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文同 《吉林医学》2010,31(28):4948-4949
目地:观察心先安治疗冠心病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65例确诊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消心痛10mg/次,3次/d,辛伐他汀10mg,1次/d。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心先安120mg/d,加5%糖水或生理盐水100ml,1次/d,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大部分呼吸困难消失,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X线胸片示肺淤血改善,超声心动图舒张期二尖瓣E峰和A峰速度比(VE/VA)由<1变为>1。结论:心先安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先安注射液对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4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 ,随机分为心先安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 (每组 2 1人 )对照观察 ,疗程为 2周。疗程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显示治疗后SV、CO、CI、EF均有升高。上述改变心先安治疗组较显著 ,与一般治疗组比较P <0 .0 1。结论 心先安注射液能显著改善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左室收缩功能 ,疗效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翁羡吾 《华夏医学》2004,17(4):555-556
目的 :观察心先安治疗心肌梗死泵衰竭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 36例 ,治疗组用心先安注射剂 90~ 1 5 0 mg加入 2 5 0 ml液体中静脉滴注 ,1次 / d,1 0~ 1 5 d为 1个疗程。对照组除未用心先安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 ,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溶栓、抗凝、扩冠、止痛、吸氧、介入治疗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2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4 1 .7%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心先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对103例不同年龄的正常人进行左室舒张功能的评定,表明年龄是影响正常人左室舒张功能的主要因素,并推荐一个40岁以上人群舒张功能正常与否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霞  郭瑞强  周青 《医学综述》2007,13(14):1110-1112
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常常早于收缩功能障碍,如何更好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对于防止高血压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尖瓣、肺静脉血流频谱等方法是经典常用的方法,但均存在不足,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测量方法不断出现,多谱勒组织显像、声学定量、彩色室壁运动等新技术的出现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更多的新方法,提供了更多、更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8.
1 材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观察自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0月住院的心力衰竭病人 ,扩张性心肌病 12例 ,冠心病 2 3例 ,高血压心脏病 10例 ,年龄 2 4岁~ 63岁 ,平均年龄 4 8 8岁±1 8岁MYHA分级心功能Ⅲ级者 2 9例 ,Ⅳ级者 10例。其中洋地黄中毒心衰加重 3例。有效为NYHA分级Ⅰ级以上者 ,或NYHA分级改善Ⅱ级以下者。1.2 药物及给药方法观察对象停用强心甙类、儿茶酚胺类药物 ,用心先安 60mg溶于 10 0ml液体静脉滴注 ,1d1~ 2次 ,7d~10d 1疗程。2 临床效果观察2 .1 NYHA分级心功能比较应用心先安治疗 1疗程后…  相似文献   

9.
应虹  陈艳平  陈旭 《中外医疗》2013,32(13):172-17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1例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评价两组人员的左室舒张功能。结果观察者心脏形态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等容舒张时间、室间隔厚度、A峰流速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E峰流速、E/A比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最大长轴缩短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在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维 《中国全科医学》2003,6(6):462-464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36例 ,口服消心痛 10mg,3次 d;缬沙坦组 36例 ,口服消心痛 10mg ,3次 d ,缬沙坦80mg ,1次 d,并于治疗后 2周、 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了解缬沙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治疗 2 4周时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d)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峰射血率时间 (LPER)、左室高峰充盈率 (LPFR)和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 (LTPFR)的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前被误诊为冠心痛的5例NV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冠心病的NVM患者共5例.2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1例患者冠脉可见散在斑块;1例患者第一对角支中段节段性狭窄60%;1例长期吸烟患者可见弥漫性斑块,狭窄40%左右.结论 心脏彩超是介入术前不可忽略的常规检查;心电图明显ST-T改变,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性改变的患者应进行左心室造影除外NVM.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左心收缩功能进行评价,以寻求川崎病患儿早期心脏损害的依据。方法对39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与40例正常儿童进行超声检查。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各腔室径线;根据STeich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缩短分数(FS);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三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存入光盘,脱机分析。应用VVI技术测量心尖四腔切面室间隔、侧壁及心尖两腔切面下壁、前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应变(sys)、应变率(SRS)等指标。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结果患儿组EF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患儿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低于正常组,在所有基底部和部分中间节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川崎病儿童左室长轴方向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3.
