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哮喘豚鼠肺内不同密度嗜酸细胞(Eos)凋亡与bcl-2 mRNA表达的关系及地塞米松(DM)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应用DM干预哮喘豚鼠,分离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不同密度Eos,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原位杂交检测bcl-2 mRNA表达。结果 哮喘组Eos凋亡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应用DM后均显著增加(P〈0.01)。正常豚鼠Eos可检测到bcl-2 mRNA表达,不同密度Eos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哮喘组bcl-2mRNA明显增加,应用DM后其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凋亡调节的缺失是导致组织及血中Eos增多的重要原因,bcl-2参预了哮喘Eos凋亡的调节。DM可促进哮喘肺组织中的Eos细胞凋亡,bcl-2可能是DM调节Eos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观察地塞米松(DM)对哮喘豚鼠体外不同密度嗜酸细胞(Eos)凋亡及白介素5受体α(IL-5R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DM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以卵蛋白激发哮喘豚鼠动物模型48h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低密度及正常密度Eos(HEos,NEos)。HEos及NEos分别与DM(10-10-10-5mol/L)共培养24h,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Eos的IL-5RαmRNA表达,3'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DM干预24h后,可见Eos细胞凋亡增加的同时,不同密度EosIL-5RαmRNA表达也增加,并与DM浓度呈剂量依赖性。IL-5Rα表达与Eos凋亡呈正相关(P<0.05)。表明DM可促进不同密度Eos表达IL-5Rα,抑制其细胞因子活动,促进Eos凋亡。DM可以通过增加EosIL-5Rα表达调节Eos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M)对哮喘豚鼠体外不同密度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及bc1-2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激素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方法以卵蛋白激发哮喘豚鼠模型48 h后, 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分离灌洗液中不同密度的Eos.加入DM(10 10~10 5mol/L),以原位杂交法检测Eos的bc1-2表达, TUNEL法检测Eos的凋亡.结果 DM干预24 h,可见Eos凋亡增加,bc1-2 mRNA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bc1-2mRNA的表达与Eos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DM可抑制bc1-2的表达,促进Eos凋亡.bc1-2表达的减少可能是DM调节Eos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嗜酸细胞凋亡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M)对哮喘豚鼠体外不同密度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激素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卵蛋白激发哮喘豚鼠模型48h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灌洗液中不同密度的Eos。加入DM(10^10-10^5mol/L),以原位杂交法检测Eos的bcl-2表达,TUNEL法检测Eos的凋亡。结果 DM干预24h,可见Eos凋亡增加,bcl-2 mRNA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bcl-2 mRNA的表达与Eos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DM可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Eos凋亡。bcl-2表达的减少可能是DM调节Eos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M)对哮喘豚鼠体外不同密度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及fas、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DM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 方法: 卵蛋白激发哮喘豚鼠动物模型48 h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分离低密度及正常密度Eos(HEos,NEos)。HEos及NEos分别与地塞米松(DM)(10-10-10-5 mol/L)共培养24 h,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Eos的fas及bcl-2 mRNA表达, 3'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DM干预24 h后,可见Eos细胞凋亡增加的同时,不同密度Eos的 fas mRNA表达也增加,bcl-2 mRNA表达降低,并与DM浓度呈剂量依赖性。fas表达与Eos凋亡呈正相关(P<0.05),而bcl-2的表达与Eos凋亡呈负相关(P<0.05)。 结论: DM可促进不同密度Eos fas表达,抑制其bcl-2表达,促进Eos凋亡。DM可以通过嗜酸性粒细胞fas表达增加及bcl-2表达减少而调节Eos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哮喘豚鼠体外不同密度嗜酸细胞(Eos)凋亡及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剌激因子受体α(GM-CSFR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P促Eos凋亡的机制。方法卵蛋白激发哮喘豚鼠48h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低密度Eos(HEos)及正常密度Eos(NEos)。HEos及NEos分别与TP(10-7~10-4mol/L)共培养24h,以原位杂交检测Eos表达GM-CSFRαmRNA,3′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哮喘豚鼠不同密度Eos经TP干预24h后,细胞凋亡增加,与对照相比HEos在10-7mol/L时出现差异(P<0.05),NEos在10-6mol/L时出现差异(P<0.05),同时不同密度EosGM-CSFRαmRNA表达增加,与对照相比均在10-5mol/L时出现差异(P<0.05)。Eos凋亡与TP浓度呈剂量依赖性。HEos与NEos表达GM-CSFRα无差异(P>0.05)。不同密度Eos表达GM-CSFRα与Eos凋亡呈正相关(P<0.05)。结论TP可促进哮喘豚鼠不同密度Eos...  相似文献   

7.
