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声门区喉癌是喉部较常见的肿瘤 ,约占喉癌的 5 0 %~70 %。为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仅要求肿瘤彻底切除 ,而且还应尽量保留喉功能。我科自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1 0月应用舌骨瓣进行声门癌喉部分切除后功能重建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6例声门癌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 8~ 72岁 ,平均 5 9岁。按UICC(1 987)TNM分期标准 :T1b 1例 ,T2 4例 ,T3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病理检查均为鳞状细胞癌。1 .2 手术方法垂直或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 6例。适应于肿瘤于两侧声带前 1 3或前联合处…  相似文献   

2.
PTEN在喉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喉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了解喉癌的生物学行为。并从细胞水平探讨喉癌手术安全切缘的范围。方法:用P-V900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8例喉磷癌组织及距癌组织边缘2 mm、5 mm1、0 mm的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取10例声带息肉组织作对照。结果:PTEN在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53%,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距癌旁2 mm、5 mm1、0 mm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5%、89.47%、100.00%。PTEN阳性表达率依癌组织→癌旁2mm→癌旁5 mm→癌旁10 mm→声带息肉组织顺序递增,癌组织与癌旁5 mm、10 mm组织比较PTEN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1<0.05,P2<0.05),而与癌旁2 mm处组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EN可以作为判断喉癌生物学特性的参考指标,PTEN的低表达在喉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喉癌手术切除范围以距肿瘤5mm作为安全切缘的标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CT在喉与喉咽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喉与喉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81例由CT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与喉咽癌患者 ,其中喉癌 73例 ,喉咽癌 8例。患者取颈过伸位 ,扫描基线平行于真声带 ,层厚 3~ 5mm (必要时 1~ 2mm) ,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喉咽和颈部各组淋巴结。增强扫描应用 65 %安其格纳芬或 3 0 0mg优维显 80~ 10 0ml。结果 喉癌的主要CT表现为会厌喉面、杓会皱壁及假声带增厚 ,或有不规则肿物突向前庭 ;声带局限性增厚隆起 ,声带固定。喉咽癌见梨状窝占位性病灶 ,环 椎间距 >2 .0cm。本组 70 %的病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为转移灶。结论 CT扫描能够较准确作出喉癌和喉咽癌的诊断 ,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喉癌及下咽癌术后缺损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发音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喉及下咽癌术后缺损发音重建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5例中喉癌3例,梨状窝癌2例,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3例喉癌均行次全喉切除,2例梨状窝癌行同侧半咽及同侧3/4喉切除。5例均行患侧颈清扫术及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发音重建。结果5例术后前臂游离皮瓣均成活。1例术后误咽明显,于术后9个月改行残喉切除永久气管造口术。余4例吞咽及发音功能良好,随访6~36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喉及下咽癌术后缺损发音重建方法可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对喉癌术后喉模移位致窒息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6岁。因声音嘶哑17a,于2006-06-19就诊。门诊纤维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新生物收入住院。查体:T36.7℃,P76次/min,R18次/min,BP128/88mm Hg,体重58kg,于2006-06-20入手术室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新生物摘除术,术中见右侧声带及室带靠近前联合处有3mm×3mm大小白色新生物,表面欠光滑,质地脆。2006-06-21病检示:声带鳞状细胞癌(级)。患者于2006-06-26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右垂直半喉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声带前1/2处表面粗糙,喉室及室带累及,左侧声带未见新生物。切除右侧声带、室带全长,切除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并行挽救治疗的26例临床资料。结果 26例首次术后至复发时间平均22个月,均行挽救治疗,术式包括全喉切除、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支撑喉镜复发癌局部切除、喉次全切除加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发声重建术等,11例同时行术后放疗,3例单纯行放疗。治疗后有4例再复发,均行第3次手术,其中1例行第4次手术。随访5年,挽救治疗后总体3年生存率57.69%(15/26),5年生存率34.62%(9/26)。结论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复发患者以局部复发为主,目前挽救性治疗仍以全喉切除为主,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李静  殷平  董德武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3):226-227,I058
