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HOMA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稳态模型评价(HOMA)指数中的胰岛素抵抗(IR)指数和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来评价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方法 对14例正常人和23例糖尿病(DM)患者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根据OGTT结果把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血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组.计算各组两个HOMA指数即IR和HBCI,再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FINS、HOMA - IR和HOMA - HBCI等检测结果与异常率的区别.结果 DM组患者FPG、2hPG、FINS、HOMA - IR均显著高于NGT组;DM组患者FPG、2hPG、HOMA - IR均显著高于IGR组,FINS也高于IGR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DM组患者HOMA-HBCI显著低于其他组.IGR组FPG、2hPG、FINS、HOMA - IR亦显著高于NGT组,HOMA-HBCI显著低于NGT组.结论 HOMA - IR和HOMA-HBCI可用来提高对DM的诊断能力,比单独利用FPG或FINS评估糖尿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检测2组血清HCY、AP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及FPG、HOMA—IR、TC、TG、FF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HCY≥15μmol/L者APN水平显著低于HCY〈15μmol/L者。消除FPG、HOMA—IRI、TC、TG因素影响,糖尿病组的HCY水平与ADP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AP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HCY与APN呈负相关,高HCY与低APN水平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DM120方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DMl20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原先治疗方案不变的条件下,治疗组给予DMl20方,对照组给予糖脉康;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C肽、体重指数(BMI)、腰围(wc)的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lc、FINS、空腹C肽、HOMA2一IR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WC改善(P〈0.05);组问治疗后比较2hPG、FINS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Ml20方对降低T2DM患者的餐后向糖、减郫睛岛素柢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IR)及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84例受检者按照血清瘦素含量测定的结果分为正常瘦素组和高瘦素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值(WHR);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正常瘦素组空腹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FBG、PBG)高于正常范围者6例,符合2型糖尿病(T2DM)诊断标准者3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3.95%;高瘦素组FBG和(或)PBG高于正常范围者9例,符合T2DM诊断标准者4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21.95%。2.高瘦素组PBG、ISI、甘油三酯(TG)、BMI、WHR及女性FBG高于正常瘦素组(P〈0.05—0.01)。3.FBG与空腹瘦素(F-LP)含量之间无直接相关性,空腹胰岛素(FINS)与F-LP之间呈正相关(男性r=0.62,女性r=0.48,P分别小于0.01和0.05);F-LP、BMI与ISI独立相关。结论:高瘦素血症是引起IR及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IR)及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84例受检者按照血清瘦素含量测定的结果分为正常瘦素组和高瘦素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值(WHR);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正常瘦素组空腹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FBG、PBG)高于正常范围者6例,符合2型糖尿病(T2DM)诊断标准者3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3.95%;高瘦素组FBG和(或)PBG高于正常范围者9例,符合T2DM诊断标准者4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21.95%。2.高瘦素组PBG、ISI、甘油三酯(TG)、BMI、WHR及女性FBG高于正常瘦素组(P〈0.05~0.01)。3.FBG与空腹瘦素(F-LP)含量之间无直接相关性,空腹胰岛素(FINS)与F-LP之间呈正相关(男性r=0.62,女性r=0.48,P分别小于0.01和0.05);F-LP、BMI与ISI独立相关。结论:高瘦素血症是引起IR及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清热祛湿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肿瘤坏儿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观察清热祛湿方治疗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荠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取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与正常组一起纳入本研究。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清热祛湿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纽,模型组。于给药2月后,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分别测定TNF—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清热祛湿方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NF—α水平,同时有降低血糖、血脂作用,治疗后IAI、HOMA—IR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祛湿方治疗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IR模型大鼠TNF-α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大,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非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0例单纯高脂血症,即不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疾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入选为治疗组,另选30名无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治疗组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每天一次治疗3个月。所有患者均记录入选前和入选3个月的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AB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SI)水平,并以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FSI水平及HOMA—I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每天80mg治疗3个月后,FSI及HOMA—IR均明显降低,接近正常。结论氟伐他汀钠缓释片降脂治疗同时,可以提高非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渴安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活性和数量的影响,探讨消渴安糖方的降糖机制。方法:将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消渴安糖方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均用药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别观察治疗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k1,r1,r2,k2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FINS、HOMA—IR、HOMA—IS以及胰岛素受体数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消渴安糖方联合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降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而且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受体的活性和数量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与餐后2 h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以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患者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受检者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BG、2hPG)、空腹与餐后2 h血清游离脂肪酸(FFA、2hFFA)。胰岛素抵抗(IR)以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来评价。结果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TG、HbA1c、FFA显著增高,与IR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FFA水平的明显增高,高FFA血症是新发2型糖尿病发展进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加温针治疗女性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阴阳两虚型T2DM女性患者分为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型(治疗1组)和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型(治疗2组),两组各46例。进行针刺加温针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瘦素(FL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体质量、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结果:淤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69.57%,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84.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LP、FPG、FINS、匀oma-IR、TC、TG、LDL-C、体质量、BMI、F%均显著下降(P<0.01),ISI、Homa-β、HDL-C显著升高(P<0.01)。盂治疗后治疗2组FPG、Homa-β和BMI改善优于治疗1组(P<0.05)。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DC-C、HDC-L达到正常水平,治疗2组的FPG也达到正常水平。结论:淤针刺加温针能显著调整阴阳两虚型T2DM患者的脂肪-胰岛轴水平,改善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胰岛茁细胞的功能,纠正患者机体内分泌、糖以及脂质代谢的紊乱。于针刺加温针对阳虚为主阴阳两虚型T2DM患者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茁细胞的功能优于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型T2DM患者。  相似文献   

11.