氨茶碱对哮喘豚鼠嗜酸细胞凋亡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观察氨茶碱对体外不同密度嗜酸细胞(Eos)凋亡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方法 卵蛋白激发哮喘豚鼠动物模型48h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不同密度Eos。氨茶碱(AM)(10^-6-10^-3mol/L)干预24h,原位杂交检测Eos的bcl-2 mRNA表达,TUN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M干预24h,可见Eos凋亡增加,以低密度Eos(HEos)为明显,bcl-2 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bcl-2 mRNA的表达与Eos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AM可抑制bcl-2 mRNA表达,促进Eos凋亡。bcl-2参与了AM对Eos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不同密度嗜酸细胞(Eos)上白介素-5受体α(IL-5Rα)、IL-3R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GM-CSFRα)及共同β链受体(βcR)mRNA表达及雷公藤甲素(TP)对它们的影响,探讨TP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方法 健康豚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TP组。以卵蛋白致敏激发制作豚鼠哮喘模型,分离BALF中的低密度Eos(HEos)及正常密度Eos(NEos),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检测各受体mRNA表达,RT-PCR法检测Eos IL-5Rα、IL-3Rα相对含量。结果 哮喘豚鼠Eos凋亡明显减少,而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用TP 24h后不同密度Eos数量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以HEos下降为明显(P<0.05);TP组Eos凋亡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哮喘豚鼠Eos表达α受体mRNA明显低于正常组,而βcR表达明显增高;TP处理组Eos各α受体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βcR表达明显下降。RT-PCR检测显示,TP组IL-5Rα、IL-3RαmRNA显著增加。结论 哮喘Eos存在凋亡抑制;TP可通过促进IL-5、IL-3、GMPCSF受体各自α链表达,抑制这3种受体的共同β链表达,减少其生物学功能,促进Eos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cl-2及Bax mRNA表达与嗜酸粒细胞(Eos)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卵蛋白致敏激发制作哮喘模型,检测支气管灌洗液(BALF)中低密度EoS(HEos)及正常密度Eos(NEos)细胞凋亡,原位杂交及RT-PCR法检测Bcl-2及Bax mRNA表达。结果:哮喘组EoS显著高于正常组,以HEos为著(P<0.01);Eos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哮喘组不同密度Eos表达Bcl-2 mRNA明显增加,而Eos表达Bax mRNA明显减少。结论:哮喘时Eos存在凋亡抑制,这是哮喘时Eos增多的原因之一,哮喘豚鼠BALF Eos表达Bcl-2增加,表达Bax减少,表明Bcl-2及Bax可通过调节Eos凋亡参与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10.
氨茶碱治疗对哮喘豚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氨茶碱对哮喘肺内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的作用。方法:以卵白蛋白致敏的过敏性哮喘豚鼠为模型,采用3’-末端标记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光镜和电镜形态学方法,观察氨茶碱治疗对哮喘豚鼠肺内Eos凋亡的作用。结果:氨茶碱治疗导致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数量显著降低,肺内Eos凋亡显著增加,凋亡Eos能被巨噬细胞吞噬。结论:诱导肺内Eos凋亡是氨茶碱治疗哮喘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IL—5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嗜酸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介素 5(IL 5)、IL 3、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具有共同的 β链受体 ,因此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它们能促进嗜酸细胞 (Eos)增长、活化 ,也可抑制Eos凋亡 ,哮喘时不但这三种细胞因子影响Eos凋亡 ,细胞因子受体也参与其调节。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内酯醇对致敏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体内外对致敏大鼠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反复刺激建立过敏性气道炎症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和TP处理组,每组8只。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DNA电泳及电镜等方法,观察体内外TP对致敏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结果 致敏大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体内应用TP可减少致敏大鼠BALF中Eos、淋巴细胞数目,同时可增加其BALF中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体外实际显示,不同剂量TP呈剂量依赖性(10^-7-10^5g/ml)的促进OVA抗原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凋亡,该效应随作用时间凋亡,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并可能是通过Fas/FasL途径发挥作用;同时TP可明显增加DXM的促淋细胞凋亡作用。为阐明TP对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和探讨激素依赖性哮喘治疗的新途径提供了有意义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 (TP)对体外IL 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 (Eos)存活延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IL 5和TP的条件下体外培养Eos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 ,结合原位末端标记和DNA电泳检测Eos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TP刺激后Eos凋亡基因Fas表达的变化。结果 :IL 5显著延长Eos体外存活的时间 ,TP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IL 5介导的Eos存活延长作用 ,TP(10 - 7mol L)显著抑制IL 5 (1 0U ml)介导的Eos的存活 ,原位凋亡检测和DNA电泳表明此作用是TP诱导Eos凋亡所致。