为配合临床病理对喉癌及其周围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我们开展了全喉大切片的制作及特染工作 ,在以往的报道中〔1〕,大切片的制作只限于肺等实质性脏器。包埋剂多用火棉胶或明胶 ,其过程复杂 ,还需特殊的切片机 ,切片太厚(40 0 μm)影响观察。我们采用石蜡包埋、普通轮转式切片机 ,制成全喉大切片 ,并进行特殊染色 ,得到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把尸检切取的全喉和手术切除的喉癌标本根据需要在水平、冠状和矢状 3个方向将喉切开 ,选用 15 %甲醛固定。1.2 取材时应用刀锋锐利的解剖刀 ,对已钙化的甲状软骨用 5 %硝酸水溶液进行脱钙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喉部分切除术后发音功能效果,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在喉癌外科治疗中意义。方法:回顾总结1995 年以来,36 例T2 、T3 期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资料, 其中水平半喉切除术10 例, 垂直半喉切除24 例,3/ 4 喉切除2 例。结果:36 例术后1月至1 年大部分恢复发音功能。其中8 例完全恢复发音,18 例恢复发音,但声音嘶哑,4 例耳语音,4 例无效。结论: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能使病人喉功能得到满意恢复,在切除肿瘤、防止复发基础上,应尽可能提倡喉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黄维平  熊春梅  付云朝 《现代康复》1999,3(12):1489-1489
目的:观察喉部分切除术后发音功能效果,探讨唯部分切除术在喉癌外科治疗中意义,方法:回顾总结1995年以来.36例T2、T3期喉癌患喉部分切除术资料。其中水平半唯切除术10例.垂直半喉切除24例.3/4喉切除2例。结果:36例术后1月至1年大部分恢复发音功能;其中8例完全恢复发音.18例恢复发音,但声音嘶哑.4例耳语音。4例无效。结论: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能使病人唯功能得到满意恢复.在切除肿瘤、防止复发基础上.应尽可能提倡喉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效果。方法:1996~2001年共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25例。其中单纯手术治疗12例。手术加术前术后放疗9例。手术加术后放疗4例。新声门重建采用甲状软骨外软骨膜修复15例。刨面直接对合重建声带6例。游离皮片移植2例。带蒂胸骨舌骨肌修复2例。结果:术后拔管率为100%。有较好的发声和吞咽功能。3年、5年、8年生存率分别为92%、80%及72%。死于局部复发3例。死于远处转移1例。非肿瘤死亡3例。结论: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是治疗喉癌的有效术式。手术切除范围和修复方法的合理选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保留良好的发声和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癌合并肺癌的同时性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喉癌合并肺癌的同时性MP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持续性声音嘶哑2个月入院。频闪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见白色菜花状新生物;摄胸部正位X线片发现右下肺结节;胸部CT扫描示右下肺有一直径约1.5 cm的不规则软组织影,边缘可见毛刺,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初步诊断:喉癌(T1N0M0),肺癌(T1N0M0),MPC。先后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辅助右侧声带部分切除术和胸腔镜辅助下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声带鳞状细胞癌,右下肺中央型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术后恢复良好,现密切随访中。结论接诊喉癌患者应注意查找有无其他原发癌病灶,喉癌合并肺癌的MPC的治疗与第一原发癌相同,应及时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喉癌细胞凋亡的对比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1例喉鳞癌组织和15例声带息肉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荧光素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喉鳞癌细胞凋亡率,计算凋亡指数(AI)值并与Caspase-3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结果对比。结果 Caspase-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声带息肉组织(P<0.01)。Caspase-3的表达在喉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分型、有无吸烟、性别及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中凋亡的表达凋亡指数明显低于癌旁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喉鳞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790,P<0.0)。结论 Caspase-3蛋白在喉鳞癌中低表达可促进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喉癌分化、浸润转移及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林妙英  郭翠兰  李秋萍 《全科护理》2013,(26):2443-2444
[目的]观察声带息肉术后病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声带息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全部病人实施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观察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照组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周治疗后,观察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任何副反应,对照组有3例病人在吸入过程中发生恶心反应。[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声带息肉术后病人的喉面创伤水肿有满意的临床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纳米炭混悬液在示踪临床N0期(cN0)喉癌前哨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cN0喉癌患者术中采用纳米炭混悬液进行前哨淋巴结检测,结合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探测及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果.结果 20例cN0喉癌患者中19例成功显示了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95.0%.每例发现前哨淋巴结1~3枚,平均2.2枚.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行冰冻病理检查发现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和术后HE染色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对相应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均为100%.结论 采用纳米炭混悬液探测及活检前哨淋巴结能够较准确反映cN0喉癌颈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15.