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700例产前胎心监护对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前胎心监护对围产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700例孕妇,从妊娠36周起每周行无应激试验检查,根据有无反应,把有反应660例为对照组,无反应4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结果本组700例次孕妇无应激试验检查中,反应型660例次(94.3%);无反应型40例次(5.7%)观察组40例中共有18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为45%,有1例为重度窒息,1例死产;而对照组660例中仅有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且都为轻度窒息,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孕36周起每周进行产前胎监,发现胎心监护评分异常者及时处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胎心监护在围产保健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降低围产儿死亡。方法应用无负荷试验(NST)观察孕妇无宫缩时胎动和胎心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共进行NST试验468例次。结果反应型445例次,占95.09%,无反应型23例,占4.92%,在445例次反应型中,假反应型9例,占2.02%,主要表现在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妊娠高血压疾病,围产儿死亡率0.25%,按Apgar评分≤7分统计,新生儿窒息率为3.85%。结论NST反应型预示胎儿良好,无反应型预示胎儿窒息,但不可忽视NST有假反应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从临床分娩角度对胎心监护仪在产程中应用的意义加以探讨。方法对未开始使用胎心监 护时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使用胎心监护后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发现。结果 自从胎心监护仪在产程中广泛应用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了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4.
胎心监护在妊娠期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评价胎心监护(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FHM)在妊娠期(Pregnancy)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孕妇378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胎心听诊诊断;观察组给予产前无应激试验(non stress test,NST)胎心监护(FHM)和产时电子胎心率监护(electronic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EFM);比较两组监测方法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及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16%比15.87%、17.99%比7.94%,x2=10.884 5、8.464 6,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7%比18.52%,x2=23.007 7,P<0.05);观察组围产儿死亡0例,对照组1例(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2 7,P>0.05).观察组孕妇189例经过NST检测结果表明,反应型146例占77.25%(146/189),可疑型29例占15.34%(29/189),无反应型14例占7.41%(14/189).NST评分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脐带异常均成反比,说明评分越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越低.结论 孕妇在产前进行NST胎心监护(FHM)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EFM)可以完全准确诊断孕妇宫内异常,并且显著地降低新生儿窒息,有效提高新生儿质量.与传统听诊胎心诊断结果相比,其准确性更高,值得产科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姚丽汾  蔡瑞芬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21-2122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3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全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照组30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听诊胎心.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能有效指导产程处理,决定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胎心监护对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的800例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胎心监护仪监护,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监护。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胎心监护不增加剖宫产率,且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预测胎儿窘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9年1~12月分娩的4328例孕妇电子胎心监护图形即无应激试验(NST)及宫缩应激试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4328例孕妇当中,胎心电子监护异常曲线者488例,占11.27%,其中分娩后发现异常因素385例,占异常曲线者的78.89%,出现新生儿窒息122例,占发现胎儿监护异常者的25.00%。结论:产前胎心异常曲线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具有重要意义,对母婴无害,易于施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仰晨  李岚 《东南国防医药》2004,6(6):413-414,444
目的 正确评价无负荷试验在产前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在我科建卡妊娠 38~ 39周孕妇常规进行无负荷试验 (non stess test,NST) ,根据胎心基线、基线振幅、胎动次数及胎动时胎心上升幅度和持续时间这 5项指标综合评分 ,满分为 10分 ,NST≥ 8分为有反应型 ,6~ 7分为可疑型 ,NST≤ 5分为无反应型。结果  870例 NST有反应型的孕妇 ,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70例 (8.0 5 % ) ,新生儿窒息 34例 (3.91% ) ;70例可疑型孕妇 ,其胎儿宫内窘迫 19例 (2 7.14 % ) ,新生儿窒息13例 (18.5 7% ) ;NST无反应型 5 0例 ,胎儿宫内窘迫 2 6例 (5 2 .0 0 % ) ,新生儿窒息 17例 (34.0 0 % )。经χ2 检验 ,NST有反应型与可疑型、无反应型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绝大多数 NST有反应型表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对 FHR控制机制的完善 ,提示胎儿在宫内生长良好 ,一般情况下无新生儿窒息。NST假反应型可能与脐带异常、臀位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危妊娠有关 ;NST假无反应型可能与处理积极、胎心监护时间不够及镇静药物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胎心监护在高危妊娠处理中已成为判断胎儿宫内状况和决定分娩方式的主要根据.我院对高危孕妇常规进行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时发现高危胎儿,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现将监护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飞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18-119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时胎儿宫内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及围产儿预后.方法 分析328例胎儿窘迫的临床资料.结果 328例胎心监护显示胎儿窘迫,终止妊娠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高危妊娠密切相关,胎心率变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占27.2%,其次为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妊娠占20%,其余发生率相当.结论 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敏感度高,可早期发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窒息新生儿血电解质变化与脏器功能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窒息儿解质浓度变化与脏器功能损害的关系,以便指导临床。方法 选择44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电解质测定及头颅CT、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检测。结果 新生儿窒息常引起电解质紊乱,易合并低钠,低氯、低钙血症。血钙、血钠浓度变化与脏器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而血钾浓度变化与脏器功能损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窒息新生儿中应注意监测血钙、血钠浓度,并把其变化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一个指标。同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2.
