(9.2%);超声定位穿刺组穿刺成功率、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盲目穿刺组,穿刺失败率及误伤颈动脉率低于盲目穿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定位后,可以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穿刺安全、可靠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基层医院以及刚刚开展深静脉置管的血透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择1997年6月至1998年3月门诊早孕妇女200例,其中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年龄、孕次、产次差异无显著性(P>0.05)。 纳入标准:孕龄40~70天,无心血管病及过敏史的正常早孕妇女。1.2 方法:观察组:采用宫颈局部麻醉。病员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钳夹宫颈前唇,在宫颈2点和7点处穿刺,回抽无血,则向子宫2点和7点处各注射2%利多卡因2.5ml,并用棉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使用一次性5mL注射器穿刺骨髓腔内输液在危重病儿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2年5月~2014年6月在非洲博茨瓦纳共和国仰加圭医院援外过程中,建立静脉通道失败危重患儿21例,用一次性5mL注射器穿刺骨髓腔内快速输液并给予抢救药物。分析其效果。结果21例危重患儿均1次骨髓腔内穿刺成功,均能在30~180s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在危重病儿急救过程中,若外周静脉难以建立,采用一次性5mL注射器穿刺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叶立人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70-1770
2000年以来 ,我院儿科应用7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与30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直接连接 ,行棘突骨髓穿刺31例 ,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1例棘突骨髓穿刺术患儿中 ,男19例 ,女12例 ;年龄2月~3岁。其中溶血性贫血12例 ,类白血病反应6例 ,缺铁性贫血5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对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58例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分成2组,穿刺抽液+冷冻+加压包扎组(19例),手术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对穿缝合组(39例),随访3个月到1年,观察2组治愈率、复发率,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1次治愈后痊愈5例,复发14例,治愈率为26.3%,复发率为73.7%,有效率为78.9%,其中耳廓增厚6例,1例并发化脓性软骨膜炎.观察组治愈38例,复发1例,经过1次穿刺后治愈,治愈率为97.4%,复发率为2.6%,有效率为100.0%.所有患者无耳廓变形、增厚,无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并发症.结论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对穿缝合是治疗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高效、首选办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浅谈门诊儿童静脉输液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性操作也是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但在给患儿静脉输液时,常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输液失败,这不仅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给笔者的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本院门诊从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对750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观察,其中失败86例,失败率达11.47%。现就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例患儿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1~12岁。上呼吸道感染48例,扁桃体炎20例,支气管肺炎15例,外伤感染3例。其中重复穿刺1次55例,重复穿刺2次21例,重复穿刺3次7例,重复穿刺4次3例。2讨论2.1护士技术方面原因分析及对策2.1.1选择针头不妥2.1.1.1原因①患儿年龄虽小但较胖,脂肪层厚血管深,静脉穿刺选用的是421号或5号针头,结果因针头太短不能到达血管;②患儿年龄虽大但血管浅而细,静脉穿刺选用的是621号或7号针头,结果因针头比血管粗而穿破血管。2.1.1.2对策随时备好各种型号的头皮针(421号、5号;521号、6号;621号),穿刺前先查看患儿血管情况,根据胖、瘦,血管深、浅、粗、细选择合适的针头。2.1.2穿刺速度、角度不当2.1....  相似文献   

20.
肺复张后肺水肿(RPE)是指胸腔穿刺抽气或抽液使其原来受压肺脏复张后,患肺发生的急性肺水肿现象。笔者遇到9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24~62岁,平均36.5岁。右侧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各1例,前者首次抽液1600ml 后30分钟发生肺水肿,后者第一次抽液800ml 未发生意外,第二次抽液2200ml 后发生肺水肿。自发性气胸7例(右侧5例,左侧2例),患肺压缩80~100%,其中5例行胸穿抽气,首次抽气1200~1850ml 后30~80分钟发生肺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