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由于糖尿病和老年血透患者日益增多,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失败,无法保证透析效果。随着科学的发展,颈内静脉插管是近几年的新趋势,深静脉永久性导管材料的优化,生物相容性好,已被大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4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及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留置导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颈内静脉导管使用时间明显长于股静脉导管。结论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较佳的临时血管通路,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需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儿48例,相应并发症主要有堵管、导管脱落、感染等,并给以堵管护理、导管脱落护理及感染护理等。结果本组48例患儿中,1例患儿出现导管滑脱,1例患儿发生感染,2例患儿出现堵管,但均经相应处理而治愈出院。其余44例患儿顺利置管及拔管,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利于临床静脉给药及救治,但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堵管、导管滑脱及感染等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通过静脉留置导管治疗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此类方法是将导管经过外周静脉而进入到腔静脉的长时间留置,在临床上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每一位护士必须熟知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根据我们在临床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抢救危重患者,于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共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18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8例患者,男132例,女86例,年龄12~83岁。锁骨下静脉置管180例,颈内静脉置管27例,股静脉置管11例。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腹腔留置引流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胸腔、腹腔留置管 ,定期引流并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癌性胸腔、腹腔积液 9例 ,针对这一新技术 ,我们在治疗前、中、后对患者进行了全程护理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31~5 0岁 ,平均 4 0岁 ;原发性肝癌 4例 ,肺癌 2例 ,乳腺癌2例 ,胃癌 1例 ,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 ;并胸腔积液者 4例 ,腹水者 5例。1 .2 器械与用物 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美国Arrow公司产品 )。单腔 1 6 Ga,1 .7cm× 2 0 cm,一次性负压引流器 ,一次性延长管 1根 ,… 相似文献
7.
卵巢癌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死亡之首。晚期常并发大量腹水,以往需多次腹腔穿刺放腹水或腹腔穿刺后腹腔化疗,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还易造成腹腔感染、脏器损伤等,患者相当痛苦。近年来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腹腔穿刺置管后引流腹水和腹腔化疗治疗卵巢癌患者,开始未及时进行导管的相关护理,出现了患者置管时情绪紧张、置管后意外脱管和局部感染等不良后果,之后及时跟进相关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闫秀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33(8):682-683
静脉输液从用输液器的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发展到目前的各种静脉留置导管 ,完成了简单的静脉给药治疗及复杂的完全胃肠外营养及各种化疗药物的应用 ,其中留置导管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导管留置时间长短 ,当前我国在静脉留置导管护理领域的工作与国际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1 目前常用的静脉导管的材料、规格静脉导管的材料直接影响到导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抗感染能力及局部刺激程度。目前导管材料的研究集中于不易引起血栓和感染 ,具备良好相容性的材料 ,以硅及聚氨酯为中心静脉导管的主要材料。中心静脉导管的类型有 :短期… 相似文献
9.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用于静脉给药、血流动力学监测、补液和肠外营养支持等,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我们对本院收治的123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VC-RI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退出的情况,以提高护理质量,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方法:对30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的情况及护理中的问题作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规范血液净化操作规程及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措施下,导管感染率由2.07例次/1000导管日下降到0.29例次/1000导管日;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27例次/1000导管日。本组病例没有因导管血栓形成而退出的患者。结论:制定标准的操作规程及执行严格的的血液透析中心管理制度,提高置管技术,加强导管护理,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延长长期留置管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社区应用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病房和老年病房接受输液治疗患者121例,分为A组58列和B组63例。A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B组采用一般静脉头皮针输液,比较两组的穿刺结果。结果:A组渗血、渗液、肿胀、静脉炎例数明显少于B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社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0):89-89
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技术是针对胸腔积液而采用的一项新技术。它既不同于胸腔穿刺引流也不同于胸腔闭式引流。它是胸腔穿刺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相结合的引流技术。该技术具有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引流效果满意、便于护理等诸多特点。适合在各级别医院广泛开展。然而,随着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护理技术也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本文就我院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3例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现就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侯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9):46-46
目前治疗肺癌常用紫杉醇持续静脉滴注治疗(3~5h以上),较易引起局部静脉炎、静脉硬化、皮肤红肿、色素沉着,甚至破溃,患者较为痛苦。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科对60例确诊为肺癌患者,通过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ICC)导管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置管经腋静脉到上腔静脉,从管内滴注紫杉醇,建立并严格执行留置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指南》2019,(2)
目的探讨并分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接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1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人数相等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编辑为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编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6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67%,两组有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运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不仅经济又实用,而且效果好,再结合全程护理干预进行术后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正>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而机体正处于超敏状态时引起的急性胸膜渗出性炎症,由于胸液中含大量纤维蛋白及炎性细胞,如果不及时排出,会造成胸膜肥厚粘连、胸廓塌陷,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甚至需要手 相似文献
17.
18.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手术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长期使用及护理的经验,探讨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应用Seldinger技术和撕脱型扩张导管法行颈内静脉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并观察2003年5月-2007年2月441例患者置管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419例长期使用无异常,血流量可迭180~360ml/min,,22例次感染,感染发生率4.9%.共7例患者拔管,导管血流不畅经处理后无效拔管者3例,因反复感染控制无效拔管者4例.结论 ①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导管成功留置的关键;②良好护理是导管延长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③带涤纶套的长期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中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187-188
由于糖尿病及老年血透患者的日益增多,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失败,无法保证透析效果。近年来颈内静脉插管成为新趋势,颈内静脉置管保证了血液透析时充分的血流量,可长期使用,手术难度小,安全系数高,不限制患者活动,效果满意。现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对35例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