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收集临床标本中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38株,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MRSA76株,检出率为31.9%。MRSA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利福平、头孢噻吩、氟哌酸较敏感,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均有很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和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抗生素纸片在MH琼脂平板上对MRSA的抑菌环;用棋盘稀释实验进行肉汤稀释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阿奇霉素和万古霉素抗菌药物对15株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指数(FIC)测定联合效应。结果 阿奇霉素和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后其MIC明显降低。FIC≤0.5,协同作用是26.7%;FIC为0.5~1,相加作用是73.3%;无拮抗作用和无关作用。结论 万古霉素目前对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具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其与阿奇霉素在体外对MRSA有较好的联合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青霉素与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抗生素纸片在MH琼脂平板上对MRSA的抑菌圈;棋盘稀释实验进行肉汤稀释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14株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指数(FIC)测定联合效应。结果: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后其MIC明显降低,FIC≤0.5占71%,0.52的为0。结论:万古霉素目前对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其与青霉素在体外对MR-SA有较好的联合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1993~1996年临床感染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82.55%,革兰阳性球菌占8.08%,真菌占9.37%.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色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白色念珠菌共占74.94%,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和氟哌酸对非发酵菌抗菌活性最强;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对肠杆菌科活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皆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几年来临床病人细菌培养病原菌的情况和抗生素敏感与耐药情况。方法需氧培养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病原菌前四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在60%以上,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16.7%。大肠埃希氏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比较敏感。耐药率在20%以上。对四环素敏感,耐药率在75%以上。非发酵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耐药,对氧氟沙星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可行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无菌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以不同的冲洗量,消除抗生素的抑菌活性。结果:样品、阴性对照及试验组菌在5 d内生长良好。结论: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采用薄膜过滤法,用0.1%蛋白胨缓冲液冲洗500 ml,可有效除去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中的抑菌成分,使检验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998-01/04分离的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5l株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7.9%,且都为多重耐药株。14种抗生素中万古霉素活性最好,耐药率为0%;其次为利福平、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耐药率分别为23.5%、35_3%、43.1%、60.8%、64.7%;对青霉素、SMZ CO、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呋新耐药率高,均在70%以上。结果: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MRSA所占比例极高,首选用药为万古霉素,可联合使用利福平、丁胺卡那或氯霉素。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秦有年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89-3490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各类感染标本分离出的8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株,检出率为9.1%;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青霉素为5.6%。结论 MRSA的耐药趋势增高,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MRSA最为有效的抗生素,加强MRSA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红梅  席亚萍 《中外医疗》2013,32(5):143-144
目的探讨和研究五倍子等十二种中草药对耐药与非耐药菌株抑菌活性的对比分析。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这四种菌株进行重要抗菌试验试管法的测定,进行最低抑菌浓度的统计和记录。结果五倍子、黄连、大黄、黄柏、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五倍子、黄连、黄柏、白头翁、大黄以及败酱草对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有着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此十二种中药材对于以上四种菌株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并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烧伤病区病原菌及其耐药变迁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烧伤病区病原菌和其耐药性的变迁情况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烧伤患者近 6年来所分离的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细菌耐药情况 ,与前 5年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近 6年 ,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 ,枸橼酸杆菌居第 3位 ,不动杆菌有上升趋势 ,由第 8位跃居第 4位 ,白色念珠菌有所升高。各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均有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枸橼酸杆菌和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或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敏感性下降。对G 球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主要有万古霉素、头孢唑林、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对G-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主要有头孢他啶、头孢呱酮、氟哌酸和丁胺卡那霉素。结论 :了解烧伤患者感染菌种的变更 ,细菌药敏变化情况具有指导临床用敏感抗生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烧伤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烧伤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71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烧伤常用药物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及磺胺甲噁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头孢西丁的MIC值区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根据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甲噁唑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计算50%最低抑菌浓度(MIC50)和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结果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收集的1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甲噁唑、红霉素、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9.4%、88.3%、87.1%和0,其中MRSA有146株(占85.4%).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范围为0.015~0.5 U/mL,MIC50为<0.015 U/mL,MIC90为0.03 U/mL.结论 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对于临床烧伤创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重组溶葡萄球菌素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状况和耐药特点。方珐常规方法分离、鉴定菌株;琼脂筛选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K-B法检测对氨苄青霉素等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990~1997年共分离出各种葡萄球菌133株,其中血浆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血浆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35株,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7株,占68.3%;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9株,占54.2%。133株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氨苄青毒素等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对以上抗生素耐药率。结论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严重,防止其散发和流行十分必要。万古霉素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的首选药物。应加强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密切注意其对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耐药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蒋敏  庞韬  张敏  刘娜  江婉婷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62-1263
目的 了解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医学检验操作规程及试剂说明书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NCCLs的标准进行判断。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7.7%(82/172)。MRSA对多数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92%-100%,且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相比,其耐药率显著高。MRSA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和氧哌青霉素/他唑巴坦相对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MRSA栓出黄色葡萄球菌中占较大比率,且表现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利福平和氧哌青霉素/他唑巴坦可做为MRSA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变迁和耐药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萄),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ylococcus aureus MRSA)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并且对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本文旨在介绍MRSA的耐药性变迁情况和耐药机理。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金葡耐药性的情况。结果:自抗生素应用于临床至今金葡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受性,其耐药机理:对甲氧西林耐药主要是产生PBP2a;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是由于产生了多种转移酶使抗生素活性基失活;对喹诺酮类药物耐受是由于靶位的改变及与菌体内物质的汲出有关。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对MR-SA的治疗首选万古霉素,头孢类药物除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外对MRSA几乎无作用;丁胺卡那霉素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近2年我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近2年我院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248株,最常见的病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163例,其次是皮肤感染21例,败血症11例,临床常用苯唑西林、萘夫西林、头孢硫脒、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平均抗生素疗程为12.48 d,肺炎及败血症的疗程较长,分别达到13.71 d及15.11 d,96.31%(235/24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34%(35/24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住院首要病因,抗感染疗程较长,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38例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下呼吸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婴儿818份痰标本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和梅里埃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完成14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从痰标本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38例,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达福普汀外的11中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青霉素类高度全部耐药,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为79.7%、71.7%,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1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28株,占20.3%,MRSA株对所测试苯唑西林青霉素全部耐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药物敏感性均低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达福普汀的敏感性均较高。结论婴儿下呼吸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常见菌株,本地区引起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仍敏感,苯唑西林等耐酶青霉素是可作为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用药。MRSA菌株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标本总数的74.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皆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多数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西林G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先抗生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儿童血培养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磊  陈洁 《浙江医学》2001,23(4):204-206
目的:了解近年来儿童血细菌谱和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API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株。结果:从7415份血培养中分离到650株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539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0株,肠球菌7株;革兰阴性菌10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红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775、65%、76%、10%、105;表皮葡萄球菌对上述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5%、63%、73%、7%、165;肠球菌耐药率分别为67%、100%、71%、60%、83%;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噻吩、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他巴唑,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62%、68%、2%、6%、11%、14%16%和195。结论、儿童血培养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葡萄球菌为优势菌种,肠球菌耐药性特别高,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9.
24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报告的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应用WALKAWAY-40系统分离鉴定出24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检测β-内酰胺酶阳性和耐苯唑西林的菌株.结果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95%,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66%,除万古霉素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为高度耐药,与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24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提醒临床医师在对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上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报道支持用老一代的抗生素来治疗由新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MMWR)近期报道,美国分离出2株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32 μg/ml,这两株在体外对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