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职体检人群中血清尿酸浓度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2422名在职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测量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同时检测血清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浓度。统计分析血清尿酸浓度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该组在职人群血清尿酸浓度、男性血清尿酸值明显高于女性(P均〈0.01)。各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与血清尿酸浓度进行偏相关分析,男性:体质量指数(r’=0.193,P〈0.01)、舒张压(r=0.043,P〈0.01)、三酰甘油(r’=0.141,P〈0.01)均与血清尿酸浓度呈正相关;而年龄(r’=-0.202,P〈0.01)、空腹血糖(r’=-0.071,P〈0.01)均与血清尿酸浓度呈负相关;总胆固醇(r’=0.002,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35,P〉0.05)、收缩压(r’=-0.008,P〉0.05)与血清尿酸浓度无相关性;女性:除体质量指数(r’=0.212,P〈0.0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42,P〈0.05)与血清尿酸浓度呈正相关,其余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本组体检人群血清尿酸浓度较高,尤其男性血清尿酸浓度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不同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0例,将50例PCOS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指标分为肥胖组及非肥胖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空腹胰岛素(INS)的变化及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空腹胰岛素(INS)值的变化。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治疗前血清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血清LH、INS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肥胖组LH水平高于肥胖组,肥胖组INS水平高于非肥胖组;治疗前血清LH/FSH水平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非肥胖组LH/FSH水平高于肥胖组;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治疗前后血清T、LH水平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肥胖组治疗前后血清LH/FSH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非肥胖组治疗前后血清LH/FSH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治疗前后血清INS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肥胖组治疗前后血清INS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治疗后血清T、LH、LH/FSH、IN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疏肝方可降低肥胖组与非肥胖组血清T、LH、LH/FSH水平;降低肥胖组血清INS水平,改善肥胖组PCOS患者代谢紊乱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建立盈江县健康成人临床血清、血浆AFP分析参考数的实验室参考值范围。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28-A2文件推荐方法,采用德国罗氏公司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罗氏原装配套试剂检测1080例健康人群血浆和血清中AFP含量,建立参考值范围。结果:血浆、血清AFP检测结果呈正态分布,盈江地区健康成人AFP无性别差异(P≥0.064),血浆与血清AFP无统计学差异(P=0.194)。结论:罗氏AFP检测系统性能良好,AFP可以采用血清或血标本进行检测,血浆,血清AFP参考值范围(0.398,5.462),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各30例,均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抑郁组加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hs-CRP、Hcy浓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抑郁组HAMD评分明显优于非抑郁组(P〈0.05);治疗前抑郁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8周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CHF患者伴抑郁时血清hs-CRP、Hcy水平显著升高。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加用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并能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对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46例原发性肝癌(PHC)、41例转移性肝癌(MHC)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FP和CEA浓度,并对三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浓度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转移性肝癌血清CEA浓度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AFP和CEA能更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  相似文献   

6.
陶琴  陈君  张郁青 《中医药研究》2014,(11):1316-1319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SUA)在疑似冠心病(CA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行冠脉造影检查者229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无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比较各组血清尿酸浓度和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161 例患者有冠心病,冠心病组患者SUA 浓度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SUA 和冠心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校正年龄、糖尿病、吸烟、血胆固醇和代谢综合征这些混杂因素后发现,SUA 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表明,SUA 和女性冠心病患者明显相关.与第一四分位数(〈4.8mg/dL)相比,SUA 在最高四分位数(≥6.4 mg/dL)显示为CAD 的风险增加(OR ,1.88;95% CI ,0.91-3.84),然而,这-结果的差异并不显著(P = 0.07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代谢综合征(MS)是唯一的独立SUA 水平决定因素,而前者和冠心病相关.结论 血清尿酸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仅仅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老老年人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胶体金法测定57例急性呼吸困难的老老年病人血清NT-proBNP,观察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病人NT-proBNP的浓度.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病人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非CHF组病人(P<0.01);CHF组NT-proBNP浓度在不同心功能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心功能呈正相关(r=0.679,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722,P<0.01).结论 NT-proBNP可作为老老年病人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指标;以年龄为分层依据,NT-proBNP水平对老老年心衰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在兰州地区健康人群的参考值。方法:通过Roche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血清AFP和CEA检测,采用SPSS16.0建立本实验室95%可信区间。结果:兰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AFP、CEA结果呈正态分布,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群AFP参考范围为0-4.33IU/mL;CEA〉61岁为0-4.33ng/mL,〈61岁为0-3.07ng/mL。结论:兰州地区健康人群AFP参考范围为〈4.33IU/mL;CEA〉61岁为〈4.33ng/ml,〈61岁为〈3.07ng/mL。  相似文献   

9.
