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 肌钙蛋白T(cTnT)、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同一血样标本检测cTnI、cTnT、CK-MB3项指标,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并对 AMI组和UA组各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I、cTnT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高于CK-MB,阳性率分别为63.3%、46.7%、18.3%,P<0.01;cTnI和cTnT无显著差别,P>0.05;cTnI、cTnT、CK-MB特异性相当。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对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是心肌损伤特异笥标志物,cTnI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心脏肌钙蛋白Ⅰ (cTnI)是心脏特异性结构蛋白 ,伴随心肌细胞的损伤而释放入血 ,可用来检测心肌损伤。作者检测了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情况下的cTnI水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2 9例。男 1 6例 ,女 1 3例 ,年龄 5 0~ 85岁 ,平均( 62 8± 1 6 2 )岁。其中冠心病 1 1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8例 ,扩张型心肌病 4例 ,风湿心脏病 6例。2 9例患者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炎。对照组 :选取同期住院但无心脏病的患者 2 0…  相似文献   

3.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对心肌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作为一种心肌损伤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抗人心肌肌钙蛋白T及抗人心肌肌钙蛋白Ⅰ单抗,应用酶联免疫法同步测定23例AMI、14例UA和42例AVM病人的血清cTnT及cTnI,同时作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23例AMI病人血cTnT和cTnI阳性率均为100%;14例UA病人血中cTnT阳性5例,cTnI阳性9例,cTnI和cTnT在37例AMI和UA病人中阳性率分别为86.5%及75.7%;42例AVM病人血cTnT阳性者16例,阳性率38.1%;cTnI阳性者27例,阳性率64.3%.2种心肌肌钙蛋白的阳性率在AMI病人与UA病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2种心肌肌钙蛋白的阳性率在AVM病人测定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CK、CK-MB在AMI 22例及UA3例中为阳性,而AVM病人均正常.结论cTnT与cTnI同样可作为心肌损伤的指标,cTnI与cTnT在AMI中出现时间较CK、CK-MB早,较CK、CK-MB灵敏且更显特异性.cTnI对AVM较cTnT更灵敏、更具特异性,是临床上值得推荐应用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一代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科学选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使用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Abbott 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及日立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对2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及23例非AMI患者的血清心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及CK-MB进行检测,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对AMI组和UA组各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T、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一致(P>0.05),而均高于CK-MB(P<0.01),三者阳性率分别为82.6%、95.7%、43.5%,UA组中上述3指标阳性率分别为22.2%、38.9%和11.1%,明显低于AMI组(P<0.01).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在AM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可较好地用于AMI与UA的早期诊断与鉴别,两者临床使用价值基本一致,而均优于传统心肌酶CKMB;但在AMI早期,cTnI水平变化幅度比cTnT大,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对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定量分析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对心肌损伤程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心肌梗死患[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30例]、100例心脏手术患、60例非心脏手术患和2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cTnT、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检测。结果 (1)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cTnT(72.4%,100.0%)、cTnI(81.8%,100.0%),CK—MB(54.6%,87.5%)和CK(64.8%,62.2%)。(2)AMI和心脏手术组cTnT、cTnI、CK—MB和CK四项指标浓度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脏手术组3h内cTnT和cTn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56%)和(44%,45%),明显高于CK—MB(24%,22%)和CK(20%,28%);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脏手术组5d后cTnT和cTnI阳性检出率为(70%,66%)和(66%,61%),而CK—MB仅为(4%,6%),CK仅为(8%,10%)。结论 血清cTnT、cTnI能确切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等心肌损伤程度,具有较宽的诊断窗口时间,是心肌损伤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应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象,均接受cTnI、cTnT的检测,同时为其实施冠脉造影术检测,分析检测的结果。结果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nI检测水平为(0.80±0.39)μg/L,cTnT检测水平为(0.15±0.02)μg/L;cTnI、cTnT联合检测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独cTnI、cTnT检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cTnI、cTnT联合检测和冠脉造影术检查的疾病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TnI、cTnT检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联合检测有着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可为患者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心肌肌钙蛋白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度分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6例,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组35例,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35例;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心肌cTn-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心肌cTn-I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之间心肌cTn-I的含量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心肌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升高,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心脏病 ,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往诊断AMI主要以心肌酶为依据 ,但存在着某些不足。近年来研究发现 ,心肌肌钙蛋白作为缺血性心脏病新的生化标记物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越性。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1 1 1 患者组 所有患者为我院住院患者 ,均符合 1979年WHO规定的冠心病及其分型诊断标准。其中SA(稳定型心绞痛 )组 :32例 ,男 2 8例 ,女 4例 ,年龄 5 6~ 78岁。UA(不稳定型心绞痛 )组 :37例 ,男 30例 ,女 7例 ,年龄 5 3~ 82岁。所有患者均无AMI的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及肌钙蛋白I(cTnI)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0例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0例,测量治疗前血清LP(a)、cTnI浓度。另取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S组LP(a)、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cTnI显著高于UA组(P0.05)。结论血清LP(a)、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危险度分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度分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6例,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组35例,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35例;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心肌cTn-Ⅰ.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心肌cTn-Ⅰ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之间心肌cTn-Ⅰ的含量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 心肌cTn-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升高,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肌钙蛋白Ⅰ和肌红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有效的治疗是控制短期内心脏事件(顽固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且其主要依赖于早期诊断及危险度分层。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Mb)是早期反映心肌损伤敏感的血清标志物,近年得到较多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cTnI、Mb定量分析对UAP患者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UAP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62±9岁(36~75岁)。 1.1.2急性心肌梗死组其中Q波心梗30例,无Q波心梗13例,男34例,女9例,年龄55±9岁(45~70岁)。  相似文献   

