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用于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围手术期镇痛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各项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前3d服用塞来昔布200mg,每日2次,术后使用患者自控镇痛泵(PCA泵)并联用塞来昔布200mg,每日2次,对照组术后仅使用PCA泵。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PCA泵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恶心、呕吐、便秘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VAS评分、PCA中药物用量以及副、作用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用于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以显著提高痛阈,降低术后VAS评分数值、PCA泵用量以及阿片类的副反应,且不影响出血,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236-1238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48h,24h给予塞来昔布200mg,对照组术前48h,24h给予口服安慰剂(复合维生素)。术后12h、24h、36h、48h、72h两组均予塞来昔布200mg,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同时调查患者的镇痛满意度(SD)与睡眠满意度(SS),记录额外镇痛药物的援助情况和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于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各取外周血2mL检测前列腺素E2(PGE2)的浓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h、4h、8h、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与S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的额外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都少于对照组。术后24h血清中PGE2浓度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塞来昔布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睡眠状况,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时间治疗法服用塞来昔布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于2005—08/2006—04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女性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和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各组16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并要求镇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每次间隔4h以上;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患者术前8h口服塞来昔布(西乐葆,西尔大药厂波多黎各分厂,批号:0408064)400mg,术后禁食水期过后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次日起按每日2次常规服药,期间可按患者要求给予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镇痛,每次间隔4h以上;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患者术前3—7d每日通过目测类比评分法测定疼痛周期及峰值,术后在峰值时间前35min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对无明显疼痛周期的患者,参照Labreeque的研究结果确定服药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后应用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次数,术后12d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功能锻炼后的屈曲角度。结果:纳入患者4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术后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次数明显低于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以24-48h为例,分别为(0.750&;#177;0.173),(0.625&;#177;0.143),(1.125&;#177;0.121)次,P〈0.051。②功能锻炼同期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术后第4天为例,分别为7,5,4分,P〈0.05)。⑧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在术后第6,7,9天时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屈曲角度高于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术后第6天为例,分别为(87&;#177;2)&;#176;,(76&;#177;2)&;#176;,(64&;#177;1)&;#176;,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痛阈,明显减少术后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的次数,缓解功能锻炼期关节疼痛。采用时间治疗法服用,可更为明显地降低患者功能锻炼期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早达到功能锻炼目标。  相似文献   

4.
刘海霞  刘红 《山西护理杂志》2013,(12):3918-3919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骨关节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于术前24 h内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PCIA),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每天口服塞来昔布400 mg,并根据疼痛评分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对照组于术后仅使用PCIA,按需使用镇痛剂如哌替啶肌肉注射.分别于术后4h观察1次病人视觉模拟疼痛标尺(VAS)疼痛评分、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睡眠障碍,出院时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术后12h~48h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阿片类药物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睡眠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采取多模式超前镇痛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改善病人的睡眠障碍,减少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区域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单节段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镇痛,B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40 mg镇痛,C组为术后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术后2、6、12、24、48、72 h的疼痛VA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显著优于C组(P<0.05);C组术后追加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多于A、B组(P<0.05);术后2 h,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术后6、12、24 h,A组与B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A组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C组不良反应例数显著少于A、B组(P>0.05), A、B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能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氟比洛芬酯起效更快,而帕瑞昔布钠长期镇痛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在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联合自控镇痛(PCA)的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5 ~6 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塞来昔布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塞来昔布组麻醉诱导前8 h 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手术后当天进食后口服200 mg,手术后第1 ~5 天,200 mg/次,2 次/d;对照组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在手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静脉或硬膜外自控止痛泵、肌内注射或口服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 评分、止痛泵药物用量、阿片类药物用量以及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 纳入患者60 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塞来昔布组在术后第1 ~3 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当天、术后第4、5 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 天内,塞来昔布组止痛泵药物用量和阿片类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出现药物副作用的次数也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塞来昔布在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联合PCA 的多模式镇痛中可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及减轻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于髋关节置换的超前镇痛作用,及其减少其他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40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400 mg,手术后6 h再次给药200 mg,术后2 d,塞来昔布200 mg,2次/d);对照组(术前不给药)。