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肝复方治疗20天,观察肿块大小及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测血清VEGF、甲胎蛋白(AFP),并与肝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组VEGF显著高于肝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P〈0.01),AFP水平显著升高。经肝复方治疗后,VEGF、AFP水平明显下降(P〈0.05),症状明显改善,肿块稳定。结论肝复方能有效抑制VEGF、AFP的表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高血压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抵抗素、脂联素等差异,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脂肪因子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空腹取静脉血制备血浆、血清,酶免检测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放免检测血清瘦素、胰岛素和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酶法检测空腹血清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结果血瘀证检出率为25%。与非血瘀证组相比,血瘀证组瘦素、内皮素浓度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抵抗素、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脂联素二者与瘦素、胰岛素、内皮素均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胰岛素与瘦素呈正相关(r=0.714 2,P〈0.01)。结论肥胖与血瘀证相关;瘦素与血瘀证的联系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活性因子水平实现的,脂联素具有防止血瘀证形成的作用;高血压病肥胖者血瘀证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血瘀证与血液高凝状态、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39例(包括回顾性与前瞻性病例)临床大肠癌患者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采用血浆分离技术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Angiogenin、ANG-2、EGF、bFGF、HB-EGF、HGF、Leptin、PDGF-BB、PIGF、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中的差异表达。结果①总体上,大肠癌患者中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比例约为1∶4。②大肠癌患者术前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且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P0.05)。同时,术后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也呈现一致的变化,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③术前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P0.05);术后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的男性及女性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大肠癌血瘀证组患者的血清Angiogenin、ANG-2、EGF、bFGF、HB-EGF、HGF、Leptin、PDGF-BB、PIGF、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结论与非血瘀证患者相比,大肠癌血瘀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清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明显更高,提示中医血瘀证与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NO水平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要求的32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组)和31例老年男性非骨质疏松症患者(非骨质疏松组)进行骨密度和血清NO含量检测,分析血清NO水平与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23,P=0.000)。结论:血清NO在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Graves病患者血清中17种游离氨基酸与常人的差异。方法选取62例Graves病患者及同期健康人群65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17种游离氨基酸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Graves病患者血清中Glu、Val、Leu、Tyr、Phe、His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其余12种测定氨基酸浓度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治疗Graves病时,除常规用药外,也应该注意氨基酸水平变化及其影响,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45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者及56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资料将脓毒症患者分为SIRS组(n=39)、脓毒症组(n=21)、严重脓毒症组(n=31)与脓毒性休克组(n=20);根据感染因素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与混合感染.所有患者血清TWEAK、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被检测及记录.结果 感染患者血清TWEAK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性SIRS患者(P〈0.01);随着脓毒症表现越重,血清TWEAK水平越高,血清TNF-α有相似变化趋势(P〈0.05),而血清IL-6及CRP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WEAK水平在细菌、真菌或混合细菌真菌感染的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脓毒症患者有高水平的TWEAK,脓毒症表现越重,血清TWEAK水平越高;TWEAK与感染的病原菌无关;TWEAK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的影响。方法:测定非溶血标本及人工方法造成的中度、重度溶血标本的AFP、CEA结果,观察结果受溶血影响的程度。结果:中度溶血对化学发光法测AFP无影响(P〉0.05),对CEA有影响(P〈0.05),重度溶血标本AFP、CEA结果与非溶血标本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度溶血标本对化学发光法测CEA有影响,重度溶血对AFP、CEA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建议工作中采用新鲜无溶血标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 1)分子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冠心病病程的关系.方法 入选病例按照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的PAI 1分子含量,两组患者治疗一月后复查PAI-1含量;随访一年内心源性死亡数.结果入院时女性组患者血清PAI-1为(42.86±3.76)mol/L,男性组PAI-1的血清含量为(41.74±2.98)μmol/L(t=2.23,P〈0.05);治疗-月后两组复查PAI 1的血清含量,女性组患者血清PAI-1为(39.75±3.13)μmol/L,男性组PAI 1的血清含量为(38.18±2.57)μmol/L(t=3.71,P〈0.05);两组-年内发生死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 0.07,P〉0.05).结论 PAI-1含量的高低与冠心病病情呈明显相关性,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PAI 1的含量明显高于男性,但两组一年内心源性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糖化血清白蛋白(GA)、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水平,评价GA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以56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和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液中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进行三项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比较。结果: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的GA、HbA1c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与非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相比,HbA1c水平偏低,而GA水平相对稳定。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评价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水平时会导致评估不足,GA为一种更稳定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甲胎蛋白(AFP)联合糖类抗原 199(CA199)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 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 52 例 PHC 患者(PHC 组)、 68 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及同期体检的 90 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 Hcy、 AFP、CA199,观察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并计算各指标单一、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 结果:PHC 组患者血清 Hcy、AFP、 CA199 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且良性肝病组患者的 Hcy、AFP、CA199 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 Hcy、AFP、CA199 单一 指标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Hcy、AFP、CA199 在 PHC 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 患者与健康人,Hcy、AFP 联合 CA199 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比较糖尿病患者(增殖性及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单纯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增殖性及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相关性。早期发现和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阴虚五心烦热与TNF-α、IL-1β、IL-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调方法,选取慢性肾炎、糖尿病两种疾病的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为研究对象,设阴虚无五心烦热组与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及无五心烦热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改变,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最高,与该证无五心烦热组、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分别比较均有差异(P〈0.05、P〈0.05),与非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组差异最显著(P〈0.01);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组含量升高,与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和无五心烦热组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与非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症组比较有差异(P〈0.05)。②TNF-α、IL-1β、IL-6含量与阴虚证积分呈正相关(r=0.685,P〈0.05;r=0.573,P〈0.05;r=0.693,P〈0.05)。结论: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与阴虚证密切相关,对阴虚证辨证具有重要意义;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与阴虚证积分呈正相关,随阴虚发热程度的加重,IL-1水平也随之升高。说明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也可作为阴虚证轻重鉴别的参考指标;TNF-α、IL-1β、IL-6升高与五心烦热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