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胶原重构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将19只自发性易卒中型高血压大鼠SHRsp(S)及13只正常血压大鼠WKY(W)分为34周龄(S346只;W344只;)和54周龄(S5413只;W549只)2组心肌进行胶原特染,mRNA原位杂交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S和W比较,心肌间质胶原容积百分比:34周龄组增加了3.9倍,54周龄组增加了5.9倍,血管周围胶原面积/血管内径面积之比;34周龄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间质重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压心肌间质重构。方法:采用不同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实验动物模型,从胶原定性和定量指标观察心肌间质重构。结果:SHR10与WKY10比较胶原面积(交原容积分数(CVF)增高1.4倍;SHR18-22量高,与SHR10比较CA、CVF增高2.4倍(KP〈0.01)。CVF比左室重量指数(LVW/BW)增加更明显,结论:SHR心肌间质、冠脉血管均发生了重构,SHR18-22心肌  相似文献   

3.
研究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及其在细胞中的表达,评价MAPK在高血压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对34和54周龄组的脑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正常血压大鼠进行心肌MAPK活性及其免疫组化定位研究。结果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的心肌重量与体重比显著增加,心肌出现肥大;心肌MAPK活性34周龄组增加了1.81倍,54周龄组增加了1.46倍。免疫组化研究显示高血压大鼠心肌内有丰富的MAPK表达,且主要分布于心肌间质细胞。结论心肌MAPK激活可能是传递心肌肥大信息的主要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心室胶原含量和浓度.观察高血压时心肌间质的改变及卡托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大鼠收缩压;改良的Stagemann法间接测定胶原含量;放免法测定血醛固酮水平。结果:14周龄SHR出现血压升高、左室肥厚(LVH)的同时,心室胶原含量亦增加;12周后,治疗组SHR血压显著降低.LVH消退。并且,左、右室胶原浓度分别较未治疗组下降26%及13%,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SHR大鼠伴随心肌重量增加,其间质有胶原纤维异常堆积;卡托普利能预防和消退间质中胶原的过度堆积,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 myc基因的表达定位情况及意义。方法:用人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和c myc基因探针,对32例风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①病变心肌间质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Ⅰ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167倍,Ⅲ型增高436倍;②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 myc基因阳性表达,胎儿心肌亦有类似表达;③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量与c myc基因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①发现在病理情况下心肌细胞参与了胶原的生成与代谢,对胶原的合成和分泌具有重要作用。②c myc基因对风湿性病变心肌的胶原代谢过程起调控作用。③风心病心肌胶原增生和调控发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心肌细胞重现了胎儿期合成胶原的表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myc基因的表达定位情况及意义。方法;用人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和c-myc基因探针,对32例风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病变心肌间质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Ⅰ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1.67倍,Ⅲ型增高4.36倍;(2)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myc基因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肥厚时心脏α和β-肌凝蛋白重链(α-MHC和β-MHC)mRNA表达和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方法:15周龄雄性SHR口服卡托普利(100mg·kg-1/d)12周(CAP组),同样年龄性别的SHR(SHR组)和Wistar-kyoto大鼠(WKY组)不给药,在同样条件下喂养同样时间,通过称重法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1),使用测微技术测量心肌细胞横径(TDM),采用Northern印迹技术检测左室α和β-MHCmRNA水平降低,但不影响β-MHCmRNA水平。结论:高血压肥厚心肌MHC基因出现了异常表达,卡托普利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同环节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逆转作用。方法对15只2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别采用苯那普利、氯沙坦、安体舒通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血压、心肌胶原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的变化。另取26、38周龄Wistar大鼠各5只,和26、38周龄未做任何治疗的SHR各5只作为对照。结果SHR-26和SHR-38组的血压、胶原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均高于同龄Wistar大鼠组(P<0.05)。苯那普利、氯沙坦治疗后,血压胶原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均较未治疗的SHR-38组明显下降(P<0.05)。安体舒通治疗组血压无明显下降,而胶原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仍明显降低(P<0.05)。结论ACEI、AgII-AT1阻断剂能很好降低血压,减轻心肌间质的胶原堆积。而安体舒通虽未能很好降压,但也能减轻心肌胶原的堆积。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采用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其正常对照(WKY)大鼠离体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受热刺激后以及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后心肌肥厚时左心室HSP70mRNA的水平,并对SHR和WKY肝组织基因组DNA进行了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表明:a.37℃培养的SHRASMC及整体SHR肝组织HSP70mRNA的基础表达水平均低于WKY大鼠,SHRASMC受热刺激(42℃15min)后2h,HSP70mRNA表达增加的程度明显大于WKY大鼠。b.大鼠腹主动脉缩后造成左室压力超负荷,左心室HSP70mRNA在压力超负荷4h时已明显升高,1d、2d、1w均维持在高水平,1w后逐渐降低。c.SHR和WKY鼠肝组织基因组DNA经BamHI酶切后,SHRHSP70基因缺失一条约5.6kb的片段。提示:SHRASMC对热敏感性增加;压力负荷增加早期,左心室HSP70mRNA表达明显增加;HSP70基因结构异常可能与高血压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开搏通(Ca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肌厚和血浆、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的影响。方法:22只SHR随机分为Cap治疗组和SHR对照组,并以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结果:①Cap能显著降低SHR收缩压(P〈0.001);②SHR Cap治疗组左心室重/体重比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1),但显著高于WKY组(P〈0.05);③SHR对照组血浆和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22周龄组和SHR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动物14周龄和22周龄时,分别测定血压、心室质量指数:以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I型和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m-blot测定心肌中TGFB。和其下游分子Smad7的表达。【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周龄和22周龄时收缩压都显著高于同龄的WKY大鼠(P〈0.001),同时22周龄SHR的收缩压也比14周龄明显升高(P〈0.001)。与SHR14周龄组相比,SHR22周龄组的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I型和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P〈0.01);在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心肌中的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及心肌纤维化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发展,同时伴随着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2.
法乐氏四联症肥大右室心肌间质胶原改建的组织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解法乐氏四联症肥大右室心肌间质胶原改建的组织学特点,用HE、PSR染色及透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22例法乐氏四联症病人和8例非心血管病及胶原系统疾病尸检者的右室心肌间质中的胶原面积百分比及形态学特点。结果发现:法乐氏四联症组心肌间质胶原面积百分比为(10.97±2.51)%较对照组(3.83±1.59)%显著增大,P<0.001,血管周围纤维化明显;经透射电镜观察到法乐氏四联症组心肌细胞之间成纤维细胞增生,经扫描电镜观察到法乐氏四联症组胶原纤维增生粗大,结构紊乱,包绕着心肌细胞。故认为:法乐氏四联症肥大右室心肌间质胶原组织学上的这类改建可能影响心肌细胞间力的传导,从而影响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瘢痕成纤维细胞的MMP-3 mRNA表达及其基因转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间质(ECM)的过度沉积机制,并探索其基因治疗途径。方法: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HSF),构建间质溶解素1(MMP-3)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MMP-3基因转入HSF,核酸分子杂交检测MMP-3的mRNA表达水平。DNP-多肽降解法检测间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辅以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结果:HSF表达MMP-3mRNA水平及降解DNP-多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不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改变及在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采用^3H-精氨酸转换为^3H-胍氨酸放射强度法和反转录-聚麦链式反应方法,比较SHR和对照组WKY大鼠不同组织NOS活性及iNOS、cNOS两种亚型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SHR肾皮质、心肌NOS活性明显低于WKY,而大脑皮质NOS活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SHR肾皮质、心肌中cNOS表达和大脑皮质、培养的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方法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与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和结果(1)动物实验部分利用20mg·kg-1·d-1剂量的安体舒通治疗24周龄SHR(n=10),持续16周,借助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形态学观察其对心肌间质和血管旁纤维化的疗效。发现SHR不但在左室而且右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都有明显升高;安体舒通治疗对血压和左室肥厚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左右心室的CVF(左室心内膜下10.11%±2.07%,vs6.06%±1.19%,心外膜下6.41%±1.52%vs4.18%±1.86%,右室8.06%±1.51%5.01%±1.21%,P<0.01~0.05);减轻血管旁胶原面积(PVCA)(3.84±0.40vs2.88±0.83,P<0.05),但均未能降低到WKY水平。(2)细胞培养部分通过离体培养的SHR和WKY两种心肌成纤维细胞,观察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及相应拮抗剂Dup753和安体舒通的反应。发现在无血清状态下,SHR心肌成纤维细胞的3H-proline参入量高出WKY68%,AngⅡ和Ald呈浓  相似文献   

