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临床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65例低级别胶质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行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者30例,次全切除者18例,17例患者病灶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预后效果较好,显微外科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术中对肿瘤边界的分辨和肿瘤切除率,为进一步临床综合治疗提供良好保障,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索复发脑胶质瘤病人再手术治疗的指征,以求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及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总结2000年月1月至2004年1月间我科再手术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病人31例,并对其两次手术时间间隔、术后生存时间,再次手术前后的KP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级别低者两次手术间间隔及再次术后生存时间较长,级别高者再次手术前后KPS评分提高较明显,两次手术时间间隔长者再次手术后生存期延长。结论对于复发脑胶质瘤病人,为了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和/或改善生存质量应积极选择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术中超声确定脑胶质瘤位置及超声特点,评估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超声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残余肿瘤。结果46例胶质瘤患者,术中超声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性质,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0%;与术前MRI、CT对照,术中超声探查40例肿瘤部位、大小与其基本一致,6例开颅后与术前影像定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术中超声重新准确定位。经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结论术中超声可更精确地帮助手术医师确定肿瘤的部位及切除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成为神经外科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复发肿瘤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有完整 临床资料的原发恶性胶质瘤术后及其复发再手术治疗患者48 例,术后同步放和(或)化疗.采用免疫荧光双 染色法检测并比较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标记物CD133/Nestin 在原、复发胶质瘤中的表达,Kaplan-Meier 生 存分析和Cox 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原发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术前KPS 评分、肿瘤体积、切除程 度、GSCs 数目、两次手术间隔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33/Nestin 在原、复发恶性胶质瘤组织中阳性 表达百分数分别为(3.06 ±0.38)%、(14.89 ±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单Kaplan-Meier 生存 分析示原发术后放和(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术前KPS 评分≥70 分、肿瘤全切、肿瘤体积<50 cm3 等因素显 著延长患者二次术后生存时间(P <0.05);Cox 回归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再手术术前KPS 评分、肿瘤体积、切除 程度等因素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 <0.05).结论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和(或)化疗复发肿瘤富集胶质 瘤干细胞,复发胶质瘤再手术治疗是靶向胶质瘤干细胞治疗的重要举措,早期积极再次手术有益于延长患者 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复发脑胶质瘤,是指原发性脑胶质瘤术后以及其他治疗后再次复发,既可单发,也可多发.复发脑胶质瘤的部位大多较局限,约80%左右的复发病灶在其原发灶周围2 cm处[1].脑胶质瘤的复发与手术切除程度、肿瘤的病理分级、术后放化疗等因素有关.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率可达50%以上,复发后的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侵袭力更强[2],其组织学分化的恶性特征也更加明显[3],成为加速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4].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显微技术、神经导航等神经外科技术的普及,间质内放化疗等新技术、新疗法手段的应用,使复发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取得显著进步.关键词:脑肿瘤;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29(2013)11-0096-04  相似文献   

6.
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6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手术切除程度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23例,11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果:按WTO分类Ⅰ~Ⅱ级,星型细胞瘤3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1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9例,少突星形细胞瘤3例,间变性胶质细胞瘤2例.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出现偏瘫6例,失语3例,术后随访3个月后,偏瘫3例、失语2例;46例术前有继发性癫痫病例,29例术后无癫痫发作,8例仍需服药,但癫痫发作明显减少,4例癫痫症状未见好转,5例失随访.结论:低级别胶质瘤是胶质瘤中预后相对较好的类型,显微外科可以提高术中对肿瘤边界的分辨及肿瘤的切除率,为下一步综合治疗提供可靠保障,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技术和常规超声检查在脑胶质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A组(32例)和B组(18例),A组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B组患者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确诊脑胶质瘤的诊断结果、两组患者切除胶质瘤的残留率及复发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机能状况(KPS)评分。结果A组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低级别脑胶质瘤2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8例,其中超声造影技术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2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8例;B组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低级别脑胶质瘤13例,高级别脑胶质瘤5例,其中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11例,高级别脑胶质瘤7例。A组患者切除胶质瘤的残留率为21.88%,低于B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切除胶质瘤后复发率为12.50%,低于B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后KP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显示脑胶质瘤的肿瘤边界,有利于脑胶质瘤切除手术,还可以降低术后脑胶质瘤的残留率和复发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术中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疑诊为脑肿瘤的患者去骨瓣后术中超声实时监测颅内实性肿瘤切除范围,显示颅内实性肿瘤部位、大小、深度、回声、内部血流信号及毗邻组织,引导术者确认脑动脉瘤位置、载瘤动脉及实性肿瘤的边界。手术结束前探查有无残余肿瘤及是否确切夹闭动脉瘤,对可疑残余颅内肿瘤取小块组织行病理检查。对实性病灶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术前增强MR对比;夹闭动脉瘤后声像图与术后CT血管成像(CTA)对比分析。