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laryngeal cancer is radiation therapy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with surgery reserved for salvage therapy. Some institutions advocate partial laryngectomy procedures as primary treatment due to improved voice preservation with equivalent local control. The partial laryngectomy includes several variations of laryngeal resection to incorporate differing lesion locations and their patterns of oncologic spread. This serves as a challenge to the evaluating radiologist as post-surgical and post-radiation therapy changes distort the anatomy, and may not reflect recurrent or persistent disea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ypes of partial laryngectomy, as well as the indications and possible complications of the procedures. Additionally, the appearance of expected changes is outlined in contrast to recurrent or persistent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2 85例经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结合临床确诊 4 0例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结合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DNA指数及S期细胞比例确诊 132例 ,术后常规病理切片确诊 113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 2 4例 ,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全切除术 16 0例 ,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 36例 ,患侧腺叶切除术 5 4例 ,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11例 ;再次手术 31例。本组无手术死亡 ,7例术后出现声嘶 ,5例出现饮水呛咳 ,2例出现抽搐。结论 :术中冰冻切片、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DNA指数及S期细胞比例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术式选择 ,避免二次手术可减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喉内窥镜手术治疗声带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喉内窥镜手术治疗声带病变的效果。方法:对120例声带病变患者采用无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喉内镜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0例近期(1个月内)疗效为:治愈82例,占68.3%,好转32例,占26.7%;无效6例,占5%。远期(1年以)疗效为:治愈95%例,占79.2%;好转16例,占13.3%,无效9例,占7.5%。结论:无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喉内窥镜治疗声带病变,其中对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效果较好;对喉Reinke's水肿及声带囊肿也有一定的效果;对喉癌及喉乳头状瘤采用内窥镜进行病变范围的观察及活检术是有价值的,但所进行微波组织凝固术治疗喉癌或乳头状瘤只是一种试尝、其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分析。方法对680例声带肿物切除采用纤维喉镜联合间接喉钳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680例声带息肉患者全部完成手术,治愈577例(治愈率85%),有效103例(有效率15%)。结论纤维喉镜联合间接喉钳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一种实用、方便、有效的手术方法,适合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蒋振华  刘国旗  王杰  董钏  胥然  张珍 《华西医学》2014,(9):1678-1681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激光切除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一2010年10月喉乳头状瘤患者102例,分为未成人组70例及成人组32例,均采用全身麻醉下支撑显微喉镜CO2激光切除病变。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变及复发部位、复发时间、术后声带粘连发生情况、恶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年,发生声带粘连11例,均为前联合有病变者,占前联合病变者27.5%。发生恶变4例,均发生在成人组,成人组恶变率12.5%。术后复发41例,76例次,其中复发5次者2例,复发4次者4例,3次者3例,2次者9例,1次者23例。未成人组与成人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人组及成人组内单发病变与多发病变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人单发病变组与成人单发病变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人多发病变组与成人多发病变组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人组与成人组首次复发时间均发生在术后12个月内,尤其集中在术后6个月内;单发病变和多发病变患者复发部位分别以前联合病变(2/3,66.7%)及声门下病变(5/6,83.3%)为第一位。结论支撑显微喉镜CO2激光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微创,是目前喉乳头状瘤治疗中的首选外科方法,但仍有需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发生瘢痕性喉狭窄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方法选择138例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38例患者中发生喉狭窄25例,发生率为18.12%。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后发生喉狭窄与甲状软骨支架切除范围(χ^2=4.323,P=0.038),术后放疗(χ^2=6.002,P=0.014),术后肺部感染(χ^2=4.22,P=0.04),胃食管反流(χ^2=5.614,P=0.018)有关。结论甲状软骨支架切除范围、术后放疗、术后肺部感染、胃食管反流等是发生后狭窄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术后喉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