16.
作者研究了肺间质病病人肺泡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用人胚肺组织分离培养了肺成纤维细胞,并做了初步鉴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间质纤维化病人的肺泡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肺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率平均增加了71.4%,这说明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增生作用(P<0.05),而肺癌组病人的肺泡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仅使成纤维细胞的3H-TdR掺入率增加14.3%,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使用胶原αl(Ⅰ)和αl(Ⅲ)-cDNA探针,检测了胶原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肺间质病病人的αl(Ⅰ)原胶原mRNA含量平均增加了21.3%,αl(Ⅲ)原胶原mRNA水平增加了37.2%。肺癌病人组原胶原mRN人含量平均为4.6%。结果表明肺间质纤维化病人肺泡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且Ⅲ型胶原比Ⅰ型胶原增加得多。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TGFβ1/ Smad7通路与心室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 22周龄组和SHR 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动物14周龄和22周龄时,分别测定血压、心室质量指数;以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心肌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的表达。[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周龄和22周龄时收缩压都显著高于同龄的WKY大鼠(P<0.001),同时22周龄SHR的收缩压也比14周龄明显升高(P<0.001)。与SHR14周龄组相比,SHR22周龄组的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P<0.01);在mRNA 水平或蛋白水平,心肌中的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及心肌纤维化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发展,同时伴随着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应用热激蛋白70KD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了:(1)自发性高血压主动脉和离体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受热激后hsp 70mRNA水平的变化;(2)不同细胞培养时间的SHR、WKY主动脉hsp 70mRNA水平。结果提示SHR主动脉hsp mRNA水平增加,SHR细胞培养受热激后2h,hsp 70mRNA水平明显高于WKY鼠者,6周较3个月的SHR细胞hsp 70mRNA水平高;6个月的SHR细  相似文献   

19.
观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不同部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中胶原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15只26周龄SHR分别采用苯那普利、Losartan和安体舒通治疗12周,用点杂交方法检测前后大鼠心肌胶原酶mRNA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在风心病心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定位,以及胶原改建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人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对32例我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病变心肌间质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1.67倍,Ⅲ型增高4.36倍;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胎儿心肌亦有类似表达,Ⅰ,Ⅲ型前胶原m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