成黛丽  林永熙 《天津医药》1991,19(6):334-336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已普及应用无负荷实验 NST 进行围产监护,但由于其假阳性率较高,使产科医生对其监测的可靠程度产生怀疑。本文通过248例 NST 检查结果与临床对照,认为诊断指标应以胎心率的周期性变化为主。在胎动、宫缩和其它外力刺激下胎心加速≥15bpm,持续至少15秒为有反应,无此加速反应为无反应。有反应则意味着胎儿宫内健康状况良好,无反应还应参考第二个重要指标—胎心律基线的变异性和第三个指标—胎心律的减速反应,方可确诊胎儿宫内窘迫。以此标准诊断的假阳性率34.2%,较单以无加速反应即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假阳性率76.3%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孕妇家庭自我监护的新途径。方法将393例28孕周以上孕妇分为试验组(202例)和对照组(191例),试验组高危孕妇104例、无高危因素孕妇98例;对照组高危孕妇100例、无高危因素孕妇91例。试验组孕妇每日使用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终端定时听取、传输胎心至产科监护中心,并在家中每周一次进行胎儿无负荷电子监护(NST),自觉胎动异常时及时行NST并将胎心率或胎心曲线图传至监护中心,医生及时进行观察、判断和处理。对照组常规门诊NST和胎动计数。结果两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孕妇无负荷电子监护异常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试验组中高危组与无高危因素组异常检出率无差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电话远程胎儿监护是自我家庭监护的新途径,无论有无高危因素均值得广泛推广,有效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15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中加用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完善我国药品监管人员培训制度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资料查询、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我国药品监管人员培训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与结论 应借鉴其他国家或组织先进的培训模式,实行按需培训,实现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应用于全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ASAⅠ-Ⅱ级成年人腹部手术全麻100例,随机分为两组: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组(A组,即实验组);经验给药组(B组,即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T1(NT数值数据出现3min后)、T2(插管)、T3(切皮)、T4(缝皮)、T5(意识恢复)、T6(气管拨管)、T7(出室)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率。结果实验组在插管时、切皮时及拔管时的MAP及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入室NT数值出现3min后、缝皮时、意识恢复时及出室时的MAP及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用丙泊酚总量、瑞芬太尼总量、维库溴铵总量、及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P〉0.05)。结论 NT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控制麻醉深度,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缩短复苏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电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与胎儿窘迫及剖宫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674例住院分娩孕妇的胎心电子监护图形。结果发现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382例,其中223例考虑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异常因素者175例,未发现异常因素者48例。胎心基线变异明显减弱或消失、重度变异减速、延长减速及晚期减速者发生羊水粪染、脐带缠绕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明显高于其它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结论电子胎心监护能早期发现胎儿窘迫,但是,单凭胎心监护图形异常作为胎儿窘迫诊断会出现假阳性判断,当出现异常图型时,应严密监护,根据胎心率异常的程度及胎儿能够娩出的时间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可减少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窒息新生儿心肺复苏后 ,由于缺血缺氧带来了一系列的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 ,其中脑病及脑出血是常见的较严重的并发症。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我院产科对 112例窒息儿采取脑损伤早期药物预防和治疗临床观察。方法 窒息新生儿在出生后 2~ 6h给予鲁米那、水合氯醛交替应用 ,地塞米松与速尿交替应用 ,同时加用止血药治疗。结果  112例窒息新生儿治愈 10 4例 ,抢救成功率 92 .86 % ,足月新生儿死亡率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早期应用鲁米那干预不但可以预防脑损伤 ,对已有脑病及脑出血的患儿也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