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太极升降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实验表,对太极升降口服液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按处方比例称取粗碎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减压缩成稠膏。结论:最佳工艺适合于太极升降口服液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舒肝和胃降逆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干膏率、芍药苷、黄芩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重量法测定干膏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黄芩苷含量,对影响水提的因素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浸泡时间进行L9(34)正交实验设计.结果:优选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0.5小时,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舒肝和胃降逆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干膏率、芍药苷、黄芩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重量法测定干膏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黄芩苷含量,对影响水提的因素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浸泡时间进行L9(3^4)正交实验设计。结果:优选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0.5小时,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变清喉利咽的剂型,明确提取工艺的加水量、提取次数。方法:通过以黄芩苷、桔梗皂苷D为考察指标,研究清喉利咽含片在提取过程中的加水量、提取次数。结果:提取工艺的确定:将黄芩等十味先温浸1h,煎煮2次,第1次加水10倍量,煎1h;第2次加水8倍量,煎40min,滤过,合并滤液。结论:加水量越大,药液中桔梗皂苷D、黄芩苷含量相应变高,但提高幅度不是很大,由于溶媒量过大在浓缩时会造成能源浪费,故通过综合评价将加水量定为第一次10倍量,第二次8倍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目赤消痛颗粒剂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黄芩苷的得率为指标,确定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提取参数。结果:确定目赤消痛颗粒剂的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目赤消痛颗粒剂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芩翘抗感颗粒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量、黄芩苷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芩翘抗感颗粒的水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量,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结论 提取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7.
潘敏  陈军  张军 《河南中医》2012,32(2):164-165
目的:优选千龙止咳颗粒的水提工艺条件,为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黄芩苷的综合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千龙止咳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千龙止咳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量、8倍量、8倍量,煎煮时间均为1 h.结论:优选工艺条件下,千龙止咳颗粒的有效成分保留率高,重现性好,确定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可为千龙止咳颗粒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芩翘抗感颗粒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芩翘抗感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量、黄芩苷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芩翘抗感颗粒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量,煎煮3次,每次煎煮2 h。结论:提取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出柴芩颗粒的水提工艺条件,为生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葛根素和黄芩苷的综合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柴芩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柴芩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8倍量、6倍量、6倍量,煎煮时间分别为2h、1.5h、1.5h。结论:优选工艺条件下,柴芩颗粒的有效成分保留率高,重现性好,确定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可为柴芩颗粒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加味黄连解毒合剂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以黄芩苷含量、干膏率和澄明度为评价指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筛选合剂纯化工艺;以干膏率、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黄连解毒合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连、栀子、金银花进行薄层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每次加水12倍,每次煎煮1 h,滤过,滤液75℃下离心半径8 cm,4000 r/min离心20 min。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显色清晰,阴性无干扰,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所测定黄芩苷含量在1.006~5.03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8.39%。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提取效率高,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加味黄连解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板蓝根胶囊的提取工艺优化.方法:采用柱前衍生方法,以提取物中精氨酸的含量为优化指标,优化提取方案.结果:提取工艺稳定,精氨酸在0.624~4.16u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板蓝根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8倍水,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 ~ 1.22(50℃),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绸膏,真空干燥,得浸膏粉,备用.结论:提取工艺可适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2.
紫癜灵颗粒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中药紫癜灵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和苦参碱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优选,HPLC测定黄芩苷和苦参碱含量.结果:紫癜灵颗粒优选提取工艺为黄芩等5味药用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药渣及水牛角等余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经济、合理,适合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黄芩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22倍量的水,煎煮140 min,煎煮2次。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2,(12)
目的:优选小柴胡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取,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并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浸出物的含量,以黄芩苷的含量和浸出物的多少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8、10、12倍)、煎煮时间(30、40、60 min)、煎煮次数(1、2、3次)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小柴胡汤的提取工艺。结果:用L9(34)正交法,筛选出的小柴胡汤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1B2C2;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对考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加水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优选确定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百芩止咳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实验,以黄芩苷、橙皮苷转移率以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百芩止咳颗粒水提工艺条件。结果:优选水提工艺条件为加8倍水,煎煮2次,每次1.0 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柴芍归术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结合文献研究,确定水煎煮的提取工艺路线,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工艺为处方药材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2倍量的水,第一次加水后浸泡1小时,每次提取1小时。结论:该工艺基本合理可行,为柴芍归术颗粒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固环胶囊制备工艺.方法以黄芩甙和小檗碱收率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固环胶囊提取工艺.结果三七粉碎为120目细粉入药;影响乙醇渗漉提取的主次因素A>B>C(A为乙醇加入量;B为乙醇浓度;C为渗漉时间),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加入5倍于药材量的乙醇,乙醇浓度为60%,渗漉48h;影响加水煎煮的主次因素A>C>B>D(A为加水量;B为乙醇在药材浸膏中的浓度;C为煎煮时间;D为煎煮次数),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2倍,每次煎煮1.5h,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85℃测定)的药材浸膏,缓缓加入乙醇,使浸膏中乙醇浓度达到80%.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合剂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干膏、黄芩苷为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法对黄连解毒合剂进行制备工艺的筛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每次加水8倍,第1次1小时,第2次0.5小时,醇沉浓度为55%。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祖卡木胶囊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祖卡木胶囊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祖卡木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祖卡木胶囊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结论:此法简单可行方法重现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附子温补脾肾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生姜提取挥发油;附子单独先煎;药渣和其他药味水煎煮;分别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结果挥发油最佳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1h,水蒸气蒸馏8 h;附子最佳工艺为加10倍量水110℃微压煎煮2h,其他水提最佳工艺为加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适合现代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