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60眼),观察术后1~3 d角膜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60眼中共发生角膜水肿13眼,发生率为21.67%;单因素分析显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晶状体核硬度、糖尿病史、眼部手术史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与晶状体核硬度、抗青光眼手术史相关(P<0.05)。结论 :高龄、晶状体核硬度程度高、合并糖尿病、抗青光眼手术史患者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5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其中26例(30眼)前房角粘连<1/2分为A组,施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将20例(22眼)前房角粘连>1/2分为B组,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两组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前房加深,房角增宽,眼压控制满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获得满意效果,两种手术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优点和适应证。方法 :10 1例 (10 7只眼 )白内障患者采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同时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常规麻醉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 :具有一定手术经验的医师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4.
李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3,(31):100-101
目的探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眼内炎临床特点。方法选取65000例(86450只眼)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果经治疗后2只眼眼球摘除,3只眼眼球萎缩,5只眼产生光感(light perception),7只眼视力达到0.2以上。结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出现眼内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晶状体后囊膜部位出现破裂,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为主要致病菌。加强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能够有效降低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合并浅前房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难点,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吸除手术、中央前房深度<2.5 mm的白内障患者70例89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1.0~1.2者20眼(22.5%),0.5~0.8者50眼(56.2%);中央前房深度术前(2.19士0.03)mm,术后平均加深(1.34士0.05) 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6.17,P<0.001);眼压均比术前明显下降[平均下降(4.18±0.58) mm 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7.20,P<0.001);术后角膜可逆性水肿发生率为23眼(25.8%),其中Ⅲ级以下核组3眼(8.1%),Ⅲ级及其以上核组20眼(38.5%),所有病例角膜水肿均在手术后1周内恢复透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合并浅前房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手术难度大,强调切口规范,使用高质量黏弹剂,保持前房深度,应用拦截劈核技术、高负压吸引手法碎核,提高超声乳化操作的有效性,均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同时强调合并浅前房的白内障患者应尽早手术,超声乳化吸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黄玉俊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26+228-226,228
目的观察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92岁老人9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作回顾分析。结果视力:t〉0.5者46眼,0-3~0.5者35眼,0.1~0.3者15眼,2眼视力指数/30cm。其中有5例后囊裂口,改为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10例角膜内皮水肿,无大泡性角膜炎。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疗效良好,安全可行,无严重全身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虹膜拉钩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使用虹膜拉勾牵拉固定囊袋,然后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结果术中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内20只眼,植入睫状勾1只眼;术后人工晶体正位20只眼,人工晶体轻度倾斜1只眼;术中常见并发症为囊袋撕裂和玻璃体脱出。结论虹膜拉钩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安全辅助工具;它具有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高龄老年性白内障81例90只眼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前、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结论:表面麻醉下高龄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教育在老年性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83例191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非超声乳化吸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教育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教育,本组病例均如期施行手术,随访1~3个月,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均恢复。结论开展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教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4例24眼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4例24眼白内障患者应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包括超声乳化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丢失率。结果术中超声乳化时间为0.35~1.43m in。术中未见并发症,3眼术后角膜轻度水肿,后发性白内障4眼,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21眼(87.5%),≥1.0者14眼(58.3%)。手术源性散光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为0.36D和0.21D,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为(2325±261)个/mm2,(2190±243)个/mm2,内皮细胞丢失率10.1%,六角形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功能,组织损伤轻,手术性散光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和超声乳化摘除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120眼)老年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为50例(50眼)、70例(70眼)。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对两组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个月两组散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疗效相近,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易掌握、并发症少及术后散光小等优势,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的变化,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44例(44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22眼)实施巩膜隧道切口(5.5mm)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22例(22眼)实施巩膜隧道切口(3.0mm)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设同龄正常晶状体眼22例(22眼)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对照组波前像差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间、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间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A组和B组之间高阶像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阶像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较正常晶状体眼增大,白内障超声乳化和小切口囊外摘除两种手术方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现代囊外摘除术对眼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现代囊外摘除术后眼表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156例186眼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组,98例114眼)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组,58例72眼)。术后1个月对干眼相关症状、体征、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眼表虎红染色等项目进行检查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间在症状、体征、干眼诊断性试验等各项指标评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CCE组评分明显高于PHACO组,ECCE组干眼症发病率(27.78%)也高于PHACO组(4.38%),其差别同样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术在术后短期内更易对眼表功能造成影响,使泪膜稳定性受到破坏而产生干眼症。  相似文献   

14.
尹瑞 《中国当代医药》2014,(1):23-24,2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两组治疗前矫正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明显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评分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改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郭昕  陈鹏 《医药论坛杂志》2011,(14):66-67,70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方法将58例(58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B组: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分别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A组(2231±192)个/mm2、B组(2042±141)个/mm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A组(2004±152)个/mm2、B组(1825±191)个/mm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损害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房角关闭〈180度)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39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37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白内障摘除术,监测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术后1周、1月、3月矫正视力,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A、B两组眼压较术前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0眼,占总数的76.92%,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3眼,占总数的89.2%,两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明显虹膜损伤6例,占总数的15.38%,而超声乳化组虹膜损伤2例,占总数的5.41%,经方差分析两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选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可控制眼压,但术后1个月后超声乳化组t:LtJ,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视力好、虹膜损伤少。  相似文献   

17.
李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93-9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组)32例和观察组(超声乳化术组)32例,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数、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术后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数、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数的不良影响要小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超乳三联术组)的患者74例(92眼),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囊外三联术组)的患者40例(52眼),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结果超乳三联术组术后平均眼压为(13.72±2.72)mm Hg,囊外三联术组术后平均眼压(12.92±5.35)mm 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且两组下降值差异无显著性(t=0.166,P>0.05)。超乳三联术组术后视力显著提高(χ2=18.254,P<0.01),囊外三联术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随访,眼压≥21mm Hg者,超乳三联术组2只眼,囊外三联术组4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超乳三联术组明显低于囊外三联术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效果优...  相似文献   

19.
张春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42-1943
目的探讨单纯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62只眼实施单纯白内障摘除术,观察手术前后术者的眼轴长度、眼压、房角和前房深度,并选择无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32例36眼做为眼轴长度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伴发青先眼的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较无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的眼轴显著短;青光眼患者术后4d时的眼压[9—21mmHg,平均(14.46±4.54)mmHg]较术前1d时的眼压[16—34mmHg,平均(26.02±4.38)mmHg]显著下降;手术后所有患者房角较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并且前房深度均有显著增加。结论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可以降低眼压从而治疗青光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患者视力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近年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80例92只眼,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随访1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0例45只眼挑选为年龄低于75岁,生物测量准确,手术质量较高,术前散光小,无其他眼部及全身疾病。B组40例47只眼为随机挑选的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结果两组术后1、3、6、12个月术眼的裸眼视力的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高于B组。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与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