结果 (1)36例(39个病灶)术中超声清晰显示38个颅内病灶并准确定位,1例髓内病变未显示。(2)术中超声成功引导术者完全切除26例(26/28)胶质瘤,2例转移瘤(3个病灶),1例脑脓肿,1例脑缺血性梗死灶。2例脑胶质瘤不完全切除。完全夹闭2例动脉瘤及1例动脉瘤破裂机化灶的载瘤动脉。不完全切除的2例胶质瘤术后半年复发,术中超声不能区分复发肿瘤与首次手术填塞物。结论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并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实时监测肿瘤切除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瘤术中超声图像表现与其病理分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瘤与其术中超声图像表现的关系,探讨术中超声在评价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与指导术中切除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患者的术中超声图像资料,根据脑胶质瘤的病理级别进行分组,观察病灶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周围水肿带的超声图像表现。 结果 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瘤超声图像表现有其不同的特点,低级别脑胶质瘤(Ⅰ~Ⅱ级)病灶大多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周围无明显水肿带;而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内部常有液化坏死区,周围常常伴有与病灶分界不清楚的水肿回声带。 结论 脑胶质瘤的超声图像表现与其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此特点术中超声可以有助于判定脑胶质瘤病理分级,指导手术切除及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起源于额叶低级别胶质瘤广泛切除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 1990年 10月~ 1998年 10月进行广泛切除的 19例额叶低级别胶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手术切除的具体范围、界限、特殊情况进行了重点描述及总结。结果 :19例额叶低级别胶质瘤术后头颅CT或MRI检查肿瘤残存征象少见 ,术后除 5例病人出现近期记忆功能障碍 ,2例暂时性运动性失语外 ,均恢复良好 ,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和死亡。结论 :额叶低级别胶质瘤可在保护额叶后部重要功能结构的前提下 ,通过手术广泛切除 ,对减少复发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病例特点,为完善复发病例的诊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治疗的148例各期别的卵巢上皮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均为首诊并接受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及术后的化疗,随访资料完整。结果 60例复发,复发率为40.5%。不同的组织学类型、手术分期和不同术后残留病灶患者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卵巢上皮癌的复发率与组织学类型、手术分期及术后残留病灶相关。早期诊断治疗和手术的彻底性是减少延缓复发、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对存在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应严密随诊,及时发现复发,以免延误治疗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发病率的90%以上,预后良好。但中国甲状腺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与一些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早期、准确地发现复发性疾病并应用适当的治疗策略,可改善复发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发现这些病人的复发和转移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诊断技术从系统向分子水平的过渡,多模态分子成像的作用越来越重要。PET能提供肿瘤细胞的功能学信息,而CT、MRI则能提供肿瘤的解剖学信息。功能成像技术和解剖学成像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对于疾病复发和转移的诊断意义重大。随着近年来PE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分期、疗效及预后评估上都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更具优势,而PET-MRI是继PET-CT之后又一项优秀的多模态成像技术,因其软组织高分辨率和多序列多参数成像特性,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发重要。因此,本文就PET-CT和PET-MRI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中临床应用及未来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Whole-body 18F-FDG PET is useful for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breast mass and for preoperative staging,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and detection of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in case of breast cancer. In addition, 18F-FDG PET is being actively used for cancer screening in Japan. 18F-FDG PET has almost equal or higher. capacity in detecting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orphological study such as CT or MRI.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iced of the existence of false-negative and false-positive findings in some cases. In this paper we refer to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18F-FDG PET in managing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profiles and optimal management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id tumour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ine Chinese patients and 64 patients reported in the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were characterized. Recurrence rate and survival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Kaplan-Meier method. The impact of surgical res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n survival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log-rank test. Carcinoid syndrome complicated 10 cases (14%). Sixty-two patients (85%)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Actuarial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for resected patients were 80% and 75%, respectively. Twelve patients experienced recurrences: the recurrence rate at 5 years post-operatively was 26%. All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recurrent disease achieved good long-term survival an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Owing to the high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long-term follow-up is necessary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recurrent cases should be managed with judicious surgical resection.  相似文献   

15.