检测左心房功能的随龄演变规律。方法选择天津市四所高校的健康知识分子320例,年龄26~90岁,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步记录Ⅱ导心电图并实时录像。结果左房容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左房管道容积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左房主动排空容积及左房射血力均随年龄明显增加;蓄储容积随年龄增加。结论左房的管道功能随年龄降低,而蓄储功能和辅泵功能随年龄增加。  相似文献   

14.
王栋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84-185
目的:分析不同心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心功能的影响及特点。方法:将2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心率快慢分为4组,A组79例,心率〈70次/min;B组56例,心率70~79次/min;C组74例,心率80~89次/min;D组77例,心率≥90次/min,对比分析4组患者入院前后的临床特点。结果:随着心率的增加,心功能逐渐减退,发病至入院时间越来越长;溶栓率减少,而未通率增加,则死亡率增加。患者发病至入院的时间逐渐延长,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白细胞计数均逐渐增加,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入院时心率快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发病时间长,心功能差,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核素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的存活心肌 ,评估延迟性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 CA)对AMI左心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10 7例AMI患者 ,均于发病后 7~ 2 1d ,采用99m锝标记体内红细胞门控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采用静息2 0 1铊加99m锝MIBI心肌显像 (硝酸甘油介入法 )测定存活心肌。 5 9例AMI患者发病后 7~ 2 1d接受PTCA和支架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接受PTCA治疗和心肌核素检查判断有无存活心肌 ,分为 :存活心肌PTCA组 (甲组 ) 31例 ,存活心肌非PTCA组 (乙组 ) 2 1例 ,无存活心肌PTCA组 (丙组 ) 2 8例 ,无存活心肌非PTCA组 (丁组 ) 2 7例。所有患者均随访 6~ 2 8个月 ,复查核素LVEF、记录心血管事件。结果 甲组心功能改善率 (45 .16 % )明显高于乙组 (14 .2 9% ,P <0 .0 5 ) ,甲组心源性死亡率 (0 % )明显低于乙组 (33.33% ,P <0 .0 1) ,甲组心力衰竭发生率 (12 .90 % )明显低于乙组 (42 .86 % ,P <0 .0 1) ,甲、乙两组心绞痛复发率及再次AMI发生率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丙组与丁组各指标相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延迟性PTCA能改善AMI有存活心肌患者的左心功能 ,减少心源性死亡 ,但未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和再次发生AMI。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恢复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急诊PCI组66例,对照组62例,PCI组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对照组给于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住院期间及1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并分别于发病后1、6个月做心脏彩超了解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诊PCI组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在发病1个月后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6个月后,PCI组左心室容积小于对照组(P〈0.05),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可减少老年AMI患者MACE发生率,能阻止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其远期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 SRI)评价左室限制性充盈异常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研究对象根据左室充盈模式分为正常充盈组和限制性充盈异常组,测量房间隔、左房前壁、下壁、侧壁、后壁收缩期应变率峰值( SSR),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 ESR),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 ASR),计算两组的平均SSR、ESR、ASR并分析比较;根据Simpson法测量左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计算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同时计算左房主动射血容积指数(LAAEVI),左房被动射血容积指数( LAPEVI),分析计算结果。结果限制性充盈异常组应变率值均小于正常充盈组,两组ESR、ASR、S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充盈异常组的左房功能均弱于正常充盈组,两组LAEF、LAAEF、LAPEF、LAAEVI 、LAPEV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充盈组ASR、SSR与LAEF及异常组SSR与LAEF呈负相关,正常充盈组ESR与LAEF及异常组ASR、ESR与LAEF呈正相关。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可定量评估左室限制性充盈异常模式左房功能的改变,间接反映左室舒缩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症治疗后,比较预后不良组与好转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左心室功能情况。另外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4、T3、FT3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和第5周末,预后不良组血清T4、T3和FT3明显低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4及TS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不良组LAD、LVDs和LVDd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EF明显低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不同心肌梗死部位的血清T4、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左心室功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阎德春  王斌 《北京医学》1997,19(4):217-219
7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尿激静栓治疗。溶栓后4周和6个月时,前侧壁梗塞再通病人的左室舒缍末容量,收缩末容量均低于未通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未通者,严重节段室壁运动异常节牟百分率较未通者显著减少;下后壁梗塞再通者与通者无显著 差异。提示早期溶栓再灌注可使前侧壁梗塞病人的左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