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剖析我院2010年来剖宫产指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01~2010—12有58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1%,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有: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高龄初产、瘢痕子宫、产程异常、头盆不称、巨大儿、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子宫先兆破裂、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社会因素上升为第1位。结论: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提高产科质量,认清剖宫产的利与弊,努力使剖宫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剖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两年收治的2399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居首位。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是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因素,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004-2010年间剖宫产率,比较各年的剖宫产各指征所占百分数,分析剖宫产率增高原因。结果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社会因素、瘢痕子宫等。结论目前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提示医护工作者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采取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该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构成。结果 2002-2011年该院剖宫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41.18%上升到2011年的56.88%。我院2002-2006年来剖宫产指征中排前3位的是妊娠并发症、头盆不称、胎儿窘迫,2007-2011年排前3位的是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结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瘢痕子宫是近5年剖宫产指征上升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诊断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祁彦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57-2958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327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严重影响剖宫产率;对胎儿宫内窘迫存在过度诊断;对头位难产的诊断较宽松,存在指征不足,试产机会少.结论: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尤其是减少非临床指征因素手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指征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方法对我院230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上升与剖宫产指征结构比产业化相关。结论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医患双方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指征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其难度不大,应用较为普及,确实在挽救母儿生命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近几年我院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发现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有所放宽。剖宫产指征的放宽造成剖宫产率增高,但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反而增加了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和分娩费用。本文分析我院8年间剖宫产指征的变迁情况,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期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毅  杨春慧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34-3536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的1584例剖官产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官产率高达59.30%,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第一位,为32.89%.结论:本院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前后我院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前(1999-2004年)后(2005-2010年)共12年住院分娩的孕产妇病例资料,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相关指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剖宫产率为23.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实施后剖宫产率为40.7%,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对剖宫产指征分析发现社会因素所占比例上升最快。结论新农合的实施可能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之一;同时与医患双方均有关系,作为医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对产妇机体的创伤。  相似文献   

10.
刘静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29-1130
通过分析我院8年剖宫产指征应用情况,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找出可能降低剖宫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1998~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某医院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10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已成为产科中的突出问题。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适当降低剖宫产率,对我院近10年来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统计近6年濮阳市人民医院剖宫产病例,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上升的原因: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相对头盆不称.胎儿因素占第二三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是诊疗技术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医患配合的条件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还需要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性措施。方法对2007年至2011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总数、剖宫产数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剖宫产率持续上升,与社会因素、剖宫产指征不严医生怕承担责任与风险有关。结论剖宫产率上升弊大于利。通过加强产前宣教、开展无痛分娩、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观察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3—2004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在1993—2002年逐年上升,2003—2004年有所下降;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始终位于第1位,社会因素自1998年逐年升高,近2年上升至第2位。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Doula分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周红林 《江苏医药》2007,33(10):1068-1068
分析我院8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力求找出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剖宫产病例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产率逐年上升。结论剖宫产增高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增高所致,因此,降低剖宫产率应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严格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963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近5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原因分析,发现平均剖宫产率为29.47%,其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社会因素、妊娠并发(合并)症、臀位、巨大儿、瘢痕子宫及双胎。结果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结论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进行心理调控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边俊艳 《首都医药》2013,20(4):18-19
目的总结6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6年来我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已上升到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故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症,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剖宫产率迅速提高,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因素占剖宫产率的很大比例,此类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已成为困扰产科医生的一大问题。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实施剖宫产数3775例。其中拒绝试产行剖宫产数1234例,占剖宫产数的32.67%。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近5年剖宫产指征的分析,探讨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因素,为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寻找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前后我院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前(1999-2004年)后(2005—2010年)共12年住院分娩的孕产妇病例资料,比较剖官产率及剖宫产相关指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剖宫产率为23.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实施后剖宫产率为40.7%,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对剖宫产指征分析发现社会因素所占比例上升最快。结论新农合的实施可能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之一;同时与医患双方均有关系,作为医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对产妇机体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