食管和贲门部良、恶性肿瘤与其他疾病的内镜检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内镜诊断食管、贲门部良、恶性肿瘤与疾病的内镜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24年间对3731例行内镜检查,1937例诊断为癌,镜检阳性率51.9%(1937/3731)。诊断食管癌1167例,贲门癌615例,食管癌放疗后癌复发74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81, 癌活检阳性率分别为88.9%(1037/1167)、83.4%(513/615)、79.7%(59/74)、和93.8%(76/81)。良性肿瘤和其他疾病174例,无出血、穿孔及意外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本文结合肿瘤专科特点,对食管多发癌和食管、胃重复癌、食管癌放疗后癌复发、术后吻合口癌复发及食管、贲门良性肿瘤专科特点、对食管多发癌和食管、胃重复癌、食管癌放疗后癌复发、术后吻合口癌复发及食管、贲门良性肿瘤与其他疾病的内镜诊断进行讨论。结论:纤维内镜对食管、贲门部良、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胃癌术后患者112例,共行PET/CT检查150例次,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法(SUVave),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半年以上。结果:112例患者中,16例存在肿瘤复发和转移,PET/CT诊断残胃复发的灵敏度为81.2%,特异性100%,准确性97.3%。复发病灶SUVave为4.4±1.2,吻合口炎性病灶SUVave为2.6±0.5,两者差异显著(t=3.9370,P=0.0005)。PET/CT诊断胃癌术后肿瘤转移的灵敏度94.1%、特异性96.7%和准确性95.5%。26例行两次以上PET/CT检查,第一次PET/CT检查发现复发或转移15例,经放化疗后6例PET显像示病情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均存活;9例治疗后PET显像示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者出现新病灶,患者存活时间为3个月至1年。结论: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并在监测胃癌术后复发放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诊断、分期和治疗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初诊DLBCL病人进行临床评价及^18F-FDGPET/CT检查。结果^18F-FDGPET/CT对初诊DLBCL病人的诊断灵敏度为98%(47/48);^18F-FDGPET/CT分期与临床分期的一致性为92%(44/48),4例病人的分期结果不一致。^18F-FDGPET/CT监测复发或微小残留病的敏感率高于临床评价。结论^18F—FDGPET/CT对DLBCL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16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追踪随访观察12个月,记录复发脑卒中事件的情况,并检测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的浓度。结果至随访截止,16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65例患者在12个月内再次发生脑卒中事件,复发率为39.39%。复发脑卒中患者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显著高于无复发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半乳糖凝集素3高水平患者复发脑卒中的比例显著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该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复发危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时限、模式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于我院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至随访终点,共计120例患者发生肝癌复发,其中单纯肝内复发111例;患者术后1~5年逐年复发率分别为43.3%、25.2%、27.1%、24.3%、0%。术后1年内复发患者的生存率与1年之后复发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内复发以Ⅲ型(肿瘤肝内弥漫性复发)为主,而1年之后复发以Ⅰ型(切缘复发)和Ⅱ型(邻近肝段复发)为主,复发模式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内复发患者中,Ⅰ型、Ⅱ型两组之间复发后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Ⅲ型无3年存活者,复发后生存率与前两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第1年肿瘤复发率最高、患者预后更差,确定早期复发的时限以术后1年为宜;早期复发的模式以肿瘤肝内弥漫性复发为主,是导致早期复发患者整体预后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术前对肝癌声像图形态特点及血供的观察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提示肝癌复发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原发性肝癌 2 87例 ,手术治疗 3 7例 ,占 12 .9% ,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病变的大小、轮廓、边界、内部回声、血供是否丰富。术后统计以上因素和复发时间的关系。有随访结果 2 8例 ,随访半年至 5年。结果 随访中 2 4例可见到复发性结节 ,原发病变直径 >5cm者复发时间明显早于直径≤ 5cm者(P <0 .0 1)。边界不清晰者较边界清晰者复发时间早 (P <0 .0 1)。配合经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治疗者较未用栓塞治疗者复发晚 (P <0 .0 1)。血供和复发的关系不明确。结论 超声显像通过对癌肿的声像图分析 ,可以于术前提示影响患者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术后对复发灶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