两组均于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使用硬膜外镇痛(PCEA),维持手术后48 h。分别于入院时,麻醉前、术后0 h、2 h、4 h6、h、12 h、24 h、48 h进行可视痛觉评分(VAS),记录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术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其他镇痛药物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塞来昔布能有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疼痛,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泵及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且副作用较小,对于术后髋关节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时间治疗法服用塞来昔布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于2005-08/2006-04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女性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和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各组16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并要求镇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每次间隔4h以上;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患者术前8h口服塞来昔布(西乐葆,西尔大药厂波多黎各分厂,批号:0408064)400mg,术后禁食水期过后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次日起按每日2次常规服药,期间可按患者要求给予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镇痛,每次间隔4h以上;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患者术前3~7d每日通过目测类比评分法测定疼痛周期及峰值,术后在峰值时间前35min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对无明显疼痛周期的患者,参照Labrecque的研究结果确定服药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后应用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次数,术后12d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功能锻炼后的屈曲角度。结果:纳入患者4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术后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次数明显低于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以24~48h为例,分别为(0.750±0.173),(0.625±0.143),(1.125±0.121)次,P<0.05]。②功能锻炼同期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术后第4天为例,分别为7,5,4分,P<0.05)。③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在术后第6,7,9天时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屈曲角度高于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术后第6天为例,分别为(87±2)°,(76±2)°,(64±1)°,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痛阈,明显减少术后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的次数,缓解功能锻炼期关节疼痛。采用时间治疗法服用,可更为明显地降低患者功能锻炼期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早达到功能锻炼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及塞来昔布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鲑鱼降钙素组(S组30例)、塞来昔布组(C组30例)和鲑鱼降钙素+塞来昔布联合组(M组30例)。鲑鱼降钙素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50U/次,1次/d),连续2周;塞来昔布组患者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mg,2次/d)镇痛,维持镇痛7d;联合组则采取上述两组的联合用药。术后记录静息(RVAS)、主动(IVAS)和持续被动(PVAS)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术后的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主动外展患肢达45。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术后24、48、72h的RVAS评分、功能训练时的IVAS评分和P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鲑鱼降钙素组和塞来昔布组(F=20.11,P=0.032;F:19.72,P=0.037;F:21.62,P=0.006);而它们于术后96、120h的RVAS评分、功能训练时的IVAS评分和P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35,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的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主动外展患肢达45。时间均显著短于鲑鱼降钙素组和塞来昔布组(F=13.62,P=0.042和F=11.39,P:0.045)。结论鲑鱼降钙素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镇痛效果良好,联合塞来昔布镇痛效果更佳,可作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临床中应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腰椎后路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医疗区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入院后即遵医嘱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 mg, 2次/d,术后半小时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12、24、36、48 h分次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于术后半小时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12、24、36、48 h分次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4、8、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及术后24 h内哌替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疹、嗜睡等不良反应;术后24 h观察组哌替啶用量、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帕瑞昔布钠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增加患者术后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在手部手术围手术期的镇痛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术前1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术后1~5天,每日两次,每次口服200 mg;对照组予安慰剂,两组术后均不限制使用患者自控镇痛、肌注或口服阿片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 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3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和第四、五天两组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五天内观察组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部手术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而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患者60例,ASAI-Ⅱ,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吗啡组,地佐辛组地佐辛50mg,吗啡组吗啡50mg,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背景剂量2ml/h,负荷剂量4ml,追加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患者主诉疼痛时追加哌替啶50mg。