12.
余书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43-644,646
目的分析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分别检测115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血清中cTnI、IMA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发现的指标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3.
郭晏海  曹京燕  徐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456-2457,2459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动态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因急性胸痛发作就诊的患者分为AMI组(70例)和非AMI组(66)例,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并比较CK-MB、cTnI和cTnT水平.结果胸痛发作后≤3 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及I对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不稳定心绞痛40例)和20例健康人进行动态血清肌钙蛋白T及I(cTnT、cTnI)、CK、CK-MB检测。结果(1)患者血清cTnT、cTnI浓度(μg/L)为1.27±0.60和13.80±5.62,明显高于健康人的0.07±0.02和0.09±0.02。(2)急性心肌梗死(AMI)后2h内cTnT、cTnI阳性检出率为38%、40%,而CK、CK-MB的检出率为23%、35%。6d内cTnT、cTnI阳性检出率为61.9%、64.3%,而CK、CK-MB检出率为7.1%、4.7%。结论动态多时间点测定血清cTnT、cTnI能早期检出AMI,并具有较宽的诊断时间窗,是早期诊断ACS的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与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T,cTnT)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采集103例连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样品,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VITRO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TnT和hs-cTnI。采用工作者特征曲线评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确定hs-cTnI与cTnT的最佳预测值。结果 hs-cTnI与cTnT均能显著预测心血管事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两种心脏标志物的最佳预测值分别为hs-cTnI>0.055μg/L和cTnT>0.010μg/L,敏感度均为90%,特异度均为52%;hs-cTnI阳性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而hs-cTnI阴性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hs-cTnI与cTnT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有相似的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是调节心脏肌肉收缩的肌钙蛋白复合体组成之一,健康人血液中含量很低[1],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入血.cTnT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并具有灵敏度高,在血中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1987年首次报道了以外周血中心肌肌钙蛋白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2].1994~1995年美国国家食物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I作为心肌梗死新的诊断方法.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在心肌缺血/梗死心电图诊断新标准中指出心脏生物标志物优选cTn(T或I).要求入院后的3次检测(首次、6~9 h后、必要12~24 h)中,至少有1次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99%[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定76例AMI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根据cTnI水平分为二组,观察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cTnI水平与它们的关系.结果 A、B两组的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血清cTnI是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及临床诊断标准化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除了病历、身体检查和心电图以外,生化标记物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乳酸脱氢酶(LHD)、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Ⅰ酶(CK—MB)承担这个角色,尤其是CK—MB,一度被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和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而自从发现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心肌  相似文献   

19.
心脏肌钙蛋白Ⅰ(cTnI)是心脏特异性结构蛋白,伴随心肌细胞的损伤而释放入血,可用来检测心肌损伤.作者检测了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情况下的cTnI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肌钙蛋白I(troponin Ⅰ,TnI)、肌钙蛋白C(TnC)和肌钙蛋白T(TnT)组成的复合物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心肌TnI(cTnI)为心肌损伤最特异、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隐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肌炎,心肌损伤(心脏手术),心肌损伤面积估计,某些药物疗效观察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