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肺癌患在其病程中的心态变化很大、很复杂,面对肺癌患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何把握住患在患病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点,护理人员应不失时机地实施心理护理。作综述了近10年来肺癌患不同心理状态及其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并针对不同心理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65例患者心理状态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良好的环境可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状况,应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前患中风的患者年轻化,他们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一旦患病很难接受,易造成心理障碍。临床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因势利导,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帮助他们提高生存质量,培养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患病也越来越多。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各种脏器发生退行性病变,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较复杂。对所患疾病种类不同及患者对各种不适的忍受能力有差别,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了解人院时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行为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非常重要。 1 老年患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斜视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随机抽样,对住院69例斜视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重点研究了儿童及青年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并探索在不同心理状态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整形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并且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2年整形美容手术患者580例,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且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改善良好,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情绪变化较大,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7.
门诊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对个体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将实施门诊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将实施门诊手术的80例患者在手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结论 通过术前心理状态的了解,在整个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性地进行了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整个手术实施过程中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手术,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无一例出现意外情况。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恶性肿瘤患者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癌症的予后有着积极影响。为此,我们对本科收治的20位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实施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如何增强心肌梗塞病人对相关疾病的认识,使诊疗护理计划顺利实施,缩短住院天数。方法根据不同阶段实施护理措施。结果病人的心理状态,病人的遵医行为得到提高。结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理护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心理干预方式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干预组(92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体心理干预,由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座谈探讨骨折的有关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干预。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对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SAS、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入院第7天、第14天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集体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整体护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老年脑血管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采取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后,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45例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和其家属(治疗组),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并与2004年度我们仅对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间患者入院时的病情水平和抑郁状态相比较没有差异(P〉0.05),而入院2周和出院后3月时比较,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同步对患者家属进行治疗组均产生更好的康复效果,抑郁状态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家属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整体护理不仅应该针对患者.也应该针对患者家属展开。  相似文献   

12.
妇科患者担心手术会给术后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恐惧、焦虑,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因此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1.1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手术前绝大多数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疼痛、意外和发生并发症、后遗症,同时害怕医护人员态度不好,动作粗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专业的职责是如何帮助病人维护其整个身心健康。其中心理护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人是具有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生物和社会实体,人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影响心理功能,同时也会对人的生理功能如大脑活动、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产褥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的重要内容。临床研究表明:产褥期患者能否顺利度过产褥期除与身体客观因素外,还与产妇自身心理状态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对产褥期患者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情绪稳定、精力充沛,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对保证母婴安全及产后尽快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对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心理疏导后,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比心理护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状态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心理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维持性透析患者由于病程长,病程重。加上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产生极其复杂的心理障碍。做为从事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深入了解透析患者的心理反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心理压力,使透析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这对于透析患者的康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结肠癌结肠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与其交流的方式获得资料,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后实施。结果所调查对象都不同程度地在不同侧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经过我们的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两岸关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定居、以及投资创业。而回大陆的台湾同胞大都有年龄偏大,患病的机会也就非常大。1999~2002年,我院内科就收治了台湾归来住院患者54例,笔者通过对他们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正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心理状态与肿瘤患者的存活期和生活质量明显相关。把握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点 ,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是现代护理心理学的重要课题。我们对 5 0例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 ,并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乳腺癌患者 5 0例中工人 17例 ,医护人员 3例 ,干部 12例 ,农民 18例 ,30~ 40岁 10例 ,41~ 5 0岁 11例 ,5 1~ 6 0岁 17例 ,>6 0岁 12例 ,早期 35例 ,晚期 15例。2 心理调查对患者职业、年龄、病情轻重与4种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结果见表 1。表 1 职业、年龄、病情轻重和心理状态的关系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IDS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调查32例住院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住院AIDS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临床心理护理在AIDS患者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心理干预对AIDS患者是一种良好的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20.
癌症患者的身心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癌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病人患病后,一方面要承受化疗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因此,在化疗时应尽量避免化疗药物给患者的伤害,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必要时隐瞒患者病情,赢得社会支持系统的护理,科学地通过各种方式调节好其心理状态,尽可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