丁曦  姚定国 《中医药学刊》2010,(9):1963-19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特征及中医的病机关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T2DM)肥胖和非肥胖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PBG),以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肥胖T2DM辨证分型统计。结果:肥胖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程、F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BMI(26.0±3.67)kg/m2、PBG(15.17±3.79)mmol/L、FINS(10.77±7.93)μU/mL及HOMA-IR(3.64±3.27),与对组BMI(22.8±3.12)kg/m2、PBG(13.77±4.11)mmol/L、FINS(8.97±9.03)μU/mL及HOMA-IR(2.29±1.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肥胖组患者更易出现湿热困脾证。结论:肥胖的T2DM患者中存在高胰岛素血症、IR以及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湿热困脾是肥胖的T2DM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空腹血糖受损(IFG)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β及△I-30/△G-30分别评价基础状态下及糖负荷后的早时相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观察1年以后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J3细胞功能的变化,从而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干预1年后BMI、FPG、FINS、HOMA—IR、HOMA-β及△I-30/△G-30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虽然各指标均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使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得到恢复,从而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降低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中药联合针刺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的肾虚痰湿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补肾化痰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给达英-35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停药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月经及妊娠情况、体重、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瘦素(Leptin)、血糖(FPG)、胰岛素(FINS)的变化,评估胰岛素抵抗(IR)。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总有效率52.5%。两组T、BMI、Leptin、FINS、IR治疗停药后3个月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LH、LH/FSH治疗停药后3个月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体重较对照组体重降低(P<0.05),治疗组LH、LH/FSH、T、BMI、Leptin、FINS、IR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化痰中药加针刺结合治疗体重指数较高的肾虚痰湿型PCOS远期临床疗效较达英-35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体重、雄激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水平,可指导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危险因素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揭示高血压病中西医病因病机,为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前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00例,运用OGTT进行评定,按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组。同时重点询问病史(家族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和脑卒中史);测定身高(H)、体质量(W);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尿酸(UA),并进行血压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W(kg)/[H(m)]2。结果:1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医证型以阴虚阳亢证多见,其次为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2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各指标相比较,A组患者家族史、冠心病史及收缩压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B组)(P〈0.05);B组患者BMI、TC、TG、FPG、2hPBG、HDL、LDL、UA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A组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以阴虚阳亢证多见;2甘油三酯、BMI增高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史、收缩压高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明确降压和控制血糖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三组,其中高血压纽(EH)47例,糖尿病组(DM)5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46例,另选择体检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检测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降压治疗,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随诊观察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大血管发病率依次为DM+EH组(17例,占36.96%)〉DM组(12例,占22.64%)〉EH组(5例,占10.64%)。治疗后血压达到目标值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大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为6.06%。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是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可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药品益坤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位肾虚痰浊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药物(益坤丸、二甲双胍及益坤丸合二甲双胍)四组,每组各30例。单纯生活方式改变组指导饮食及锻炼计划,不予以药物治疗。其他三组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予以药物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卵情况,比较BMI、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WHR、LH/FSH、睾酮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α(LPα)。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年龄、BMI、腰围、WHR、睾酮水平、空腹真胰岛素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生活方式调整组的30例患者中27例完成治疗,22%(6/27)恢复排卵;生活方式调整十二甲双胍组的30例患者中22例完成治疗,36%(8/22)恢复排卵;生活方式调整+益坤丸组的30例患者中28例完成治疗,57%(16/28)恢复排卵;生活方式调整十二甲双胍十益坤丸组30例患者23例完成治疗,60%(14/23)恢复排卵。结论:益坤丸可以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率明显升高,并且使BMI、LH、T、LH/FSH、FINS、HOMA—IR下降,具统计学意义(P〈0.05);TC、TG等具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坤丸组与益坤丸+二甲双胍组结果比较,单独使用益坤丸即有较高及较快的恢复排卵及受孕的作用。如与二甲双胍合用在治疗有较重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四组血脂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B组)。然后对其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T2DM患者FBG、2hBG、HbA1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较无脂肪肝组ISI、HDL-C降低;TC、TG、FINS、2hiNS、BMI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归的影响,通过与二甲双胍片进行比较,评价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优势及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体检科及内科门诊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尚未进行药物干预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予口服糖脉康颗粒,疗程为1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和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G)、胰岛素(FINS)及体重指数(BMI)、血脂、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得到改善,FPG、2hPG、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FINS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在FPG、2hPG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TG、TC、LDL-C、CRP较治疗前也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TG、TC改善明显(P<0.05)。结论:糖脉康颗粒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干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在治疗糖尿病前期有极高的临床运用价值,而且丰富了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EH+HLP)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血压、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ELISA法对61例EH+HLP患者进行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测定,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EH+HL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其中EH 3级与EH 1级、EH 2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EH1级与EH 2级间无显著性差异。EH+HLP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P<0.001),不同血压级别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瘦素与性别相关,女性高于男性;与BMI、SP呈正相关,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791。脂联素与TG呈负相关,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479。结论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与EH合并HLP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