TP使Eos的Fas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TP具有拮抗IL 5诱导Eos凋亡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Eos的F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嗜酸细胞Fas抗原表达及其在凋亡诱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Eos)凋亡基因Fas抗原的表达及其在凋亡诱导中的作用。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Eos,加入白细胞介素(IL)-5与不同浓度(1-1000μg/L)Fas单抗培养72h,观察Fas抗原表达、细胞存活和凋亡变化,并提取DNA电泳。结果:新分离的嗜酸细胞表达Fas抗原,Eos与单纯介质、IL-5培养后Fas抗原表达无明显变化。加入不同浓度的Fas单抗对IL-5介导的Eos存活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当Fas单抗浓度为1000μg/L时,Eos存活率降为30%±12%(P<0.01)。Fas单抗(100μg/L)处理,24h后,Eos即有明显的凋亡(35%±6%,P<0.01)。提取DNA电泳呈典型凋亡梯状改变。结论:Fas抗原参与了Eos凋亡的调节,IL-5抑制Eos凋亡与Fas抗原表达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凋亡(EOS)与IL-5和sIL-2R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患者(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30例,20名健康人(正常组)作对照。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5(IL-5)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痰液EOS凋亡。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痰液中IL-5和sIL-2R明显升高,EOS凋亡率增高,而正常组未发现EOS凋亡。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EOS凋亡率与IL-5呈明显的负相关,r为~0.78。结论:哮喘患者气道局部有EOS凋亡现象,并受到IL-5相互作用的调节。sIL-2R与EOS凋亡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抗白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对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Eos)从骨髓到气道迁移的影响.方法 15只雄性C57BL/6小鼠.常规法复制哮喘,并在每次卵白蛋白(Ova)激发前2 h鼻腔内滴入抗IL-5单克隆抗体,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即以生理盐水代替Ova 和抗IL-5抗体.在末次抗原激发后12 h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外周血(PB)和骨髓(BM)中炎症细胞数以及肺组织内Eos数.结果 Ova抗原激发后12 h小鼠的BALF、PB和BM及细支气管和肺组织中的Eos数显著增加(P<0.01, P<0.05).抗IL-5单克隆抗体则使上述变化显著减轻(P<0.05,P<0.01).结论 抗IL-5单克隆抗体能显著抑制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大鼠γδT细胞分布和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γδ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分布和凋亡状态。应用鸡卵清蛋白(OVA)致敏和刺激Wistar大鼠 (每组 10只 ) ,制作致敏大鼠哮喘模型 ,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BALF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CR+ T细胞百分率和CD2 8 γδTCR平均荧光密度比 ,并用免疫荧光法结合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 ,用TENUL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哮喘组PBMC中γδT细胞占总T细胞或总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5 ) ,CD2 8 γδTCR平均荧光密度比则无明显差别 ;BALF中γδT细胞占总T细胞或总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CD2 8 γδTCR平均荧光密度比也有显著增加 (P <0 0 1) ;哮喘组PBMC和BALF中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提示γδT细胞亚群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活化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探讨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FN-γ的变化与肺功能状态的相关性,以及ECP与IFN-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对外周血Eos进行计数、并检测血清ECP、IFN-γ的水平及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结果:(1)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血中EOS值和血清ECP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而血清IFN-γ的水平和FEV1%值均明显升高(P<0.05)。(2)ECP水平的下降值与IFN-γ水平的升高呈负相关(r=-0.6532,P<0.05)。(3)IFN-γ水平的升高值与FEV1%值的升高呈正相关(r=0.5246,P<0.05)。结论: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患者外周血EOS、ECP等炎性指标明显下降,ECP与IFN-γ呈负相关,IFN-γ与FEV1%呈正相关,说明糖皮质激素抑制哮喘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血清IFN-γ水平的升高有关,从而抑制哮喘患者Th2优势,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曹国强  钱桂生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70-173
产生于骨髓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的造血机制构成了哮喘气道炎症形成过程的活性组分,如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及其祖细胞数量的增加;骨髓细胞表达致炎因子如IL-5 mRNA、蛋白质和IL-5受体等.治疗哮喘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形成.骨髓和肺组织一样,可能成为抗哮喘治疗的另一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20.
骨髓与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体细胞增多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强 《免疫学杂志》2002,18(B06):170-173
产生于骨髓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的造血机构成了哮喘气道炎症形成过程的活性组分,如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及其祖细胞数量的增加;骨髓细胞表达致炎因子如IL-5mRNA、蛋白质和IL-5受体等。治疗哮喘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形成。骨髓和肺组织一样,可能成为抗哮喘治疗的另一种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