记录术后2h,6h、24h、48h的VAS评分、PCA泵按压总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哌替啶使用总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A按压总次数以及哌替啶使用剂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地佐辛组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泵在手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解放军第401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手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镇痛采用盐酸哌替啶50mg,1次/6h肌内注射;观察组镇痛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0.1mg+盐酸奈福泮200mg+昂丹司琼16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术后持续镇痛48h。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和48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8、12、24、48h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静评分除术后48h外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自控镇痛泵在手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术后患者的止痛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用于胸部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在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需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P组)和单纯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20例。于手术结束前30min,P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F组静注生理盐水4mL。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2h、4h、12h和24h两组VAs评分、镇静评分,术后24h两组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h、4h、12h和24hVAS评分,术后24h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芬太尼的用量P组均明显少于F组(P〈0.05);术后24h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的患者例数P组也少于F组(P〈O.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更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降低芬太尼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手术时超前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5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5例.术前15 min实验组(Ⅰ组)进行氟比洛芬酯100 mg的静脉缓注,对照组(Ⅱ组)进行生理盐水20 ml静脉缓注.分别记录术后1 h、2 h、4 h、6 h、8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 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术后1 h、2 h、4 h、6 h VAS Ⅰ组均低于Ⅱ组(P〈0.05),术后8 h、24 h两组VAS无显著差异;术后24 hⅠ组(275.8±45.5)mg的曲马多用量明显低于Ⅱ组的(310.5±57.2)mg(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Ⅰ组与Ⅱ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在Ⅱ级和Ⅳ级上差异明显(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在骨科手术镇痛中的超前应用,能够减少曲马多用量,对术后镇痛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应用低剂量氯胺酮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各30例。氯胺酮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15 mg/kg,后持续泵注氯胺酮0.2 mg/(kg.h)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相应静脉注射和泵注生理盐水,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72小时内各时间点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PCA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与副作用。术后电话随访疼痛情况,了解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PCA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电话随访两组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谵妄、恐惧、噩梦等不良精神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手术给予低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但不能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氯胺酮超前镇痛的确切性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曲马多联合芬太尼两种镇痛方式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静脉全身麻醉,术后均以电子镇痛泵行静脉自控镇痛。A组为氟比洛芬酯组,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150 mg+芬太尼0.5 mg+托烷司琼6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B组为曲马多组,镇痛泵配方为曲马多500 mg+芬太尼0.5 mg+托烷司琼6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术后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R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R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与曲马多复合芬太尼相似,但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唐承银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20-1222
[目的]评价口服氨酚羟考酮用于骨科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0例骨科上肢手术行臂丛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三组,即氨酚羟考酮组(A组)、曲马多(B组)和安慰剂(维生素C)组(C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于术毕时口服第一片,当日为每6 h服1片,直至入睡,最多3片;后每次1片,3次/日,再连续服用2 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乳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成两组,Ⅰ组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4 h(T2)和术后24 h(T3)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6-酮前列腺素1(6-Keto-PGF1)浓度。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A)镇痛泵(吗啡1 mg/ml,氯胺酮1 mg/ml;PCA每次1 ml,有效按压时间5 min/次),并在术后4 h、12 h、24 h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并进行镇痛效果评价(VAS评分)。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T2、T3各时点的血浆6-Keto-PGF1水平均明显升高,而Ⅰ组T1、T2、T3各时点的血浆6-Keto-PGF1水平均明显低于Ⅱ组相同时点(P<0.05);Ⅰ术后4 h、12 h、24 h的VAS评分及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应,能安全用于乳腺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均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利多卡因+舒芬太尼(L+SF)组和舒芬太尼(SF)组。 L+SF组于术后给利多卡因针50 mg/kg和舒芬太尼针150μg,SF组于术后给舒芬太尼针150μ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300 ml, PCIA以LCP模式(负荷量4.0 ml+持续量4.0 ml/h+单次病人自控镇痛(PCA)量4.0 ml/次)给药,PCA均间隔20 min,术后48 h停用镇痛泵。结果两组在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23、0.46、0.22、0.33、0.26、0.41、0.22、0.17、0.07、0.61、1.11、1.10,P均>0.05);L+SF组术后24 h、48 h 的PCIA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8、3.00、3.78、4.63,P均<0.05);L+SF组术后24 h、48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51、6.75,P均<0.05);术后L+SF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和过度镇静发生率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46、4.32,P均<0.05);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93、2.03, 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用于老年患者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